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7660C -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7660C
CN1327660C CNB028168887A CN02816888A CN1327660C CN 1327660 C CN1327660 C CN 1327660C CN B028168887 A CNB028168887 A CN B028168887A CN 02816888 A CN02816888 A CN 02816888A CN 1327660 C CN1327660 C CN 13276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168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50086A (zh
Inventor
稻垣岳夫
大场晴夫
菅原拓
暦本纯一
松下伸行
绫塚佑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50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0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76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766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02Topology update or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9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for achieving mutual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10Arrangements for initia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Bluetooth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14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card read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3Location-dependent; Proximity-depend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简单快捷地开始通信的通信系统和方法。蜂窝电话(52)装有通过电磁波与个人计算机(51)的读/写器通信的非接触IC卡。当蜂窝电话(52)靠近个人计算机(51),而非接触IC卡接收了从读/写器发射的电磁波时,蜂窝电话(52)将非接触IC卡中设置的卡ID通知个人计算机(51)。个人计算机(51)在蜂窝电话(52)和PDA(53)之间建立的微微网内同步。当取得蜂窝电话(52)和PDA(53)的蓝牙装置名时,基于已经作为卡ID通知的蓝牙装置名将蜂窝电话(52)识别为通信伙伴。本发明适用于诸如个人计算机和蜂窝电话之类的信息处理设备。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别在蓝牙(Bluetooth)通信中通过识别通信伙伴以简单快捷方式开始通信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并可商用作为无线短程通信装置备受关注的蓝牙命令和多种蓝牙装置。
蓝牙是由蓝牙SIG(特殊兴趣组)标准化的无线通信标准,蓝牙装置与具有使用2.4GHZ频带之蓝牙模块的另一装置进行通信(IMS(工业科学医学))。
使用蓝牙形成的网络称为微微网(piconet)或者称为散射网(scatternet),依赖于其结构,散射网包括多个互连的微微网。网络中包含起主要角色和从属角色作用的蓝牙装置。为了方便,起主要角色作用的蓝牙装置简单称为主机(master),起从属角色作用的蓝牙装置简单称为从机(slave)。
图1说明微微网和散射网之概念。
如图所示,微微网包括一个主机,以及一个或多个从机,执行在主机控制下的通信。本例中,微微网1包括主机1,从机1-1和从机1-2。微微网2包括主机2和从机2-1。
散射网是由相互连接的微微网1和微微网2形成的。如图1所示,在微微网1和微微网2之间的通信连接是禁止的。
为了在微微网中发送和接收各种信息,微微网中所有的蓝牙装置必须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同步。
现在讨论频率轴上的同步和时间轴上的同步。
蓝牙中,使用79MHZ的频宽来将信号从主机发送到从机。主机通过按照1MHZ频宽随机改变(跳跃)信息的发送频率而不是同时占用79MHZ频宽来发送信号。
接收从机与主机的随机改变发送频率同步,由此可合适改变其接收频率以接收从主机发送的信息。
主机和从机的变频模式被称作频率跳跃模式,其中频率跳跃模式被主机和从机共同共享的状态被定义为频率轴同步已建立状态。
为了允许主机与蓝牙系统中的多个从机相通信,在主机和从机之间的通信路径(信道)以625μs为单位被时分复用。625μs的时间间隔称为时隙。其中时隙被共享的状态定义为时间轴同步已建立状态。
如后面要详细讨论的,所有从机基于主机的蓝牙地址计算频率跳跃模式以在频率轴上建立同步,根据主机的蓝牙时钟将偏移加到由自己的从机管理的蓝牙时钟,并且设置时隙的定时(timing)以在时间轴上建立同步。
每个蓝牙装置具有唯一的48位蓝牙地址,并且基于该蓝牙地址唯一地计算跳跃模式。所有的蓝牙装置管理它们自己的蓝牙时钟。
在形成微微网之前,主机和从机交换包括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的多种信息以建立频率轴同步和时间轴同步。
下面参考图2和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建立频率轴同步和时间轴同步以及形成微微网的传统蓝牙装置的过程。
在下面讨论的过程中,图1所示的主机1、从机1-1和从机1-2同步,并且配置成微微网1。在其之间交换的包等将在后面讨论,这里讨论处理的一般流程。
在步骤S1,主机1广播IQ(查询)包以检测在主机周围出现的从机。
例如,如果从机1-1和从机1-2在主机1中出现,如图1所示,则从机1-1在步骤S31接收由主机1发送的IQ包。在步骤S32,从机1-1用表示自己属性信息的包(FHS包)回答主机。
类似地,从机1-2在步骤S51接收IQ包和在步骤S52用其FHS包回答主机。
作为从机的属性信息,从从机发送到主机的FHS包含有从机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
主机1在步骤S2接收来自从机1-1的FHS包和在步骤S3接收来自从机1-2的FHS包。
“查询”涉及主机的一系列步骤,包括广播IQ包和接收响应发送的FHS包,和涉及从机的一系列步骤,包括接收所发送的IQ包和响应发送FHS包。
在步骤S4,主机1将ID包发送到从机1-1,该ID包是基于在步骤S2接收的FHS包产生的。
从机1-1在步骤S33接收ID包。在步骤S34,从机1-1发送与所接收ID包相同的ID包以通知主机这些包的发送和接收被启动。
当在步骤S5接收了由从机1-1发送的ID包时,主机1处理步骤S6。主机1将FHS包发送到从机1-1,并将作为自己属性信息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通知从机1-1。
在步骤S35,从机1-1从主机1接收FHS包,建立微微网内同步所要求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现在在主机1和从机1-1之间交换。
在步骤S36,从机1-1将ID包发送到主机1,并且承认已经接收到FHS包。
在步骤S37,基于由主机1通知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从机1-1建立与主机1的同步。后面将详细地讨论基于由主机通知的信息从机建立同步的过程。
当在步骤S7接收了来自从机1-1的通知时,主机1处理步骤S8。在将FHS包和ID包与从机1-1交换之后,主机1将这些信息块与从机1-2交换。换言之,主机1在步骤S8到步骤S11的处理步骤和从机1-2在步骤S53到步骤S57的处理步骤分别与在步骤S4到步骤S7的处理步骤和在步骤S33到步骤S37的处理步骤等同。
更具体地说,主机1在步骤S8将ID包发送到从机1-2。响应它,从机1-2发送ID包以承认接收了ID包。在步骤S10,主机1发送FHS包给从机1-2以将自己的属性信息通知从机1-2。
在步骤S55,从机1-2从主机1接收FHS包。在步骤S56,从机1-2将ID包发送给主机1。在步骤S57,基于从主机1发送的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从机1-2建立与主机1的同步。
从“查询”到同步建立的一系列处理步骤称为“页”。
在步骤S12,主机1请求从机1-1通报蓝牙装置名。每个蓝牙装置具有为此设置的其自己的蓝牙装置名,蓝牙装置名的修改由用户进行。
例如,蓝牙装置名被用作为用户操作主机来选择通信伙伴(从机)。如果基于蓝牙地址选择了通信伙伴,用户必须记住在微微网中出现的所有蓝牙装置的地址。蓝牙地址是用48位表示的数字。
当在步骤S38接收了来自主机1的请求时,从机1-1处理步骤S39。从机1-1通知主机1该设置的蓝牙装置名。
在步骤S13,主机1接收由从机1-1通知的蓝牙装置名。
在步骤S14,主机1还请求从机1-2通知蓝牙装置名。
已经在步骤S58接收了该请求的从机1-2在步骤S59将所设置的蓝牙装置名通知主机1。
当在步骤S15接收了来自从机1-2的通知时,主机1在步骤S16显示用于选择从机的选择屏幕以根据其显示进行通信。选择屏幕上出现的是在步骤S13和S15获得的蓝牙装置名。看该选择屏幕,用户可以选择与其进行通信的从机。
图4说明在同步建立之后提供的蓝牙装置(主机)上出现的选择屏幕。
如图所示,选择窗口1出现。由用户操作的显示主机显示信息的主机屏幕11出现在选择窗口的左侧。
主机屏幕11包括装置名屏幕分区11A和地址屏幕分区11B。主机的蓝牙装置名显示在装置名屏幕分区11A上,蓝牙装置地址显示在地址屏幕分区11B。
更详细地,主机之蓝牙装置的类别显示在装置名屏幕分区11A上部的行上,同时根据用户偏爱可修改的蓝牙装置名显示在装置名屏幕分区11A下部的行上。本例中,类别是“(个人)计算机”,装置名是“Red的计算机”。
简档文件(profile)选择按钮12配置在选择窗口1接近中心的垂直列中。用户选择用于从机的简档文件。简档文件定义了从机的通信系统。如图4中所示,出现了八个简档文件选择按钮12。
在选择窗口1右部显示的是从机屏幕分区13到19。类似于主机屏幕11,每个从机屏幕分区包括装置名屏幕分区和地址屏幕分区。
图4所示的例子中,通信是在从机屏幕分区16和主机之间进行的。在从机屏幕分区16上显示的蓝牙装置类别是“蜂窝电话”,在从机屏幕分区16上显示的蓝牙装置名是“Red的蜂窝电话”。
图5说明在同步建立之后在蓝牙装置上显示的选择屏幕的另一个例子。
选择窗口31在其左侧出现了简档文件,具有空白箭头标记的从机的蓝牙装置名插在其间。例如,主机在开工文档上完成蓝牙通信用于将音乐文件传送到在选择窗口31的第一行上显示的从机(Black广播器)。
如此建立了微微网。为了开始通信,表列出可通信的蓝牙装置,如图4和5中所示。然后用户必须选择通信伙伴。
选择通信伙伴之后,用户必须进一步选择根据通信伙伴装置的开工文档。
已经提出了使用蓝牙通信的系统,其中从自动售货机购买的商品费用是使用具有蓝牙模块的蜂窝电话进行付费的。这种系统中,用户可以期望以较大或者较小程度来选择通信伙伴。
与使用钞票的购买过程相比,使用自动售货机系统的购买过程可以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通过在蓝牙通信执行时识别通信伙伴的终端而允许容易快速地开始通信。
本发明通信系统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第一同步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第二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通过第一同步处理装置建立了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以及识别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由第一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和由第二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通信伙伴。
通信系统的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提供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三无线通信单元将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三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第二同步处理装置,用于当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了无线通信的同步时,通过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发送和接收经过第四无线通信单元的预定信号来建立同步;以及第二提供处理装置,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传输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四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
构成本发明通信方法的用于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第一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第一同步处理步骤,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第二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在第一同步处理步骤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以及识别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在第一获得处理步骤获得的识别信息和在第二获得处理步骤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通信伙伴。
构成本发明通信方法的用于通信终端的通信方法,包括:第一提供处理步骤,用于使用第三无线通信单元将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三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第二同步处理步骤,用于当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了无线通信的同步时,通过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发送和接收经过第四无线通信单元的预定信号来建立同步;以及第二提供处理步骤,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传输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四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
