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6960A - 自组织网络的命名分布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组织网络的命名分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6960A
CN1556960A CNA028185862A CN02818586A CN1556960A CN 1556960 A CN1556960 A CN 1556960A CN A028185862 A CNA028185862 A CN A028185862A CN 02818586 A CN02818586 A CN 02818586A CN 1556960 A CN1556960 A CN 1556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le
user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1858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卡·尼曼
米科·奥尔科宁
��Ī������
朱翰尼·莫托
��˹��ŵ��
卡里·奥诺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556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69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H04W8/245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from a network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30Managing network names, e.g. use of aliases or nicknames
    • H04L61/3015Name registration, generation or assignment
    • H04L61/302Administrative registration, e.g. for domain names at 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 [ICAN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46Resolving address allocation conflicts; Testing of addre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30Types of network names
    • H04L2101/365Application layer names, e.g. buddy names, unstructured names chosen by a user or home appliance n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45Network directories; Name-to-address ma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31Database or file acces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9931Database or file accessing
    • Y10S707/99933Query processing, i.e. searching
    • Y10S707/99936Pattern matching access

Abstract

解决了当把设备(图1A和图3的128)加入现有自组织网络(图1A的132)或者当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图3D的100/108和114/116)时的设备名称冲突。在要加入的新设备(图3的128)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一成员设备(图3的124)之间建立起连接(图3的252)之后,新设备(图3的128)向第一成员设备(图3的124)传送(图3的253)名称分发消息(图1B的244M)。名称分发消息(图1B中的244M)将在自组织网络(图1A的132)中的成员设备(124、126、116)之间传递,在每个成员设备进行名称冲突检查(图3的259)。还解决了当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图3D的312)时的设备名称冲突。

Description

自组织网络的命名分布方法
本国际申请要求2001年8月20日提出的U.S.申请序列号为09/932,464、题为“Naming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Ad Hoc Networks”的申请的优先权,该申请全部收录于此,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随遇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更具体地说,涉及短程无线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短程无线系统
短程无线系统的范围一般为100米或者更小。它们通常和连接到因特网的系统相结合,以便提供长距离通信。短程无线系统的类别包括无线个人区域网(PAN)和无线局域网(LAN)。它们的普遍特征是在未经当局许可的无线电频谱部分中工作,通常或者在2.4GHz工业、科学和医疗(ISM)波段或者在5GHz的未经当局许可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U-NII)波段中工作。无线个人区域网使用低成本、低功率的无线设备,该无线设备的范围约为10米。众所周知的无线个人区域网技术的一个例子是在2.4GHz ISM波段中工作的蓝牙标准。它提供1Mbps的峰值空中链接速度,并且能耗足够低,以便用于诸如PDA和移动电话机之类个人、便携式电子设备中。无线局域网通常在介于10~100Mbps的较高峰值速度下工作,并具有较远的范围,这需要更大的能耗。无线局域网通常被用作经过接入点(AP),从便携式膝上型计算机到有线LAN的无线链路。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例子包括在5GHz U-NII波段工作的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和HIPERLAN标准。
自组织(AD HOC)网络
自组织网络是一种主要由移动无线设备构成的短程无线系统,所述移动无线设备相当短时间地联合在一起,以便实现共同的目的。诸如此类的临时网络在蓝牙标准中被称为“皮网”,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中被称为“独立的基本服务组”(IBSS),在HIPERLAN标准中被称为“子网”,在其它无线LAN技术中,通常被称为无线电小区或“微区”。自组织网络具有是物理上近到能够通信,并且正在定期交换信息的无线设备的任意集合的共同特性。能够快速,不需要过多规划地构建网络。当其进入或退出彼此的范围时,自组织网络的成员加入或退出自组织网络。多数自组织网络通过利用载波检测协议分享无线电频谱,以1~54Mbps的速度在未经当局许可的射频内工作。它们的通信距离从蓝牙皮网的10米到开放式环境中,无线LAN微区的多于100米。自组织网络主要由移动无线设备组成,但是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入点是用作独立服务器的,或者作为到其它网络的网关的固定无线设备。
蓝牙短程无线技术
蓝牙是一种短程无线电网络,最初打算作为电缆替换物。它可用于产生多达8个同时工作的设备的自组织网络。蓝牙特别兴趣组,蓝牙系统的规范,卷1和2,核心和简介:1.1版,2001年2月22日描述了蓝牙设备操作和通信协议的原理。设备在一般供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应用之用的2.4GHz无线电波段中工作。蓝牙设备被设计成查找在其10米无线电通信范围内的其它蓝牙设备,并利用服务发现协议(SDP)发现这些其它蓝牙设备提供哪些服务。SDP搜索功能依赖于在扮演客户机角色的请求蓝牙设备和扮演服务器角色的响应蓝牙设备之间建立的链接。一旦链接被建立,则可被用于查找响应蓝牙设备中的服务以及如何与这些服务连接。
两个蓝牙设备之间的连接由发出搜索其附近的其它设备的查询消息的查询设备启动。通过进行查询扫描进行监听的任意其它蓝牙设备将识别查询消息并作出响应。查询响应是包含响应设备的蓝牙设备地址(BD_ADDR)的消息分组。蓝牙设备地址是以电子方式刻入每个蓝牙设备中的唯一的48位IEEE地址。
查询设备使用在查询响应分组中提供的信息准备并向响应设备发送寻呼消息。为了建立连接,查询设备必须进入寻呼状态。在寻呼状态下,查询设备将利用从查询响应分组获得的访问代码和计时信息,向响应设备传送初始寻呼消息。响应设备必须处于寻呼扫描状态,以便允许查询设备与之连接。一旦处于寻呼扫描状态,则响应设备会确认初始寻呼消息,查询设备将向响应设备发送提供查询设备的时钟计时和访问代码的寻呼分组。响应设备以寻呼确认分组表示回答。这使得这两个设备能够形成连接,并且两个设备都转变成连接状态。在新的自组织网络皮网中,启动连接的查询设备扮演主设备的角色,响应设备扮演从属设备的角色。
每个皮网具有一个主设备和多达七个从属设备。在主设备和各个从属设备之间进行所有通信。主设备启动数据的交换,从属设备答复主设备。当两个从属设备彼此通信时,它们必须通过主设备实现相互通信。主设备维持皮网的网络时钟,并控制何时每个从属设备能够与主设备通信。当其进入和退出主设备的范围时,自组织网络皮网的成员加入和退出自组织网络皮网。皮网支持分布式活动,例如协作工作项目,合作游戏,因特网的多用户网关等。加入特定皮网的用户设备支持分布式活动,从而使其用户能够参与目前正在进行的协作活动。
具有蓝牙能力的膝上型计算机能够向另一房间内具有蓝牙能力的打印机发送信息。具有蓝牙能力的微波炉可向具有蓝牙能力的移动电话机发送消息,通知饭已做好。蓝牙将变成移动电话机、PC、膝上型计算机和其它电子设备中的标准,使用户能够分享信息,使数据同步,访问因特网,与LAN结合,或者启动机电设备,例如开启车锁。旅客可在飞机上在他/她的膝上型计算机上书写电子邮件,随后在着陆之后,借助位于机场周围的随处可见的蓝牙设备,消息可被自动转发给因特网。在另一例子中,在机场候机厅中候机的时候,旅客能够直接在他/她的移动电话机上接收感兴趣的免税报价或者与朋友进行多人游戏。
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
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定义至少两种不同的物理(PHY)规范和一个共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规范。IEEE 802.11(a)标准用于2.4GHz ISM波段或者5GHz U-NII波段,并使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提供高达54Mbps的数据速率。IEEE 802.11(b)标准用于2.4 GHz ISM波段,并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提供高达11Mbps的数据速率。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描述两个主要组件,移动站和固定接入点(AP)。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具有独立的结构,其中移动站直接相互通信,而不需要来自固定接入点的支持。IEEE802.11标准向无线设备提供和蓝牙查询和扫描特征类似的服务查询特征。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支持和蓝牙皮网类似的分布式活动,除了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的通信范围为蓝牙皮网的10倍之外。
对于IEEE 802.11移动站来说,为了与自组织网络中的其它移动站通信,它必须首先查找其它移动站。查找另一移动站的过程是通过查询完成的。主动查询要求查询站传送查询,并调用来自自组织网络中其它无线站的响应。在主动查询中,移动站将传送探查请求帧。如果在同一信道上存在和探查请求帧中的服务集身份(SSID)相符的自组织网络,则该自组织网络中的某一站将通过向查询站发送探查响应帧,作出响应。探查响应包括查询站访问自组织网络的描述所必需的信息。查询站还处理任意其它接收的探查响应和Beacon帧。一旦查询站已处理任意响应,或者确定不会再有任何响应,则它可改变到另一信道并重复上述过程。当查询完结时,该移动站已积累了关于其附近的自组织网络的信息。一旦移动站进行了导致一个或多个自组织网络描述的查询时,它可选择加入自组织网络之一。可从IEEE,Inc.网站http://grouper.ieee.org/groups/802/11获得分三部分IEEE802.11-1999;IEEE 802.11a-1999;和IEEE 802.11b-1999公布的IEEE802.11无线LAN标准。
高性能无线电局域网(HIPERLAN)
HIPERLAN标准提供数据速率高达54Mbps和50米的中等范围的无线LAN。HIPERLAN无线LAN提供音频服务质量(QoS),保留频谱和良好的室内传播的多媒体分布。HIPERLAN标准有两种。HIPERLAN类型1是类似于无线以太网的一种动态、优先权驱动的信道接入协议。HIPERLAN类型2是类似于无线形式的异步传输模式(ATM)的保留信道接入协议。HIPERLAN类型1和HIPERLAN类型2都使用5GHz的专用频谱。HIPERLAN类型1使用先进信道均衡器处理符号间干扰和信号多径。HIPERLAN类型2通过利用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和频率变换功能避免这些干扰问题。HIPERLAN类型2规范提供6、16、36和54Mbps位速率的选择。物理层采用每个OFDM符号使用48个载频的OFDM多载波方案。随后利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者16-QAM或64-QAM的正交调幅(QAM)格式调制每个载波,以便提供不同的数据速率。为较高的位速率选择的调制方案获得30~50Mbps的吞吐量。
HIPERLAN类型1是能够形成无线设备的自组织网络的动态、优先级驱动的信道接入协议。HIPERLAN类型1自组织网络支持与蓝牙皮网和IEEE 802.11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类似的分布式活动。HIPERLAN类型1标准向无线设备提供与蓝牙查询和扫描特征及IEEE 802.11探查请求和响应特征类似的服务查询特征。在出版物HIPERLAN Type 1 Standard,ETSI ETS 300 652,WA2 Decemher1997中提供了HIPERLAN类型1操作原理的概述。
HIPERLAN类型2是形成自组织网络的保留信道接入协议。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支持和HIPERLAN类型1自组织网络,蓝牙皮网和IEEE 802.11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类似的分布式活动。HIPERLAN类型2提供数据速率从6MHz~54Mbps的高速无线电通信。它连接便携式设备和基于IP、ATM和其它技术的宽带网络。集中化模式被用于通过固定接入点使HIPERLAN类型2起接入网络的作用。另外,提供直接链接通信的能力。该模式被用于使HIPERLAN类型2起自组织网络的作用,而不必依赖于中央网络基础设施。这种情况下,在便携式设备中动态选择的中央控制器(CC)提供和固定接入点相同水平的QoS支持。在本地服务区内提供受限的用户移动性。还可支持广域漫游移动性。在宽带无线电接入网络(BRAN), HIPERLAN Type 2;System Overview,ETSI TR 101 683VI.I.1(2000-02)中提供了HIPERLAN类型2操作原理的概述,在HIPERLAN Type 2,Data Link Control (DLC) Layer;Part 4. Extension for Home Environment,ETSI TS 101 764-V1.2.1(2000-12)中描述了其自组织网络结构的更详细说明。
支持自组织网络的其它无线标准
其它无线标准支持自组织网络。例子包括IEEE 802.15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标准,红外数据协会(IrDA)标准,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标准,共享无线接入协议(SWAP)标准,日本第三代(3G)无线标准,以及日本无线电行业和商业协会的多媒体移动访问通信(MMAC)系统标准。
现有技术中需要的是明确地使用户输入的名称与用户的无线设备的设备地址相关联,并通过自组织网络分发该名称的方式。需要的是使自组织网络的成员能够在该成员的无线设备上选择用户的显示名称,并把用户的地址自动附到将由该成员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消息上。需要的是可靠地解决具有相同的选择设备名称的成员之间的命名冲突,所述成员已在自组织网络内分发所述选择的设备名称。需要的是克服当把设备加入现有的自组织网络或者当同时加入两个自组织网络时,解决设备名称冲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在整个自组织网络内分发用户输入的名称或又名时,使用户输入的名称或又名明确地与用户的无线设备的设备地址相关联,自动解决地命名冲突。例如,当在自组织网络中另一成员的设备上的浏览器中显示用户的名称时,例如显示和名称一起显示的超链接,使用户设备的访问代码与用户的显示名称相关联。关于自组织网络中每个无线设备的名称记录被保存在成员设备的名称管理器表中。当成员选择用户的显示名称时,从保存于成员设备中的用户名称记录访问用户的地址。用户的地址被附到消息上,例如成员准备好的消息上,该消息被自动发送给用户的设备。即使自组织网络中存在选择的设备名与用户的选择名相同的成员,本发明也能够自动解决名称冲突。
本发明克服了当把设备加入现有自组织网络时或者当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时,解决设备名称冲突的问题。在本发明的一方面,在已在要加入的新设备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一成员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之后,新设备向第一成员设备传送名称分发消息。名称分发消息在自组织网络中的成员设备之间传递,在每个成员设备,新设备的名称记录被保存在名称管理器表中。
名称分发消息具有设备地址部分、op代码部分和操作数部分。名称分发消息的类型有几种。用于加入新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是ADDDEVICE消息。ADD DEVICE消息的设备地址部分包含新设备的地址。ADD DEVICE消息的op代码部分包含区分该种名称分发消息和其它类型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ADD_DV”。ADD DEVICE消息的操作数部分包括用户选择的主名,和用户选择的,在名称冲突的情况下用于替换主名的又名。用户选择这种设备名的范围很宽,可包括用户自己的名称、昵称、描述性名称等。ADD DEVICE消息的操作数部分还包括时间戳记,通过根据时间戳记的相应值,优选陈旧的或者新近的名称,时间戳记被用于解决命名冲突。
保存在名称管理器表中的成员设备的各个名称记录包括成员设备的用户选择的主名和又名。当在自组织网络中处理ADD DEVICE消息时,比较新设备名和名称管理器表中的所有成员设备名。如果存在冲突,则用具有较新时间戳记的设备又名替换其主名。如果要加入的新设备具有较新的时间戳记,则把其又名记录在名称管理器表中,作为设备被引用的名称。如果成员设备具有较新的时间戳记,则用其又名替换名称管理器表中它的主名,作为该设备被引用的名称,为要加入的新设备产生的名称记录使用该设备的主名。在备选实施例中,和陈旧的时间戳记相比,优选较新的时间戳记。
ADD DEVICE消息的操作数部分还包括用户选择的最大中继段(hop)计数值,最大中继段计数值是可向其提供他/她的名称的设备的最大数目。当新设备最初向第一成员设备传送ADD DEVICE消息时,ADD DEVICE消息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为0。当在自组织网络中传播ADD DEVICE消息时,每个成员设备递增当前的中继段计数,并将其和最大中继段计数进行比较。当当前的中继段计数大于最大中继段计数时,成员设备不会显示新设备的名称。
ADD DEVICE消息的操作数部分还有选择地包括允许显示新名称的blanket授权。如果在该消息中没有授予显示许可,则处理ADDDEVICE消息并产生新设备的名称记录的成员设备将不显示新设备的名称。新设备的用户随后能够发出类型不同的名称分发消息,SECURITY ATTRIBUTES消息,它包括向其赋予显示许可的成员设备的授权列表。SECURITY ATTRIBUTES消息具有包含新设备的地址的设备地址部分,包括区分这种名称分发消息和其它类型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SEC_ATTR”的op代码部分,和包括授权列表的操作数部分。可选地,操作数部分可包括新设备用户的公共密钥,信任证书,消息验证代码和/或数字签名,以增强用户希望的关于他/她名称的显示的安全性。
加入新设备的一个备选实施例是COMPOSITE TABLE消息。COMPOSITE TABLE消息的op代码部分包括区分该类名称分发消息和其它类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TABLE”。代替传播从新设备接收的ADD DEVICE消息,新设备的整个名称管理器表被传送给自组织网络。该实施例使自组织网络中,与新设备形成连接的第一设备能够一次完成解决自组织网络中的名称冲突所需的全部处理。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包括由新设备提供的,以及由新设备正在加入的自组织网络中的那些设备提供的所有名称记录。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是COMPOSITE TABLE消息的操作数部分。随后从自组织网络中形成连接的第一设备把COMPOSITE TABLE消息传送给自组织网络的其它部分,包括正在加入的新设备。本实施例允许在优化设备的平均处理负载和优化在网络中的设备间传递更新所必需的带宽之间进行折衷的情况下,进行选择。
其它类型的名称分发消息包括DELETE DEVICE消息,CHANGE NAME消息和CHANGE ALTERNATE NAME消息。如其名称所示,当在自组织网络内传播这些消息时,它们删除指定的名称记录,改变指定的主名,以及改变指定的又名。
另一种名称分发消息是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它使用户能够设计当在网络内显示他/她的名称时,他/她的名称的外观。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包括用户的设备地址和区分这种名称分发消息和其它类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DISP_ATTR”。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中的操作数是FONT、COLOR、ALT.COLOR、ANIMATION、SOUND和其它属性。当在自组织网络内传播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时,每个成员设备把名称管理器表中的名称显示属性改变成该消息中用户指定的那些属性。
另一种名称分发消息是NAME FLASH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当在自组织网络内传播NAME FLASH消息时,每个成员设备来回切换名称颜色或其名称管理器表中的其它指定名称显示属性。这产生闪现在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上显示的名称的外观。NAME FLASH消息包括用户的设备地址字段,和区分这种名称分发消息和其它类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FLASH”。NAME FLASH消息中的操作数是希望被闪现的每个显示属性字段,例如颜色字段中和声音字段中的标记“X”。当在自组织网络内传播NAME FLASH消息时,每个成员设备检测颜色和声音标记。对于颜色标记,成员设备从名称管理器表中的名称记录访问COLOR属性和备用COLOR属性,随后在她的名称记录中规定的名称和备用颜色之间来回切换显示的名称。对于声音标记,成员设备从名称管理器表中的名称记录访问声音属性,随后播放声音。
本发明克服了当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时,解决设备名称冲突的问题。必须交换这两个自组织网络的名称管理器表的内容。在一个实施例中,这是通过为代表它们各自的自组织网络建立连接的两个设备的名称管理器表中的每个名称记录,形成ADD DEVICE消息来实现的。随后在每个相应的自组织网络中形成的ADD DEVICE消息被分发给另一自组织网络。在另一网络内分发ADD DEVICE消息的过程中,在这两个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中共同解决任意名称冲突。
在备选实施例中,当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时,使用COMPOSITETABLE消息。代替传播从新的自组织网络接收的一连串ADDDEVICE消息,新的自组织网络的名称管理器表被传送给现有的自组织网络。该实施例使现有自组织网络中,与新的自组织网络形成连接的第一设备能够一次完成解决这两个自组织网络中的名称冲突所需的全部处理。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包括由新的自组织网络提供的,以及由现有自组织网络中的那些设备提供的全部名称记录。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是COMPOSITE TABLE消息的操作数部分。COMPOSITE TABLE消息随后从现有自组织网络中与新的自组织网络形成连接的第一设备传播给现有自组织网络的其余部分。新的自组织网络中,与现有自组织网络形成连接的对应第一设备形成它自己的COMPOSITE TABLE消息,并将其传播给新的自组织网络的其余部分。本实施例允许在优化设备的平均处理负载和优化在网络中的设备间传递更新所必需的带宽之间进行折衷的情况下,进行选择。
说明了四种例证的自组织网络标准,以具体体现本发明,即蓝牙标准、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HIPERLAN类型1标准,和HIPERLAN类型2标准。但是,除了这四种标准之外,本发明还适合于其它无线标准。本发明的自动解决自组织网络内的命名冲突的原理在许多其它无线标准中同样有用。例如,本发明适用于红外数据协会(IrDA)标准、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标准、共享无线接入协议(SWAP)标准、IEEE 802.15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标准、日本第三代(3G)无线标准和日本无线电行业和商业协会的多媒体移动访问通信(MMAC)系统标准。本发明使这些无线标准均能够自动解决自组织网络内的命名冲突。
本发明明确地使用户输入的名称与用户的无线设备的设备地址相关联,并在自组织网络内分发该名称。本发明使自组织网络的成员能够在成员的无线设备上选择用户的显示名称,并把用户的地址自动附到将由该成员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消息上。本发明可靠地解决了具有他们已在自组织网络内分发的相同选择设备名的成员之间的命名冲突。本发明克服了当把设备加入现有自组织网络,或者当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时,解决设备名称冲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了无线设备100和向用户显示,以便输入用户姓名、又名、向其分发名称的设备的最大数目,和将向自组织网络分发的名称的其它属性的命名菜单80的例证表现。设备100的浏览器211显示名称列表84(初始的自组织网络132′中连接的四个无线设备的名称)。图1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1A表示了放大的自组织网络132的例证类属无线,其中另一无线设备128正作为第七设备被加入自组织网络中。图1A表示了无线设备128向自组织网络132的其余部分分发的,以便向网络分发其名称的ADD-DEVICE消息的传播。图1A表示了当ADD-DEVICE消息经过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设备时,归因于加入的设备128的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图1A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1B表示了无线设备128向放大的自组织网络132的其余部分分发,以便向网络分发其名称的ADD-DEVICE消息244(M)的例证格式。图1B表示了当无线设备128出现在自组织网络中,接收ADD-DEVICE消息244(M)的每个设备的名称管理器表中时,由加入的设备128引起的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图1B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1C表示了无线设备100的例证外观,其中浏览器211显示名称列表84,名称列表84具有在图1A中所示的放大自组织网络132中连接的七个无线设备的名称。图1C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1D表示无线设备100的例证外观,其中浏览器211显示网络棒球游戏应用程序95,所述应用程序95显示在图1A中所示的放大自组织网络132中连接的一些无线设备的名称。图1D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1E表示了由自组织网络中的无线设备分发的名称分发消息,以便增加新设备,删除某一设备,改变设备的名称,替换新的名称管理器表,指定分发名称的安全属性,指定显示名称的显示属性,和指定远程闪现显示名称的名称闪现显示属性。图1E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1F表示当从设备114向自组织网络的其余部分传播NAMEFLASH消息时,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图1F表示设备100中的浏览器211的外观,其中响应所述消息,设备114的名称正在闪现。图1F还表示了两个设备名称94和96未显示在浏览器211中,因为它们对应的中继段计数大于它们的最大规定值。图1F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1G表示了无线设备116和100的例证外观,其中这两个设备都正在运行网络棒球游戏应用程序95,所述应用程序显示在图1A中所示的自组织网络132中连接的一些无线设备的名称。特别地,图1G表示在设备116的显示器上选择某一接受者名称的超链接,以便向该接受者发送消息。图1G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1H表示了两个自组织网络102和112,所述两个自组织网络102和112通过形成新的链接120正在结合起来。图1H表示了通过在这两个自组织网络中设备的名称管理器表,用又名替换冲突名称,这两个自组织网络之间名称冲突的解决。图1H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1I以IEEE 802.11无线LAN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132(I)的形式表示了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的一个实施例。
图1J以HIPERLAN类型2无线LAN子集132(H2)的形式表示了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的一个实施例。
图1K以蓝牙分散网132(BT)的形式,表示了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的一个实施例。
图1L表示了本发明对多个IEEE 802.11无线LNA基础设施基本服务集102(I)、112(I)和122(I)的应用。
图1M表示了本发明对多个HIPERLAN类型2无线LAN子网102(H2)、112(H2)和122(H2)的应用。
