CN1856203B - 负载异常保护电路以及放电灯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负载异常保护电路以及放电灯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56203B
CN1856203B CN2006100717950A CN200610071795A CN1856203B CN 1856203 B CN1856203 B CN 1856203B CN 2006100717950 A CN2006100717950 A CN 2006100717950A CN 200610071795 A CN200610071795 A CN 200610071795A CN 1856203 B CN1856203 B CN 18562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esistor
discharge lamp
bypas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717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6203A (zh
Inventor
宫崎弘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d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56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62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562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62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5B41/285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H05B41/2851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protecting the circuit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H05B41/2855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protecting the circuit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against abnormal lamp operating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05B41/28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 H05B41/282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using static converters with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5B41/285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lamps or circuits against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26Circuit arrangements in which the lamp is fed by power derived from dc by means of a converter, e.g. by high-voltage dc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14Circuit arrangements
    • H05B41/36Controlling
    • H05B41/38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 H05B41/39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 H05B41/392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thyristor
    • H05B41/3921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light continuously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thyristor with possibility of light intensity vari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Abstract

一种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向两台旁路用电阻器(21a、b)中流入对应的CCFL(201、202)的一部分电流,并且向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中,流入所有旁路用电阻器(21a、b)的电流,其电压降,作为反馈信号被输入给控制用IC(1)。另一方面,旁路用电阻器(21a、b)的CCFL侧的端部,分别连接有齐纳二极管(25a、b)的负极,若因负载异常导致任一方的负极电位上升,则对应的齐纳二极管(25a、b)产生齐纳电压,晶体管(26)导通。因此,与晶体管(26)的集电极连接的反馈信号线强制成为接地电位,由控制用IC(1)判定为负载异常,停止放电灯的驱动。从而,即使多个放电灯中的任一个产生异常,也能够确切地检测其异常,停止放电灯的驱动。

Description

负载异常保护电路以及放电灯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液晶显示面板中的进行背光用放电灯的点亮的放电灯驱动装置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以及放电灯驱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对多个放电灯进行点亮驱动的放电灯驱动装置中,可大幅改善检测各放电灯的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的短路等负载异常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将例如作为液晶电视等中采用的各种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用的、数个以上的冷负极放电灯(以下称作CCFL)同时放电,使之点亮的方法,因此作为各种放电灯驱动装置被提出各种各样(例如,日本国特开2004-265868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放电灯驱动装置,对在每一个CCFL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检测,同时将相当于该总电流值的电压反馈给控制电路。并且,其构成为,按照基于该反馈电压,使在每一个CCFL中流动的电流的总和始终恒定的方式,进行CCFL的驱动。
然而,CCFL,在一般点亮时,其两端之间,不仅需要大约800V左右的高压,且在点亮开始时也需要一般点亮时的大约2~2.5倍的高压。因此,若产生CCFL的破损或在其连接端子中的短路等,则因驱动电路中采用的变压器二次侧成为开路状态,则有导致因二次侧电压的上升引起的绝缘破坏,或因短路电流的产生导致变压器烧坏等的顾虑,关于对于这样的负载异常状态的电路保护的充分考虑非常重要。