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同步处理装置,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第二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通过同步处理装置建立了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以及识别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由第一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和由第二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通信伙伴。
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通信覆盖距离可以比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通信覆盖距离短。
第一获得处理装置可以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的每一个可以包含蓝牙装置名。
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的每一个可以包含对通信终端为唯一的IP地址。
信息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启动处理装置,用于响应由第一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来启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本发明用于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第一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同步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第二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在同步处理步骤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以及识别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在第一获得处理步骤获得的识别信息和在第二获得处理步骤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通信伙伴。
识别信息可以包含蓝牙装置名,第一获得处理步骤可以包括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本发明的通信终端包括:第一提供处理装置,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预定请求而提供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同步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而建立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以及第二提供处理装置,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
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通信覆盖距离可以比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通信覆盖距离短。
第一提供处理装置可以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将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的每一个可以至少包含蓝牙装置名。
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的每一个可以包含对通信终端为唯一的IP地址。
本发明用于通信终端的通信方法:第一提供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预定请求而提供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同步处理步骤,用于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而建立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以及第二提供处理步骤,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
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的每一个可以至少包含蓝牙装置名。第一提供处理步骤可以包括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将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本发明的第一扩展装置包括:被电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的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连接终端;第一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同步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第二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通过同步处理装置建立了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识别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由第一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和从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通信伙伴。
本发明的第二扩展装置包括:被电连接到通信终端的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连接终端;第一提供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而提供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同步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而建立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以及第二提供处理装置,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
本发明的第一程序使图像处理设备执行:第一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同步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第二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在同步处理步骤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以及识别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在第一获得处理步骤获得的识别信息和在第二获得处理步骤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通信伙伴。
本发明的第二程序使通信终端执行:第一提供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预定请求而提供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同步处理步骤,用于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而建立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以及第二提供处理步骤,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
在本发明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中,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的,终端名信息是从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通信伙伴是使用所获得的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的。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使用第三无线通信单元被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三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同步是当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了无线通信的同步时,通过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发送和接收经过第四无线通信单元的预定信号建立的;以及自带终端的终端名是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传输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四无线通信单元被提供的。
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中,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与包括该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是使用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的,以及终端名信息是从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通信伙伴是使用所获得的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的。
在本发明的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和程序中,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预定请求被提供的;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建立的;以及自带终端的终端名是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被提供的。
在本发明的第一扩展装置中,连接终端被电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 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以及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的。终端名信息是从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和通信伙伴是使用所获得的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的。
在本发明的第二扩展装置中,连接终端被电连接到通信终端;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被提供的,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建立的;以及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是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被产生的。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微微网和散射网的概念。
图2是表示用于建立微微网内同步之已知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图2流程图的继续,表示用于建立微微网内同步之已知过程。
图4表示用于选择通信终端的屏幕。
图5表示用于选择通信终端的另一个屏幕。
图6表示实现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结构。
图7是图6个人计算机的外部图。
图8是图6个人计算机的另一个外部图。
图9是图6个人计算机的又一个外部图。
图10是图6个人计算机的侧视图。
图11是图6个人计算机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非接触IC卡阅读器/写入器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图11的蓝牙模块结构的方框图。
图14是图6蜂窝电话的外部视图。
图15是图6蜂窝电话的另一个外部视图。
图16是表示图6蜂窝电话结构的方框图。
图17是表示图11的非接触IC卡结构的方框图。
图18表示图17的非接触IC卡的规格。
图19是图6蜂窝电话的功能方框图。
图20是表示图6通信系统过程的流程图。
图21是图20流程图的继续,表示图6通信系统的过程。
图22是表示图6通信系统另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23是图22流程图的继续,表示图6通信系统的另一个过程。
图24A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另一个结构。
图24B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又一个结构。
图25A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另一个结构。
图25B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又一个结构。
图26A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另一个结构。
图26B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又一个结构。
图27是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另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又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30是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另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又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图6蜂窝电话的再一个过程的流程图。