图2A是无线设备100的功能方框图,表示了应用程序组234,中间件协议组224和传输协议组214。图2A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2B表示了设备100的名称管理器表232。图2B表示了每个设备的地址与其用户选择的名称及又名的关联。图2还表示了与每个设备名称相关联的当前中继段计数,最大中继段计数和时间戳记。图2B还表示了关于每个名称,用户选择的显示属性,例如字体、颜色、备用颜色、动画特征和声音。图2B还表示了关于各个名称的显示许可的包含。图2B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2C是图2A的设备100的应用程序组234中的op代码解析器242的功能方框图,所述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设备100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作为响应,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处理ADD DEVICE消息244、DELETE DEVICE消息245、COMPOSITE TABLE消息247、DISPLAY ATTRIBUTE消息249或者NAME FLASH消息250。图2C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3是自组织网络132中第一实施例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用于把设备128加入网络的ADD-DEVICE消息的传播。图3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3A是自组织网络132中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用于从网络中删除设备128的DELETE DEVICE消息的传播。图3A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3B是自组织网络132中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当在网络中的设备上显示设备名称时,用于改变设备128的名称颜色的DISPLAY-ATTRIBUTE消息的传播。图3B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3C是自组织网络132中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当在网络中的设备上显示设备名称时,用于来回切换名称颜色,以及设备128的其它显示属性的NAME-FLASH消息的传播。图3C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3D是图1H的自组织网络102和112中的第一实施例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结合这两个自组织网络的过程。特别地,图3D表示了在这两个自组织网络之间交换名称管理器表,随后分发正被加入这两个网络的新设备的ADD DEVICE消息的过程。图3D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3E是表示解决当图3D中加入设备114和100时的名称冲突的过程325的处理流程图。图3E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3F是自组织网络132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把设备128加入网络中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的传播。图3F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3G是图1H的自组织网络102和112中的处理流程的一个备选实施例的网络流程图,其中当结合这两个自组织网络时,交换现有的名称管理器表232′。图3G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被分成五个主要部分:
I.所有短程无线系统的类属实施例
II.蓝牙标准中实现的例证实施例
III.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中实现的例证实施例
IV.HIPERLAN标准中实现的例证实施例
V.其它无线标准
I.所有短程无线系统的类属实施例
本部分被组织成下述几个子部分:
A.概述
B.把新设备加入自组织网络的过程
C.从自组织网络删除设备的过程
D.改变网络中显示名称属性的过程
E.在自组织网络中闪现显示名称的过程
F.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的过程
G.无线设备
A.概述
图1、1A-1H、2A-2C、3和3A-3E描述了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系统的本发明的类属实施例。
图1表示了用户Alice使用的无线设备100的例证外观,无线设备100包括在其浏览器211中显示命名菜单80的显示器212。命名菜单使Alice能够输入她的姓名或任意又名,规定分发她的姓名或又名的条件,并设计她的姓名将在她已成为其中一员的自组织网络132′中的其它设备上显示的外观。用户Alice已成为由她的无线设备100和其它三个设备,用户Dan Smith使用的无线设备108,用户Eve使用的无线设备114和用户Dan Jones使用的无线设备116组成的初始自组织网络132的一员。这些设备都类似地在其浏览器中装有命名菜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输入命名菜单80的名称或又名与相应无线设备的设备地址相关联。例如,图1中的四个用户可能正在运行分布式程序,例如图1G中所示的游戏95,其中作为游戏的一部分,在玩家之间交换消息97。在游戏过程中,当Alice的名称显示在DanJones的无线设备116的浏览器中时,使Alice的访问代码与Alice的名称的显示关联起来,例如借助在Dan的设备116上和她的名称86一起显示的超链接。自组织网络132′中每个无线设备100、108、114和116的名称记录被保存在Dan的设备116中。当Dan Jones在他的设备116中选择浏览器211显示的Alice的名称86时,从保存在Dan的设备116中的Alice的名称记录236获得她的访问代码ADDRESS(A)。Alice的访问代码被附到Dan已准备好的消息97上,该消息被自动发送给Alice的设备100,在Alice的设备100,该消息被接收成消息97′。
图1的Alice的无线设备100中的浏览器211还显示本地显示菜单84,本地显示菜单84允许Alice规定如何在她自己的设备上显示名称。可输入不要显示的用户名称的停止列表(stop list)。可输入不要显示的设备类别,例如自动售货机的停止列表。由于在显示器中可伴随名称闪现动画显示名称,因此Alice可规定在她的浏览器上有选择地不显示该特征。Alice还可规定在她的设备中关闭伴随名称闪现的声音。
图1的Alice的无线设备100中的浏览器211还显示在图1的自组织网络132′中连接的设备100、108、114和116的名称列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如同Alice、Dan和Dan Jones这三个用户规定的那样,用黑色Arial字体显示三个名称“ALICE”86、“DAN”88和“DANJONES”90。第四个用户Eve把她的名称设计成用不同的颜色以script字体显示成“EVE”92。
Alice的无线设备100中的浏览器211还显示标记为“选择闪现你的名称”的按键9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被启动时,在自组织网络中其它用户的浏览器上闪现显示Alice的名称86。
Alice的无线设备100还包括供用户键入命令和文本的小键盘208和控制显示器212上光标的位置的定点设备。Alice的设备100保存规定Alice的与设备地址“ADDRESS(A)”相关联的选择名称“ALICE”和又名“ALICES′PC”的名称记录236。
B.把新设备加入自组织网络的过程
注意在图1中,有两个用户具有“Dan”的名字,他们都选择该名字作为其将在自组织网络132′中分发的主名。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用于在自组织网络内分发用户的选择名称,以便解决当两个用户选择相同名字时可能发生的名称冲突的机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采用一组名称分发消息,每个分发消息包括它所属的设备的设备地址,识别其功能的op代码部分,和提供用户的选择名称或其它值的操作数部分。图1E中表示了例证的一组名称分发消息。
该组名称分发消息之一是ADD DEVICE消息244,ADD DEVICE消息244包括要增加的设备的地址,规定消息的用途是增加设备的op代码ADD_DV,和包括用户选择的主名“MARK”,及用户选择的在名称冲突的情况下替换主名的又名“MARK′S PC”的操作数部分。要增加的设备的当前中继段(hop)计数值也包含在消息244的操作数部分中,中继段计数值始于数值“0”,在ADD-DEVICE消息的分发过程中,当其经过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现有设备时,中继段计数值被加1。当前中继段计数值作为CURRENT HOP CNT被保存在ADD DEVICE消息的操作数部分中。
图1A表示了把Mark的无线设备128加入自组织网络132的ADD-DEVICE消息244(M)的传播。图1A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图1A表示了当ADD-DEVICE消息经过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现有设备时,归因于Mark的加入设备128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如图1中所示,除了在命名菜单80上规定名称或又名之外,用户还可输入最大中继段计数值,它是可被提供他/她的名称的设备的最大数目。该值作为MAX HOP CNT保存在ADD DEVICE消息244(M)的操作数部分中。当用户,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传播通过图1A中的连续多个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时,消息中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CURRENT HOP CNT被加1,并与MAX HOP CNT的值进行比较。图3中表示了该过程,图3是自组织网络132中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用于把设备128加入网络中的ADD-DEVICE消息的传播。图1B中表示了在每个连续的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中处理ADD-DEVICE消息的效果。图1B表示了当其出现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接收Mark的ADD-DEVICE消息244(M)的每个连续设备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时,由Mark的加入设备128引起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图1B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图3中表示了关于自组织网络132中的前三个设备,Paul的设备124,Ian的设备126和Dan Jones的设备116,加入新设备的一部分过程。该过程继续通过剩余的设备114、108和100。在加入自组织网络132之前,用户Mark把他的主名“MARK”、又名“MARK′S PC”和他希望的最大中继段计数值“4”输入他的命名菜单80。这些值作为操作数保存在图1B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Mark的设备128随后通过利用适当的短程无线系统协议建立无线连接,在步骤254中形成与Paul的无线设备124的通信链接,在步骤252中加入自组织网络132。所述恰当的协议可以是利用蓝牙标准,利用IEEE802.11无线LAN标准,利用HIPERLAN类型1标准,利用HIPERLAN类型2标准,或者利用其它无线标准建立连接的协议。Mark的无线设备128随后在步骤253中,向Paul的无线设备124发送图1B的ADDDEVICE消息244(M)。
Paul的无线设备124在图3的步骤255中接收ADD DEVICE消息244(M)。图2C是图2A的设备100在应用程序组中的op代码解析器242的功能方框图,图2A的设备100基本上和Paul的无线设备124相同。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ADD_DV,并响应ADD DEVICE消息244(M),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201处理ADD DEVICE消息244(M)。
图3的步骤255使为“0”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加“1”,并把为“1”的新数值写入ADD DEVICE消息244(M)的CURRENT HOP CNT字段中。图1B表示了Paul的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其中产生了关于Mark的设备128的,保存从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复制的信息的名称记录。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字段是DEVICE ADDRESS,NAME,ALTERNATE NAME,HOPCNT FLAG,MAX HOP CNT和CURRENT HOP CNT。从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复制的数值是DEVICEADDRESS=“ADDRESS(M)”,NAME=“MARK”,ALTERNATENAME=“MARK′S PC”,MAX HOP CNT=“4”,和CURRENT HOPCNT=“1”。对于Alice的设备100,在图2B中表示了和Paul的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类似的名称管理器表232的一个例子。
图2B表示了设备100的名称管理器表232。每个设备保持它自己的名称管理器表232。图2B表示了自组织网络中每个设备的名称记录236。每个名称记录把其设备的地址和其用户选择的名称及又名关联起来。每个名称记录236包括当前中继段计数,最大中继段计数和与每个设备的名称相关的时间戳记。冲突标记保存在字段231中,中继段计数标记保存在字段233中。每个名称记录236包括用户选择的关于各个名称的显示属性,例如字体、字段235中的颜色和备选颜色,字段237中的动画特征,和字段239中的声音。每个名称记录236包括字段241中关于各个名称的显示许可。
步骤255随后进入步骤256,在步骤256,其新近递增的中继段计数值为“1”的ADD DEVICE消息244(M)被转发给下一设备,所述下一设备是Ian的无线设备126。在Paul的设备124中,步骤256进入步骤257,在步骤257中,确定是否准许Paul利用他的设备124显示在接收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提供的名称或又名。参考图1B中的ADD DEVICE消息244(M),表明消息的操作数部分包括字段“OK TO DISPLAY”,用户Mark已在该字段中保存“YES”值。如果其值为“YES”,则该字段向所有接收设备给予blanket授权。“YES”许可被保存在名称管理器表232的字段241中的显示许可中。
另一方面,如果该值为“NO”,则不存在用户Mark同意的显示他的名称或又名的blanket授权。以值“NO”的形式把缺乏许可保存在名称管理器表232的字段241中的显示许可中。为了使接收不具有blanket授权的ADD DEVICE消息的设备能够显示在该消息中提供的名称或又名,必须从用户Mark接收图1E中表示的后续SECURITYATTRIBUTES消息248。图1E中表示的SECURITY ATTRIBUTES消息248包括Mark的设备地址ADDRESS(M),将其功能识别为安全属性消息的op代码SEC_ATTR,和包括AUTHORIZATIONLIST的操作数部分。如果AUTHORIZATION LIST包括设备的名称,则准许接收设备显示Mark的名称或又名。在图1E中表示的例证SECURITY ATTRIBUTES消息248中,授权列表包括“ALICE”、“IAN”和“PAUL”。从而在本例中,如果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在“OK TO DISPLAY”字段中规定了“NO”,则Dan Jones的设备116不会收到授权,他的设备被限制显示Mark的名称。借助适当的加密技术可增强这种限制。
作为增强名称显示限制的方法的一个例子,图1E的SECURITYATTRIBUTES消息248包括DIGITAL SIGNATURE,CERTIFICATE和PUBLIC KEY字段。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设备可分发其公共密钥和核实其公共密钥的真实性,并由受信第三方签名的信任证书。每个设备保留对应于它自己的公共密钥的专用密钥,使其能够译解按照其公共密钥加密的消息。公共密钥可被用于限制哪些设备能够显示某一名称。例如,可按照预定接收者的公共密钥,例如用户Paul的公共密钥,对保存在ADD DEVICE消息244(M)的操作数部分中的发端用户Mark的名称“MARK”和他的又名“MARK′SPC”加密。随后,只有Paul的设备124能够译解发端用户Mark的名称“MARK”和他的又名“MARK′S PC”,随后能够利用Paul的设备124显示它们。发端用户Mark的名称及其又名可伴随有消息验证代码,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另一方面,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的NAME字段和ALTERNATE NAME字段可保持空白,在其“OKTO DISPLAY”字段中规定“NO”值。从而,发端用户Mark的名称“MARK”和他的又名“MARK′SPC”可按照Paul的公共密钥加密,并和它们的消息验证代码一起保存在SECURITY ATTRIBUTES消息248的AUTHORIZATION LIST中。从而,只有Paul的设备124能够译解发端用户Mark的名称“MARK”和他的又名“MARK′S PC”,随后能够利用Paul的设备124显示它们。在John Wiley and Sons于2000年出版的Stephen Thomas的题为 SSL and TLS的书籍中描述了提供消息验证,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的方法。消息验证的两个例证算法是RSA′s消息摘要(MD5)和安全散列算法(SHA),在Stephen Thomas的书籍中说明了这两种算法。更详细地论述数据完整性方法的另一参考文献是John Wiley and Sons于1996年出版的Bruce Schneier的题为 Applied Cryptography(第二版)的书籍。发端用户,Mark的数字签名可被用于签署名称“MARK”及其又名“MARK′S PC”,以确保Mark是所述名称和又名的真正来源。在Addison Wesley于1997出出版的Richard E.Smith的题为 Internet Cryptography的书籍中描述了产生并评估数字签名的方法。
图3的步骤257进入步骤258,在步骤258中,Paul的设备124确定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Mark的设备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1”是否大于MAX HOP CNT字段中的数值“4”。如果是,则在名称管理器表232(P)的HOP CNT FLAG字段233中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该标记将防止显示Mark的名称或又名。在本例的这一阶段中,未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从而不会阻止Paul的设备124显示Mark的名称。
图3的步骤258转入步骤259,在步骤259中,Paul的设备124确定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是否与目前Paul的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另一设备名冲突。如果存在冲突,则这两个冲突设备之一必须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由图3E的流程图所示的解决过程325进行这种确定。图2B中表示了和Paul的设备124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类似的Alice的设备100的名称管理器表232的一个例子。可看出名称管理器表232保存图1A的自组织网络中所有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的主名及又名。步骤259比较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和各个名称“PAUL”、“IAN”、“DAN JONES”、“EVE”、“DAN”和“ALICE”。注意在现有的名称已具有字段231中的冲突标记“X”的情况下,例如在已用又名“DAN JONES”替换主名“DAN”的情况下,则步骤259比较加入的设备128的主名“MARK”和设备116的现有又名“DAN JONES”。
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利用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TIME STAMP字段。每个ADD DEVICE消息244包括一个TIMESTAMP字段。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TIMESTAMP字段包含值“15:30”,这是Mark的设备完成其与自组织网络132的连接的时间。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TIMESTAMP字段中的值被复制到各个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如图2B中所示。在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的步骤346中,如果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与Paul的设备124中目前在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则程序转入步骤348或步骤350。时间戳记的值可以是本地时间,用协调世界时(UTC)表示的时间,或者其它事件的发生瞬间,例如设备的制造日期,用户的生日,或者用户成为某一组织的成员的起始日期。
在步骤348中,如果自组织网络中的现有设备具有陈旧的时间戳记,则必须用Mark的设备的又名“MARK′S PC”替换其主名“MARK”。在步骤350中,如果Mark的加入设备128具有陈旧的时间戳记,则自组织网络中的现有设备必须使其又名替换其主名。随后步骤348和350转入返回步骤352。在备选实施例中,和陈旧的时间戳相比,优选较新的时间戳记。
图3中的步骤259随后转入步骤260,在步骤260中,在Paul的设备中确定是否准许要加入的Mark的设备128加入自组织网络132。该确定可以防范某些类型的设备或特定用户名称的加入的在先blanket禁止为基础,所述在先blanket禁止可在用户Paul输入的停止列表中提供。图1中所示的无线设备100中的浏览器211显示允许用户指定不连接的用户名称或者设备的类型,例如自动售货机。如果Mark的设备128被准许加入自组织网络132,则步骤260把更新名称管理器表232的副本发送给Mark的设备128。这是通过为PauI的设备124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每个名称记录形成ADD DEVICE消息244,并将其转发给Mark的设备128完成的。
步骤260随后转到Mark设备中的步骤262,在步骤262中,记录在更新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每个名称记录被接收并保存为Mark的名称管理器表。Mark的设备128随后能够显示图1A中所示的自组织网络132中的设备的名称。
如果自组织网络132中的任意设备不知道图3中加入新设备的过程,则当不知道的设备接收ADD DEVICE消息244时,它将报以错误消息。响应该错误消息,转发设备将使用它目前具有的,或者它能够与网络中的任意其它设备建立的任意备用无线连接,继续ADDDEVICE消息244的传播。参考图1I,图1I表示了体现为IEEE 802.11无线LAN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132(I)的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按照独立配置模式工作的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中的无线设备直接相互通信,并且能够建立备用路径,如图1I中所示,以便回避不知道的设备。还可参考图1J,图1J表示了体现为HIPERLAN类型2无线LAN子网132(H2)的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中的无线设备直接相互通信,并且能够建立备用路径以回避不知道的设备。也可参考图1K,图1K表示了体现为由多个互连皮网组成的蓝牙分散网132(BT)的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蓝牙分散网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通信在皮网中的主设备和各个从属设备之间进行。任意蓝牙设备可属于两个皮网,并且在两个皮网中都可以是从属设备,或者在一个皮网中是从属设备,在另一皮网中是主设备。通过在一个以上的皮网中确定成员资格,分散网自组织网络132(BT)中的蓝牙设备能够建立备用路径,以回避不知道的设备。
图1C表示了Alice的无线设备100的例证外观,其中浏览器211显示具有连接在图1A中所示的自组织网络132中的七个无线设备的名称的名称列表84。图1C适用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注意关于Paul的设备124的CURRENT HOP COUNT为“5”,大于图2B的Alice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MAX HOP CNT。另外注意关于Mark的设备的CURRENT HOP COUNT为“6”,大于图2B的Alice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MAX HOP CNT。从而在图1C中的Alice的浏览器中,既不显示Paul的设备名94,又不显示Mark的设备名96。图1D表示了无线设备100的例证外观,其中浏览器211显示网络棒球游戏应用程序95,所述应用程序95显示连接在图1A中所示的自组织网络132中的一些无线设备的名称。在图1D中的Alice的浏览器211中,既不显示Paul的设备名94,又不显示Mark的设备名96。可显示任选的替代类属名称,例如用于Paul的名称94的“DEVICE X”和用于Mark的名称96的“DEVICE Y”。图1D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
通过把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传播给Ian的设备126,图3的网络过程按照和关于Paul的设备124所述相似的方式继续进行。Ian的设备126中的步骤266、268、269、270和272分别对应于Paul的设备124的步骤255、256、257、258、259和260。
类似地,通过向Dan Jones的设备116传播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按照关于Paul的设备124所述类似的方式继续图3的网络过程。Dan Jones的设备116中的步骤276、77、279、280和282分别对应于Paul的设备124的步骤255、256、257、258、259和260。Dan Jones设备116中的步骤277通过路径278,把Mark的ADDDEVICE消息244(M)传给图1A中Eve的设备114,在Eva的设备114中,所述消息被类似地处理。类似地,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被传送给图1A中Dan Smith的设备108和Alice的设备100,在Dan Smith的设备108和Alice的设备100中,所述消息被类似地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可存在为每个设备提供的额外又名,以便能够实现解决命名冲突的第二、第三或更多选择。在其名称分发消息和在其名称管理器表中的名称记录中,为设备提供若干又名。本备选实施例中,设备的名称记录的字段中的名称冲突标记应保存识别为该设备选择若干又名中的哪个又名的索引值。
图3F是自组织网络132中处理流程的备选实施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图1H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的传播,以便把设备128加入自组织网络132中。图3F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加入新设备的该备选实施例使用图1E的COMPOSITETABLE消息247。COMPOSITE TABLE消息247的op代码部分包含区别该类名称分发消息和其它类型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TABLE”。代替传播从图1A中的新设备128接收的ADD DEVICE消息244,新设备的整个名称管理器表232被传送给自组织网络132。该实施例使自组织网络中,与新设备(图1A中Paul的设备128)形成连接的第一设备(图1A中Mark的设备)一次就能实现解决自组织网络中的名称冲突所需的全部处理。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包括新设备,以及加入自组织网络的那些设备提供的所有名称记录。图1H表示Alice的设备100在形成与Eve的设备114的连接,以便加入自组织网络112,但是原理和Mark的设备128形成与Paul的设备124的连接,以便加入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的原理相同。在图1H中,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包括由Alice的新设备100提供的现有表格232′中的全部名称记录,以及由它正在加入的自组织网络112提供的现有表格232(E)′中的全部名称记录。注意在Alice设备100中形成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和在Eve设备114中形成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相同,除了它们具有不同的中继段计数值之外。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是Alice的设备100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的操作数部分。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是Eve的设备114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的操作数部分。随后从自组织网络中形成该连接的第一设备(图1H中的Eve的设备或者图1A中Paul的设备124)把COMPOSITETABLE消息247传播给自组织网络(对图1H中的Eve的设备来说是网络112,对图1A中的Paul的设备来说是网络132)的剩余部分。本实施例允许在优化设备的平均处理负载和优化在网络中的设备间传递更新所必需的带宽之间进行折衷的情况下,进行选择。
图3F表示通过利用适当的短程无线系统协议建立无线连接,在步骤254中形成与Paul的无线设备124的通信链接,Mark的设备128在步骤252中加入自组织网络132。Mark的无线设备128随后在步骤402中,将其现有的名称管理器表232(M)′发送给Paul的无线设备。
Paul的无线设备124在图3F的步骤404中接收Mark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M)′。步骤404使Mark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M)′中的所有名称记录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加1。步骤406随后把Mark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M)′附到Paul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P)′上,形成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P)″。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P)″包括Mark的设备128提供的Mark的现有表232(M)′中的所有名称记录,以及由Mark的设备128正在加入的自组织网络132提供的Paul的现有表232(P)′中的所有名称记录。
图3F的步骤408循环通过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设备的所有名称记录。如果在合在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任意设备的任意名称记录之间存在任意名称冲突,则程序进入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
在图3F的步骤410中,在Paul的设备124的COMPOSITETABLE消息247的操作数部分中,形成得到的包括解决的名称冲突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P)″。随后从图1A中的Paul的设备124把COMPOSITE TABLE消息247传播给自组织网络132中Ian的设备126。