然而,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装置,即使在正常动作时各CCFL中产生些许驱动电流的偏差,也会按照全电流值始终维持恒定的方式,来防止1个CCFL中因极端电流的流动而导致的破损或误动作,而并不能够充分对应于上述负载异常状态。
作为对放电灯驱动装置的负载异常状态进行检测的电路已经提出了,例如有如图4所示的构成。
以下,参照该图针对该以往技术中的电路(以下也称作以往电路)进行概略说明。
首先,该以往电路,以构成推挽电路的2个N沟道MOSFET晶体管(以下称作FET)2、3,两个变压器4、5,集成电路化后的控制用IC1为主要构成要素,构成用于2个CCFL201、202的放电、点亮的逆变器方式的驱动电路。并且,该以往电路,按照对连接CCFL201、202的端子之间的异常进行检测,在检测到异常之际,通过控制用IC1使CCFL201、202的驱动停止的方式构成,因此,设置了检测异常状态的管电流检测电路105。
构成推挽电路的FET2、3,按照通过控制IC1进行开关驱动,能在每一个对应的变压器4、5的一次侧施加交流电压的方式而构成。并且,在变压器4、5的二次侧产生高电压,分别施加给连接在第1和第2端子6a、6b之间的第1CCFL201、以及连接在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的第2CCFL201。
管电流检测电路105,作为以2个NPN型晶体管61、62为主的构成要素,对分别连接各CCFL201、202的第1和第2端子6a、6b,第3和第4端子7a、7b中的有无异常进行检测,若检测到异常,则对于控制用IC1进行动作使CCFL201、202的驱动停止。
具体来说,首先,在2个CCFL201、202正常工作的状态下,通过整流电路23a、23b,和与该整流电路23a、23b并联连接的电阻器63a、63b,而得到与在每一个CCFL201、202中流动的电流相应的电压。并且,与在连接于第1和第2端子6a、6b之间的第1CCFL201中流动的电流相应的电压,经由电阻器64被施加给晶体管61的基极。并且,在晶体管61的基极-发射极之间连接有电阻器66。另一方面,与在连接于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的第2CCFL202中流动的电流相应的电压,被施加给控制用IC1的反馈端子F/B中,且该电压线中连接有晶体管62的集电极。
因此,在CCFL正常工作时,晶体管61,通过给基极施加电压而成为导通状态,由此,由于晶体管62的基极几乎变成接地电位,因此晶体管62成为非导通状态。因此,将通过整流电路23b所得到的规定的整流电压,直接施加给控制用IC1的反馈端子F/B。
并且,控制用IC1,在向反馈端子F/B施加规定的整流电压的状态下,作为CCFL201、202的动作正常,对CCFL201、202继续进行驱动。
另一方面,负载异常,即例如当第1端子6a因某种原因而接地时,由于第1和第2端子6a、6b之间没有电流流动,因此晶体管61的基极电压几乎为0V,晶体管61成为非导通状态。由此,由于也是控制用IC1的电源电压的规定电压Vdd,按电阻器65a、65b、65c进行电阻分压后施加给晶体管62的基极,因此晶体管62成为导通状态,向控制用IC1的反馈端子F/B,施加接地电位。
其结果为,在控制用IC1中,判定为负载异常,停止CCFL201、202的驱动。
作为负载异常,除上述高压侧端子向接地侧的短路之外,还有例如CCFL201、202因某种原因产生破损,第1端子6a和第2端子6b成为开路状态,或者第3端子7a和第4端子7b成为开路状态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在控制用IC1中附加检测该开路状态,将CCFL201、202的驱动停止的功能。具体来说,将按电容器分压后的变压器4、5的二次侧电压,经由第1开路电压检测用二极管9a或者第2开路电压检测用二极管9b,施加给控制用IC1的开路电压检测端子OVP。并且,在判定该施加电压为规定值以上时,作为端子之间开路,停止CCFL201、202的驱动。
然而,作为负载异常,除上述以外,还考虑高压端子与低压端子之间的短路。这是例如在第1端子6a和第2端子6b之间因某种原因混入(介入)异物,由此,端子之间有过电流流动的情况。这样的过电流,不但导致变压器4、5的冒烟或起火,还是其它电子部件冒烟或起火的原因,需要精确进行检测,切断通电。
然而,上述管电流检测电路105,无法确切地检测该高压端子与低压端子之间的短路。即,在产生高压端子与低压端子之间的短路的情况下,由于短路电流流动,因此给晶体管61的基极施加使晶体管61足以成为导通状态的电压,而成为导通状态,另一方面晶体管62成为非导通状态。因此,由于向控制用IC1的反馈端子F/B,施加与正常时同样通过整流电路23b所得到的规定整流电压,因此虽然有负载异常,但控制用IC1也会继续驱动CCFL201、202。
这样,在以往的电路中,由于其构成为,在负载异常产生之际,为了将CCFL201、202的驱动停止,而使所供给的反馈信号,代表从多个CCFL201、202内的1个CCFL所得到的电压信号,关于剩余的CCFL仅判定管电流的有无,因此关于未产生反馈信号的CCFL,产生的问题在于,即使产生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短路,在进行控制的电路侧也无法判定负载异常,无法确切地将因负载异常而引起的变压器等的冒烟、起火等控制于未然.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2658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驱动多个放电灯的放电灯驱动装置中,即使任一个放电灯中产生异常也能够可靠地停止驱动,同时还能将放电灯的高压侧与低压侧之间的短路状态作为负载异常确切地进行检测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以及放电灯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是一种用在基于在与放电灯的驱动状态相对应的反馈信号,进行多个放电灯的驱动,同时在上述反馈信号成为与负载异常对应的规定电压之际,停止上述放电灯的驱动的方式而构成的放电灯驱动装置中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具备:
旁路用电阻器,其与上述多个放电灯每一个对应而设置,将在该放电灯中流动的电流的一部分旁路;和
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其流入在上述旁路用电阻器每一个中流动的电流,
还具备信号强制电路,其将上述旁路用电阻器每一个与上述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之间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作为上述反馈信号输出,同时,在上述各旁路用电阻器在上述放电灯侧的端部的任一电压成为规定值以上之际,使上述反馈信号强制成为与负载异常对应的规定电压。
优选上述信号强制电路,具备:
齐纳二极管,其与上述旁路用电阻器每一个对应而设置,其负极与对应的该旁路用电阻器的放电灯侧的端部连接,另一方面,其正极与另一方的正极相互连接;和
半导体元件,其按照在上述二极管的至少任一个中,在产生齐纳电压之际,通过该齐纳电压而成为导通状态,同时使上述公共连接点成为与负载异常对应的规定电压的方式而设置。
在该情况下,上述半导体元件由第1晶体管组成,优选其构成为:
上述第1晶体管的基极,经由第1电阻器与上述齐纳二极管每一个的正极连接,
上述第1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接地侧连接,
上述第1晶体管的集电极,经由第2电阻器与控制用IC的反馈信号端子以及上述公共连接点连接,
在上述第1晶体管的基极与上述接地侧之间,第3电阻器与电容器相互并联连接。