图33表示实现本发明的普遍存在社区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图6表示实现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结构。
在图6表示的通信系统中,每个都包含蓝牙模块的个人计算机51、蜂窝电话52和PDA(个人数字助手)在短程无线蓝牙通信中发送和接收多种信息。
蜂窝电话52具有内置非接触IC卡(IC标签)246(见图16),以及个人计算机51包括将各种信息写到该非接触IC卡246和从该非接触IC卡246读出各种信息的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见图11)。在个人计算机51和蜂窝电话52之间不仅完成蓝牙通信,而且完成使用从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发射的电磁波的通信。
如果个人计算机51在实现本发明之通信系统的微微网中是主机,个人计算机51基于通过电磁波从蜂窝电话52获得的信息将蜂窝电话52识别为完成蓝牙通信的从机。
下面参考流程图更详细地讨论通信系统的过程。当用户定位靠近个人计算机51的蜂窝电话52并且接收从个人计算机51之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发射的电磁波时,内置了蜂窝电话52的非接触IC卡246给个人计算机51提供设置的识别信息(以后称为卡ID)。
例如,卡ID是与每个蜂窝电话中涉及蓝牙装置名的信息相同的信息。当个人计算机51建立微微网内同步和获得蓝牙装置名时,个人计算机51将具有与卡ID等同的蓝牙装置名的蜂窝电话52识别为通信伙伴。
该过程中,通过按所示简单地定位靠近个人计算机51的蜂窝电话而不需要在上述选择屏幕上选择通信伙伴,蜂窝电话52的用户启动蓝牙通信。
为了将预定数据从PDA53发送到个人计算机51,用户必须在上述参考屏幕上将个人计算机51选择作为通信伙伴装置。为了将数据从蜂窝电话52发送到个人计算机51,不需要这种不方便的过程。
现在讨论图6通信系统的单元。
图7到图10是图6个人计算机51的外部视图。作为主要单元,笔记本个人计算机51包括装置主体61和可折叠连接到装置主体61的显示器62。图7是具有从装置主体61打开的显示器62的个人计算机51的外部透视图。图8是装置主体61的平面视图,以及图9是安装在装置主体61和其周围区域的嵌合刻度转盘(jogdial)63的放大视图。图10是装置主体61的嵌合刻度转盘63的侧视图。
装置主体61在其顶部包括用于输入各种字符和符号的键盘64、作为指针装置用于移动指针的触垫(touchpad)65(鼠标)和电源开关67,在其侧面包括嵌合刻度转盘63、槽68、IEEE1394端口70等。代替触垫65,可以安装棒型(stick-type)指向装置。
用于显示图像的LCD(液晶显示器)66安装在显示器62的前面。在顶部右区配置的是电源灯PL、电池灯BL、消息灯ML和必须的其它灯。电源灯PL、电池灯BL、消息灯ML等可以安装在显示器62的下部。
嵌合刻度转盘63在装置主体61上被安装在键盘64的键之间,并与键处于相同的水平面上。嵌合刻度转盘63响应于由箭头a表示的旋转方向完成预定过程,同时响应于由箭头b表示的转换(shift)完成预定过程。嵌合刻度转盘63可以安装在装置主体61的左侧。另外,嵌合刻度转盘63可以安装在具有LCD66之显示器62的左端面或者右端面,或者安装在键盘64的G键和H键之间的垂直对齐位置上。另外,嵌合刻度转盘63可以安装在装置主体61的前中心部分上,使得用户用其拇指控制嵌合刻度转盘63的同时该用户的食指在触垫65上操作。另外,嵌合刻度转盘63可以安装沿着触垫65的上边缘或者下边缘的水平对齐位置上,或者安装在触垫65的右按钮和左按钮之间的垂直对齐位置上。嵌合刻度转盘63可以不位于垂直对齐位置或者水平对齐位置,而安装在以一角度对齐的位置,使得用户使用任何手指都可容易地操作嵌合刻度转盘63。嵌合刻度转盘63可以安装在作为指向装置的鼠标的侧面上,使得用户使用拇指可以操作嵌合刻度转盘63。
图11是表示个人计算机51的电结构的方框图。
CPU(中央处理单元)81是因特尔奔腾处理器,并连接到主机总线82。还被连接到主机总线82的是桥接器(bridge)83,其又连接到AGP(加速图形端口)84和PCI总线85。例如,桥接器83是因特尔制造的400BX,并且控制CPU81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86的外围。桥接器83通过AGP 84被连接到视频控制器87。桥接器83和桥接器107构成所谓的芯片组(chip set)。
桥接器83还连接到RAM86和高速缓冲存储器88。高速缓冲存储器88高速缓冲由CPU81使用的数据。CPU81在其中包含主高速缓冲存储器,尽管没有表示出该高速缓冲存储器。
RAM86是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并且存储由CPU81执行的程序和CPU81操作需要的数据。更具体地说,电子邮件程序86A、自动导航程序86B、嵌合刻度转盘状态监控程序86C、嵌合刻度转盘驱动器86D、操作程序(OS)86E、读/写器控制程序86F、蓝牙控制程序86G以及其它应用程序86H1到86Hn在引导(booting)完成时从HDD114传送到用于存储的RAM86。
电子邮件程序84A通过调制解调器92从诸如电话线93的通信线路中接收通信消息。电子邮件程序84A具有作为特殊功能的到达邮件获得功能。到达邮件获得功能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器94中的邮件服务器95检查标注地址为个人计算机51(用户)的邮件是否已经到达邮箱96,如果邮件已到达则获得标注地址为该用户的邮件。
自动导航程序86B随后以预定次序开始和执行多个已经设置的处理(或者程序)。
嵌合刻度转盘状态监控程序86C接收应用程序86H1到86Hn是否是嵌合刻度转盘兼容的通知。如果应用程序86H1到86Hn是嵌合刻度转盘兼容的,则嵌合刻度转盘状态监控程序86C起到使用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功能表示出由使用嵌合刻度转盘63执行的操作之显示的作用。嵌合刻度转盘状态监控程序86C通常等待来自嵌合刻度转盘63的事件,和支持从应用程序接收的通知列表。嵌合刻度转盘驱动器86D执行响应于嵌合刻度转盘63之操作的各种功能。
OS(操作系统)86E是操作系统,其控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例如为微软的Windows95或者Windows98,或者Macintosh的Mac OS。
读/写器控制程序86F控制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以后按需要也称为读/写器105),并且检测包含靠近个人计算机51之非接触IC卡246的终端的出现,以及使用电磁波向该终端发送各种信息和从该终端接收各种信息。
蓝牙控制程序86G控制蓝牙模块106,由此检测在附近出现的蓝牙装置,和建立与蓝牙装置的同步用于通信。
连接到PCI总线85的视频控制器87还通过AGP84连接到桥接器83,并且基于从PCI总线85和AGP84提供的数据控制LCD66的显示。
PCI总线85连接到声音控制器89,其又连接到喇叭90和麦克风66。声音控制器89捕捉从麦克风66输入的声音和将声音信号提供给喇叭90。
还连接到PCI总线85的是调制解调器92和PC卡槽接口98。
通过电话线路93和因特网服务提供器94,调制解调器92可以连接到因特网97、邮件服务器95等。
为了增加选择功能,接口卡99适当地插入连接到PC卡槽接口98的槽68中,由此向和从外部装置发送和接收数据。接口卡99连接到驱动器100,并且向和从安装在驱动器中的磁盘101、光盘102、磁光盘103和半导体存储器104发送和接收数据。
与磁盘101、光盘102、磁光盘103和半导体存储器104之每一个交换数据的驱动器100可以通过USB端口115连接。
桥接器107连接到PCI总线85。桥接器107例如是因特尔制造的PIIX4E,控制各个输入和输出信号。更具体地说,桥接器107控制连接到IDE总线113的装置,并且包含IDE(集成驱动电子学)控制器/结构寄存器108、IDE接口109、定时器电路110和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11,以及连接到USB端口115的装置和通过ISA/EIO(工业标准结构/扩充输入输出)总线112连接的装置和I/O接口117。
如果GPS(全球定位系统)天线116安装在USB端口115,USB接口111就将从GPS天线116提供的位置数据和时间数据通过PCI总线85、桥接器83和主机总线82发送到CPU81。
IDE控制器/结构寄存器108是由两个IDE控制器即所谓主IDE控制器和所谓次IDE控制器以及结构寄存器等构成的。
主IDE控制器通过IDE总线113连接到连接器(未示出),其又连接到HDD114。次IDE控制器通过另一个IDE总线(未示出)与外部装置保持为可连接的。
HDD114存储电子邮件程序114A、自动导航程序114B、嵌合刻度转盘程序状态监控程序114C、嵌合刻度转盘驱动器114D、OS(操作系统软件)114E、读/写器控制程序114F、蓝牙控制程序114G、多个其它应用程序114H1到114Hn和在这些程序中使用的数据。在启动(引导)处理时,被存储在HDD114的程序114A到114Hn依次传送和存储在RAM86中。
还被连接到ISA/EIO总线112的是I/O接口117。I/O接口117被互连到ROM118、RAM119和CPU120。
ROM118预先存储IEEE1394I/F程序118A、LED控制程序118B、触垫输入监控程序118C、键输入监控程序118D、唤醒程序118E和嵌合刻度转盘状态监控程序118F。
IEEE1394I/F程序118A通过IEEE1394输入/输出端口70输入和输出基于IEEE1394的数据。LED控制程序118B控制点亮灯,其包括电源灯PL和电池灯BL,以及如需要也点亮消息灯ML和其它LED灯。触垫输入监控程序118C监控到触垫65的用户输入。键输入监控程序118D监控到键盘64或者另外键开关的用户输入。基于在桥接器108从定时器电路110提供的当前时间数据,唤醒程序118E检查发现其是否是预定时间。如果其是预定时间,唤醒程序118E就管理给引导预定过程(或者程序)的每个芯片供电。嵌合刻度转盘状态监控程序118F不变地监控嵌合刻度转盘63之旋转编码器的旋转和嵌合刻度转盘的按压。
ROM118还存储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118G。BIOS,即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是软件程序,用于控制在OS和应用程序以及外围装置(显示器、键盘、HDD等)之间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RAM119,作为寄存器119A到119F,包括:用于LED控制、触垫输入状态、键输入状态和时间设置的寄存器;和用于嵌合刻度转盘状态监控的I/O寄存器,IEEE1394I/F寄存器等。例如,当嵌合刻度转盘63被按压时,LED控制寄存器控制消息灯ML的点亮用来显示电子邮件的即时启动状态。当嵌合刻度转盘63被按压时,键输入状态寄存器存储操作键标志。时间设置寄存器允许设置任何时间。
通过未示出连接器连接到I/O接口117的是嵌合刻度转盘63、键盘64、触垫65和IEEE1394输入/输出端口70。当用户操作了嵌合刻度转盘63、键盘64和触垫65时,I/O接口117接收通过嵌合刻度转盘63、键盘64和触垫65分别输入的信号,并将各个信号输出到ISA/EIO总线112。I/O接口117还通过IEEE1394输入/输出端口70与外部交换数据。连接到I/O接口117的是电源灯PL、电池灯BL、消息灯ML、电源控制电路121和其它LED灯。
电源控制电路121连接到内部电池122或者AC电源。电源控制电路121给每个块供电,同时控制给外围装置中的内部电池122或者次电池充电。通过接口117,CPU120监控开或关电源的电源开关67。
即使当电源关时,由内部电源操作的CPU120能够通过BIOS118G执行IEEE1394I/F程序118A。更具体地说,即使当显示器62的LCD66上没有打开窗口,通过BIOS 118G的IEEE1394I/F程序118A不变地保持激活。如果OS 86E用被关的电源开关67而不在CPU81上运行,CPU120连续地执行用于监控嵌合刻度转盘状态的唤醒程序118E。不用需要在个人计算机51上的专用键,个人计算机51具有可编程电源键(PPK)功能。即使在省电状态或者在电源关状态期间,用户通过简单按压嵌合刻度转盘63而启动优选软件或者脚本文件(scipt file)
图12是详细表示图11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结构的方框图。
IC131包括CPU151,SPU(信号处理单元)152,SCC(串行通信控制器)153和存储器154。存储器154包括ROM161和RAM161。CPU151到存储器154通过总线155互连。
CPU151将ROM161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扩展到RAM162,并且根据从非接触IC卡246发送的响应数据和由图11所示CPU81提供的控制信号完成各种处理。例如,CPU151产生被发送到非接触IC卡246的命令,通过总线155将命令输出到SPU152,以及对从非接触IC卡246发送的数据完成验证处理。
当CPU151由附近的蜂窝电话52告知后面要讨论的每个处理中的卡ID时,CPU151响应于来自CPU81的命令将该卡ID通知蓝牙模块106。
SPU152在来自非接触IC卡246的响应数据从解调器134进来时完成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解调数据(解码Manchester代码),并且将所得解码数据提供给CPU151。SPU152在提供给非接触IC卡246的命令通过总线155进来时完成BPSK调制命令(将该命令编码成Manchester代码),并且将所得数据输出到调制器132。
SCC153通过总线155将数据从CPU81提供到CPU151,同时通过总线155将从CPU151输入的数据输出到CPU81。
调制器132用从SPU152提供的数据ASK(幅移键控)调制从振荡器电路(OSC)133提供的具有预定频率(例如为13.56MHZ)的载波,并且作为电磁波从天线135输出该调制的信号。另一方面,解调器134解调通过天线135获得的调制波(ASK调制波),并将解调数据输出到SPU152。
天线135辐射预定电磁波,并且基于其负载的变化,确定非接触IC卡246(蜂窝电话52)是否位于附近。当非接触IC卡246在附近时,天线135与非接触IC卡246交换各种数据。
图13是详细表示图11蓝牙模块106的方框图。
CPU171将ROM172中存储的控制程序扩展到RAM173,并且通常控制蓝牙模块106。CPU171到RAM173通过总线175互连。闪速存储器174连接到总线175。
闪速存储器174存储在每个蓝牙装置中设置并根据用户偏爱修改的蓝牙装置名,以及对蓝牙装置为唯一的蓝牙地址。
蓝牙地址即48位识别符对每个蓝牙装置是唯一的(仅仅一个)。蓝牙地址用于各种管理目的。
例如,如上述讨论的,为了建立微微网内同步,所有的从机必须获得涉及频率跳跃模式的信息。从机计算基于主机蓝牙地址的频率跳跃模式。
详细地,作为段,蓝牙地址包含:低24位的LAP(低地址部分);下一个8位的UAP(高地址部分);以及剩余16位的NAP(非有效地址部分)。整个28位即整个LAP的24位和UAP的低4位被用来计算频率跳跃模式。
基于在用于建立微微网同步的内存分页(paging)中获得的上述28位主机蓝牙地址和此刻由主机通知的蓝牙时钟,每个从机计算频率跳跃模式。
频率跳跃模式定义了在分页期间使用的分页频率跳跃模式、在查询期间使用的查询频率跳跃模式和在微微网内同步建立之后在主机和从机之间的通信中使用的信道频率跳跃模式。在下面的讨论中,当不需要区分这三种频率跳跃模式时,这三种频率跳跃模式被简单称为频率跳跃模式。
返回图13,闪速存储器174存储连接密钥(link key),其在微微网内同步建立之后验证蓝牙装置作为通信伙伴并且加密要发送的数据。根据需要,将连接密钥提供给CPU171。
输入/输出接口176管理从图11所示的CPU81提供的数据以及从基带控制器177提供的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基带控制器177将来自输入/输出接口176的数据提供给GFSK(高斯频移键控)调制器191以将数据发送到蜂窝电话52。当被提供了来自GFSK解调器197的数据时,基带控制器177将数据传递到总线175和输入/输出接口176之一上。