在图3F的步骤410中,COMPOSITE TABLE消息247也从图1A中的Paul的设备124传播回Mark的设备128,但是不递增Mark的名称记录的中继段计数。
在步骤412中,Paul的设备用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P)″替换Paul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P)′。
在步骤414中,Mark的设备接收COMPOSITE TABLE消息247,并且除了他自己的中继段计数之外,递增合成表232(P)″中的所有中继段计数。步骤414随后转入步骤416,步骤416用包括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的合成表232(P)″替换Mark的现有表232(M)′。
图1A的Ian的设备126中的步骤420接收COMPOSITE TABLE消息247,并使包含在消息247中的合成表232(P)″中的所有中继段计数加1。步骤420随后转入步骤422,步骤422把包括其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值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传播给Dan Jones的设备116。步骤422随后转入步骤424,步骤424用包括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的合成表232(P)″替换Ian的设备126中的现有表232(IAN)′。
图1A的Dan Jones的设备116中的步骤426接收COMPOSITETABLE消息247,并使包含在消息247中的合成表232(P)″中的所有中继段计数加1。步骤426随后转入步骤428,步骤428通过路径429,把包括其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值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传播给下一设备,所述下一设备是Eve的设备114,之后是DanSmith的设备108,接下来是Alice的设备100。步骤428随后转入步骤430,步骤430用包括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的合成表232(P)″替换Dan Jones的设备116中的现有表232(IAN)′。
C.从自组织网络删除设备的过程
图3A是自组织网络132中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用于从网络删除设备128的DELETE DEVICE消息245的传播。DELETE DEVICE消息245示于图1E中。以图1A的例证自组织网络继续进行说明,Paul的设备124通过发送“ping”信号,在图3A的步骤290中定期检查Mark的设备128是否存在。如果在指定时间之后没有任何响应,则步骤291检测到Mark的设备128不见了。在Paul的设备124中,程序随后转入步骤292,把DELETE DEVICE消息245转发给Ian的设备126,指定不见设备的地址。图1E中所示的DELETE DEVICE消息245包括Mark的设备地址“ADDRESS(m)”和op代码“DELETE_DV”步骤292随后转入步骤293,在步骤293中,Paul的设备124从Paul的名称管理器表232(M)中删除Mark的设备128的名称记录。
Ian的设备126在图3A的步骤294,接收DELETE DEVICE消息245。图2C是图2A的设备100的应用程序组234中,op代码解析器242的功能方框图,设备100基本上和Ian的无线设备126相同。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DELETE_DV,并响应DELETE DEVICE消息245,调用应用程序组238中的子例程203处理DELETE DEVICE消息245。
图3A的步骤294转入步骤295。通过把Mark的DELETEDEVICE消息245传播给Dan Jones的设备116,按照关于Paul设备124所述相似的方式继续图3A的网络过程。步骤295随后转入步骤296,在步骤296,Ian的设备126从Ian的名称管理器表232(I)删除Mark的设备128的名称记录。Dan Jones的设备116在步骤297接收DELETE DEVICE消息245,并进入步骤298。通过经过路径298′,把Mark的DELETE DEVICE消息245传播给下一设备(Eve的设备114),按照关于Paul设备124所述类似的方式继续图3A的网络过程,在Eve的设备114,类似地处理所述DELETE DEVICE。步骤298随后转入步骤299,在步骤299,Dan Jones的设备116从Dan Jones的名称管理器表232(F)删除关于Mark设备128的名称记录。Mark的DELETE DEVICE消息245类似地被传送给图1中的Dan Smith的设备108和Alice的设备100,在Dan Smith的设备108和Alice的设备100中,类似地处理所述DELETE DEVICE。
图1E表示了辅助名称分发消息,由op代码“CH_NAME”指定的CHANGE NAME消息246。如其名称所示,该消息包括将改变其名称或又名的设备的地址。它们的一个应用例子是把名称“MARK”的拼写改变为不同的拼写“MARC”。
D.改变网络中显示名称属性的过程
返回图1,除了在命名菜单80上指定名称或又名之外,用户还可规定伴随在自组织网络中其它用户的浏览器上显示名称的名称显示属性,例如其字体、优选颜色、备用颜色、动画特征和声音。用户还可选择指定借助来自用户的信号能够简单地修改这些显示属性中的哪些显示属性,以在自组织网络中的其它用户的浏览器上闪现显示名称,从而引起对该名称的注意。用户还可规定关于名称分发的安全要求,例如允许显示该名称的那些用户的授权列表。
图1E表示了名称分发消息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图3B是自组织网络132中的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当网络中的设备显示设备128的名称时,改变设备的名称颜色的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的传播。以图1A的例证自组织网络继续进行说明,设备128的用户Mark在步骤300中输入关于其名称颜色的显示属性改变。步骤300转入步骤301,步骤301把Mark的设备的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转发给Paul的设备124。程序随后转入步骤302,在Paul的设备124中接收该消息。
Paul的设备124在图3B的步骤302中接收NAME DISPLAYATTRIBUTES消息。图2C是图2A的设备100的应用程序组234中op代码解析器242的功能方框图,设备100基本上和Paul的无线设备124相同。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DISP_ATTR,并响应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205处理NAME DISPLAYATTRIBUTES消息249。
步骤302转入步骤303,把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转发给Ian的设备126。图1E中所示的NAME DISPLAYATTRIBUTES消息249包括Mark的设备地址“ADDRESS(M)”和op代码“DISP_ATTR”。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中的操作数是FONT=“ARIAL”,COLOR=“RED”,ALT.COLOR=“BLACK”,ANIMATION=“NONE”,SOUND=“BEEP”。步骤303随后转入步骤304,Paul的设备124改变Paul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关于Mark设备128的Mark的名称记录的字段235中的COLOR属性。在步骤305中,Ian的设备126接收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并转入步骤306。通过把Mark的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传播给DanJones的设备116,按照关于Paul的设备124所述相似的方式继续图3B的网络过程。步骤306随后进入步骤307,Ian的设备126改变Ian的名称管理器表232(I)中,关于Mark的设备128的Mark名称记录的COLOR属性。在步骤308中,Dan Jones的设备116接收NAMEDISPLAY ATTRIBUTE消息249,并转入步骤309。通过经路径309′,把Mark的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传播给下一设备(Eve的设备114),按照关于Paul的设备124所述相似的方式继续图3B的网络过程,在Eve的设备114,类似地处理所述消息。步骤309随后转入步骤310,Dan Jones的设备116改变Dan Jones的名称管理器表232(F)中,关于Mark的设备128的Mark名称记录的COLOR属性。类似地,Mark的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被传送给图1A中的Dan Smith的设备108和Alice的设备100,在Dan Smith的设备108和Alice的设备100中,类似地处理所述消息。
图1D中表示了利用Eva的名称92图解说明的字体改变、颜色改变、动画改变和声音改变的一个例子。Eve正在扮演由自组织网络132中的成员进行的网络棒球游戏95中的防守方。关于Eve的名称92的名称记录表示在图2B的Alice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从名称管理器表235可看出,通过指定script字段,字段235中的蓝色主色和黄色备选色,字段237中的跳动动画,和字段239中作为其声音的四个音符,Eve已为其名称92产生和其它组截然不同的外观。Eve通过产生包含这些属性的NAME DISPLAY ATTRIBUTE消息249,并在自组织网络132内传播该消息,实现关于其名称的显示属性的这些改变。其它信号器属性可被规定为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中的操作数,例如诸如机械振动之类的触觉或诸如有特色的振铃音之类的声音。
E.在自组织网络中闪现显示的名称的过程
图1E表示了名称分发消息NAME FLASH DISPLAYATTRIBUTES消息250。图3C是自组织网络132中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当在网络中的设备上显示设备128的名称时,来回切换设备128的名称颜色和其它显示属性的NAME-FLASH消息250的传播。继续以Eve的独特的名称属性进行说明,设备114的用户Eve在图1D中的浏览器按键98上输入其向网络中的其它设备闪现她的名称的选择,如图3C的步骤320中所示。步骤320转入步骤321,步骤321把关于Eve的设备的NAME-FLASH消息250转发给DanJones的设备116。程序随后转入步骤322,在步骤322中,在Dan Jones的设备116中接收该消息。
Dan Jones的设备116在图3C的步骤322中接收NAME FLASH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50。图2C是图2A的设备100的应用程序组234中op代码解析器242的功能方框图,设备100基本上和Dan Jones的设备116相同。op代码解析器242解析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FLASH,并响应NAME FLASHDISPLAY ATTRIBUTE消息250,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207,处理NAME FLASH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50。
图3C的步骤322转入步骤323,把NAME FLASH消息转发给Ian的设备126。图1E中所示的NAME FLASH消息259包括设备地址字段,本例中,该字段应包含Eve的设备地址“ADDRESS(E)”和op代码“FLASH”。在希望被闪现的每个显示属性字段中,Eve设备的NAME FLASH消息中的操作数应是标记“X”。本例中,Eve希望闪现其颜色及其声音。从而,COLOR/ALT.COLOR字段235应具有标记“X”,SOUND字段239应具有标记“X”。步骤323随后转入步骤324,在步骤324,Dan Jones的设备116检测NAME FLASH消息250中的颜色和声音标记,随后转入步骤326。在步骤326中,Dan Jones的设备116从Dan Jones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Eve的名称记录获得颜色和备选COLOR属性。Dan Jones的设备116随后在Eve已在其名称记录中规定的蓝色和黄色之间来回切换Eve的显示名称92。随后步骤328从Dan Jones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Eve的名称记录获得声音属性。Dan Jones的设备116随后播放该声音。在步骤330中,Ian的设备126接收NAME FLASH消息250,并转入步骤331。在步骤331中,通过把Eve的NAME FLASH消息250传播给Paul的设备124,按照关于Eve的设备114所述类似的方式继续图3C的网络过程。步骤331随后转入步骤332,在步骤332中,Ian的设备126检测NAMEFLASH消息250中的颜色和声音标记,随后转入步骤334。在步骤334中,Ian的设备126从Ian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Eve的名称记录获得颜色和备选COLOR属性。Ian的设备126随后在Eve已在其名称记录中规定的蓝色和黄色之间来回切换Eve的显示名称92。随后步骤336从Ian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Eve的名称记录获得声音属性。Ian的设备116随后播放该声音。类似地,Eve的NAME FLASH消息250被传送给Paul的设备124,在Paul的设备124,类似地对所述消息进行处理。
图1F表示了当其从Eve的设备114向自组织网络132的其它部分传播NAME FLASH消息250时,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图1F表示了Alice的设备100中浏览器211的外观,和Paul的设备124中浏览器211(P)的外观,在所述这两个浏览器中,响应NAME FLASH消息250,Eve的设备114的名称正在闪现。图1F还表示了由于它们的对应中继段计数大于它们的最大规定值“4”,Paul和Mark的设备名称94和96未显示在Alice的设备100的浏览器211中。
F.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的过程
ADD DEVICE消息244有助于克服当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时,如何解决名称冲突的问题。图1H表示了通过形成新的链路120,正在结合的两个自组织网络102和112。注意图1H中有两个无线设备108和116,其用户已在相应的自组织网络102和112中选择主名“DAN”。用户Dan Smith的设备108是第一自组织网络102的成员,第一自组织网络102还包括用户Alice的设备100和用户Cid的设备106。在第一自组织网络102中,ALice的设备100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以其在形成这两个自组织网络间的连接之前的状态示于图1H中。名称管理器表232′中Alice的设备100、Cid的设备106和Dan Smith的设备108的名称记录表示他们加入自组织网络102时的相应时间戳记。Alice的设备100和Dan Smith的设备108在产生初始自组织网络102的时间“13:10”时形成他们的连接,Cid的设备106在时间“13:19”形成其与Alice的设备100的连接。在第二自组织网络112中,Eve的设备11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E)′以其在形成这两个自组织网络间的连接之前的状态示于图1H中。名称管理器表232(E)′中Eve的设备114、Dan Jones的设备116和John的设备118的名称记录表示当他们加入自组织网络112时的相应时间戳记。Eve的设备114和DanJones的设备116在产生初始自组织网络112的时间“13:13”时形成他们的连接,John的设备118在时间“13:14”形成其与Alice的设备100的连接。
图3D是图1H的自组织网络102和112中第一实施例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的第一实施例过程。具体地说,图3D表示了在这两个自组织网络之间交换各自现有的名称管理器表232′和232(E)的内容的过程。这是通过形成代表他们各自自组织网络102和112,形成连接的两个设备100和114的名称管理器表中的每个名称记录的ADD DEVICD消息244,随后把每个ADDDEVICE消息244分发给另一自组织网络来实现的。在另一网络内分发ADD DEVICE消息244的过程中,在这两个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设备中,共同解决Dan Smith和Dan Jones之间的名称冲突。
图3D表示在执行结合这两个自组织网络的过程中,Alice的设备100和Eve的设备114执行的步骤互为镜像。这由Eve的设备114中处理步骤的带′的附图标记表示。在第一自组织网络102中的Alice的设备中,在步骤300中,建立与第二自组织网络112中的Eve设备114的新连接。随后在步骤302中,Alice的设备100形成三个ADDDEVICE消息244,这三个ADD DEVICE244分别用于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三个名称记录。为Dan Smith的名称记录形成的ADDDEVICE消息244包括Dan Smith的设备地址“ADDRESS(D)”和op代码ADD_DV。操作数部分包括Dan Smith的主名“DAN”和在名称冲突的情况下,将由用户Dan Smith选择,以替换主名的Dan Smith的又名“DAN SMITH”。ADD DEVICE消息244的操作数部分中还包括Dan Smith当前的中继段计数值,在Alice的设备100中,该中继段计数值始于数值“1”,当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经过第二自组织网络112中的各个设备114、116和118时,该中继段计数值被加1。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包括值为“13:10”的TIME STAMP字段。如果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中的主名“DAN”与第二自组织网络112中任意设备114、116或118的名称管理器表中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则如果第二自组织网络112中的现有设备的时间戳记较陈旧,则必须用Dan Smith设备的又名“DANSMITH”替换其主名“DAN”。如果Dan Smith的设备具有陈旧的主名,则第二自组织网络112中的现有设备必须使其又名替换其主名。在备选实施例,和陈旧的时间戳记相比,优选较新的时间戳记。
在第一自组织网络102中的Alice设备100中,步骤302把每个ADD DEVICE消息244发送给第二自组织网络112中Eve的设备,在步骤304′中接收所述每个ADD DEVICE消息244。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从而被发送给Eve的设备114。在Eve的设备114中,步骤304′使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中当前中继段计数递地到新值“2”。从这里开始,第二自组织网络112中Dan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的处理和上面关于图3中加入新设备的过程描述的处理相同。步骤304′转入步骤306′,在步骤306′,具有其新递增的中继段计数值“2”的ADD DEVICE消息244被转发给下一设备,即Dan Jones的无线设备116。在Eve的设备114中,步骤306′转入步骤308′,确定Eve是否被准许用其设备114显示在接收的ADDDEVICE消息244中提供的名称或又名。
步骤308′转入步骤310′,Eve的设备114确定Dan Smith的ADDDEVICE消息244中,关于Dan Smith设备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2”是否大于MAX HOP CNT字段中的数值“4”。如果是,则在名称管理器表232(E)″的HOP CNT FLAG字段233中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阻止显示Dan Smith的名称或又名。在本例的这一阶段中,未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从而并不禁止用Eve的设备114显示Dan Smith的名称。
步骤310′转入步骤312′,Eve的设备114确定Dan Smith的ADDDEVICE消息244中的主名“DAN”是否与Eve的设备11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E)′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如果存在冲突,则这两个冲突设备之一必胜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利用在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完成该确定。Eve的名称管理器表232(E)′保存第二自组织网络网络112中初始设备114、116和118的主名和又名。步骤312′比较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中的主名“DAN”和各个名称“EVE”、“DAN”及“JOHN”。目前,在Eve的名称管理器表232(E)′中,不存在在字段231中具有冲突标记“X”的任意现有名称。随后步骤312′比较Dan Smith的设备108的主名“DAN”与Dan Jones的设备116的现有主名“DAN”。存在名称冲突,从而图3D的步骤312′进入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
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利用Eve的名称管理器表232(E)′中的TIME STAMP字段。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中的TIME STAMP字段包含值“13:10”,这是Dan Smith的设备完成其与第一自组织网络102的连接时的时间。在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的步骤346中,如果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中的主名“DAN”与Eve的设备114中Eve的名称管理器表232(E)′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则程序转入步骤348或步骤350。在步骤350中,由于Dan Smith的加入设备108具有比Dan Jones设备的时间戳记13:13陈旧的时间戳记13:10,则Dan Jones的设备116必须用其又名“DAN JONES”替换其主名“DAN”,并为Eve的名称管理器表232(E)″中的Dan Jones名称记录设置冲突标记。在备选实施例中,和陈旧的时间戳记相比,优选较新的时间戳记。
通过把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传播给Dan Jones的设备116,按照关于Eve的设备114所述相似的方式继续图3D的网络过程。Eve的设备114中的步骤304′、306′、308′、310′和312′分别对应于Dan Jones的设备116的步骤314′、316′、318′、320′和322′。通过把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传播给John的设备118,按照关于Eve的设备所述相似的方式继续图3D的网络过程。
通过在第二自组织网络112内传播Alice和Cid的ADD DEVICE消息,按照关于Dan Smith的ADD DEVICE消息244所述相似的方式继续图3D的网络过程。这导致形成Eve设备114中具有图1H中所示的关于Alice、Cid和Dan Smith的新名称记录142的名称管理器表232(E)″。
图3D表示在执行结合这两个自组织网络的过程中,第一自组织网络102和第二自组织网络112执行的步骤互为镜像。通过在第一自组织网络102内传播Eve、Dan Jones和John的ADD DEVICE消息,按照和关于Eve的设备114所述类似的方式继续图3D的网络过程。这导致形成Alice设备100中具有图1H中所示的关于Eve、Dan Jones和John的新名称记录140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
图3G是图1H的自组织网络102和112中的处理流程的备选实施例的网络流程图,其中当结合这两个自组织网络时,交换现有的名称管理器表232′。图3G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短程无线标准。在备选实施例中,当把这两个自组织网络结合在一起时,使用COMPOSITE TABLE消息247。代替传播从图1H中的新自组织网络102接收的一连串的ADD DEVICE消息244,新自组织网络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被传送给现有的自组织网络112。该实施例使与新自组织网络102形成连接的现有自组织网络112中的第一设备,Eve的设备114能够一次完成解决这两个自组织网络102和112中的名称冲突所需的全部处理。作为结果在Eve设备114中形成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包括由新的自组织网络102提供的所有名称记录142,以及由现有的自组织网络112提供的名称记录140。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是在Eve的设备114中形成的COMPOSITETABLE消息247的操作数部分。在Eve的设备114中形成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随后从现有自组织网络112中的Eve设备114传播给现有自组织网络114的其它部分。相应地,与现有自组织网络网络112形成连接的新自组织网络102中的Alice设备100形成它自己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并将其传播给新自组织网络102的其它部分。该实施例允许在优化设备的平均处理负载和优化在网络中的设备间传递更新所必需的带宽之间进行折衷的情况下,进行选择。
图3G表示在执行结合这两个自组织网络的过程中,Alice的设备100和Eve的设备114执行的步骤互为镜像。这由Eve的设备114中处理步骤的带′的附图标记表示。在第一自组织网络102中Alice的设备中,在步骤300中,建立与第二自组织网络112中的Eve设备114的新连接。随后在步骤432中,Alice的设备100把图1H中所示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发送给Eve的设备114。
随后在图3G中,在Eve的设备114中的步骤434′中,接收Alice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并使表232′中所有名称记录的所有当前中继段计数值增1。步骤436′随后把Alice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附到Eve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E)′上,形成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所得到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包括由Alice设备100提供的Alice的现有表232′中的全部名称记录,以及由Alice的设备100正在加入的自组织网络112提供的Eve的现有表232(E)′中的全部名称记录。
图3G的步骤438′循环经过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中设备的全部名称记录。如果在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中任意设备的任意名称记录之间存在任意名称冲突,则程序进入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
在图3G的步骤440′中,在Eve设备114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的操作数部分中形成所得到的Eve设备114中,包括解决后的名称冲突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随后从图1H中的Eve设备114把COMPOSITE TABLE消息247传播给自组织网络112中的Dan Jones的设备116。
在图3G的步骤442″,Eve的设备114用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E)″替换Eve的现有名称管理器表232(E)′。
图1H的Dan Jones设备116中的步骤444′接收COMPOSITETABLE消息247,并使包含在消息247中的合成表232(E)″中的所有中继段计数加1。步骤444′随后转入步骤446′,通过路径447′,把包括其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值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传播给下一设备。步骤446′随后转入步骤448,步骤448用包括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的合成表232(E)″替换Dan Jones设备116中的现有表232(F)′。
图2C的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TABLE,作为响应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209,以便处理COMPOSITE TABLE消息247。在子例程209中,步骤420′接收COMPOSITE TABLE消息247,并递增包含在消息247中的合成表232″中的所有中继段计数。步骤420′随后转入步骤422′,把包含其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值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传播给下一设备。步骤422′随后转入步骤424′,用包括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的合成表232″替换现有表232′,如图1H中所示。
G.无线设备
图2A是图1的无线设备100的功能方框图。图2A适合于支持自组织网络的所有无线标准。无线设备100可体现为膝上型计算机、掌上型计算机、手持式个人计算机、基于笔输入的计算机、个人数字助手(PDA)、手持式扫描仪和数据收集器,手持式打印机等。图2A的功能方框图表示保存在其存储器202中关于传送协议组214、中间件协议组224和应用程序组234的各种程序模块。存储器202通过总线204与无线电装置206、小键盘208、中央处理器210和显示器212连接。
保存在图2A的存储器202中的各种程序模块是当由中央处理器210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系列操作指令。应用程序组234包括缓存名称分发消息的消息缓冲器222。另外还包括名称管理器表232。还包括实现图3、3A、3B、3C、3D和3D的流程图的方法的应用程序238。还包括op代码解析器242和缓存在设备之间交换的分组和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分组缓冲器240。
图2C是图2A的设备100的应用程序组234中的op代码解析器242的功能方框图,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设备100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作为响应,调用子例程有选择地处理ADDDEVICE消息244,DELETE DEVICE消息245,COMPOSITE TABLE消息247,DISPLAY ATTRIBUTE消息249或NAME FLASH消息250。