并且,在该情况下,优选上述信号强制电路,具备:
二极管,其与上述旁路用电阻器的每一个对应而设置,其正极,与对应的该旁路用电阻器的放电灯侧的端部分别连接,另一方面其负极彼此之间相互连接;和
比较器,其以经由该二极管所得到的电压,成为比在放电灯的正常动作时所得到的电压还要大的规定电压时,使上述公共连接点成为与负载异常对应的规定电压的方式而设置。
另一方面,优选上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第4电阻器以及第5电阻器与上述二极管每一个的负极连接,
上述比较器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与控制用IC的基准电压端子连接,
上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子,与上述控制用IC的反馈信号端子以及上述公共连接点连接,
在上述反相输入端子与接地侧之间,连接有第6电阻器,在上述非反相输入端子与上述接地侧之间,连接有第7电阻器。
另外,在该情况下,具有调光电路,其按照依据来自外部的调光信号,能使上述反馈信号端子中的反馈信号的大小为可变的方式构成,
优选该调光电路,具备第1二极管、第8电阻器、第9电阻器以及第2晶体管,
上述第2晶体管的集电极,与上述控制用IC的电源电压施加端子连接,
上述第2晶体管的发射极,与上述第8电阻器的一端连接,
上述第8电阻器的另一端,与上述第1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上述第1二极管的负极,与上述控制用IC的反馈信号端子连接,
从外部经由上述第9电阻器向上述第2晶体管的基极施加调光信号,
在上述公共连接点与上述控制用IC的反馈信号端子之间,上述比较器以及第10电阻器相互并联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放电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种负载异常保护电路。
并且,在该放电灯驱动装置中,优选具备:将从外部供给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电压的推挽电路、半桥电路、以及全桥电路中的任一种。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有关的放电灯驱动装置的构成例的电路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有关的放电灯驱动装置的构成例的电路图。
图3为表示如图2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有关的放电灯驱动装置的变形例的电路图。
图4为表示现有的放电灯驱动装置的构成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3,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放电灯驱动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第1构成例,参照图1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有关的放电灯驱动装置的第1电路构成例的电路图。另外,关于与下文的图4所示的以往装置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
在该图中,放电灯驱动装置,如果除去后述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101的部分,则其基本的构成,与以往周知的这种驱动装置相同。
即,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放电灯驱动装置,可进行2个CCFL201、202的驱动控制,作为以集成电路化后的控制用IC1,作为开关元件的2个N沟道的FET2、3,和2台变压器4、5为主的构成要素而形成。该放电灯驱动装置,进一步还设置了负载异常保护电路101。
FET2、3,构成将从外部供给的直流电压(Vin)变换成交流电压的推挽电路,对于2台变压器4、5,分别实现作为推挽电路的功能.
并且,该2个FET2、3,通过控制用IC1而被执行开关驱动,按照向变压器4、5的一次侧施加规定的高频电压的方式进行开关动作。而且,各变压器4、5,对该一次侧的电压进行升压,使之在其二次侧产生高电压。
变压器4、5的二次侧,分别设置有连接CCFL201、202端子。即,分别在一方的变压器4的二次侧,连接有第1和第2端子6a、6b;在另一方的变压器5的二次侧,连接有第3和第4端子7a、7b,在每一个端子之间,连接有第1CCFL201以及第2CCFL202。
另外,在该例中,第1端子6a设为高压侧,在图1中,为方便起见,记作“OUT1”(高压),第2端子6b设为低压侧,在图1中,为方便起见,记作“OUT1”(低压)。并且,同样地,第3端子7a成为高压侧,在图1中,为方便起见,记作“OUT2”(高压),第4端子7b成为低压侧,在图1中,为方便起见,记作“OUT2”(低压)。
控制用IC1,其构成为,为了对FET2、3进行开关驱动而对于FET2、3输出需要的驱动信号,监视后述的反馈信号,当该信号成为与规定的负载异常对应的状态之际,停止FET2、3的驱动。另外,对于FET2、3的驱动信号,在图1中从记作“DRV1”、“DRV2”的端子输出,并且,反馈信号,同样向记作“F/B”的端子(以下称作反馈信号端子)输入。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用IC1,其构成为除反馈信号成为与负载异常对应的规定电压的情况以外,在该电压比正常时降低乃至上升时,按照依据该降低乃至上升使对于FTE2、3的开关ON期间变长或变短,使CCFL201、202的电流增减,反馈信号成为规定值的方式工作。
另外,该控制用IC1,在反馈信号端子F/B成为GND电位时(无F/B信号时),由于输出电压上升,因本电路具有的OVP功能而成为振荡停止状态。若输出电压上升,则该电压被输入给控制用IC1的规定端子,即在该例中,向记作“OVP”的端子(开路电压检测端子OVP)。更具体来说,关于一方的变压器4,将由第1以及第2分压用电容器8a、8b分压后的电压,经由第1开路电压检测用二极管9a,向上述控制用IC1的开路电压检测端子OVP输入;并且,关于另一方的变压器5,将由第3以及第4分压用电容器8c、8d分压后的电压,经由第2开路电压检测用二极管9b,向上述控制用IC1的开路电压检测端子OVP输入。并且,在该电压达到规定值以上之际,控制用IC1,其构成为停止CCFL201、202的驱动。
另外,从外部向控制用IC1,施加电源电压Vdd。
负载异常保护电路101,作为以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和信号强制电路51为主的构成要素而构成,详细在后述,且其构成为,对第1和第2端子6a、6b之间,或者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的负载异常进行检测,将规定的反馈信号向控制用IC1输出。
以下具体进行说明。最初,关于电路连接进行说明,首先,在该构成例中,与2个CCFL201、202对应,设置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
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的一端,经由第1整流电流23a与第2端子6b连接,并且,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的一端,经由第2整流电路23b与第4端子7b连接。