GFSK调制器191限制从基带控制器177提供的数据的高频分量,以主调制完成有关该数据的频率调制,以及将所得数据输出到频谱扩展器192。
频谱扩展器192根据按上述计算并由跳跃合成器195通知的频率跳跃模式转换载波频率,由此频谱扩展所提供的数据和将所得信号输出到通信控制器193。在蓝牙系统中,频谱扩展器192每隔625μs就跳跃频率,并且发送数据。
通信控制器193使用2.4GHZ的频带从天线194发射频谱扩展信号。通信控制器193将通过天线194接收的信号输出到频谱解扩器196。
频谱解扩器196根据由跳跃合成器195通知的频率跳跃模式跳跃所接收的频率,和获得来自蜂窝电话52的信号。频谱解扩器196还解扩所获得信号以再现来自蜂窝电话52的信号,并且将所得信号输出到GFSK解调器197。GFSK解调器197GFSK解调从频谱解扩器196提供的信号和将所得数据输出到基带控制器177。
现在讨论蜂窝电话52的结构。
图14是图6的蜂窝电话52的外部视图。
如图所示,蜂窝电话52包括显示器212和装置主体213,显示器212和装置主体213连接在枢纽部分211上。
显示器212在其左上角具有可伸缩的天线214,用于发送和接收。通过天线214,蜂窝电话52向和从作为固定无线终端的基站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
显示器212在其中心顶部还具有摄像机部分215,其在大约180度范围内是可旋转的。蜂窝电话52用摄像机部分215的CCD(电荷耦合器件)拍摄所希望的图像。
当用户通过将摄像机部分215旋转180度而将摄像机部分215设置成一直线时,显示器212出现如图15所示,朝前看,具有在摄像机部分215的后背安装的喇叭224。这样,蜂窝电话52被变换成其标准语音通信状态。
液晶显示器217安装在显示器212的中心。显示器212显示无线电波接收状态、电池剩余量、电话目录中寄存的目的地的名称和电话号码、通信记录、邮件内容、简单格式主页、由摄像机部分215的CCD摄像机216拾取的图像等。
装置主体213在其顶部表面具有包括从“0”键到“9”键之数字键、呼叫键、重拨键、结束键、电源键、清除键、电子邮件键等的操作键218。响应操作键218之操作的各种命令被输入到蜂窝电话52。
装置主体213还具有存储按钮219和在操作键218下面的麦克风220。蜂窝电话52记录在存储按钮219被操作时在通信期间的通信伙伴的声音。借助麦克风220,蜂窝电话52拾取在通信期间用户的声音。
嵌合刻度转盘221以其稍微突出位置在操作键218之上被可旋转地安装在装置主体213上。响应于嵌合刻度转盘221的旋转,蜂窝电话52完成各种操作,包括在液晶显示器217上显示的电话目录或者电子邮件的滚动操作、简单格式主页的翻页操作、图像滚动操作等。
用户旋转装置主体213上的嵌合刻度转盘221以从在液晶显示器217显示的电话目录的多个电话号码中选择希望的电话号码,并且将嵌合刻度转盘221向内按压到装置主体213中以确定所选择的电话号码。装置主体213完成对该电话号码的呼叫过程。
装置主体213在其后部安装有未示出的电池部件。当通话结束/电源键被接通时,电池部件给每个电路供电,由此准备用于操作的每个电路。
装置主体213在其左上端表面具有记忆棒槽222以用可拆装方式接纳记忆棒。当按压存储按钮219时,蜂窝电话52在记忆棒223中开始记录通信期间的通信伙伴的声音。响应于用户操作,蜂窝电话52在安装的记忆棒223中记录电子邮件、简单格式主页和通过CCD摄像机216捕捉的图像。
记忆棒223是一种闪速存储器卡,由索尼公司即本专利申请的申请人开发的。记忆棒223具有内置闪速存储单元,其是一种EEPROM(电可擦除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可电擦除、可编程和非易失性存储器,装在垂直尺寸21.5mmx水平尺寸50mmx厚度尺寸2.8mm的平坦和密闭的塑料壳中。诸如图像、声音和音乐之数据的写和读可以通过10个管脚实现。
蜂窝电话52通过插入其中的记忆棒223与另一个电子设备共享数据。
如果记忆棒223被安装到记忆棒槽222中,该记忆棒223具有安装在记忆棒223中的扩充预定功能的模块(芯片),则蜂窝电话52具有扩充功能。
如后面讨论的,具有蓝牙模块或者其中组装了非接触IC卡的记忆棒可以插入到蜂窝电话52中。即使蜂窝电话52没有这种模块,蜂窝电话52也因此能享受到用于与个人计算机51进行蓝牙通信和用于与非接触IC卡进行通信的扩展功能。
图16表示蜂窝电话52的内部结构。
通过主要总线241被连接到通常控制显示器212和装置主体213之主控制器231的是电源电路235、操作输入控制器232、图像编码器233、摄像机接口(I/F)单元234、LCD控制器236、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用器238、调制解调器电路239、语音编解码器240、红外线通信单元245、非接触IC卡246和蓝牙模块247。图像编码器233、图像解码器237、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用器238、记忆棒控制器243、调制解调器电路239和语音编解码器240通过同步总线242互连。
当用户接通谈话结束/电源键以使电池部件给每个电路块供电时,电源电路235准备好操作蜂窝电话。如后面所述,当非接触IC卡246发出启动蓝牙模块247的指令时,电源电路235供电和启动蓝牙模块247。
响应于来自具有断电状态的蓝牙模块247的非接触IC卡246的指令的上电的启动时刻,是非接触IC卡246从具有靠近个人计算机51的蜂窝电话52的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发射的电磁波的时刻。
在包含CPU、ROM、RAM等的主控制器231的控制下,蜂窝电话52将由麦克风220拾取的声音信号在声音通信模式期间使用声音编解码器240转换成数字声音数据。蜂窝电话52使用调制解调器电路239频谱扩展该数字声音数据,并将所得数据通过收发器电路244进行数字-模拟转换处理和频率转换处理,然后从天线214发射该所得信号。
在声音通信模式期间,蜂窝电话52放大由天线214接收的信号,对放大信号完成频率转换处理和模拟-数字转换处理,使用调制解调器电路239频谱解扩(depread)所得信号,和使用声音编解码器240将该解扩的信号变换成模拟声音信号。蜂窝电话52从喇叭224输出对应于该模拟声音信号的声音。
为了在数据通信模式期间发送电子邮件,蜂窝电话52将由操作操作键218和嵌合刻度转盘221输入的文本数据通过该操作输入控制器232发送到主控制器231。
主控制器231使用调制解调器电路239频谱扩展文本数据,使用收发器电路244对该频谱扩展数据完成数字-模拟转换处理和频率转换处理,和从天线214将所得信号发送到基站。
为了在数据通信模式期间接收电子邮件,蜂窝电话52使用调制解调器电路239频谱解扩从基站通过天线214接收的信号。在再现原始测试数据之后,蜂窝电话52通过LCD控制器236在液晶显示器217上显示文本数据作为电子邮件。
蜂窝电话52通过记忆棒控制器243将响应于用户操作所接收的电子邮件记录到记忆棒223。
为了在数据通信模式期间发送图像数据,蜂窝电话52通过摄像机接口单元234给图像编码器233提供由CCD摄像机216捕捉的图像数据。
如果蜂窝电话52不发送图像数据,由CCD摄像机216捕捉的图像数据通过摄像机接口单元234和LCD控制器236能够被直接显示在液晶显示器217上。
图像编码器233根据诸如MPEG(移动图像专家组)2或者MPEG 4之类的预定编码方法压缩编码从CCD摄像机216提供的图像,并将编码的图像数据发送到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用器238。
同时,蜂窝电话52通过声音编解码器240将在图像捕捉期间通过麦克风220拾取的声音作为数字声音数据发送到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用器238。
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用器238多路复用从图像编码器233提供的编码图像数据和从声音编解码器240提供的声音数据,调制解调器电路239频谱扩展所得的多路复用信号,以及收发器电路244对该频谱扩展信号完成数字-模拟转换处理和频率转换处理。所得信号然后通过天线214发射。
当蜂窝电话52在数据通信模式期间接收了被连接到简单格式主页的移动图像文件的数据时,调制解调器电路239频谱解扩通过天线214从基站接收的信号。所得的多路复用数据被发送到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用器238。
多路复用器/多路分用器238将多路复用数据多路分用成编码的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并且通过同步总线242给图像解码器237提供编码的图像数据和给声音编解码器240提供声音数据。
图像解码器237根据对应于诸如MPEG2或者MPEG4之类的预定编码方法的解码方法解码编码的图像数据,由此产生再现的移动图像数据。移动图像数据通过LCD控制器236被提供给液晶显示器217。蜂窝电话52显示在被连接到简单格式主页的移动图像文件中包含的移动数据。
声音编解码器240将声音数据变换成模拟声音信号,并将模拟声音信号输出到喇叭224。这样,蜂窝电话52再现在被连接到简单格式主页的移动图像文件中包含的声音数据。
类似于电子邮件,响应于用户操作,蜂窝电话52通过记忆棒控制器243能够将连接到所接收简单格式主页的数据存储到记忆棒223。
当靠近个人计算机51的非接触IC卡246接收了从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发射的电磁波时,响应之,提供各种信息给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
图17是详细表示非接触IC卡246结构的方框图。
例如,非接触IC卡246包括:所示天线(环形天线)270、电容器271和包括在一个芯片中封装剩余元件的IC。非接触IC卡246以半双工操作与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通信各种数据。非接触IC卡246不必为卡类结构。IC卡是仅仅为方便而使用的名字,并具有已经说明的功能和后面要说明的功能。还可利用的是Felica,其提供基本上类似于非接触IC卡246的功能。
CPU261将在ROM262中存储的控制程序展开到RAM263,和通常控制非接触IC卡246。例如,当天线270接收了从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发射的电磁波时,CPU261将作为非接触IC卡246中设置的识别信息的卡ID通知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
卡ID被自由地修改。例如,卡ID可以是与蓝牙模块247(蜂窝电话52)中设置的蓝牙装置名或者蓝牙装置名相同的名称。
接口269中的ASK解调器283解调在包络检测方法中通过天线270接收的调制波(ASK调制波),和将解调的信号输出到BPSK解调器272。具有预定频率的从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发射的电磁波与由天线270和电容器271构成的LC电路共振。
接口269使用ASK解调器283整流在天线270感应的AC磁场,使用电压调节器281调节整流的信号,和将该调节信号馈给每个电路块作为DC电源。从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发射的电磁波的功率被调节到产生给非接触IC卡提供足够功率的磁场,如后面讨论。
接口269中的振荡器电路284振荡具有与数据相同频率的信号,并且将信号提供给未示出的PLL。
当诸如卡ID的数据被发送到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时,接口269响应于从BPSK调制器268提供的数据而开和关预定的开关元件,并且仅仅在开关元件的开周期期间通过连接与天线270并联的预定负载而改变天线270的负载。
ASK调制器282根据天线270的负载的变化ASK调制从非接触IC卡读/写器105接收的调制波。调制分量然后通过天线270被发送到读/写器105(读/写器105的天线135上的终端电压被改变)(负载开关方法)。
如果由ASK解调器283解调的数据是BPSK调制数据,BPSK解调器272根据从未示出PLL提供的时钟信号解调该数据(解码Manchester代码),和将该解调数据输出到数据接收器273。数据接收器273按需要将所提供的数据输出到CPU261等。
BPSK调制器268BPSK调制从数据发射器267提供的数据(将数据编码成Manchester代码),和将该调制数据输出到ASK调制器282。
非接触IC卡246不仅给个人计算机51通知卡ID,而且完成各种处理,包括与读/写器105的验证处理和要发送数据的加密处理。
图18列出非接触IC卡246的规格。
如所讨论,读/写器105和非接触IC卡246之间的通信是以半双工操作进行的。通信的数据速率是211.875kbps。
也如图所示,13.56MHZ是在功率发射和从读/写器105到非接触IC卡246进行数据传送以及从非接触IC卡246到读/写器105进行数据传送中使用的频带的中心频率。
例如,用于功率发射的从读/写器105输出的无线电波是350mW。无线电波的覆盖距离典型为大约10cm,尽管其根据通信环境例如天线特性而改变也是如此。
从读/写器105到非接触IC卡246的数据传送是通过按上述ASK调制Manchester编码数据完成的。调制度(数据信号/载波最大振幅的最大幅值)是大约0.1。从非接触IC卡246到读/写器105的数据传送是通过在已经说明的负载转换方法中将输出数据变换成发送信号完成的(天线135的负载是通过响应于输出数据开和关开关单元改变的)。
返回参考图16的讨论,蓝牙模块247与个人计算机51的蓝牙模块106一起形成微微网,并且响应于来自主控制器231的命令发送和接收各种数据。
蓝牙模块247的结构等同于图13所示的,这里省略其详细讨论。在下面的说明中,蓝牙模块106的CPU称为CPU171A,蓝牙模块247的CPU称为CPU171B。这对其它单元也是相同的。
在上面的讨论中,非接触IC卡246和蓝牙模块247包含在蜂窝电话52中。另外,非接触IC卡246和蓝牙模块247可以被组装在记忆棒223中,并且具有这些单元的记忆棒223可以被装入蜂窝电话52中。非接触IC卡246和蓝牙模块247由记忆棒控制器243控制。
图19表示蜂窝电话52的功能方框图。
主机程序301提供蜂窝电话52的基本功能,诸如通信功能和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功能。非接触IC卡控制程序302控制非接触IC卡246的操作,同时与卡ID设置程序303、蓝牙控制程序304等合作完成各种处理。
当蜂窝电话52靠近个人计算机51时,非接触IC卡控制程序302给读/写器105提供设置的卡ID,并且响应于从读/写器105接收的电磁波启动蓝牙模块247(蓝牙控制程序304)。
卡ID设置程序303管理在EEPROM264中存储的卡ID,和响应于来自用户的命令按需要重写卡ID。卡ID设置程序303设置卡ID,使得卡ID至少包含蓝牙装置名。
蓝牙控制程序304控制蓝牙模块247的操作,以及建立与另一个蓝牙装置的通信。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管理在闪速存储器174B(蓝牙模块247的闪速存储器)中设置的蓝牙装置名。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设置与卡ID相同的蓝牙装置名,并且在闪速存储器174B中存储蓝牙装置名。
现在讨论图6所示通信系统的操作。
首先,参考图20和图21的流程图讨论在微微网内同步建立之后,用于识别通信伙伴的个人计算机51的一系列处理步骤。
在下面的处理中,个人计算机51是主机,而其它蓝牙装置(诸如蜂窝电话52或者PDA53)是从机。在下面流程图的讨论中,通信是指在微微网内同步建立之后执行的蓝牙通信和通信伙伴的识别。
在步骤S121,读/写器控制程序86F使得发射电磁波来检测封装了非接触IC卡的终端(蜂窝电话52)。使用预定命令,读/写器控制程序86F控制读/写器105,由此使得用预定周期从天线135发射电磁波。
当在步骤S131电磁波靠近个人计算机51的蜂窝电话52接收时,非接触IC卡控制程序302处理步骤S132。非接触IC卡控制程序302从EEPROM 264中读出卡ID(蓝牙装置名)和将该卡ID通知读/写器105。