图2C的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ADD_DV,作为响应,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处理ADD DEVICE消息244(M)。在子例程201中,步骤266′接收ADD DEVICE消息244,并递增当前中继段计数。步骤266′转入步骤268′,在步骤268′,具有其新递增的中继段计数值的ADD DEVICE消息244被转发给下一设备。步骤268′转入步骤269′,确定当前设备(本例中是Alice的设备)是否被准许显示在接收的ADD DEVICE消息244中提供的名称或又名。步骤269′转入步骤270′,确定ADDDEVICE消息244中当前中继段计数值是否大于名称管理器表232的MAX HOP CNT字段中的数值。如果是,则在名称管理器表232′的HOP CNT FLAG字段233中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防止显示名称或又名。步骤270′转入步骤272′,确定ADD DEVICE中的主名是否与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如果存在冲突,则这两个冲突设备之一必须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这种确定由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实现。名称管理器表232′保存自组织网络中现有设备的主名和又名。步骤272′比较ADD DEVICE消息244中的主名和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各个现有名称。如果在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存在在字段231中具有冲突标记“X”的现有名称,则关于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现有又名进行比较。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则步骤272′进入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
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利用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TIME STAMP字段。在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的步骤346中,如果ADD DEVICE消息244中的主名与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则程序转入步骤348或步骤350。在步骤350中,如果加入的设备的时间戳记比现有设备的时间戳记陈旧,则现有设备必须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并为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现有名称记录,在字段231中设置冲突标记。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和陈旧的时间戳记,优选较新的时间戳记。
图2C的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DELETE_DV,作为响应,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203处理DELETE DEVICE消息245。在子例程203中,步骤294′接收DELETE DEVICE消息245。步骤294′转入步骤295′,把DELETE DEVICE消息245传播给下一设备。步骤295′随后转入步骤296′,从名称管理器表232删除该设备的名称记录236。
图2C的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DISP_ATTR,作为响应,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205处理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在子例程205中,步骤305′接收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并转入步骤306′。步骤306′把NAME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49传播给下一设备。步骤306′随后转入步骤307′,在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名称记录236中,在字段235中改变COLOR属性。
图2C的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FLASH,作为响应,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207处理NAME FLASH 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50。在子例程207中,步骤330′接收NAME FLASH消息250,并转入步骤331′。步骤331′把NAME FLASH消息250传播给下一设备。步骤331′随后转入步骤332′,检测NAME FLASH消息250中的颜色标记,随后转入步骤334′。在步骤334中,从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名称记录236的字段235获得颜色和备用COLOR属性。随后在名称记录中规定的第一颜色和备用颜色之间来回切换显示的名称。如果在NAME FLASHDISPLAY ATTRIBUTES消息250中存在其它属性标记,例如声音标记,则从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名称记录236的字段239获得声音属性,并播放声音。
图2C的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TABLE,作为响应,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209处理COMPOSITE TABLE消息247。在子例程209中,步骤420′接收COMPOSITE TABLE消息247,并递增包含在消息247中的合成表232″中的所有中继段计数。步骤420′随后转入步骤422′,把包含其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值的COMPOSITE TABLE消息247传播给下一设备。步骤422′随后转入步骤424′,用包括更新后的中继段计数的合成表232″替换现有表232′,如图1H中所示。
图2A的中间件协议组224包括服务发现协议226,对象交换228和SDP注册表600。传输协议组214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自适应协议(L2CAP)220,链路控制器和基带216,和链路管理器218。链路控制器响应来自链路管理器的高级命令,在数个分组持续时间内进行链路层操作。基带处理信道编码和解码,以及单一数据分组传输内的低级计时控制和管理。
II.蓝牙标准中实现的本发明的例子
图1、1A~1H、2A~2C和3A~3E适合于蓝牙标准中本发明的实现。图1K把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的一个实施例表示成蓝牙分散网132(BT)。蓝牙分散网132(BT)由四个皮网102、112、122和130组成。如上关于图3、3A、3B、3C、3D和3E所述那样,按照相同方式使名称分发消息244-250传播通过图1K的自组织网络132(BT)中连续的蓝牙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
对于蓝牙标准来说,图2A中的无线电装置206在2.4GHz ISM无线电波段中工作,并使用每位一个符号的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提供1Mbps的总位速率。2.4GHz ISM无线电波段被分成79个信道,每个信道宽1MHz。无线电装置206以每秒1600次跳跃的速率按照跳频扩频(FHSS)模式工作。跳跃模式是以设备的蓝牙设备地址(BD_ADDR)值为基础的伪随机模式。类型3蓝牙设备用无线电装置206的辐射峰值输出功率约为1毫瓦(0dBm),其最大通信距离约为10米。类型2设备在2.5毫瓦(4dBm)下工作。类型1设备在100毫瓦(20dBm)下工作,其最大距离为100米。
蓝牙设备具有10米的通信范围。它们被设计成查找该距离内的其它蓝牙设备以便利用通信协议交换信息。多达8个蓝牙设备可同时加入称为皮网的ad hoc通信网络。每个皮网具有一个主设备和多达7个的从属设备。所有通信介于主设备和每个从属设备之间。当两个从属设备相互通信时,它们必须通过主设备。主设备保持皮网的网络时钟,并控制每个从属设备何时能够与主设备通信。
在蓝牙设备中,数种文件传送协议可用于交换如上所述的名称分发消息244-250。根据本发明,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ADD DEVICE名称分发消息244,蓝牙设备能够向自组织网络中的其它蓝牙设备分发用户选择的设备名称。这些名称可以是用户的名字、昵称或其它形式的用户提供信息。每个蓝牙设备(不论是从属设备还是主设备)都包括如上所述的名称管理器表232。每个设备把由它从其它设备接收的名称分发消息244-250得到的信息保存在其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在保存于设备的存储器202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使用户选择的设备名称和自组织网络中该设备的地址关联起来。由于蓝牙设备之间的所有通信必须介于主设备和从属设备之间,因此蓝牙设备必须确定它是自组织网络的主设备还是从属设备。如果它是从属设备,则它向自组织网络中的主设备传送名称分发消息244-250。主设备随后通过向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从属设备广播名称分发消息244-250,转发这些消息。
本发明使自组织网络中的任意蓝牙设备能够显示图1C中所示的名称列表84,所述名称列表84列举从名称管理器表232获得的用户选择的设备名称。设备可使名称列表80中的每个设备名称与从名称管理器表232获得的相应设备地址关联起来。这使用户能够选择朋友的名称,并使相关的设备地址自动附到要向该朋友发送的消息上。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ADD DEVICE名称分发消息244中可包括中继段计数值,限制可向其传送名称的设备的数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在ADD DEVICE名称分发消息244中可包括时间戳记值。通过根据时刻戳记的相应数值,通过优先选择陈旧的或较新的名称文件,这可用于命名冲突。
诸如图1K中所示之类分散网是至少具有两个皮网102和112的自组织网络,其中两个相应的主设备100和114均与同一个从属设备108连接。根据本发明,包括主设备保存包括主设备的名称记录236和其皮网中每个从属设备的名称记录236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主设备可形成关于其名称管理器表232中每个名称记录236的ADDDEVICE名称分发消息244。可向其皮网中的所有从属设备广播这些ADD DEVICE名称分发消息244,从而每个设备具有完整的名称管理器表232。每个从属设备确定它是否是一个以上皮网的成员,即它是否与一个以上主设备相连。如果从属设备与第二主设备连接,则它把关于其名称管理器表232中每个名称记录236的ADD DEVICE名称分发消息244传送给第二主设备,如图3D中所述。第二主设备得到关于第一皮网中每个设备的信息,并将其保存在它自己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当第二主设备接收每个ADD DEVICE名称分发消息244时,它通过比较新名称和其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名称,进行上面参图3E说明的名称冲突检查。第二主设备随后向第二皮网中的从属设备广播每个ADD DEVICE名称分发消息244。
图1K的分散网132(BT)中的皮网(1)102由主设备100和三个从属设备104、106和108组成。设备108也是第二皮网(2)112中的主设备114的从属设备。皮网(2)112由主设备114和两个从属设备116及118组成。从属设备116还是皮网(4)130中的主设备。皮网(4)130由主设备116和从属设备126组成。从属设备126还是皮网(3)122中的主设备124的从属设备。皮网(3)122由主设备124和两个从属设备126及128组成。图1K的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中的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的通信路径的布局和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中的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的通信路径的布局相同。
在图1K的自组织网络132(BT)中的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之间交换的蓝牙分组结构的有效负载部分中传送图1E的名称分发消息244-250。图1K表示了把Mark的无线设备128加入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的ADD-DEVICE消息244(M)的传播。图1K表示了当ADD-DEVICE消息经过蓝牙自组织网络中每个现有设备时,由Mark的加入设备128引起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当用户,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传播连续通过图1K中的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时,消息中当前中继段计数值CURRENT HOP CNT被增1,并与MAX HOP CNT的数值比较。该过程示于图3中,图3是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中的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用于把设备128加入网络中的ADD-DEVICE消息的传播。图1B中表示了在每个连续的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中处理ADD-DEVICE消息的效果。图1B表示当其出现在保存于蓝牙自组织网络中,接收ADD-DEVICE消息244(M)的每个连续设备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时,由Mark的加入设备128引起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
图3中表示了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中的头三个设备,Paul的设备124、Ian的设备126和Dan Jones的设备116,加入新设备的一部分过程。该过程继续经过剩余的设备114、108和100。在加入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之前,用户Mark把其主名“MARK”,又名“MARK′PC”和最大中继段计数值“4”输入他的命名菜单80中。这些值作为操作数保存在图1B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Mark的设备128随后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蓝牙协议建立无线连接,在步骤254中形成与Paul的无线设备124的通信链接,在步骤252中加入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
Paul的无线设备124在图3的步骤255中接收ADD DEVICE消息244(M)。图2C的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响应ADD DEVICE消息244(M),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处理ADD DEVICE消息244(M)。
图3的步骤255使当前中继段计数值0加1,并把新数值1写入ADD DEVICE消息244(M)的CURRENT HOP CNT字段中。图1B表示了Paul的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其中关于Mark的设备128产生一个名称记录,以便保存从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复制的信息。从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复制的数值是DEVICE ADDRESS=“ADDRESS(m)”,NAME=“MARK”,ALTERNATE NAME=“MARK′S PC”,MAX HOPCNT=“4”和CURRENT HOP CNT=“1”。
步骤255随后转入步骤256,具有其新递增的中继段计数值“1”的ADD DEVICE消息244(M)被转发给下一设备(Ian的无线设备126)。Paul的设备124中的步骤256转入步骤257,确定Paul是否被准许用他的设备124显示在接收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提供的名称或又名。参考图1B中的ADD DEVICE消息244(M),表明该消息的操作数部分包括字段“OK TO DISPLAY”,在该字段中,用户Mark保存了“YES”值。如果其值为“YES”,则该字段向所有接收设备给予blanket授权。
图3的步骤257转入步骤258,Paul的设备124确定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关于Mark的设备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1”是否大于MAX HOP CNT字段中的值“4”。如果是,则在名称管理器表232(P)的HOP CNT FLAG字段中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阻止显示Mark的名称或又名。在本例的这一阶段中,未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从而不禁止利用Paul的设备124显示Mark的名称。
图3的步骤258转入步骤259,Paul的设备124确定Mark的ADD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是否与Paul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如果存在冲突,则这两个冲突设备之一必须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这种确定由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实现。在图2B中,名称管理器表232保存图1K的蓝牙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的主名及又名。步骤259比较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与各个名称“PAUL”、“IAN”、“DANJONES”、“EVE”、“DAN”和“ALICE”。在现有名称已具有冲突标记“X”,例如在已用又名“DAN JONES”替换主名“DAN”的情况下,则步骤259比较加入设备128的主名“MARK”和设备116的现有又名“DANJONES”。
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利用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TIME STAMP字段。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TIME STAMP字段包括值“15:30”,这是Mark的设备完成其与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的连接时的时间。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TIME STAMP字段中的值被复制到各个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如图2B中所示。在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的步骤346中,如果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与Paul的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则程序转入步骤348或步骤350。
在步骤348中,如果蓝牙自组织网络中的现有设备具有陈旧的时间戳记,则必须用Mark的设备的又名“MARK′PC”替换其主名“MARK”。在步骤350中,如果Mark的加入设备128具有陈旧的时间戳记,则蓝牙自组织网络中的现有设备必须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随后步骤348和350转入返回步骤352。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和陈旧时间戳记相比,优选较新的时间戳记。
图3中的步骤259随后转入步骤260,在Paul的设备中确定是否准许要加入的Mark设备128加入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该确定可以反对某些类型的设备或特定用户名称加入的在先blanket禁止为基础,所述在先blanket禁止可在用户Paul输入的停止列表中提供。如果准许Mark的设备128加入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则步骤260把更新的名称管理器表232的副本发送给Mark的设备128。这是通过形成关于Paul设备124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每个名称记录的ADD DEVICE消息244,并将其转发给Mark的设备128来实现的。
步骤260随后转入Mark设备128中的步骤262,接收更新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每个名称记录,并保存为Mark的名称管理器表。Mark的设备128随后能够显示图1K中所示的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中的设备的名称。
如果蓝牙自组织网络132(BT)中的任意设备不知道图3中加入新设备的过程,则当该不知道设备收到ADD DEVICE消息244时,它报以错误消息。响应该错误消息,转发设备将使用它目前具有的或者它能够与网络中的任意其它设备建立的任意备用无线连接,继续ADD DEVICE消息244的传播。
图3F是自组织网络132(BT)中处理流程的备选实施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把设备128加入蓝牙网络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的传播。
III.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中实现的本发明的例子
图1、1A~1H、2A~2C、3和3A~3E知合于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中本发明的实现。图1I把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的一个实施例表示成IEEE 802.11无线LAN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132(I)。按照上面关于图3、3A、3B、3C、3D和3E说明的相同方式,使图1E的名称分发消息244-250传播经过图1I的自组织网络132(I)中的连续IEEE 802.11无线LAN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IEEE 802.11无线LAN IBSS 132(I)还包括设备124-166之间和126-114之间的备用直接路径。图1L表示了本发明对多个IEEE 802.11无线LAN基础设施基本服务集102(I)、112(I)和122(I)的应用,所述基本服务集102(I)、112(I)和122(I)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123,经接入点106、114和124和网关125、125′和125″通信。
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描述两种主要组件,移动站100(I)和固定接入点(AP)。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具有独立的结构,在所述独立结构中,移动站在具有来自固定接入点的有限支持或无任何支持的独立自组织网络中直接相互通信。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控制对RF物理链路的访问。MAC利用载波检测多路访问(CSMA)原理提供具有空白信道评估、信道同步和防撞的基本访问机制。它还提供类似于蓝牙查询和扫描操作的服务查询。MAC提供链路建立、数据分段,验证、加密和功率管理。
围绕相互通信的多个站的基本服务集(BSS)建立IEEE 802.11无线LAN体系结构。当BSS中的所有站都是移动站,并且不存在与有线网络的连接时,BSS被称为独立BSS(IBSS)或自组织网络。自组织网络是整个网络,并且只有正在自组织网络中相互通信的那些站是LAN的一部分。自组织网络通常是具有少量台站的,为特定目的而产生的短期网络,例如与自动售货机交换数据或者与其它站合作。在自组织网络中,移动站都直接相互通信。从而,如果一个移动站必须与另一移动站通信,则综们必须在直接通信范围内。
同步是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中的台站变得彼此一致,从而能够实现可靠通信的过程。MAC提供允许物理层支持的同步机制,所述物理层利用物理层的参数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跳频或其它基于时间的机制。该过程涉及设置信标,以通告自组织网络的存在,和查询以找出自组织网络。一旦找到自组织网络,则台站加入该自组织网络。该过程完全分布于自组织网络中,依赖于计时器同步功能(TSF)提供的公共时基。TSF保持以1MHz运行,并由来自其它站的信息更新的64-位计时器。当某一站开始工作时,它把计时器重置为0。可用在信标帧中接收的信息更新计时器。
在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中,不存在充当自组织网络的中央时间源的任何接入点(AP)。在自组织网络中,计时器同步机制完全分布在自组织网络的移动站之间。由于不存在任何AP,启动自组织网络的移动站将通过把其TSF计时器重置为0,传送信标,和选择信标周期,开始工作。这确定了该自组织网络的基本信标设置过程。在建立了自组织网络之后,在到达目标信标传输时间之后,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站将试图发送一个信标。为了使媒体上传送的信标帧的实际冲突降至最少,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站将选择一个在其尝试信标传输之前,允许到期的随机延迟值。
移动站为了与自组织网络中的其它移动站通信,它首先必须找出这些移动站。找出另一站的过程是借助查询完成的。查询可以是被动的或者主动的。被动查询只涉及监听IEEE 802.11通信。主动查询需要查询站传送并调用来自IEEE 802.11站的响应。
主动查询允许IEEE 802.11移动站找出自组织网络,同时使查询花费的时间降至最小。移动站通过主动传送调用来自自组织网络中其它站的响应的查询,实现主动查询。在主动查询中,移动站将移动到某一信道,并传送探测请求帧。如果在该信道上存在和探测请求帧中的服务集身份(SSID)相符的自组织网络,则该自组织网络中的应答站将通过向查询站发送探测响应帧作出响应。该探测响应包括查询站抽取自组织网络的描述所需的信息。查询站还处理任意其它接收的探测响应和信标帧。一旦查询站处理了任意响应,或者确定不再存在任何响应,则它可改变到另一信道,重复上述过程。当查询完成时,查询站积累了关于其附近的自组织网络的信息。
一旦某一站执行了导致一个或多个自组织网络描述的查询,则该站可选择加入这些自组织网络之一。加入过程是完全在IEEE 802.11内部发生的纯粹本地过程。不存在向外界发出的关于某一站已加入特定自组织网络的任何指示。虽然IEEE 802.11标准说明了某一站加入自组织网络需要什么条件,但未说明移动站应如何优先于另一自组织网络选择某一自组织网络。
加入自组织网络要求所有移动站的MAC和物理参数与所需的自组织网络同步。为此,移动站必须用根据自组织网络描述得到的,并通过增加自获得所述描述以来过去的时间进行修改的计时器数值更新其计时器。这将使计时器与自组织网络同步。必须采用自组织网络的BSSID,以及能力信息字段中的参数。一旦完成该过程,则移动站已加入该自组织网络,并准备好开始与自组织网络中的各个站通信。
如同其适用于蓝牙实施例那样,图2A的多数功能方框图适合于设备100的IEEE 802.11无线LAN实施例。图2A表示了传送协议组214、中间件协议组224和应用程序组234的保存在其存储器202中的各个程序模块。存储器202通过总线204与小键盘208、中央处理器210和显示器212连接。存储器202通过总线204与无线电装置206连接,在IEEE 802.11实施例中,无线电装置206是具有IEEE 802.11标准规定的RF频谱和调制的无线电装置。IEEE 802.11无线LAN设备用无线电装置206在2.4GHz ISM无线电波段中工作,并使用各种调制类型,取决于关于该设备定义的物理层的类型。第一类物理层设备使用跳频扩频(FHSS)和每位一个符号的高斯频移键控(GFSK)调制,提供1Mbps的总位速率。2.4GHz ISM无线电波段被分成三组22个跳频信道,每个跳频信道的宽度为1MHz。两个其它物理层设备类型使用直接序列扩频(DSSS),一个在1Mbps下使用差分二进制相移键控(DBPSK)调制,另一个在2Mbps下使用差分四进制相移键控(DQPSK)调制。如果发射器输出功率小于1瓦,则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允许未经许可使用2.4GHz ISM无线电波段。
在IEEE 802.11实施例中,图2A的中间件协议组224和传输协议组214不同于关于蓝牙实施例所示的中间件协议组224和传输协议组214。IEEE 802.11无线LAN规范提供中间件协议组224和传输协议组214的详细说明。这些模块是MAC服务接口,MAC管理服务接口,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管理,物理服务接口,物理管理服务,物理层和物理管理。
一般的IEEE 802.11帧格式开始于MAC报头。MAC报头的开始是帧控制字段,之后是包含网络分配的持续时间信息的字段。这之后是三个寻址字段和帧序列信息。MAC报头的最后字段是第四个地址字段。并不是MAC报头中的所有这些字段都用在所有帧中。MAC报头之后是帧主体,帧主体包含来自高层协议的MAC服务数据单元(MSDU)。MAC帧中的最后字段是帧检查序列。帧主体字段包含特定于特定数据或管理帧的信息。该字段长度可变,可长达2304字节,这允许应用程序发送2048字节的信息块,所述2048字节的信息块随后可被多达256字节的上层协议报头和报尾封装。
在图1I的自组织网络132(I)中的124、126、116、114、108和100之间交换的IEEE 802.11帧的帧主体中传送图1E的名称分发消息244-250。图1I表示了把Mark的无线设备128加入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132(I)的ADD DEVICE消息244(M)的传播。图1I表示了当ADD-DEVICE消息经过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现有设备时,由Mark的加入设备引起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当用户,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传播连续通过图1I中的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时,消息中当前中继段计数值CURRENT HOP CNT被增1,并与MAX HOP CNT的数值比较。该过程示于图3中,图3是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132(I)中的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用于把设备128加入网络中的ADD-DEVICE消息的传播。图1B中表示了在每个连续的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中处理ADD-DEVICE消息的效果。图1B表示当其出现在保存于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中,接收Mark的ADD-DEVICE消息244(M)的每个连续设备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时,由Mark的加入设备128引起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