在此,第1以及第2整流电路23a、23b,全部都具有相同的构成,具体来说,采用2个整流电路二极管24a、24b而构成.并且,一方的整流电路用二极管24a,其正极与第2端子6b或者第4端子7b连接,另一方面,其负极与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的一端、或者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的一端连接.并且,另一方的整流电路用二极管24b,分别将其正极与变压器4或者变压器5一侧连接,将负极与第2端子6b或者第4端子7b连接.
并且,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的另一端,与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一端连接。该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与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连接点,经由电阻器41与构成下述的信号强制电路51的晶体管26的集电极以及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连接。另外,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另一端,与接地侧(GND)连接。
信号强制电路51,作为以第1以及第2齐纳(Zener)式二极管25a、25b,和NPN型的晶体管26为主的构成要素而构成,详细后面描述,且换言之,其构成为,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的CCFL201、202侧的一端,与第1整流电流23a、第2整流电流23b连接的任一端部电压达到规定值之际,将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与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强制成为与负载异常对应的规定电压。
具体来说,首先,第1以及第2齐纳二极管25a、25b的正极相互连接,同时,经由第1基极电阻器27与晶体管26的基极连接。该晶体管26的发射极,与接地侧连接。
另一方面,第1齐纳二极管25a的负极,与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的一端、即连接第1整流电路23a的端部,或者第2齐纳二极管25b的负极,与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的一端,即连接第2整流电路23b的端部分别连接。
另外,在晶体管26的基极和接地侧之间,并联连接第1旁路电阻器28与第1电容器29。
接着,关于上述构成中的动作,尤其以负载异常保护电路101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
首先,关于正常驱动CCFL201、202的状态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将CCFL201、202中流动的电流的一部分经由整流电路23a、23b旁路后,分别流入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和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并且,在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中,流过在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中流动的规定电流与在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中流动的规定电流的合成电流。
因此,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还有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中,分别产生与流动的电流相应的大小的电压降。
在此,第1齐纳二极管25a的负极电位,与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与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每一个的电压降的和相等,并且,第2齐纳二极管25b的负极电位,与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和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每一个的电压降的和相等。在CCFL201、202的正常动作时,由于按照该第1以及第2齐纳二极管25a、25b的负极电位成为齐纳电压以下的方式,预先设定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还有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电阻值,因此第1以及第2齐纳二极管25a、25b,没有开始齐纳动作而是维持在非导通状态。
因此,由于晶体管26的基极电压几乎在0V附近,因此晶体管26成为非导通状态,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与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连接点和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的接线的电位,成为不会因晶体管26而受任何影响的状态。因此,向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输入正常工作时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中的电压降的电压,在控制用IC1中,在进行该电压的输入的情况下,判定CCFL201、202的动作为正常,继续驱动动作。
接着,在产生负载异常的状态的情况下,假定例如因某种原因导致第1端子6a与接地侧短路,则以下关于此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将第1端子6a与接地侧短路,由于没有电流向第2端子6b流动,因此从第1整流电路23a向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流入的电流为零。
因此,虽然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中,仅有经由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来自第2整流电路23b的电流流入,但在产生负载异常之初,由于向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流动的电流与正常时为相同大小,故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中的电压降,为正常时的一半大小。因此,向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输入的电压也是正常时的一半大小。
因此,控制用IC1,按照正常时向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流动2倍的电流、即正常时在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中流动的电流,与在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中流动的电流的和相当的电流,向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流动的方式,进行FET2、3的开关。其结果为,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中,有正常时大约2倍的电流流入。并且,此时,由于按照第2齐纳二极管25b的负极电位超过齐纳电压的方式设定,因此第2齐纳二极管25b导通,相当于齐纳电压的电压被施加给晶体管26的基极。