如所讨论,通知给读/写器105的卡ID是与蓝牙装置名相同的信息或者包含蓝牙装置名的信息。
在步骤S122,读/写器控制程序86F接收由非接触IC卡246通知的蓝牙装置名。在步骤S123,读/写器控制程序86F将蓝牙装置名通知蓝牙控制程序86G。
在步骤S101,蓝牙控制程序86G获得在蜂窝电话52中设置的蓝牙装置名。在完成参考图2和图3讨论的各种处理之前,蓝牙控制程序86G获得在微微网内同步建立之后与之进行通信的终端(蜂窝电话52)的蓝牙装置名。
通过蓝牙控制程序86G完成的在步骤S102到S116中的处理步骤、通过蓝牙控制程序304完成的在步骤S141到随后的步骤中的处理步骤、以及通过PDA53的蓝牙控制程序完成的在步骤S161到随后的步骤中的处理步骤是与参考图2和图3已经讨论的查询和分页中的步骤等同的。
换言之,蓝牙控制程序86G在步骤S102控制蓝牙模块106,由此广播IQ包。
更具体地说,蓝牙控制程序86G使用24位(9E8B33)预置LAP和4位(全为0)预置UAP以及所有28位蓝牙时钟,产生查询频率跳跃模式。
蓝牙控制程序86G使用从预置LAP的9E8B00到9E8B3F的一个地址块产生IAC(查询访问代码),和以所计算的查询跳跃模式广播由访问代码形成的IQ包。
蓝牙通信中发送和接收的包包含:用作为发送包目的地之基点(base)68位或者72位访问代码、包含管理通信链路之参数的54位包头、以及0到2745位作为用户数据的有效载荷(payload)(可变长度)。
在蓝牙模块106的单元处理之后从天线194广播的IQ包在步骤S141由蜂窝电话52的蓝牙控制程序304接收,和在步骤S161由PDA53的蓝牙控制程序接收。
在步骤S142,蓝牙控制程序304将FHS包发送给个人计算机51以通知从机的属性,由此回答查询。涉及蓝牙模块247之蓝牙地址和蓝牙时钟的信息包含在FHS包的有效载荷中。
蓝牙控制程序86G在步骤S103接收FHS包,和从蜂窝电话52中获得属性信息。
在步骤S162,表示PDA 53之属性的FHS包被类似发送,蓝牙控制程序86G在步骤S104接收FHS包。
在上述查询处理之后,蓝牙控制程序86G已经获得了附近出现的所有从机的属性信息。
在步骤S105,蓝牙控制程序86G基于从蜂窝电话52获得的FHS包中说明的信息产生ID包,和将ID包发送到蜂窝电话52。
具体地说,蓝牙控制程序86G基于在蓝牙模块247中设置的蓝牙地址的24位LAP和低4位UAP以及28位的蓝牙时钟计算分页频率跳跃模式。
根据所计算的分页频率跳跃模式,蓝牙控制程序86G使用蓝牙模块247的LAP产生DAC(装置访问代码)和将由DAC形成的ID包发送到蜂窝电话52。
当在步骤S143接收了ID包时,蓝牙控制程序304处理步骤S144。蓝牙控制程序304将相同的ID包发送到个人计算机51以通知个人计算机51该ID包已经被正常接收。
在步骤S106,蓝牙控制程序86G接收从蜂窝电话52发送的ID包。在步骤S107,蓝牙控制程序86G将FHS包发送到蜂窝电话52以通知自身的属性。
在步骤S145,蓝牙控制程序304接收从个人计算机51发送的FHS包,以及获得主机的属性信息。在步骤S146,蓝牙控制程序304将ID包发送到个人计算机51以通知FHS包已经被接收。
蓝牙控制程序304处理步骤S147和与个人计算机51建立微微网内同步。
具体地说,蓝牙控制程序304基于在个人计算机51(蓝牙模块106)中设置的蓝牙地址的24位LAP和低4位UAP以及27位蓝牙时钟产生信道频率跳跃模式,以及建立频率轴同步。
蓝牙控制程序304基于由个人计算机51通知的蓝牙时钟给自己管理的蓝牙时钟加一个偏移(差值),并建立时间轴同步。
在步骤S108,蓝牙控制程序86G接收从蜂窝电话52发送的ID包。
为了与多个从机建立同步,作为主机作用的个人计算机51对每个从机重复分页操作,由此连续地增加形成微微网的从机数目。具体地说,在步骤S109到步骤S112和在步骤S163到步骤S167中,在个人计算机51和PDA53之间完成类似的分页操作并由此建立微微网内同步。
当与所有从机建立了微微网内同步时,蓝牙控制程序86G请求每个从机中设置的蓝牙装置名的通知。在步骤S113,蓝牙控制程序86G请求蜂窝电话52通知蓝牙装置名。
当在步骤S149接收了该请求时,蓝牙控制程序304处理步骤S149。蓝牙控制程序304读出闪速存储器174B中设置的蓝牙装置名,并通知该蓝牙装置名。
在步骤S114,蓝牙控制程序86G接收从蜂窝电话52发送的蓝牙装置名。
在步骤S115,蓝牙控制程序86G请求PDA53通知蓝牙装置名,并在步骤S116接收响应。
在步骤S117,蓝牙控制程序86G从已经通知蓝牙装置名的多个从机之中识别具有其中设置并由读/写器105已经通知的蓝牙装置名的从机作为通信伙伴,和开始与所识别从机的通信。由于已经使用电磁波通知了蜂窝电话52的蓝牙装置名,个人计算机51完成与蜂窝电话52的后续通信。
蓝牙控制程序86G请求蜂窝电话52将从蜂窝电话52可获得的简档文件(服务)通知蓝牙控制程序86G。蓝牙通信中,所有协议和用户接口的说明是为其上希望安装蓝牙模块的每个装置规定的,简档文件是通过使用中的协议规定的。简档文件是与每层蓝牙的功能联系和与以每个应用为基础的层协作而规定的。
蓝牙控制程序86G从由蜂窝电话52通知的简档文件中选择预定的简档文件,和基于所选择的简档文件完成通信。
在获得可利用的简档文件之前或者在选择了简档文件之后的通信之前,有时可以要求相互验证。个人计算机51和蜂窝电话52在其各个数据库中设置连接密钥和使用连接密钥相互验证。
例如,当个人计算机51和蜂窝电话52第一次相互通信时,用户在连接密钥的设置中被要求输入PIN(个人识别号)代码。基于该输入的PIN代码和所产生的随机数设置该连接密钥。设置的连接密钥与通信伙伴的蓝牙地址相联系,然后被寄存在各个数据库中。
根据应用,连接密钥被定义成“初始化密钥”、“专一密钥”、“合成密钥”或者“主机密钥”。如上所述,基于用于首次通信的PIN代码和随机数而设置的链路密钥是初始化密钥。使用初始化密钥的验证处理需要初始化密钥、请求验证的终端的蓝牙地址和由完成验证的终端产生的128位随机数。
如上所述,通过读/写器105的通信,个人计算机51从非接触IC卡246获得微微网内同步建立之后与之通信的终端的蓝牙装置名。基于该信息,区别出与之通信的伙伴。如图6所示,蓝牙通信仅仅在个人计算机51和蜂窝电话52之间开始,不用选择终端,即使PDA53出现在个人计算机51的附近也是如此。
为了完成与个人计算机51的蓝牙通信,通过将蜂窝电话52简单靠近个人计算机51,蜂窝电话52的用户能够启动蓝牙通信。为了将数据从个人计算机51传递到蜂窝电话52,通过将蜂窝电话52简单定位到个人计算机51,用户也能够类似地开始通信。
在上面的讨论中,个人计算机51、蜂窝电话52和PDA53的蓝牙模块已经启动了。如果蓝牙模块没有启动,则蓝牙模块可以在接收电磁波时刻被激活,接着可以建立微微网内同步。
下面参考图22和图23流程图讨论的通信系统的一系列处理步骤建立了与处于未引导(unbooted)状态的蓝牙模块的微微网同步。
参考图22和图23讨论的处理基本上等同于参考图20和图21讨论的同步建立处理。这两个处理之间的差别是:蜂窝电话52的蓝牙模块247响应于接收从读/写器105发射的电磁波而启动,而个人计算机51的蓝牙模块106响应于从非接触IC卡246发送并通过读/写器105接收的卡ID而启动。
在步骤S201,读/写器控制程序86F发射电磁波以检测包含非接触IC卡的终端。
在步骤S211,非接触IC卡控制程序302接收电磁波。在步骤S212,非接触IC卡控制程序302命令蓝牙控制程序304(非接触IC卡246)启动。
例如,非接触IC卡控制程序302将接收电磁波通知主机程序301。响应该通知,主机程序301启动蓝牙控制程序304,同时控制电源电路235给蓝牙模块247供电。
蓝牙控制程序304在步骤S221启动,和等待来自主机(个人计算机51)的查询(查询扫描中)。
在启动了蓝牙控制程序304之后,非接触IC卡控制程序302处理步骤S213以将设置的卡ID通知读/写器105。
读/写器控制程序86F在步骤S202接收卡ID,和在步骤S203启动蓝牙控制程序86G以给蓝牙模块106馈电。
蓝牙控制程序86G在步骤S181启动。在步骤S182,蓝牙控制程序86G接收读/写器控制程序86F已经从蜂窝电话52获得的蓝牙装置名(卡ID)。
在步骤S203启动了蓝牙控制程序86G之后,读/写器控制程序86F处理步骤S204,由此将从蜂窝电话52获得的卡ID通知蓝牙控制程序86G。
在后续处理步骤(步骤S183到S191的处理步骤)和步骤S222到S231的处理步骤中,蓝牙控制程序86G完成与非接触IC卡246的查询和分页,如参考图20和图21已经讨论的。根据由读/写器105通知的蓝牙装置名,蓝牙控制程序86G将蜂窝电话52识别为通信伙伴。
由于PDA53没有接收到来自读/写器105的电磁波,PDA53被保持在其未引导状态。因此更容易识别通信伙伴。
由于非接触IC卡246是响应于接收电磁波作为触发器而启动的,通过简单地将蜂窝电话52靠近个人计算机51而不用引导蓝牙控制程序304的操作,蜂窝电话52的用户就引导蓝牙控制程序304。与已经讨论的相同方法中,通信伙伴是基于由非接触IC卡246通知的卡ID被识别的,并且不用任何特别的操作,蓝牙通信是用个人计算机51实现的。
在上述讨论中,蜂窝电话52的蓝牙模块247是响应于接收从读/写器105发射的电磁波启动的,个人计算机51的蓝牙模块106是响应于接收从蜂窝电话52发送的卡ID启动的。但是,蓝牙模块可以在各种时刻启动。
例如,在个人计算机51通知了卡ID的时刻(紧跟在步骤S213之后的时刻)可以引导蜂窝电话52的蓝牙控制程序304。
在整个蜂窝电话52的断电状态,响应于电磁力(其是响应于接收电磁波产生的),整个蜂窝电话可以被接通,并且随后,可以引导蓝牙控制程序304。
在上述讨论中,非接触IC卡246和蓝牙模块247两者都包含在蜂窝电话52中。另外,其中安装了这些模块的记忆棒223可以被装载到记忆棒槽222中,并可以执行上述处理。
图24A是说明蜂窝电话52的示意图。作为装载了其中安装有非接触IC卡246和蓝牙模块247的记忆棒223的结果,蜂窝电话52具有扩展了的功能。
借助安装的记忆棒223,即使当蜂窝电话52既没有内置非接触IC卡246又没有内置蓝牙模块247时,蜂窝电话52也扩展其功能。由此完成用于建立微微网内同步的上述涉及的同步处理。
用于控制扩展功能或者新功能的控制程序从记忆棒223中读出,并被安装在蜂窝电话52中。另外,通过USB电缆,可以从诸如图11所示的磁盘101到半导体存储器104之一的记录媒体安装该控制程序。
除了通过使用记忆棒223,通过使用其中安装有非接触IC卡246和蓝牙模块247的外部单元321,如图24B中所示,在功能上可以扩展蜂窝电话52。外部单元321被连接到在蜂窝电话52的预定位置上安装的USB连接器或者用于充电电缆(charging cable)的连接器上。
图25A是蜂窝电话52的示意图,其具有内置蓝牙模块247和仅仅通过使用记忆棒223扩展非接触IC卡246的功能。
记忆棒223被装载到蜂窝电话52中,并且在非接触IC卡246中设置的卡ID被设置成包含蓝牙模块247中设置的蓝牙装置名。由此实现用于建立微微网内同步的上述涉及的建立处理。卡ID或者蓝牙装置名的重写过程将在后面参考流程图讨论。
仅仅非接触IC卡246的功能是通过使用外部单元321和蜂窝电话52扩展的,如图25B中所示。
与图25A相反,图26A是蜂窝电话52的示意图,其具有内置非接触IC卡246。蓝牙模块247的功能是通过使用记忆棒223扩展的。图26B是蜂窝电话52的示意图,其中蓝牙模块247的功能是通过使用外部单元321扩展的。
如果不需要区分记忆棒223和用于下面讨论的扩展非接触IC卡246的功能、蓝牙模块247的功能或者两者的外部单元321,则这两个单元的每一个都称为功能扩展单元。
按需要用于重写卡ID和蓝牙装置名之一的蜂窝电话52的处理参考流程图讨论。
如所讨论,用户可根据用户自己的偏爱修改卡ID和蓝牙装置名。为了基于使用电磁波提供的蓝牙装置名来建立微微网内同步,至少蓝牙装置名必须包含在卡ID中。
用于基于卡ID写蓝牙装置名的蜂窝电话52的处理现在将参考图27说明的流程图进行讨论。
在步骤S251,主机程序301从卡ID设置程序303查询卡ID以检查卡ID。当在步骤S271接收了该查询时,卡ID设置程序303处理步骤S272以读出在EEPROM264中设置的卡ID和将卡ID通知主机程序301。
在步骤S252,主机程序301接收卡ID。在步骤S253,主机程序301从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查询蓝牙装置名以检查蓝牙装置名。
在步骤S281,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接收查询。在步骤S282,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读出在闪速存储器174B中存储的蓝牙装置名和将蓝牙装置名通知主机程序301。
在步骤S254,主机程序301获得由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通知的蓝牙装置名,并将蓝牙装置名与一个已经通知卡ID比较。在步骤S255,主机程序301确定所获得卡ID是否至少包含蓝牙装置名(涉及蓝牙装置名的信息)。
如果主机程序301在步骤S255确定出卡ID是等同于蓝牙装置名或者卡ID包含蓝牙装置名,则处理结束。如果主机程序301在步骤S255确定出卡ID不包含蓝牙装置名,则算法处理步骤S256。主机程序301将所获得卡ID通知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
在步骤S283,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接收卡ID。在步骤S284,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设置等同于卡ID的蓝牙装置名。具体地说,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用等同于卡ID的信息重写闪速存储器174B中设置的蓝牙装置名。
这样,卡ID包含蓝牙装置名。如所讨论,靠近个人计算机51简单定位蜂窝电话52,使起主机作用的个人计算机51识别出微微网内同步建立之后的通信伙伴。
包括下面要讨论处理的卡ID或者蓝牙装置名的重写操作可以用预定周期完成。除蓝牙通信之外,非接触IC卡246可以在各种场合中找到应用,包括检票口通道和付款购买商品,并且按需要可以被修改。如果重写操作是用预定周期完成的,则每次进行蓝牙通信时用户免于复位卡ID。
在从读/写器105接收了电磁波时刻可以完成重写操作。这样,具有读/写器的主机更可靠地识别通信伙伴。
现在参考图28说明的流程图讨论用于基于蓝牙装置名重写卡ID的蜂窝电话52的处理,以设置等同于蓝牙装置名的卡ID。
图28说明的处理基本上等同于参考图27讨论的处理。具体地说,主机程序301分别从卡ID设置程序303和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中查询卡ID和蓝牙装置名以获得卡ID和蓝牙装置名。在步骤S295,主机程序301确定卡ID是否至少包含蓝牙装置名。如果主机程序301确定卡ID包含蓝牙装置名,则处理结束。
如果在步骤S295主机程序301确定卡ID不包含蓝牙装置名,则算法处理步骤S296。主机程序301将所获得的蓝牙装置名通知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
当在步骤S313接收了蓝牙装置名时,卡ID设置程序303处理步骤S314。卡ID设置程序303用与蓝牙装置名相同的卡ID(或者包含蓝牙装置名的卡ID)重写在EEPROM 264中设置的卡ID。
参考图29到图32讨论用于重写卡ID或者蓝牙装置名的蜂窝电话52的处理。蜂窝电话52通过功能扩展单元扩展了功能。
首先,参考图29所示流程图讨论具有扩展非接触IC卡246功能的功能扩展单元之蜂窝电话52的处理。
在步骤S331,主机程序301确定用于扩展非接触IC卡246之功能的功能扩展单元是否被装载。主机程序301等待备用直到确定出装载了功能扩展单元。如果主机程序301在步骤S331确定出图25A所示记忆棒223和图25B所示外部单元321之一被装载,则算法处理步骤S332。
后续处理与参考图27讨论的处理保持不变。具体地说,主机程序301获得卡ID和蓝牙装置名,并且在步骤S336确定出卡ID是否至少包含了蓝牙装置名。
如果主机程序301在步骤S336确定出卡ID包含蓝牙装置名,则处理结束,否则算法处理步骤S337。主机程序301将卡ID通知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
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用与所接收卡ID相同的卡ID重写所设置的蓝牙装置名。