图3中表示了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132(I)中的头三个设备,Paul的设备124、Ian的设备126和Dan Jones的设备116,加入新设备的一部分过程。该过程继续经过剩余的设备114、108和100。在加入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132(I)之前,用户Mark把其主名“MARK”,又名“MARK′PC”和最大中继段计数值“4”输入他的命名菜单80中。这些值作为操作数保存在图1B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随后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IEEE 802.11协议建立无线连接,在步骤254中形成与Paul的无线设备124的通信链接,Mark的设备128在步骤252中加入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132(I)。
Paul的无线设备124在图3的步骤255中接收ADD DEVICE消息244(M)。图2C的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响应ADD DEVICE消息244(M),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处理ADD DEVICE消息244(M)。
图3的步骤255使当前中继段计数值0加1,并把新数值1写入ADD DEVICE消息244(M)的CURRENT HOP CNT字段中。图1B表示了Paul的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其中关于Mark的设备128产生一个名称记录,以便保存从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复制的信息。从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复制的数值是DEVICE ADDRESS=“ADDRESS(M)”,NAME=“MARK”,ALTERNATE NAME=“MARK′S PC”,MAX HOPCNT=“4”和CURRENT HOP CNT=“1”。
步骤255随后转入步骤256,具有其新递增的中继段计数值“1”的ADD DEVICE消息244(M)被转发给下一设备(Ian的无线设备126)。Paul设备124中的步骤256转入步骤257,确定Paul是否被准许用其设备124显示在接收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提供的名称或又名。参考图1B中的ADD DEVICE消息244(M),表明该消息的操作数部分包括字段“OK TO DISPLAY”,在该字段中,用户Mark保存了“YES”值。如果其值为“YES”,则该字段向所有接收设备给予blanket授权。
图3的步骤257转入步骤258,Paul的设备124确定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关于Mark的设备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1”是否大于MAX HOP CNT字段中的值“4”。如果是,则在名称管理器表232(P)的HOP CNT FLAG字段中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阻止显示Mark的名称或又名。在本例的这一阶段中,未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从而不禁止利用Paul的设备124显示Mark的名称。
图3的步骤258转入步骤259,Paul的设备124确定Mark的ADD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是否与Paul的设备124中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如果存在冲突,则这两个冲突设备之一必须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该确定由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实现。在图2B中,名称管理器表232保存图1I的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中所有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的主名及又名。步骤259比较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和各个名称“PAUL”、“1AN”、“DAN JONES”、“EVE”、“DAN”和“ALICE”。在现有名称已具有冲突标记“X”的情况下,例如在已用又名“DAN JONES”替换主名“DAN”的情况下,则步骤259比较加入设备128的主名“MARK”和设备116的现有又名“DANJONES”。
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利用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TIME STAMP字段。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TIME STAMP字段包含值“15:30”,这是Mark的设备完成其与IEEE802.11自组织网络132(I)的连接时的时间。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TIME STAMP字段中的值被复制到各个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如图2B中所示。在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的步骤346中,如果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与Paul的设备124中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则程序转入步骤348或步骤350。
在步骤348中,如果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中的现有设备具有陈旧的时间戳记,则必须用Mark设备的又名“MARK′S PC”替换其主名“MARK”。在步骤350中,如果Mark的加入设备128具有陈旧的时间戳记,则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中的现有设备必须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随后步骤348和350转入返回步骤352。在备选实施例中,和陈旧的时间戳相比,优选较新的时间戳记。
图3中的步骤259随后转入步骤260,在步骤260中,在Paul的设备中确定是否准许要加入的Mark的设备128加入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132(I)。该确定可以防范某些类型的设备或特定用户名称的加入的在先blanket禁止为基础,所述在先blanket禁止可在用户Paul输入的停止列表中提供。如果Mark的设备128被准许加入IEEE802.11自组织网络132(I),则步骤260把更新名称管理器表232的副本发送给Mark的设备128。这是通过为Paul的设备124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每个名称记录形成ADD DEVICE消息244,并将其转发给Mark的设备128完成的。
步骤260随后转到Mark设备128中的步骤262,在步骤262中,记录在更新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每个名称记录被接收并被保存为Mark的名称管理器表。Mark的设备128随后能够显示图1I中所示的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132(I)中的设备的名称。
如果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132(I)中的任意设备不知道图3中加入新设备的过程,则当不知道的设备收到ADD DEVICE消息244时,它将报以错误消息。响应该错误消息,转发设备将使用它目前具有的,或者它能够与网络中的任意其它设备建立的任意备用无线连接,继续ADD DEVICE消息244的传播。图1I表示了按照独立配置模式工作的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132(I)设备,在该模式下,这些设备直接相互通信,并且能够建立备用路径,以回避不知道的设备。
图3F是自组织网络132(I)中处理流程的备选实施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用于把设备128加入IEEE 802.11自组织网络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的传播。
IV.高性能无线电局域网(HIPERLAN)
HIPERLAN标准向无线LAN提供高达54 Mbps的高数据速率和50米的中等范围。HIPERLAN无线LAN提供具有视频QoS,保留频谱和良好的室内传播的多媒体分发。HIPERLAN标准有两种。HIPERLAN类型1是一种类似于无线以太网的动态、优先权驱动的信道接入协议。HIPERLAN类型2是类似于无线形式的ATM的保留信道接入协议。HIPERLAN类型1和HIPERLAN类型2都使用5 GHz的专用频谱。HIPERLAN类型1使用先进的信道均衡器处理符号间干扰和信号多路径。HIPERLAN类型2通过利用OFDM和频率变换功能避免这些干扰问题。HIPERLAN类型2规范提供54、36、16和6Mbps位速率的选择。物理层采用利用48载波频率/OFDM符号的OFDM多载波方案。随后可利用BPSK、QPSK、16-QAM或64-QAM调制每个载波,以提供不同的数据速率。为较高位速率选择的调制方案获得30-50Mb/s的通过量。
IV-A.HIPERLAN类型1标准中实现的本发明的例子
HIPERLAN类型1是一种动态的,优先级驱动的信道接入协议,较好地有助于自组织网络的形成。HIPERLAN类型1自组织网络是无线设备的任意集合,所述无线设备物理上足够接近,能够进行通信,并且所述无线设备定期交换信息。当其进入和退出自组织网络中设备的范围时,加入和退出自组织网络。HIPERLAN类型1自组织网络支持和蓝牙皮网及IEEE 802.11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类似的分布式活动。
图1、1A~1H、2A~2C、3和3A~3E适合于HIPRRLAN类型1标准中本发明的实现。图1I中关于IEEE 802.11无线LAN所示的自组织网络布局也适合于HIPERLAN类型1子网。如上参考图3、3A、3B、3C、3D和3E所述,按照相同的方式,使名称分发消息244-250传播经过图1I的自组织网络132(I)中的连续HIPERLAN类型1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HIPERLAN类型1子网还包括介于设备124-166和126-114之间的备用直接路径。图1L的布局也适合于多个HIPERLAN类型1子网,所述多个HIPERLAN类型1子网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123,经接入点106、114和124及网关125、125′和125″通信。
IV-B.HIPERLAN类型2标准中实现的本发明的例子
HIPERLAN类型2是能够形成自组织网络的保留信道接入协议。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是物理上足够接近,能够进行通信,并且定期交换信息的一组无线设备。当其进入和退出网络中设备的范围时,加入和退出自组织网络。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支持和蓝牙皮网及IEEE 802.11独立基本服务集(IBSS)类似的分布式活动。
图1、1A~1H、2A~2C、3和3A~3E适合于HIPRRLAN类型2标准中本发明的实现。图1J把图1A的自组织网络132的实施例表示成HIPERLAN类型2子网132(H2)。如上参考图3、3A、3B、3C、3D和3E所述,按照相同的方式,使名称分发消息244-250传播经过图1J的自组织网络132(H2)中的连续HIPERLAN类型2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HIPERLAN类型2子网132(H2)还包括设备间的备用直接路径。图1M表示了本发明对多个HIPERLAN类型2基础设施基本服务集102(H2)、112(H2)和122(H2)的应用,所述多个基本服务集102(H2)、112(H2)和122(H2)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123,经中央控制器106、114和124,以及网关125、125′和125″通信。
HIPERLAN类型2支持两种基本操作模式,集中模式和直接模式。在集中模式下(有时称为“商业系统”),子网包括与网关125和网络123连接,服务于与其相连无线设备的接入点。在集中模式下,所有通信必须通过接入点,而与数据交换是介于无线设备和网络123之间还是介于属于该接入点的无线设备之间无关。用于集中模式环境的HIPERLAN类型2网络一般由若干接入点组成,每个接入点覆盖它自己的地理区域。它们一起形成完全或部分覆盖某一区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覆盖范围可相互重叠,从而简化无线电接入网络内无线设备的路由。每个接入点服务于不得不与其相联的若干无线设备。在无线电链路的质量水平降到不可接受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切区切换,无线设备可移动到另一接入点。就设备可到达和离开子网来说,子网也被看作自组织网络。
直接模式支持自组织网络。在直接模式(有时称为“家用系统”)下,媒体访问仍然由中央控制器按照集中方式管理。但是,在无线设备之间交换用户数据通信,而不必经过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也可与核心网络连接,从而能够在直接模式和集中模式下工作。HIPERLAN类型2直接模式系统的最小构型由单一子网组成。每一时刻,只有一个HIPERLAN类型2无线设备能够充当子网中的中央控制器。
对于直接模式环境来说,HIPERLAN类型2起自组织网络的作用。通过在HIPERLAN类型2直接模式系统和HIPERLAN类型2集中模式系统之间定义下述等效性,HIPERLAN类型2直接模式系统与HIPERLNA类型2集中模式系统分享相同的基本特征:
[1]自组织网络结构中的子网等同于蜂窝接入网络结构中的小区。
[2]自组织网络结构中的中央控制器等同于蜂窝接入网络结构中的接入点。但是,中央控制器动态选自HIPERLAN类型2便携式设备,并且如果原先的中央控制器离开网络,则可移交给另一便携式设备。
[3]通过具有在不同频率下工作的多个中央控制器,能够在直接模式下实现多个子网。
关于接入点/中央控制器及其功能的HIPERLAN类型2基本协议栈是物理层(PHY)、数据链路控制(DLC)层和收敛层(CL)。收敛层向较高的应用程序层提供服务。
通过提供基带调制解调器和RF端口,物理层提供基本数据传送功能。基带调制解调器还包含转发纠错功能。
数据链路控制层由差错控制(EC)功能,媒体访问控制(MAC)功能和无线电链路控制功能组成。它被分成用户数据传送功能和控制功能。
媒体访问控制(MAC)是中央调度的时分多路访问/时分双工(TDMA/TDD)协议。中央调度意味着接入点/中央控制器控制通过空中的所有传输,包括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和直接模式阶段。子网中的每个无线设备为它与子网中的另一设备之间的通信,请求保留一个或多个时隙。关于MAC协议产生的空中接口的基本结构由长度相同的一系列MAC帧组成,持续时间2毫秒。每个MAC帧由数个阶段组成。几个无线设备能够在某一阶段内它们的连续保留时隙中连续突发它们的传输。MAC帧阶段包括广播阶段,下行链路阶段,直接链接阶段,上行链路阶段和随机访问阶段。MAC帧的下行链路阶段,直接链接阶段和上行链路阶段包含为来自子网中,已请求时隙的每个设备的数据和控制的传输脉冲分配的TDMA时隙。
[1]广播阶段:广播阶段传送中央控制器广播的广播控制信道和帧控制信道。广播控制信道包含一般通知和通告在下行链路阶段中,出现更详细的广播信息的一些状态位。广播控制信道包括信标信号。广播阶段传送帧控制信道,帧控制信道包含和正在进行的帧的结构相关的信息,包括所有后续传输脉冲的时隙的准确位置,它们的用途和内容类型。帧控制信道中的消息是资源授权。资源授权为自子网中已请求时隙的每个设备的传输分配TDMA时隙。
[2]下行链路阶段:下行链路阶段传送从接入点/中央控制器传送给无线设备的用户专用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另外,下行链路阶段还可包含未放入固定广播控制信道字段中的其它广播信息。以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形式传送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
[3]直接链接阶段:直接链接阶段传送无线设备之间的用户数据通信量,而不直接涉及接入点/中央控制器。以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形式传送用户数据通信量。但是对于通信量的控制来说,通过从无线设备接收关于这些连接的资源请求,并在帧控制信道中传送资源授权,间接涉及接入点/中央控制器。
[4]上行链路阶段:上行链路阶段把来自无线设备的控制和用户数据传送给接入点/中央控制器。为了获得接入点/中央控制器授权的资源,无线设备不得不为后续的MAC帧之一请求容量。以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形式传送控制和用户数据。
[5]随机访问阶段:随机访问阶段传送若干随机访问信道。在上行链路中未向其分配任何容量的无线设备把该阶段用于控制信息的传输。非相关无线设备把随机信道用于与接入点/中央控制器的首次接触。该阶段还被进行越区切换的无线设备用于把它们的连接切换到新的接入点/中央控制器。
广播信道的持续时间是固定的。帧信道的持续时间、下行链路阶段、直接链接阶段、上行链路阶段及随机信道的数目由中央控制器根据当前的通信状况动态修改。中央控制器可具有数个下行链路、直接链接和上行链路阶段,并固定这些阶段,只要为每个单个无线设备保持该顺序即可。下行链路、直接链接和上行链路阶段由两种协议数据单元(PDU)构成:长PDU和短PUD。长PUD的大小为54字节,包含控制或用户数据。9字节的短PDU只包含控制数据,并且总是由数据链路控制产生。它们可包含上行链路中的资源请求,自动重复类似于确认消息之类的请求消息,以及丢弃消息或无线电链路控制信息。
在随机信道中也使用相同大小的9字节。随机信道只能传送链路控制消息和资源请求。关于随机信道的访问方法是时隙阿洛哈协议。冲突解决方法以受无线设备控制的二进制后退程序为基础。接入点/中央控制器能够动态确定在每个MAC帧的随机访问阶段中,它提供多少随机信道。
打算与接入点/中央控制器通信的无线设备必须与该接入点/中央控制器关联。原因在于:
[1]接入点/中央控制器总是不得不为每个关联的无线设备产生一些资源,例如无线电链路控制连接和MAC ID。
[2]MAC协议由接入点/中央控制器集中控制,而与其是在集中模式下还是在直接模式下工作无关。
关联控制的步骤是:
[1]关联:第一步是向无线设备分配MAC ID,之后是链路能力的协商。接入点/中央控制器和无线设备在这一步骤中决定是否进行加密和/或验证,以及使用哪些加密和验证机制。
[2]加密密钥交换:在链路能力协商之后进行本步骤,本步骤是可选的。它以Diffie-Hellmann密钥交换协议为基础。接入点/中央控制器和无线设备都使用Diffie-Hellmann专用值和公共值产生并刷新话路密钥。
[3]验证:在加密密钥交换之后进行本步骤,本步骤是可选的。验证既影响无线设备又影响接入点/中央控制器,即它们进行相互验证。
[4]接入点/中央控制器中的信标信令:信标信令提供在每个MAC帧中广播的,和接入点/中央控制器的基本特征及性质相关的基本信息。关联控制功能提供被广播的一些数值。
[5]加密密钥刷新:本特征是可选的。它可定期进行,并由接入点/中央控制器请求。
[6]分离:如果可能,则该特征由无线设备实现。如果无线设备突然掉电,则该特征是不可能的。
每个HIPERLAN类型2设备由物理层、数据链路控制和一个或多个会聚层组成。HIPERLAN类型2直接模式设备中的应用层通过专用会聚层,利用数据链路控制服务。
当中央控制器开始在广播阶段中产生有效广播控制信道,并允许其它设备与其子网关联时,产生子网。子网的所有设备与中央控制器选择的频率同步,并利用中央控制器在广播控制信道和帧控制信道中提供的MAC帧结构,访问信道。中央控制器的选择是动态的,能够从一个具有中央控制器能力的无线设备无缝转换到另一具有中央控制器能力的无线设备。
为了获得基础操作模式和ad hoc操作模式的统一控制架构,对于ad hoc模式下的所有一般特征,使控制平面保持集中。这意味着只有中央控制器能够指令某一无线设备做某事。但是,通过引入逻辑控制信道,对于某些直接模式扩展特征来说,也可实现分布式控制,逻辑控制信道可用于在无线设备之间直接交换控制信息。
在用户平面中,HIPERLAN类型2 ad hoc模式广泛利用直接链接用户连接。这显著提高了资源效率,因为在典型的家用环境中,多数用户通信具有小区内本性。如同在基础模式下一样,8位MAC-ID被用于区别子网中的设备,6位ID外加源和目的地MAC-ID被用于区别一对设备之间的连接,或者ad hoc模式下起源于任意无线设备的广播/组播连接。
在随机信道或者在上行链路阶段中的专用控制信道中传送关于直接链接、长传送信道和短传送信道的资源请求。在直接链接阶段的链路控制信道中不发送关于直接链接的任意资源请求。关于直接链接的资源请求总是与其方向由资源请求中的源和目的地MAC-ID确定的单一连接相关联。
在帧控制信道中传送关于直接链接、长传送信道和短传送信道的资源授权。关于直接链接的资源授权总是与其方向由资源授权中的源和目的地MAC-ID确定的单一连接相关联。
直接链接阶段中的专用控制信道被用于直接模式下任意两个HIPERLAN类型2设备之间的无线电链路控制消息交换,或者从直接模式发送者到一组直接模式接收者的无线电链路控制消息交换。它被映射到直接链路、长传送信道上或直接链路、短传送信道上。逻辑信道可被用于直接链路功率控制和链路质量校准。
在直接模式下,逻辑信道的方向是分布的。资源授权由中央控制器在帧控制信道中传送。关于直接链路连接的资源授权与用户数据用直接链接阶段用户数据信道相关,与自动重复请求控制消息用直接链接阶段控制信道相关。直接链接阶段用户数据信道中的PDU和直接链接阶段控制信道中的废弃PDU直接从无线设备传送给无线设备。自动重复请求反馈PDU直接从无线设备传送给无线设备。如果不是直接链路连接的对等实体,则中央控制器并不监听直接链接阶段用户数据信道和直接链接阶段控制信道。中央控制器本身能够充当无线设备,从而它可以是直接链路连接的源和/或目的地。
以在图1J的自组织网络132(H2)中的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之间交换的HIPERLAN类型2MAC帧的直接链接阶段中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形式,传送图1E的名称分发消息244-250。无线设备100是自组织网络132(H2)的中央控制器,名称分发消息在上行链路阶段中被传送给无线设备100,并在MAC帧的下行链路阶段中,从无线设备100与其它设备124、126、116、114、108交换。8位MAC-ID被用于区别自组织网络132(H2)中的设备,6位ID和源及目的地MAC-ID被用于区别各对设备之间的连接。在中央控制器100中管理媒体访问,但是在无线设备之间交换名称分发消息和其它用户数据通信,而不必通过中央控制器100。中央控制器100还可与核心网络连接,并且能够按照直接模式和集中模式工作。
图1J表示了把Mark的无线设备128加入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的ADD-DEVICE消息244(M)的传播。图1J表示了当ADD-DEVICE消息经过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中的每个现有设备时,由Mark的加入设备128引起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当用户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传播连续通过图1J中的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时,消息中当前中继段计数值CURRENT HOP CNT被增1,并与MAX HOP CNT的数值比较。该过程示于图3中,图3是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中的处理流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用于把设备128加入网络中的ADD-DEVICE消息的传播。图1B中表示了在每个连续的无线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中处理ADD-DEVICE消息的效果。图1B表示当其出现在保存于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中,接收ADD-DEVICE消息244(M)的每个连续设备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时,由Mark的加入设备128引起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的递增。
图3中表示了关于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中的头三个设备,Paul的设备124、Ian的设备126和Dan Jones的设备116,加入新设备的一部分过程。该过程继续经过剩余的设备114、108和100。在加入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之前,用户Mark把其主名“MARK”,又名“MARK′PC”和他希望的最大中继段计数值“4”输入其命名菜单80中。这些值作为操作数保存在图1B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Mark的设备128随后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HIPERLAN类型2协议建立无线连接,在步骤254中形成与Paul的无线设备124的通信链接,在步骤252中加入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
Paul的无线设备124在图3的步骤255中接收ADD DEVICE消息244(M)。图2C的op代码解析器242解释将由该设备处理的名称分发消息的op代码字段,响应ADD DEVICE消息244(M),调用应用程序238中的子例程处理ADD DEVICE消息244(M)。
图3的步骤255使当前中继段计数值0加1,并把新数值1写入ADD DEVlCE消息244(M)的CURRENT HOP CNT字段中。图1B表示了Paul的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其中关于Mark的设备128产生一个名称记录,以便保存从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复制的信息。从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复制的数值是  DEVICE ADDRESS=“ADDRESS(M)”,NAME=“MARK”,ALTERNATE NAME=“MARK′S PC”,MAX HOPCNT=“4”和CURRENT HOP CNT=“1”。
步骤255随后转入步骤256,具有其新递增的中继段计数值“1”的ADD DEVICE消息244(M)被转发给下一设备(Ian的无线设备126)。Paul的设备124中的步骤256转入步骤257,确定Paul是否被准许用他的设备124显示在接收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提供的名称或又名。参考图1B中的ADD DEVICE消息244(M),表明该消息的操作数部分包括字段“OK TO DISPLAY”,在该字段中,用户Mark保存了“YES”值。如果其值为“YES”,则该字段向所有接收设备赋予blanket授权。
图3的步骤257转入步骤258,Paul的设备124确定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关于Mark的设备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1”是否大于MAX HOP CNT字段中的值“4”。如果是,则在名称管理器表232(P)的HOP CNT FLAG字段中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阻止显示Mark的名称或又名。在本例的这一阶段中,未设置中继段计数标记,从而不禁止利用Paul的设备124显示Mark的名称。
图3的步骤258转入步骤259,Paul的设备124确定Mark的ADD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是否与Paul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如果存在冲突,则这两个冲突设备之一必须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这种确定由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实现。在图2B中,名称管理器表232保存图1J的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中的所有设备124、126、116、114、108和100的主名及又名。步骤259比较Mark的ADD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与各个名称“PAUL”、“IAN”、“DAN JONES”、“EVE”、“DAN”和“ALICE”。在现有名称已具有冲突标记“X”,例如在已用又名“DAN JONES”替换主名“DAN”的情况下,则步骤259比较加入设备128的主名“MARK”和设备116的现有又名“DAN JONES”。
图3E的流程图中所示的解决过程325利用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TIME STAMP字段。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TIME STAMP字段包括值“15:30”,这是Mark的设备完成其与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的连接时的时间。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TIME STAMP字段中的值被复制到各个名称管理器表232中,如图2B中所示。在图3E的名称冲突解决过程325的步骤346中,如果Mark的ADD DEVICE消息244(M)中的主名“MARK”与Paul的设备124中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另一设备名称冲突,则程序转入步骤348或步骤350。
在步骤348中,如果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中的现有设备具有陈旧的时间戳记,则必须用Mark的设备的又名“MARK′PC”替换其主名“MARK”。在步骤350中,如果Mark的加入设备128具有陈旧的时间戳记,则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中的现有设备必须用其又名替换其主名。随后步骤348和350转入返回步骤352。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和陈旧时间戳记相比,优选较新的时间戳记。
图3中的步骤259随后转入步骤260,在Paul的设备中确定是否准许要加入的Mark设备128加入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该确定可以反对某些类型的设备或特定用户名称加入的在先blanket禁止为基础,所述在先blanket禁止可在用户Paul输入的停止列表中提供。如果准许Mark的设备128加入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则步骤260把更新的名称管理器表232的副本发送给Mark的设备128。这是通过形成关于Paul设备124的名称管理器表232(P)中的每个名称记录的ADD DEVICE消息244,并将其转发给Mark的设备128来实现的。
步骤260随后转入Mark设备128中的步骤262,接收更新的名称管理器表232中的每个名称记录,并保存为Mark的名称管理器表。Mark的设备128随后能够显示图1J中所示的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中的设备的名称。
如果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中的任意设备不知道图3中加入新设备的过程,则当该不知道设备收到ADD DEVICE消息244时,它报以错误消息。响应该错误消息,转发设备将使用它目前具有的或者它能够与网络中的任意其它设备建立的任意备用无线连接,继续ADD DEVICE消息244的传播。图1J表示HIPERLAN类型2自组织网络132(H2)设备直接相互通信,从而它们能够建立备用路径,以回避不知道的设备。
图3F是自组织网络132(H2)中处理流程的备选实施例的网络流程图,图解说明了把设备128加入HIPERLAN类型2网络的合成名称管理器表232″的传播。
V.其它无线标准
说明了四种例证的自组织网络标准,以具体体现本发明,即蓝牙标准、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HIPERLAN类型1标准,和HIPERLAN类型2标准。但是,除了这四种标准之外,本发明还适合于其它无线标准。本发明的自动解决自组织网络内的命名冲突的原理在许多其它无线标准中同样有用。例如,本发明适用于红外数据协会(IrDA)标准、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标准、共享无线接入协议(SWAP)标准、IEEE 802.15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标准、日本第三代(3G)无线标准和日本无线电行业和商业协会的多媒体移动访问通信(MMAC)系统标准。本发明使这些无线标准均能够自动解决自组织网络内的命名冲突。