晶体管26,因向基极施加的齐纳电压而成为导通状态,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与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电极连接点、和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的接线的电位,经由晶体管26而成为接地电位。并且,控制用IC1,由于反馈信号端子F/B变成接地电位,因此判定为负载异常,停止FET2、3的开关驱动,CCFL201、202强制成为停止状态。
接着,针对作为产生了负载异常的状态的情况,例如因某种原因,在第1端子6a和第2端子6b之间混入异物,产生双方端子之间的短路状态的情进行说明。
这种情况下,在第1端子6a与第2端子6b之间,与正常时相比,因短路而有非常大的电流流动,同时也在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中流动。
其结果为,由于第1齐纳二极管25a的负极电位超过齐纳电位,因此第1齐纳二极管25a导通,相当于齐纳电压的电压,被施加给晶体管26的基极。
结果,该情况,与第1端子6a与接地侧短路的情况也同样,晶体管26导通,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成为接地电位。并且,在控制用IC1中,判定为负载异常,停止FET2、3的开关驱动,GGFL201、202,强制成为停止状态。
另外,上述动作,即使在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短路的情况下,基本上也同样,关于该情况,在此省略再次的详细说明。
并且,针对作为负载异常,作为在第1和第2端子6a、6b之间,或者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成为开路状态的情况,CCFL201、202破损的情况进行说明。
即,例如,若假定第1以及第2端子6a、6b之间成为开路状态,第3以及第4端子7a、7b之间为正常,则这种情况下,作为电路动作,为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的电流成为零,电流仅在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中流动。这是与先前针对第1端子6a与接地侧成为短路状态的负载异常所说明的同样的状态,其结果为,虽然省略再次的详细说明,但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成为接地电位,停止CCFL201、202的驱动。
并且,在第1和第2端子6a、6b之间,以及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全部是开路状态时,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中都没有电流流入,因此,成为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中也没有电流流入的状态。
其结果为,这种情况下,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也几乎成为接地电位,停止CCFL201、202的驱动.
接着,关于第2构成例中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102,边参照图2边进行说明。另外,关于与如图1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的说明,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最初,针对电路连接进行说明。
该负载异常保护电路102,尤其信号强制电路52的构成与之前的图1所示的构成例不同。
以下,若以该信号强制电路52为中心进行说明,则首先,该信号强制电路52,是以第1以及第2二极管31a、31b、比较器32为主的构成要素所形成的。
在该构成例中,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和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连接部分、以及它们与控制用IC1的连接部分,与图1所示的第1构成例相同。
第1二极管31a,其正极与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的CCFL201侧的端部连接;并且第2二极管31b,其正极与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的CCFL202侧的端部连接。另一方面,第1二极管31a的负极,经由电阻器42,或者第2二极管31b的负极,经由电阻器43,均向比较器32的反相输入端子连接。
并且,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与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连接点,与图1所示的构成例同样,与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以及比较器32的输出端子连接。
而且,比较器32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与控制用IC1的基准电压端子Vref连接,从控制用IC1施加规定的基准电压。在此,从控制用IC1的基准电压端子Vref输出的电压,通过与控制用IC1连接的未图示的外部电阻器,而能够调整其大小。
另外,在比较器32的反相输入端子与接地侧之间,以及非反相输入端子与接地侧之间,分别连接有电阻器33、34。
接着,关于该构成中的动作进行说明。
最初,针对CCFL201、202被正常驱动的状态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首先,从第1以及第2整流电路23a、23b向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流动规定的电流这点,与如图1所示的构成例所说明的同样。
而且,由于第1以及第2二极管31a、31b在正极侧的电位,超过使二极管成为导通状态的电压,故第1以及第2二极管31a、31b,都变成导通状态。因此,向比较器32的反相输入端子,施加与第1以及第2二极管31a、31b的正极侧的电压相比,还要降低在二极管31a、31b中产生的电压降的量的电压。
在此,将向比较器32的非反相输入端子施加的基准电压,设定为与在CCFL201、202的正常工作时给反相输入端子施加的上述电压相比还要稍微高些的值。因此,虽然比较器32,成为相当于逻辑值高的输出状态,但由于其输出端子,与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和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连接点连接,这种情况下的比较器32的输出电压,与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和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
其结果为,向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施加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和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并且,在控制用IC1中,在输入该电压的情况下,判定CCFL201、202的动作为正常,继续驱动动作.