这样,已经购买了用于扩展非接触IC卡246功能的记忆棒223的用户,按照需要通过将记忆棒223简单地装载到蜂窝电话52中就重写了蓝牙模块247的蓝牙装置名。
使用功能扩展蜂窝电话52,用户执行用于建立微微网内同步的上述涉及的建立处理。不需要选择通信伙伴,用户就可开始蓝牙通信。
类似于图29说明的流程图,图30的流程图说明了蜂窝电话52的处理,该蜂窝电话52具有扩展非接触IC卡246功能的在其中装载的功能扩展单元。图30的流程图不同于图29的流程图在于要重写的信息。
更具体地说,如果确定出用于扩展非接触IC卡246功能的功能扩展单元安装了,以及确定出至少蓝牙装置名没有包含在所设置卡ID中,则卡ID在图30所示流程图中基于蓝牙装置名被重写。
参考图31所示流程图讨论其中安装了用于扩展蓝牙模块247之功能的功能扩展单元的蜂窝电话52的处理。
在步骤S411,主机程序301确定用于蓝牙模块247之功能的功能扩展单元是否被装载,并且等待直到确定出装载了功能扩展单元。如果主机程序301在步骤S411确定出图26A所示记忆棒223和图26B所示外部单元321之一被装载,则算法处理步骤S412。
后续处理与参考图27说明的处理保持不变。更具体地说,主机程序301获得卡ID和蓝牙装置名,并且在步骤S416确定出卡ID是否至少包含了蓝牙装置名。
如果主机程序301在步骤S416确定出卡ID至少包含蓝牙装置名,则处理结束,否则算法处理步骤S417。主机程序301将卡ID通知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
蓝牙装置名设置程序305用与所接收卡ID相同的卡ID重写蓝牙装置名。
在上述处理中,用户按照需要通过简单地购买用于扩展蓝牙模块247功能的记忆棒223和将记忆棒223装载到蜂窝电话52中,就重写了蓝牙装置名。使用蜂窝电话52,用户执行用于建立微微网内同步的上述涉及的建立处理。
类似于图31说明的流程图,图32的流程图说明了蜂窝电话52的处理,该蜂窝电话52安装了扩展蓝牙模块247之功能的功能扩展单元。图32的流程图不同于图31的流程图在于要重写的信息。
更具体地说,如果确定出用于扩展蓝牙模块247功能的功能扩展单元安装了,以及确定出至少蓝牙装置名没有包含在所设置卡ID中,则卡ID在图32所示流程图中基于蓝牙装置名被重写。
在上述讨论中,配置了用于分别存储卡ID和蓝牙装置名的存储器。另外,这些信息块可以被存储在由非接触IC卡246和蓝牙模块247共享的物理上的单一存储器中。共享存储器可以被组装成记忆棒223或者可以包含在蜂窝电话52中。
在上述讨论中,个人计算机51是主机,蜂窝电话52是从机。两个设备在角色上可以互换。如果读/写器也配置在蜂窝电话52中,则蜂窝电话52可以检测个人计算机的出现,并且微微网内同步可以基于由个人计算机51中的非接触IC卡通知的卡ID而建立。
在通信系统中,蓝牙装置名是通过在非接触IC卡和读/写器之间的通信获得的,以及微微网内不同是基于蓝牙装置名建立的。该通信系统不仅可以适用于在个人计算机51和蜂窝电话52之间的通信,而且适用于在各种设备之间的通信。
例如,在诸如蜂窝电话52或者PDA53之类的终端和诸如电视接收机、汽车导航系统、自动售货机和ATM(自动取款机)之类的设备之间可以构成上述涉及的通信系统。只要至少蓝牙模块和非接触IC卡两者被配置在蜂窝电话52和PDA52的每一个中,以及蓝牙模块和非接触IC卡的读/写器被配置在电视接收机、汽车导航系统、自动售货机和ATM的每一个中就够了。
如果这两个设备中的一个具有读/写器,则本发明可适用于在蜂窝电话之间、在PDA之间、在PDA和数字摄像机之间、或者在PDA和数字视频摄像机之间建立微微网内同步。
电磁感应单元(包括读/写器和非接触IC卡)和蓝牙模块不仅被用于设备之间的连接,而且被安装在诸如汽车、电力机车、轮船或者飞机之类的移动目标、建筑物内或者大街上任何地方。通过蓝牙模块,电磁感应单元被连接到诸如因特网、LAN(局域网)或者WAN(广域网)的网络上,并且因此构建普遍存在的社区(诸如普遍存在的网络社区或者普遍存在的计算社区)。
图33说明由实现本发明的通信系统构成的普遍存在社区的概念。
按所示连接到因特网354的是访问节点351和352,服务器355和356,以及客户PC357。各种信息在因特网354上交换。
连接到访问节点351的是非接触IC卡371、蓝牙模块372和读/写器373。蜂窝电话52的用户简单地将蜂窝电话52靠近访问节点351以完成识别通信伙伴的上述涉及处理。随后,用户获得通过蓝牙通信访问因特网354的权利。
读/写器381和无线LAN访问点382被配置在访问点352上。当具有非接触IC卡391和无线LAN客户392的PDA353的用户简单将PDA353定位靠近访问点352时,完成识别通信伙伴的上述处理。用户因此获得通过无线LAN访问因特网354的权利。
通过将蜂窝电话52简单定位到街上普遍安装的访问点351,蜂窝电话52的用户可以从服务器355获得希望的内容,参与服务器356发展的社团,容易和在任何时候来操作远程客户PC357。
除了蓝牙通信之外,本发明适用于诸如在访问点352和PDA353之间形成的无线LAN(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802.11b)的通信。例如,为了获得通过无线LAN访问因特网354的权利,非接触IC卡391将MAC(媒体访问控制)地址、信道号、ESS-ID(扩展服务集识别)等通知访问点352的读/写器381。
除了蓝牙通信之外的通信包括IrDA,HomeRF(SWAP),无线1394等,并且本发明适用于这些通信。
代替其中上述非接触IC卡246使用环形天线来完成功率传输和数据传递的通信方法,只要通过降低输出功率通信方法被预先设置成具有比蓝牙通信更短的通信覆盖距离,则可以使用任何其它的通信方法。
在上述讨论中,个人计算机51基于由非接触IC卡246通知的卡ID和由蓝牙模块247通知的蓝牙装置名来确定与之通信的设备。另外,只要信息是唯一识别信息,则可以使用任何信息。
例如,当128位的Ipv6(因特网协议版本6)被指定给每个设备时,起主机作用的个人计算机51基于由非接触IC卡246通知的识别信息识别与之通信的设备。
在上述讨论中,与之通信的终端是基于由非接触IC卡通知的卡ID识别的。另外,ID可以通过读/写器发给邻近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当读/写器通知了ID时,邻近终端基于ID完成重写自己蓝牙装置名的处理。通过参考所发行ID和在微微网内同步建立之后被通知的蓝牙装置名,具有该读/写器的主机识别与之通信的终端。这样,区分出不具有非接触IC卡的蓝牙装置和具有非接触IC卡的蓝牙装置。各种方法被用作为识别通信伙伴。
如上所述,当伙伴终端在同步建立之后首次完成蓝牙通信时,一定要给两终端输入相同的PIN代码。但是,根据本发明,通信伙伴是基于通过使用电磁波的通信而获得的识别信息来识别的,并且启动蓝牙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预先设置终端以消除输入PIN代码的需要。例如,使用电磁感应的通信允许两个终端共享预定的PIN代码。
当基于通过使用电磁感应的通信而获得的识别信息识别出通信伙伴并且启动了蓝牙通信时,可以基于预定简档文件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电磁感应的通信允许两个终端共享由自带终端提供的简档文件,并且从简档文件之中选择预定的简档文件。
只要卡大小是预定槽可接受的,则可用任何类型的卡来替换上述记忆棒223。作为可利用的记忆棒223的替换物例如可以是SD卡和CF卡。
在上述例子中,读/写器105和非接触IC卡246是分离部件。个人计算机51和蜂窝电话52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带有等同功能的单元。例如,具有各自功能的单元可以被组装成上述记忆棒223,以扩展个人计算机51和蜂窝电话52的功能。
上述系列处理步骤可以使用硬件或者软件执行。
如果系列处理步骤是使用软件实现的,构成软件的计算机程序可以从网络或者记录媒体安装到组装成专用硬件或者通过安装各种程序实现各种功能之通用目的计算机的计算机上。
记录媒体可以是封装媒体,其与设备分开配置以给用户提供软件程序。如图1 1中所示,封装媒体可以是磁盘101(包括软盘)、光盘102(包括紧密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通用盘(DVD))、磁光盘103(包括MD(迷你盘))以及半导体存储器104。记录媒体还可以是HDD114和ROM118之一,其每一个都以其安装状态提供在设备中,并且具有在其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说明在记录媒体中存储的软件程序的处理步骤一般以每个流程图中所表示的时间顺序执行。但处理步骤以该时间顺序执行不是必须的。几个处理步骤可以并行或者独立地执行。
本说明书中,系统是指包含多个设备的整个系统。
实用性
在上述本发明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中,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用于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的,以及终端名信息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的。通信伙伴是使用获得的识别信息和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的。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第三无线通信单元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三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同步是当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了无线通信的同步时,通过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发送和接收经过第四无线通信单元的预定信号建立的;以及自带终端的终端名是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传输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四无线通信单元被提供的。这样,在同步建立之后识别出通信伙伴,并且容易和快速地开始通信。
在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中,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与包括该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是使用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的,以及终端名信息是从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通信伙伴是使用所获得的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的。这样,在同步建立之后识别出通信伙伴,并且容易和快速地开始通信。
在本发明的通信终端、通信方法和程序中,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预定请求被提供的;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建立的;以及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是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被提供的。
在本发明的第一扩展装置中,连接终端被电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以及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的。终端名信息是从通过同步处理装置建立了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获得的,和通信伙伴是使用所获得的识别信息和所获得的终端名信息识别的。即使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没有配置在信息处理设备中,第一扩展装置也扩展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并且通信被容易和快速地开始。
在本发明的第二扩展装置中,连接终端被电连接到通信终端;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是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被提供的,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建立的;以及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是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被产生的。即使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没有配置在信息处理设备中,第二扩展装置也扩展信息处理设备的功能,并且通信被容易和快速地开始。

Claims (21)

1、一种包括普遍存在的网络的通信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设备和多个通信终端,
其中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第一同步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
第二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通过第一同步处理装置建立了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以及
识别处理装置,用于从具有由第二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终端名信息的多个通信终端之中,识别出具有由第一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的通信终端作为通信伙伴,
其中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提供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三无线通信单元将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三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
第二同步处理装置,用于当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了无线通信的同步时,通过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发送和接收经过第四无线通信单元的预定信号来建立同步;以及
第二提供处理装置,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传输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四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
2、一种用于包括普遍存在的网络之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该通信系统包括信息处理设备和多个通信终端,
其中用于信息处理设备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第一同步处理步骤,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