本发明明确地使用户输入的名称与用户的无线设备的设备地址相关联,并在自组织网络内分发该名称。本发明使自组织网络的成员能够在成员的无线设备上选择用户的显示名称,并把用户的地址自动附到将由该成员发送给用户设备的消息上。本发明可靠地解决了具有他们已在自组织网络内分发的相同选择设备名的成员之间的命名冲突。本发明克服了当把设备加入现有自组织网络进,或者当结合两个自组织网络时,解决设备名称冲突的问题。
虽然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对具体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

Claims (52)

1、一种向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无线设备分发用户的无线设备的用户定义的名称的方法,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接收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比较用户定义的名称和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用户名称记录中;和
在若干成员设备使用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自组织网络中用户的无线设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又名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则在用户名称记录中,用用户定义的又名替换用户定义的名称。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又名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则在成员名称记录中,用用户定义的又名替换成员定义的名称。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把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
比较用户定义的名称和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每一个中的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用户名称记录中;和
在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处,使用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自组织网络中用户的无线设备。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又名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则在用户名称记录中,用用户定义的又名替换用户定义的名称。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又名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则在成员名称记录中,用成员定义的又名替换成员定义的名称。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连接用户的无线设备与自组织网络时,从用户的设备接收名称分发消息。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连接第二自组织网络和第一所述自组织网络时,从位于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接收名称分发消息。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又名及用户设备时间戳记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并且用户设备时间戳记比成员设备时间戳记新,则在用户名称记录中,用用户定义的又名替换用户定义的名称。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又名及用户设备时间戳记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并且用户设备时间戳记比成员设备时间戳记陈旧,则在用户名称记录中,用用户定义的又名替换用户定义的名称。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又名及成员设备时间戳记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并且成员设备时间戳记比用户设备时间戳记新,则在成员名称记录中,用成员定义的又名替换成员定义的名称。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又名及成员设备时间戳记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并且成员设备时间戳记比用户设备时间戳记陈旧,则在成员名称记录中,用成员定义的又名替换成员定义的名称。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包含当前中继段计数值和最大中继段计数值;
递增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和
如果当前中继段计数值不大于最大中继段计数值,则在若干成员设备中显示用户定义的名称。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使用户设备地址和用户定义的显示许可相关联;和
向若干成员设备授予显示用户定义的名称的许可。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把成员设备地址保存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
接收使成员设备地址与删除设备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把使成员设备地址与删除设备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和
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删除成员记录。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使成员设备地址和改变名称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把使成员设备地址和改变名称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和
改变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的成员记录中的用户定义的名称。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和名称显示属性相关联;
接收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改变显示属性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把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改变显示属性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和
改变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的成员记录中成员定义的名称的名称显示属性。
1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及名称显示属性相关联;
接收使成员设备地址与名称闪现显示属性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把使成员设备地址与名称闪现显示属性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和
闪现显示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成员定义的名称。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安全属性相关联;
接收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改变安全属性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把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改变安全属性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成员设备;和
改变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记录中的安全属性。
2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及安全属性相关联;
接收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设备的授权列表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把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设备的授权列表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和
如果列举在授权列表上,则改变成员设备的安全属性。
21、一种向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无线设备分发用户的无线设备的用户定义的名称的方法,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把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名称及用户定义的又名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
比较用户定义的名称和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每一个中的用户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用户名称记录中;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用户定义的又名相关联地把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用户名称记录中;和
在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使用保存的名称访问自组织网络中用户的无线设备。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及成员定义的又名相关联;
把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第二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则用成员定义的又名替换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的成员定义的名称;
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第二用户名称记录中;和
在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使用来自第二用户名称记录的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自组织网络中用户的无线设备。
23、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及信号器属性相关联;
接收使成员设备地址和改变显示属性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把使成员设备地址和改变显示属性指示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分发给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和
在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的成员记录中,改变成员定义的名称的信号器属性。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器属性控制显示成员定义的名称时,成员定义的名称的字体。
25、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器属性控制显示成员定义的名称时,成员定义的名称的颜色。
26、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器属性控制显示成员定义的名称时,成员定义的名称的动画。
27、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器属性控制和成员定义的名称的显示一起播放的声音。
28、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当连接第二自组织网络和第一自组织网络时,从位于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接收使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比较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和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用户名称记录中;和
在若干成员设备,利用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用户的无线设备。
29、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两个自组织网络的方法,包括:
在保存于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一批成员设备中的第一成员名称记录中,使第一成员设备地址与第一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在保存于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批成员设备中的第二成员名称记录中,使第二成员设备地址与第二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当连接第二自组织网络和第一自组织网络时,在第二自组织网络中,从位于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一用户的设备,接收使第一用户设备地址与第一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第一名称分发消息;
当连接第二自组织网络和第一自组织网络时,在第一自组织网络中,从位于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用户的设备,接收使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第二名称分发消息;
比较第一用户定义的名称和第二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第一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第一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批成员设备中的第一用户名称记录中;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一批成员设备中的第二用户名称记录中;
在第二批成员设备,利用第一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第一用户的无线设备;和
在第一批成员设备,利用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第二用户的无线设备。
30、一种当连接两个自组织网络时,向若干成员无线设备分发无线设备的用户定义的名称的方法,包括:
在保存于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连接包含用户设备的第二自组织网络和第一自组织网络;
在第一自组织网络中接收来自用户设备的名称分发消息,所述消息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比较用户定义的名称和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用户名称记录中;和
在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使用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用户的无线设备。
31、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又名及用户设备时间戳记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并且用户设备时间戳记比成员设备时间戳记新,则在用户名称记录中,用用户定义的又名替换用户定义的名称。
32、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又名及用户设备时间戳记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并且用户设备时间戳记比成员设备时间戳记陈旧,则在用户名称记录中,用用户定义的又名替换用户定义的名称。
33、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又名及成员设备时间戳记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并且成员设备时间戳记比用户设备时间戳记新,则在成员名称记录中,用成员定义的又名替换成员定义的名称。
34、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保存于若干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又名及成员设备时间戳记相关联;和
如果存在名称冲突,并且成员设备时间戳记比用户设备时间戳记陈旧,则在成员名称记录中,用成员定义的又名替换成员定义的名称。
35、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包含当前中继段计数值和最大中继段计数值;
递增若干成员设备中的当前中继段计数值;和
如果当前中继段计数值不大于最大中继段计数值,则在若干成员设备中显示用户定义的名称。
36、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名称分发消息中使用户设备地址和用户定义的显示许可相关联;和
向若干成员设备授予显示用户定义的名称的许可。
37、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使用IEEE 802.11无线LAN标准。
38、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使用高性能无线局域网(HIPERLAN)标准。
39、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使用蓝牙标准。
40、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使用数字增强无绳通信(DECT)标准。
41、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使用共享无线接入协议(SWAP)标准。
42、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使用IEEE 802.15无线个人区域网(WPAN)标准。
43、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使用红外数据协会(IrDA)标准。
44、按照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无线设备使用多媒体移动访问通信(MMAC)系统标准。
45、一种向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无线设备分发用户无线设备的用户定义的名称的系统,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与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保存成员设备地址的存储器;
接收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的输入装置;
与存储器和输入装置耦接,比较用户定义的名称和成员定义的名称的比较器;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所述存储器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用户名称记录中;和
与存储器耦接,使用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自组织网络中用户的无线设备的接口。
46、按照权利要求45所述的系统,包括:
所述输入装置接收来自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用户设备的第二名称分发消息,第二消息使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所述比较器比较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和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所述存储器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第二用户名称记录中;和
所述接口在成员设备使用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用户无线设备。
47、一种向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无线设备分发用户无线设备的用户定义的名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与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成员设备地址保存在自组织网络中成员设备中的成员名称记录中的程序代码;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接收使用户设备地址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的程序代码;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比较用户定义的名称和成员定义的名称的程序代码;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如果不存在冲突,则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用户名称记录中的程序代码;和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使用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自组织网络中用户的无线设备的程序代码。
48、按照权利要求47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还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从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第二名称分发消息的程序代码,第二消息使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比较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和成员定义的名称的程序代码;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第二用户名称记录中的程序代码;和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在成员设备使用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用户无线设备的程序代码。
49、一种向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无线设备分发用户无线设备的用户定义的名称的方法,包括:
在保存于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现有名称表中,使成员设备地址与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接收使用户设备地址与新名称表中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名称分发消息;
把新的名称表附到现有的名称表上,形成合成名称表;
比较用户定义的名称和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合成名称表中;和
在若干成员设备,使用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自组织网络中用户的无线设备。
50、按照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当连接第二自组织网络和所述第一自组织网络时,从位于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用户设备接收使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与第二新名称表中的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第二名称分发消息;
把第二新名称表附到现有的名称表上,形成合成名称表;
比较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和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所述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中的合成名称表中;和
在若干成员设备,使用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所述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用户无线设备。
51、一种当连接两个自组织网络时,向若干成员无线设备分发用户无线设备的用户定义的名称的方法,包括:
在保存于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一批成员设备中的第一现有名称表中,使第一成员设备地址与第一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在保存于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批成员设备中的第二现有名称表中,使第二成员设备地址与第二成员定义的名称相关联;
当连接第二自组织网络和第一自组织网络时,在第二自组织网络中,从位于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一用户设备,接收包括使第一用户设备地址与第一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第一现有名称表的第一名称分发消息;
把第一现有名称表附到第二现有名称表上,形成合成名称表;
比较第一用户定义的名称和第二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第一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第一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第二批成员设备中的合成名称表中;和
在第二批成员设备,使用第一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第一用户的无线设备。
52、按照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自组织网络中,从第二网络中的第二用户设备,接收包括使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的第二现有名称表的第二名称分发消息;
把第一现有名称表附到第二现有名称表上,形成第二合成名称表;
比较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和第一成员定义的名称;
如果不存在名称冲突,则与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相关联地把第二用户设备地址保存在第一自组织网络中若干成员设备中的第二合成名称表中;和
在第一自组织网络中的若干成员设备,使用第二用户定义的名称访问第二自组织网络中的第二用户无线设备。
CNA028185862A 2001-08-20 2002-08-15 自组织网络的命名分布方法 Pending CN15569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932,464 2001-08-20
US09/932,464 US7089298B2 (en) 2001-08-20 2001-08-20 Naming distribution method for ad hoc network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6960A true CN1556960A (zh) 2004-12-22

Family

ID=25462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28185862A Pending CN1556960A (zh) 2001-08-20 2002-08-15 自组织网络的命名分布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89298B2 (zh)
EP (1) EP1419452A2 (zh)
CN (1) CN1556960A (zh)
AU (1) AU2002321731A1 (zh)
WO (1) WO2003017550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6046C (zh) * 2005-01-13 2010-01-27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数据发射机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138173B (zh) * 2005-03-11 2011-04-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123091A (zh) * 2011-02-25 2011-07-13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多链接透明传输互连转发表生成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843751A (zh) * 2006-01-12 2012-12-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感知多模式通信系统
CN103179553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子机名称变更的方法、子机、基座及通信系统
CN103843298A (zh) * 2011-09-26 2014-06-04 三星Sds株式会社 媒体密钥管理及利用该媒体密钥的p2p消息收发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8987B1 (ko) * 1999-12-27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디바이스에서 일시적인 접속을 줄이는 방법
US20010033554A1 (en) * 2000-02-18 2001-10-25 Arun Ayyagari Proxy-bridge connecting remote users to a limited connectivity network
US6819908B2 (en) 2000-03-11 2004-11-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Limiting message diffus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s