接着,针对作为负载异常,例如因某种原因第1端子6a与接地侧短路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这种情况下,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的电流为零,另一方面,如图1的构成例所说明的同样,通过由控制用IC1的驱动控制,向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流入正常时2倍左右的电流。
其结果为,经由第2二极管31b向比较器32的反相输入端子施加的
电压,的确超过非反相输入端子的基准电压,比较器32的输出,成为逻
辑值低的状态。即,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几乎成为接地电位。因此,判定控制用IC1为负载异常,停止CCFL201、202的驱动。
接着,针对作为负载异常,例如因某种原因在第1端子6a与第2端子6b之间混入异物,则双方的端子之间产生短路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这种情况下,在第1端子6a与第2端子6b之间,因短路而流动比正常时大很多的电流,同时也流入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中,这与之前的第1构成例的情况相同。
其结果为,第1二极管31a的正极侧的电位,变成比正常时大的电位,向比较器32的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第1二极管31a施加超过非反相输入端子的基准电压的电压。
因此,比较器32的输出,变成逻辑值低的状态,由于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几乎成为接地电位,因此停止CCFL201、202的驱动。
因该动作,在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短路了的情况下,也基本同样,因此关于该情况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另外,作为负载异常,虽然考虑在第1和第2端子6a、6b之间,或者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成为开路状态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下,与由第1构成例所说明的同样,若假定例如第1和第2端子6a、6之间成为开路状态,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为正常,则这种情况下,作为电路动作,使第1旁路用电阻器21a的电流成为零,仅第2旁路用电阻器21b中有电流流动。这与之前针对第1端子6a与接地侧成为短路状态的负载异常所说明的为相同的状态,其结果为,虽然省略再次详细的说明,但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成为接地电位,停止CCFL201、202的驱动。
并且,在第1和第2端子6a、6b之间,以及第3和第4端子7a、7b之间都成为开路状态的情况下,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中都没有电流流入,因此,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中也没有电流流入。
其结果为,这种情况下,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几乎成为接地电位,停止CCFL201、202的驱动。
接着,针对上述第2构成例的变形例,参照图3进行说明。另外,针对与图2所示的构成例中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详细说明,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该图3所示的变形例,尤其具有设置调光电路103A这点的特征,负载异常保护电路102,基本与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
调光电路103A,具备晶体管53,其构成为,通过来自外部的调光信号,能够直接使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中的反馈信号的大小为可变。
即,具体来说,晶体管53,其集电极与控制用IC1的电源电压Vdd的施加端子连接,另一方面其发射极与电阻器47的一端连接。并且,电阻器4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54的正极连接。而且,二极管54的负极,与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连接。
进而,从外部经由电阻器44,向晶体管53的基极,施加调光信号。
而且,在该变形例中,随着通过调光电路103A使反馈信号为可变的构成,由于同样可使比较器32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中的基准电压为可变,因此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与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连接点,经由电阻器46与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连接,同时比较器32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与第1以及第2旁路用电阻器21a、21b和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22的公共连接点连接。
在该构成的调光电路103A中,依据给晶体管53的基极施加的调光信号的大小,改变给控制用IC1的反馈信号端子F/B施加的电压,同时依据该电压变化,还改变比较器32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中的基准电压。
在上述每一个构成例中所使用的FET等的半导体元件,只不过是一例而已,如果是具有同样的功能,采用其它种类的半导体元件而构成的当然也可。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例中,虽然构成为:采用控制用IC 1对构成推挽电路的FET2、3进行驱动。但当然并非限定于该构成。例如,代替该推挽电路,也可以是采用半桥式电路或全桥式电路;另外,代替控制用IC1,也可以分立构成同样功能的电路。另外,作为CCFL201、202的驱动电路,也可采用Royer电路等其它电路构成作为CCFL201、202的驱动电路。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对两支CCFL201、202进行驱动的情况作了说明,但在采用对3支以上的CCFL进行驱动的控制用IC的情况下,通过并联设置与各CCFL对应的旁路用电阻器,从而能够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另外,OVP并非限于控制用IC具有OVP功能的情况,也可按照设置不同的电路实现OVP功能的方式构成。并且,即使关于调光电路103A,也并非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构成,随之对比较器32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中的基准电压进行设定的电路部分,也可适当改变其构成。
进一步,代替CCFL,在对其它放电灯进行驱动的情况下,当然也可应用本发明的装置。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以及放电灯驱动装置中,经由与放电灯对应设置的旁路用电阻器,使在各放电灯中流动的电流的一部分被旁路,同时使这些各旁路用的电阻器的电流,流入公共的1个电阻器中,将由此产生的电压作为反馈信号。进一步,其构成为,在任一旁路用电阻器的电压从正常时的电压开始上升之际,作为产生的负载异常,使反馈信号强制变成规定的电压状态。因此,与以往不同,即使对于连接各放电灯的端子之间的短路、高压侧端子与接地侧的短路、或端子之间的开路中的任一种负载异常,也能够在对应的旁路用的电阻器中,使电压产生变化,由此,能够使反馈信号成为与负载异常对应的规定电压。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检测在连接放电灯的任一端子中产生的负载异常,使放电灯的驱动停止,且能够防止晶体管等的冒烟、起火等于未然的可靠性高的装置。

Claims (9)

1.一种负载异常保护电路,是用在按照基于与放电灯的驱动状态相应的反馈信号,进行多个放电灯的驱动,并且在所述反馈信号成为与负载异常相对应的规定电压之际,停止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的方式构成的放电灯驱动装置中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具备:
旁路用电阻器,其与上述多个放电灯的每一个对应而设置,将在该放电灯中流动的电流的一部分旁路;和
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其流入在所述旁路用电阻器的每一个中流动的电流,
还具备信号强制电路,其将所述旁路用电阻器的每一个与所述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之间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作为所述反馈信号输出,并且,在所述各旁路用电阻器的所述放电灯侧的端部中的任一电压成为规定值以上之际,强制地使所述反馈信号成为与负载异常相对应的规定电压,
所述信号强制电路,具备:
齐纳二极管,其与所述旁路用电阻器的每一个对应而设置,其负极与对应的该旁路用电阻器的放电灯侧的端部连接,另一方面,其正极彼此之间相互连接;和
半导体元件,其按照在所述齐纳二极管的至少任一个中,在产生齐纳电压之际,通过该齐纳电压而成为导通状态,并且使所述公共连接点成为与负载异常对应的规定电压的方式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导体元件,由第1晶体管组成,
所述第1晶体管的基极经由第1电阻器与每一个所述齐纳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1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接地侧连接,
所述第1晶体管的集电极经由第2电阻器与控制用IC的反馈信号端子以及所述公共连接点连接,
在所述第1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接地侧之间,第3电阻器与电容器相互并联连接。
3.一种负载异常保护电路,是用在按照基于与放电灯的驱动状态相应的反馈信号,进行多个放电灯的驱动,并且在所述反馈信号成为与负载异常相对应的规定电压之际,停止所述放电灯的驱动的方式构成的放电灯驱动装置中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该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具备:
旁路用电阻器,其与上述多个放电灯的每一个对应而设置,将在该放电灯中流动的电流的一部分旁路;和
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其流入在所述旁路用电阻器的每一个中流动的电流,
还具备信号强制电路,其将所述旁路用电阻器的每一个与所述总电流检测用电阻器之间的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作为所述反馈信号输出,并且,在所述各旁路用电阻器的所述放电灯侧的端部中的任一电压成为规定值以上之际,强制地使所述反馈信号成为与负载异常相对应的规定电压,
所述信号强制电路,具备:
二极管,其与所述旁路用电阻器的每一个对应而设置,其正极与对应的该旁路用电阻器的放电灯侧的端部分别连接,另一方面其负极彼此之间相互连接;和
比较器,其按照在经由该二极管所得到的电压,成为比在放电灯的正常动作时所得到的电压还要大的规定电压之际,使所述公共连接点成为与负载异常对应的规定电压的方式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子,经由第4电阻器以及第5电阻器与每一个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比较器的非反相输入端子与控制用IC的基准电压端子连接,
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子与所述控制用IC的反馈信号端子以及所述公共连接点连接,
在所述反相输入端子与接地侧之间,连接第6电阻器,在所述非反相输入端子与所述接地侧之间,连接第7电阻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具有调光电路,该调光电路以依据来自外部的调光信号,使所述反馈信号端子中的反馈信号的大小可变的方式构成,
该调光电路具备第1二极管、第8电阻器、第9电阻器以及第2晶体管,
所述第2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控制用IC的电源电压施加端子连接,
所述第2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8电阻器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8电阻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1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所述第1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控制用IC的反馈信号端子连接,
经由所述第9电阻器从外部向所述第2晶体管的基极施加调光信号,
在所述公共连接点与所述控制用IC的反馈信号端子之间,所述比较器以及第10电阻器相互并联连接。
6.一种放电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异常保护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推挽电路,其将从外部供给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电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半桥电路,其将从外部供给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灯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全桥电路,其将从外部供给的直流电压变换成交流电压。
CN2006100717950A 2005-04-20 2006-03-20 负载异常保护电路以及放电灯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62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21820 2005-04-20
JP2005121820 2005-04-20
JP2005121820A JP2006302628A (ja) 2005-04-20 2005-04-20 負荷異常保護回路および放電灯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6203A CN1856203A (zh) 2006-11-01
CN1856203B true CN1856203B (zh) 2010-05-12

Family

ID=36658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179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56203B (zh) 2005-04-20 2006-03-20 负载异常保护电路以及放电灯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291992B2 (zh)
EP (1) EP1718132B1 (zh)
JP (1) JP2006302628A (zh)
KR (1) KR100731607B1 (zh)
CN (1) CN1856203B (zh)
AT (1) ATE419733T1 (zh)
DE (1) DE602006004497D1 (zh)
TW (1) TWI3122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75978A (ja) * 2007-05-01 2008-11-13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テレビジョン
CN101620829B (zh) * 2008-07-04 2012-02-0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保护电路
CN101552560B (zh) * 2009-01-13 2011-06-22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稳压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8482213B1 (en) 2009-06-29 2013-07-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ballast with pulse detection circuit for lamp end of life and output short protection
CN102413598A (zh) * 2010-09-21 2012-04-11 奥斯兰姆有限公司 镇流器和包括该镇流器的照明系统
JP5884344B2 (ja) * 2011-09-01 2016-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回路装置、電子機器及びicカード