第二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在第一同步处理步骤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以及
识别处理步骤,用于从具有在第二获得处理步骤获得终端名信息的多个通信终端之中,识别出具有在第一获得处理步骤获得识别信息的通信终端作为通信伙伴,和
其中用于通信终端的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提供处理步骤,用于使用第三无线通信单元将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三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
第二同步处理步骤,用于当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了无线通信的同步时,通过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发送和接收经过第四无线通信单元的预定信号来建立同步;以及
第二提供处理步骤,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传输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第四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
3、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同步处理装置,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
第二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通过同步处理装置建立了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以及
识别处理装置,用于从具有由第二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终端名信息的多个通信终端之中,识别出具有由第一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的通信终端作为通信伙伴。
4、权利要求3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通信覆盖距离比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通信覆盖距离短。
5、权利要求3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第一获得处理装置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6、权利要求3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都包含蓝牙装置名。
7、权利要求3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都包含对通信终端为唯一的IP地址。
8、权利要求3的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启动处理装置,用于响应由第一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来启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
9、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同步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
第二获得处理步骤,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在同步处理步骤被建立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以及
识别处理步骤,用于从具有在第二获得处理步骤获得终端名信息的多个通信终端之中,识别出具有在第一获得处理步骤获得识别信息的通信终端作为通信伙伴。
10、权利要求9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识别信息包含蓝牙装置名,以及
其中,第一获得处理步骤包括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11、一种通信终端,包括:
第一提供处理装置,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预定请求而提供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
同步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而建立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以及
第二提供处理装置,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
12、权利要求11的通信终端,其中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通信覆盖距离比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的无线通信覆盖距离短。
13、权利要求11的通信终端,其中第一提供处理装置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将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14、权利要求11的通信终端,其中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的每一个至少包含蓝牙装置名。
15、权利要求11的通信终端,其中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都包含对通信终端为唯一的IP地址。
16、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提供处理步骤,用于使用发送和接收预定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预定请求而提供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
同步处理步骤,用于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而建立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以及
第二提供处理步骤,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
17、权利要求16的通信方法,其中识别信息和终端名信息的每一个至少包含蓝牙装置名;和
其中,第一提供处理步骤包括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将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提供给信息处理设备,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来发送和接收数据。
18、一种与信息处理设备可连接的扩展装置,包括:
被电连接到信息处理设备的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连接终端;
第一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通过环形天线向邻近通信终端供电和发送数据,以及从邻近通信终端接收数据的第一无线通信单元获得邻近通信终端的识别信息;
同步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建立与包括该邻近通信终端之多个通信终端的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
第二获得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从通过同步处理装置建立了同步的多个通信终端获得终端名信息;和
识别处理装置,用于从具有由第二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终端名信息的多个通信终端之中,识别出具有由第一获得处理装置获得的识别信息的通信终端作为通信伙伴。
19、一种与通信终端可连接的扩展装置,包括:
被电连接到通信终端的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连接终端;
第一提供处理装置,用于使用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响应于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而提供自带终端的识别信息,该第一无线通信单元使用通过环形天线感应的至少一部分功率发送和接收数据;
同步处理装置,用于通过发送和接收希望数据的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来发送和接收预定信号而建立与信息处理设备的同步;以及
第二提供处理装置,用于响应通过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接收的来自信息处理设备的请求,使用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提供自带终端的终端名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3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当响应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负载变化检测通信终端附近时,第一获得处理装置工作。
21、根据权利要求9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当响应于第一无线通信单元的负载变化检测通信终端附近时,执行第一获得处理步骤。
CNB028168887A 2001-07-18 2002-07-16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76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8520/2001 2001-07-18
JP2001218520A JP3671880B2 (ja) 2001-07-18 2001-07-18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方法、拡張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0086A CN1550086A (zh) 2004-11-24
CN1327660C true CN1327660C (zh) 2007-07-18

Family

ID=19052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688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7660C (zh) 2001-07-18 2002-07-16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4) US7885249B2 (zh)
EP (1) EP1408649B1 (zh)
JP (1) JP3671880B2 (zh)
KR (2) KR20100005729A (zh)
CN (1) CN1327660C (zh)
DE (1) DE60239272D1 (zh)
WO (1) WO20030095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55427B2 (ja) * 2001-07-19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方法、拡張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4655439B2 (ja) * 2001-09-13 2011-03-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03034661A1 (fr) * 2001-10-16 2003-04-24 Sony Corporation Systeme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et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traitement d'informations
DE10222115B4 (de) * 2002-05-17 2018-02-1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Gemeinsam verwendete Schaltkreise für Funktionseinheiten eines WLAN-Empfängers
DE10227558A1 (de) * 2002-06-20 2004-01-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ystem zum Datenaustausch zwischen mindestens zwei kontaktlosen Datenträgern
JP3870882B2 (ja) * 2002-09-12 2007-01-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情報通信装置及び情報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540426B1 (en) 2002-11-07 2009-06-02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Foldable transaction card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7278584B1 (en) * 2002-11-07 2007-10-09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music devices with convenient or foldable transaction cards
JP2004214994A (ja) * 2002-12-27 2004-07-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機器及び通信機器
JP3926277B2 (ja) 2003-02-17 2007-06-06 株式会社東芝 サービス提供装置、サービス提供プログラム及びサービス提供方法
JP4092692B2 (ja) * 2003-06-06 2008-05-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ATE360298T1 (de) * 2003-06-26 2007-05-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erfahren zur taktsynchronisation drahtloser 1394-busse für über ieee 802.11-lan netzwerk verbundene knoten