EP1133116A3 (en) * 2000-03-11 2003-07-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ssage diffus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s
EP1133114A3 (en) * 2000-03-11 2003-07-2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Limiting message diffusion between mobile devices
US8458754B2 (en) 2001-01-22 2013-06-04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stant start multimedia content
US6738599B2 (en) * 2001-09-07 2004-05-18 Nokia Corporation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hannel frequency selec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a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scheme
US7974260B2 (en) * 2001-09-10 2011-07-05 Spyder Navigations L.L.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time-critical scheduling information between single network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slotted point-to-point links
US7466992B1 (en) 2001-10-18 2008-12-16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107081B1 (en) 2001-10-18 2006-09-12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127271B1 (en) 2001-10-18 2006-10-24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AU2002352922A1 (en) * 2001-11-28 2003-06-10 Millennial Net Etwork protocol for a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US7349972B2 (en) * 2002-02-01 2008-03-2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cure initi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with a network resource
US20030235309A1 (en) 2002-03-08 2003-12-25 Marinus Struik Local area network
KR100980152B1 (ko) * 2002-04-08 2010-09-03 에어마그네트, 인코포레이티드 근거리 통신망을 모니터링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7475248B2 (en) * 2002-04-29 2009-01-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hanced message security
US20030212819A1 (en) * 2002-05-09 2003-11-13 Russell Ryan S. Transferring data wirelessly between digital devices
KR100657258B1 (ko) * 2002-07-02 2006-1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무선 랜 연결 장치 및 방법
US8190163B2 (en) * 2002-08-08 2012-05-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enhanced coding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961595B2 (en) * 2002-08-08 2005-11-01 Flar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mobile nodes in multiple states
US7363039B2 (en) 2002-08-08 2008-04-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reating and utilizing diversity in multiple 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65118B2 (en) * 2002-09-23 2010-02-16 Credant Technologies, Inc. Server, computer memory, and method to support security policy maintenance and distribution
US20060190984A1 (en) * 2002-09-23 2006-08-24 Credant Technologies, Inc. Gatekeeper architecture/features to support security policy maintenance and distribution
US7665125B2 (en) * 2002-09-23 2010-02-16 Heard Robert W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on of security policies for mobile devices
US7437752B2 (en) * 2002-09-23 2008-10-14 Credant Technologies, Inc. Client architecture for portable device with security policies
JP2004153438A (ja) * 2002-10-29 2004-05-27 Fujitsu Ltd 通信装置、そ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A2501566C (en) 2002-10-31 2012-07-10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detection and service dis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ad ho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909721B2 (en) * 2002-10-31 2005-06-21 Nokia Corporation Device detection and service discov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obile ad ho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3951298B2 (ja) 2002-12-17 2007-08-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762123A (zh) * 2003-01-24 2006-04-19 科科通信公司 使未采用集中管理的匿名非信任方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安全的方法与装置
CN100586086C (zh) * 2003-02-03 2010-01-27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US8229512B1 (en) 2003-02-08 2012-07-24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BRPI0407628B1 (pt) * 2003-02-19 2017-09-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of controlled superposition i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493894B1 (ko) * 2003-04-03 2005-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바이스에 대한 닉네임을 자동으로 결정하는 방법과,네트워크 상의 디바이스의 중복 닉네임 문제 해결 방법,및 이를 위한 네트워크 시스템
US8241128B1 (en) 2003-04-03 2012-08-14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JP3766072B2 (ja) 2003-05-13 2006-04-12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US8593932B2 (en) * 2003-05-16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ing a shared transmission resource
US7406500B2 (en) * 2003-05-20 2008-07-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providing a virtual workspace comprised of a multiplicity of electronic devices
EP1631882A4 (en) * 2003-06-02 2011-10-05 Seiko Epson Corp PICTUR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THE PRESENCE OF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VIA A NETWORK
KR100562900B1 (ko) * 2003-06-19 2006-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애드 혹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중복된 ip주소를검출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ip주소 중복 검출 방법
US8086659B2 (en) * 2003-06-25 2011-1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Task sequence interface
US7290258B2 (en) 2003-06-25 2007-10-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naging multiple devices on which operating systems can be automatically deployed
US7814126B2 (en) * 2003-06-25 2010-10-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task sequences to manage devices
KR20050001973A (ko) * 2003-06-28 2005-01-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모바일 에드혹 네트워크에서의 노드 네임 관리 시스템 및네임 관리 방법
US7512689B2 (en) * 2003-07-02 2009-03-31 Intel Corporation Plug and play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with enhanced scalability and reliability
US7761048B2 (en) 2003-07-14 2010-07-20 Thomson Licensing Technique for video broadcasting in wireless LAN
US7701858B2 (en) * 2003-07-17 2010-04-20 Sensicast System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mesh network
US7624421B2 (en) * 2003-07-31 2009-11-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d displaying contact authentication in a peer-to-peer collaboration system
US7925291B2 (en) * 2003-08-13 2011-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specific downlink power control channel Q-bit
US8238696B2 (en) 2003-08-21 2012-08-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digital images schema for organizing units of information manageable by a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system
US7512638B2 (en) * 2003-08-21 2009-03-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conflict handling for peer-to-peer synchronization of units of information manageable by a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system
US7401104B2 (en) 2003-08-21 2008-07-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ing computer systems through an intermediary file system share or device
US8166101B2 (en) 2003-08-21 2012-04-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ynchronization schemas for units of information manageable by a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system
JP4252063B2 (ja) * 2003-09-10 2009-04-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ユーザ位置利用システム
US7545941B2 (en) * 2003-09-16 2009-06-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of initializing and using a security association for middleware based on physical proximity
US7313120B2 (en) * 2003-09-16 2007-12-25 Nokia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control in peer-to-peer ad-hoc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20050058109A1 (en) * 2003-09-16 2005-03-17 Jan-Erik Ekberg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connection control in peer-to-peer ad-hoc networks
US8090402B1 (en) 2003-09-26 2012-01-03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505595B2 (en) * 2003-09-29 2009-03-17 Finisar Corporation Post capture decryption of wirelessly captured data using multiple keysets
US7319853B2 (en) * 2003-10-15 2008-01-15 Easton Corporation Home system including a portable fob having a display
US8121635B1 (en) 2003-11-22 2012-02-21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50135286A1 (en) * 2003-12-23 2005-06-23 Nurminen Jukka K. Wireless extended proximity networks: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 products
CA2556039C (en) * 2004-02-06 2014-05-06 Javier Del Prado Pavon Beaconing protocol for ad-hoc networks
CN1922831B (zh) * 2004-02-16 2011-04-27 汤姆森许可贸易公司 用于在设备社区中加入新设备的方法
US7600113B2 (en) * 2004-02-20 2009-10-06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cure network channel
US7263345B2 (en) * 2004-03-17 2007-08-28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service information
US8041348B1 (en) 2004-03-23 2011-10-18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734253B2 (en) * 2004-03-29 2010-06-08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existence of colloca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bluetooth® based on dynamic fragmentation of WLAN packets
JP2005318528A (ja) * 2004-03-29 2005-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無線伝送装置、相互認証方法および相互認証プログラム
US7822412B2 (en) * 2004-04-21 2010-10-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network
US7778962B2 (en) * 2004-04-30 2010-08-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Client store synchronization through intermediary store change packets
US20050283531A1 (en) * 2004-06-17 2005-12-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ing resource properties and device operations using stateful Web services
US20060069774A1 (en) * 2004-06-17 2006-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data center using Web services
US7254367B2 (en) * 2004-06-23 2007-08-07 Agere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iring and configuring wireless devices
KR100601690B1 (ko) * 2004-07-06 2006-07-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랜 기반의 무선 프린팅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203772B2 (en) * 2004-08-04 2007-04-10 Universal Scientific Industrial Co., Ltd. Bluetooth device with user-reconfigurable device name
US8135426B2 (en) * 2004-08-24 2012-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stic talk-permit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in a push-to-talk system
US20060095582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Narasimhan Nitya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pportioned data 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
US7912973B2 (en) * 2004-12-03 2011-03-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ssage exchange protocol extension negotiation
US7725112B2 (en) * 2005-02-08 2010-05-25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 of proximity networking activity information
US8837528B2 (en) * 2005-02-25 2014-09-16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Data distribution by proxy
US7697894B2 (en) * 2005-03-01 2010-04-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actile confirmation of service bookmarks
US7826408B1 (en) * 2005-03-14 2010-11-02 Ozm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short-rang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infrastructure
US8055744B2 (en) * 2005-04-07 2011-11-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solution of group membership for resources
US8208954B1 (en) 2005-04-08 2012-06-26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JP4900891B2 (ja) 2005-04-27 2012-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7359674B2 (en) * 2005-05-10 2008-04-15 Nokia Corporation Content distribu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enhancing service distribution in short range radio environment
US20060268896A1 (en) * 2005-05-31 2006-11-30 Sakari Kotola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ces functionality
US7881238B2 (en) * 2005-06-30 2011-02-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Efficient formation of ad hoc networks
US7532906B2 (en) * 2005-07-29 2009-05-12 Sap Ag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web service
US7706822B2 (en) * 2005-08-24 2010-04-27 Motorola, Inc.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beacon generation for mesh points operating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7900817B2 (en) * 2006-01-26 2011-03-08 Ricoh Company, Ltd. Techniques for introducing devices to device families with paper receipt
US20070211669A1 (en) * 2006-03-07 2007-09-13 Bhupesh Manoharlal Umat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rching radio technologies
CN101051924B (zh) * 2006-04-06 2011-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网络的设备管理方法及用户网络管理实体
JP5196729B2 (ja) * 2006-04-11 2013-05-15 任天堂株式会社 通信ゲームシステム
US20070248027A1 (en) * 2006-04-25 2007-10-25 Open Systems International Providing a configuration utility for a remote terminal unit
JP5018315B2 (ja) * 2006-09-14 2012-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の認証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000692B2 (en) * 2006-09-19 2011-08-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manners propagation and compliance
US20080085682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Bindu Rama Rao Mobile device sharing pictures, streaming media and calls locally with other devices
US8135331B2 (en) 2006-11-22 2012-03-13 Bindu Rama Rao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ractive user interactive user interest survey to user of mobile devices
US20080091802A1 (en) * 2006-10-13 2008-04-17 Wen-Jea Whan Plug and play scheme for IP based devices and their failover scheme for quality of services
JP4886463B2 (ja) 2006-10-20 2012-02-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パラメータ設定方法、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パラメータを管理する管理装置
US8478250B2 (en) 2007-07-30 2013-07-02 Bindu Rama Rao Interactive media management server
US8700014B2 (en) 2006-11-22 2014-04-15 Bindu Rama Rao Audio guided system for providing guidance to user of mobile device on multi-step activities
US11256386B2 (en) 2006-11-22 2022-02-22 Qualtrics, Llc Media management system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mobile devices
US10803474B2 (en) 2006-11-22 2020-10-13 Qualtrics, Llc System for creating and distributing interactive advertisements to mobile devices
CN101548521A (zh) * 2006-12-04 2009-09-3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网络中的信息交换
US7630981B2 (en) * 2006-12-26 2009-12-08 Robert Bosch Gmbh Method and system for learning ontological relations from documents
WO2008086532A1 (en) * 2007-01-11 2008-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dtx and drx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42549B2 (en) * 2007-04-24 2013-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tomatic discovery and connectivity protocol for bluetooth scatternet formation
US8559983B1 (en) 2007-05-03 2013-10-15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890089B1 (en) 2007-05-03 2011-02-15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419360B2 (en) 2007-05-31 2019-09-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rket-driven variable price offerings for bandwidth-sharing ad hoc networks
US8520535B2 (en) 2007-05-31 2013-08-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mizatio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a heterogeneous ad hoc Network
US8620784B2 (en) 2007-05-31 2013-12-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ormation and rearrangement of ad hoc networks
US8249984B2 (en) 2007-05-31 2012-08-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ir-sharing in bandwidth sharing ad-hoc networks