US8947020B1 (en) 2011-11-17 2015-02-03 Univers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Inc. End of life control for parallel lamp ballast
US9618162B2 (en) 2014-04-25 2017-04-11 Cree, Inc. LED lamp
CN107046274A (zh) * 2017-03-03 2017-08-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过压保护电路及终端设备
CN111934298A (zh) * 2020-07-16 2020-11-13 深圳市雷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触电保护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8437B1 (en) * 2000-11-28 2002-12-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for multiple lamp LCD backlight ballasts with PWM dimming
CN1575084A (zh) * 2003-05-28 2005-02-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具有自保护功能的液晶显示板的背光反向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1449B2 (ja) * 1994-08-03 1999-05-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放電灯点灯装置
JPH09115679A (ja) * 1995-10-21 1997-05-02 Meiji Natl Ind Co Ltd 放電ランプの高周波点灯方法及びその高周波点灯装置
JPH10106781A (ja) * 1996-10-02 1998-04-24 Taiyo Yuden Co Ltd 熱陰極蛍光管点灯装置の保護回路
JPH10335078A (ja) * 1997-05-30 1998-12-18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 Corp 放電灯点灯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US6181087B1 (en) * 1998-07-30 2001-01-30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charge lamp operating device
JP4016345B2 (ja) * 1999-04-28 2007-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
JP2002233158A (ja) * 1999-11-09 2002-08-16 O2 Micro Internatl Ltd 高効率適応型dc/acコンバータ
US6359391B1 (en) * 2000-09-08 2002-03-19 Philips Electronics North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vervoltage protection during pulse width modulation dimming of an LCD backlight inverter
US6570344B2 (en) * 2001-05-07 2003-05-27 O2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Lamp grounding and leakage current detection system
KR20040077211A (ko) 2003-02-28 2004-09-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용 광원의 구동 장치
US6936975B2 (en) 2003-04-15 2005-08-30 02Micro International Limited Power supply for an LCD panel
JP4094477B2 (ja) * 2003-04-28 2008-06-04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車両用灯具
JP2006032158A (ja) 2004-07-16 2006-02-02 Minebea Co Ltd 放電灯点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98437B1 (en) * 2000-11-28 2002-12-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for multiple lamp LCD backlight ballasts with PWM dimming
CN1575084A (zh) * 2003-05-28 2005-02-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用于具有自保护功能的液晶显示板的背光反向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238939A1 (en) 2006-10-26
JP2006302628A (ja) 2006-11-02
TWI312263B (en) 2009-07-11
KR100731607B1 (ko) 2007-06-22
KR20060110752A (ko) 2006-10-25
TW200638807A (en) 2006-11-01
US7291992B2 (en) 2007-11-06
CN1856203A (zh) 2006-11-01
EP1718132A1 (en) 2006-11-02
ATE419733T1 (de) 2009-01-15
EP1718132B1 (en) 2008-12-31
DE602006004497D1 (de) 200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56203B (zh) 负载异常保护电路以及放电灯驱动装置
CN100530928C (zh) 控制器ic、直流-交流变换装置以及直流-交流变换装置的并行运行系统
CN100486095C (zh) 直流-交流变换装置、其控制器ic及使用其的电子机器
US8947009B2 (en) Electronic ballast circuit for lamps
US8054001B2 (en) Circuit structure for LCD backlight
US6204613B1 (en) Protected dimming control interface for an electronic ballast
US20090278466A1 (en) Fluorescent lamp driving circuit
US20090302768A1 (en) Inverter circuit for light source
US7830102B2 (en) Light source driving device
JP2002110388A (ja) 放電管点灯装置
US7781911B2 (en) Power supply circuit having power assigning elements between output branches
CN212486848U (zh) 一种用于恒流电源的开路和短路故障反馈电路
CN101258782B (zh) 放电灯驱动控制电路
JP4125687B2 (ja) 放電管点灯制御回路およびその異常検出回路
CN1604714A (zh) 具有可适应负载的故障检测电路的镇流器
JP4479918B2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
JP4314978B2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及び照明器具
WO2023016994A1 (en) Ripple-reducing current limiter for a power supply of a lighting control bus
JP4656155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CN103733732A (zh) 用于防止灯控制器中的错误接线的灯组件和电路
KR20040103271A (ko) 백 라이트 장치에 있어서 램프 이상 검출 회로
JPH099640A (ja) 圧電インバータの過電圧保護回路
JPS61158695A (ja) 放電灯点灯装置
KR20060013900A (ko) 램프 점등 인버터
JPH02288187A (ja) El素子の点灯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