US10623998B2 (en) * 2007-05-31 2020-04-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ice offerings for bandwidth-sharing ad hoc networks
US8320414B2 (en) * 2007-05-31 2012-1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ormation and rearrangement of lender devices that perform multiplexing functions
US8429406B2 (en) 2007-06-04 2013-04-23 Qualcomm Atheros, Inc. Authorizing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into a network
US7912860B2 (en) * 2007-06-25 2011-03-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Strongly typed tags
US8676273B1 (en) 2007-08-24 2014-03-18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83405B2 (en) * 2007-09-20 2016-11-01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Simplified run-time program translation for emulating complex processor pipelines
JP4416024B2 (ja) * 2007-09-20 2010-0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名称変更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8639214B1 (en) 2007-10-26 2014-01-28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472935B1 (en) 2007-10-29 2013-06-25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671390B2 (en) * 2007-11-01 2014-03-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Resolving conflicts when importing an application customization
US8744720B1 (en) 2007-12-27 2014-06-03 Iwao Fujisaki Inter-vehicle middle point maintaining implementer
US8543157B1 (en) 2008-05-09 2013-09-24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which notifies its pin-point location or geographic area in accordance with user selection
US8340726B1 (en) 2008-06-30 2012-12-25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452307B1 (en) 2008-07-02 2013-05-28 Iwao Fujisaki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730863B2 (en) * 2008-09-09 2014-05-20 The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Inc.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0044629A2 (en) * 2008-10-17 2010-04-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dvertisement application
US10277683B2 (en) 2009-03-16 2019-04-30 Apple Inc. Multifunctional devices as virtual accessories
US20100293072A1 (en) * 2009-05-13 2010-11-18 David Murrant Preserving the Integrity of Segments of Audio Streams
US8126987B2 (en) 2009-11-16 2012-02-28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Mediation of content-related services
US9372728B2 (en) * 2009-12-03 2016-06-21 Ol Securit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ent networks
US8621098B2 (en) * 2009-12-10 2013-12-3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edia content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8433759B2 (en) 2010-05-24 2013-04-30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America Llc Direction-conscious information sharing
KR20120005613A (ko) * 2010-07-09 2012-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메시지 전송 오버헤드를 줄이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10409892B2 (en) 2011-01-26 2019-09-1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ormatting data by example
JP5862662B2 (ja) * 2011-05-20 2016-02-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方法
US8645484B2 (en) * 2011-08-02 2014-02-04 Google Inc. Messaging service using different text messaging channels
US8681361B2 (en) * 2011-12-02 2014-03-25 Apple Inc. Authenticating printers prior to pairing with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20130191714A1 (en) * 2012-01-25 2013-07-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Fill by example animation and visuals
US9215075B1 (en) 2013-03-15 2015-12-15 Poltorak Technologie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relayed communications from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10075384B2 (en) 2013-03-15 2018-09-11 Advanced Elemental Technologies, Inc. Purposeful computing
US9378065B2 (en) 2013-03-15 2016-06-28 Advanced Elemental Technologies, Inc. Purposeful computing
US9721086B2 (en) * 2013-03-15 2017-08-01 Advanced Element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e and reliable identity-based computing
US9904579B2 (en) 2013-03-15 2018-02-27 Advanced Element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urposeful computing
CN103209418B (zh) * 2013-03-22 2016-08-1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wifi热点信息更新方法
CN103442023B (zh) * 2013-06-08 2016-08-10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标签冲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路径切换方法及系统
US10229101B2 (en) 2013-06-14 2019-03-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mart fill
US9432925B2 (en) 2013-08-05 2016-08-30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hop count usage in cluster selection
US9603113B2 (en) * 2013-10-29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constructing and maintaining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for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KR102306628B1 (ko) * 2014-06-24 2021-09-28 구글 엘엘씨 메쉬 네트워크 커미셔닝
JP2016015572A (ja) * 2014-07-01 2016-01-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CN104284448A (zh) * 2014-09-12 2015-01-14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脱网通信的方法以及智能移动终端
US20160099914A1 (en) * 2014-10-02 2016-04-07 Alcatel-Lucent Canada Inc.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 a piconet
US9529076B2 (en) 2015-01-27 2016-12-27 Dragonfly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s of wireless sensor nodes in an asymmetric network architecture
US9380531B1 (en) * 2015-01-27 2016-06-28 Dragonfly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ith an asymmetric network architecture
US9706489B2 (en) 2015-01-27 2017-07-11 Loc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asymmetric network architectures of wireless devices with anti-collision features
US10028220B2 (en) 2015-01-27 2018-07-17 Loci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wireless asymmetric network architectures of wireless devices with power management features
EP3462753B1 (en) 2015-04-02 2020-09-16 Google LLC Efficient network stack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s
US9949204B2 (en) * 2015-08-07 2018-04-17 Provenance Asset Group Llc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w power data delivery
US10831381B2 (en) 2016-03-29 2020-11-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ierarchies of credential and access control sharing between DSN memories
US10171434B2 (en) * 2016-04-14 2019-01-01 Airwatch Llc Managed device scatternet administration
US10455350B2 (en) 2016-07-10 2019-10-22 ZaiNar,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diolocation asset tracking via a mesh network
US10826715B2 (en) * 2016-12-02 2020-11-03 Datalogic Ip Tech S.R.L. Simple device replacement in a Profinet IO conformance class A (CCA) network through ubiquitous computing paradigm and combining a token ring approach with a ubicomp paradigm to prevent real-time performance drop
CN108400842A (zh) * 2017-02-04 2018-08-1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接收方的状态报告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1430007B2 (en) * 2017-06-14 2022-08-30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pping advertising inventory
US11246011B1 (en) * 2020-09-29 2022-02-08 Cisco Technology, Inc. Cellular access of user-defined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43234C (en) * 1993-10-29 2012-05-1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computer program
SE504186C2 (sv) 1995-10-31 1996-12-02 Taxitorget Bestaellningscentra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för genomkoppling av samtal till mobil abonnentapparat via telefonväxel
EP0795991A1 (en) 1996-03-11 1997-09-17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215790B1 (en) * 1997-03-06 2001-04-10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Automatic called party locator over internet with provisioning
US6590928B1 (en) * 1997-09-17 2003-07-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 hopping piconets in an uncoordinated wireless multi-user system
US6628965B1 (en) * 1997-10-22 2003-09-30 Dynamic Mobile Data Systems, Inc. Comput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wireless devices
US6128661A (en) * 1997-10-24 2000-10-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on a mobile device
FI112897B (fi) * 1998-03-03 2004-01-30 Nokia Corp Menetelmä tiedonsiirtoverkossa ja tiedonsiirtolaite
IL126364A0 (en) 1998-09-25 1999-05-09 Sivanir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interlinking
US6629123B1 (en) * 1998-10-02 2003-09-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rception of unit creation requests by an automatic distributed partitioning system
US6381735B1 (en) * 1998-10-02 2002-04-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classification of sections of software
US20020169539A1 (en) * 2001-03-28 2002-11-14 Menard Raymond J.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tracking
EP1022876B1 (en) * 1999-01-25 2006-04-1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rvice advertisements in wireless local networks
JP2000305885A (ja) * 1999-04-23 2000-11-02 Toshiba Corp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US6892230B1 (en) * 1999-06-11 2005-05-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self-configuration for ad hoc peer networking using mark-up language formated description messages
US6414693B1 (en) * 1999-10-12 2002-07-02 The Gem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mputer displays of custom bag designs
US7289994B2 (en) * 1999-10-18 2007-10-3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Interconnected zones within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US6601093B1 (en) * 1999-12-01 2003-07-29 Ibm Corporation Address resolution in ad-hoc networking
US6690932B1 (en) * 2000-03-04 2004-02-1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anguage translation service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A2391405C (en) * 2000-04-10 2006-01-10 Zensys A/S Rf home automation system comprising replicable controllers
US6789126B1 (en) * 2000-05-09 2004-09-07 Sun Microsystems, Inc. Addressing message gates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
JP3466998B2 (ja) * 2000-07-06 2003-11-17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698463B2 (en) * 2000-09-12 2010-04-13 Sri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seminating topology and link-state information to routing nodes in a mobile ad hoc network
US6856970B1 (en) * 2000-09-26 2005-02-15 Bottomline Technologies Electronic financial transaction system
US6954790B2 (en) * 2000-12-05 2005-10-11 Interactive People Unplugged Ab Network-based mobile workgroup system
US7197565B2 (en) * 2001-01-22 2007-03-27 Sun Micro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a pipe advertisement for a peer-to-peer network entity in peer-to-peer presence detection
US20020128000A1 (en) * 2001-02-06 2002-09-12 Do Nascimento, Oswaldo L. Driving detection/notification and location/situation-based services
US8126982B2 (en) * 2001-02-16 2012-02-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erforming service discovery in a pervasive network
US6954438B2 (en) * 2001-02-21 2005-10-11 3Com Corporation Wireless callback access control for a LAN network access point
US7120129B2 (en) * 2001-03-13 2006-10-1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zero-configuration wireless computing and comput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same
US20030004743A1 (en) * 2001-03-19 2003-01-02 Jeff Callegari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location based merchant presence
US20020138615A1 (en) * 2001-03-21 2002-09-26 Schmeling Garth F.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management through world wide web confederacy
US20020183068A1 (en) * 2001-04-24 2002-12-05 Greg Dunko Searching method for mobile terminal
US20020188656A1 (en) * 2001-05-15 2002-12-12 Charles Patton Combining specialized, spatially distinguished, point to point communications with other wireless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s to provide networking configuration in classroom-like settings
US20020198994A1 (en) * 2001-05-15 2002-12-26 Charles Patt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and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topology, access to resources, and document flow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ing environment
US6842460B1 (en) * 2001-06-27 2005-01-11 Nokia Corporation Ad hoc network discovery menu
US6981250B1 (en) * 2001-07-05 2005-1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versioning of software components in a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38496B2 (en) 2005-01-12 2017-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tion-aware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807557B2 (en) 2005-01-12 2017-10-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tion-aware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86046C (zh) * 2005-01-13 2010-01-27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数据发射机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1138173B (zh) * 2005-03-11 2011-04-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843751A (zh) * 2006-01-12 2012-12-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感知多模式通信系统
CN102843751B (zh) * 2006-01-12 2016-06-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位置感知多模式通信系统
CN102123091A (zh) * 2011-02-25 2011-07-13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多链接透明传输互连转发表生成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123091B (zh) * 2011-02-25 2012-11-21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多链接透明传输互连转发表生成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3843298A (zh) * 2011-09-26 2014-06-04 三星Sds株式会社 媒体密钥管理及利用该媒体密钥的p2p消息收发系统和方法
CN103843298B (zh) * 2011-09-26 2016-07-20 三星Sds株式会社 媒体密钥管理及利用该媒体密钥的p2p消息收发系统和方法
CN103179553A (zh) * 2011-12-21 2013-06-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子机名称变更的方法、子机、基座及通信系统
CN103179553B (zh) * 2011-12-21 2016-09-07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子机名称变更的方法、子机、基座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2321731A1 (en) 2003-03-03
WO2003017550A2 (en) 2003-02-27
EP1419452A2 (en) 2004-05-19
WO2003017550A3 (en) 2003-05-30
US7089298B2 (en) 2006-08-08
US20030037033A1 (en) 200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56960A (zh) 自组织网络的命名分布方法
CN1266845C (zh) 自组织网络发现菜单
US11510263B2 (en) Method for using legacy Wi-Fi and Wi-Fi P2P simultaneously
CN1665208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00341351C (zh) 通信系统中的混合体系结构的系统及方法
US81162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utomatic establishing and disconnecting several wireless connections
CN101047587A (zh) 一种非无线局域网终端访问外部网络的系统及方法
CN1625907A (zh) 分组模式语音通信
CN101048991A (zh) 使用异类无线网络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879427A (zh) 集成蜂窝/pcs-pots通信系统
CN1764294A (zh) 用于在移动电话终端之间建立数据传送路径的系统
US2009027406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tt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by using button
CN1586056A (zh) 操作媒体访问控制器的方法
CN1774893A (zh) 会话端点管理协议
CN1640074A (zh) 移动管理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976334A (zh) 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722632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KR20100066552A (ko) 무선 메쉬 네트워크에서의 피어 링크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무선 스테이션
CN1504059A (zh) 在现有的通信系统中参与小组通信服务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76971A (zh) 存取无线通信媒介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386390A (zh) 数据传送方法、数据传送系统及数据传送装置
CN101690317A (zh) 用于介质无关切换的数据类型编码
CN1812618A (zh) 一种利用自组网络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JP6599541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サービスプラットホームセッション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CN1839587A (zh) 无线通信装置、特别系统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