US7673066B2 (en) * 2003-11-07 2010-03-02 Sony Corporation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or mobile computer
JP4483271B2 (ja) * 2003-11-19 2010-06-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の応答データ処理方法
DE10356676B4 (de) * 2003-12-04 2012-07-19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Elektronisches Gerät mit einem Sicherheitsmodul
US7721956B2 (en) 2003-12-10 2010-05-25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Foldable transaction card systems
JP2005318528A (ja) * 2004-03-29 2005-11-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無線伝送装置、相互認証方法および相互認証プログラム
JP2005354136A (ja) * 2004-06-08 2005-12-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通信端末装置、接続管理サーバ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041944A (ja) * 2004-07-27 2006-02-09 Nissan Motor Co Ltd 通信装置、通信機器の登録方法
JP2006101293A (ja) 2004-09-30 2006-04-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通信装置、通信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方法
JP2006201959A (ja) 2005-01-19 2006-08-0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及びプリント端末装置並びに画像保存システム及び画像保存装置
JP4426482B2 (ja) * 2005-02-28 2010-03-03 Okiセミコンダクタ株式会社 パッケージ基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パッケージ基台を備えた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JP2006287767A (ja) * 2005-04-04 2006-10-19 Sony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900891B2 (ja) 2005-04-27 2012-03-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4774823B2 (ja) * 2005-06-16 2011-09-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設定方法、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設定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設定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
US7643798B2 (en) * 2005-12-09 2010-01-05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assive NFC activation of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070135112A1 (en) * 2005-12-13 2007-06-14 Lessing Simon R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a mobile multimedia or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720166B2 (en) 2006-03-30 2010-05-18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of decoding spatially multiplexed signals
US8654868B2 (en) * 2006-04-18 2014-02-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floaded processing for wireless applications
US8289159B2 (en) * 2006-04-26 2012-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localiz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WI405444B (zh) * 2006-04-26 2013-08-11 Qualcomm Inc 用於無線通訊之方法、電子裝置、電腦程式產品、耳機、手錶、醫療裝置及感測器
US8406794B2 (en) * 2006-04-26 2013-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of initiating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792792B2 (en) * 2006-05-22 2010-09-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nchronizing structured web site contents
JP4242398B2 (ja) * 2006-06-02 2009-03-25 フェリカネットワー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端末、icカード、読み書き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918905B2 (en) * 2006-06-06 2014-12-23 Future Di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to provide secure exchange of data between mobile phone and computer system
JP2008028852A (ja) * 2006-07-24 2008-02-07 Felica Networks Inc 情報処理端末、データ選択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080269927A1 (en) * 2007-04-30 2008-10-30 Szolyga Thomas H Playback of audio information through a wireless docking station
US20090031251A1 (en) * 2007-07-24 2009-01-29 Gofertech, Llc Wireless Management Interface
EP2026615B1 (en) 2007-07-30 2014-10-29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US20090159701A1 (en) * 2007-12-24 2009-06-25 Dynamics Inc. Payment cards and devices with enhanced magnetic emulators
US8905309B2 (en) * 2008-03-10 2014-12-0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Reader application device
EP2351440A4 (en) * 2008-10-24 2014-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PROPERTIES UNDER MULTIPLE ELECTRONIC DEVICES
US9614951B2 (en) * 2008-11-21 2017-04-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nalyz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proximate devices
US8812699B2 (en) * 2008-12-04 2014-08-1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in a multi-path environment
JP5454864B2 (ja) 2009-03-18 2014-03-26 株式会社東芝 Icカードおよび携帯端末システム
JP5338458B2 (ja) * 2009-04-28 2013-1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遠隔制御装置、通信装置、遠隔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090351B2 (en) * 2009-09-01 2012-01-03 Elliot Klein Geographical location authentication method
KR101674903B1 (ko) * 2009-10-20 2016-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개인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1807994B (zh) * 2009-12-18 2012-07-25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ic卡应用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JPWO2011152428A1 (ja) 2010-05-31 2013-08-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機器データ連携システム、認証装置、クライアント機器、情報機器データ連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423691B (zh) * 2010-06-14 2014-01-11 Pixart Imaging Inc 藍芽僕裝置及其相關認證方法
US20130217334A1 (en) * 2010-09-21 2013-08-22 Nationz Technologies Inc. Fast access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5691745B2 (ja) * 2011-03-31 2015-04-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KR20130060556A (ko) * 2011-11-30 2013-06-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디바이스 연결 장치 및 방법
JP6003279B2 (ja) * 2012-06-20 2016-10-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649165B2 (en) * 2012-07-16 2017-05-16 Cardiac Innovation, Llc Medical device identifier
JP6103872B2 (ja) * 2012-10-02 2017-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1995251B1 (ko) 2012-10-08 2019-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장치에서 전원을 제어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03856622A (zh) * 2012-12-06 2014-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设置移动终端功能模块名称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US9713182B2 (en) * 2013-01-28 2017-07-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KR102112610B1 (ko) * 2013-01-28 2020-05-1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장치 간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053151B1 (en) 2013-10-03 2022-01-12 Vendwatch Telematics, LLC Vending system
IN2014KO00113A (zh) * 2014-01-28 2015-07-31 Visteon Global Tech Inc
WO2015118971A1 (ja) * 2014-02-06 2015-08-13 アプリックスIp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JP6368107B2 (ja) * 2014-02-28 2018-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50280990A1 (en) * 2014-03-28 2015-10-01 General Luminaire Co., Ltd. Outdoor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JP6352672B2 (ja) * 2014-04-22 2018-07-04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6072635A1 (en) 2014-11-03 2016-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 thereof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ontents
JP6701676B2 (ja) * 2015-11-11 2020-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システム
CN105472545A (zh) * 2015-12-31 2016-04-06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蓝牙自动连接方法和主设备、从设备和系统
EP3473310B1 (en) 2016-06-10 2020-01-22 Nintendo Co., Ltd. Game controller
JP6782567B2 (ja) * 2016-06-10 2020-11-11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JP6893763B2 (ja) * 2016-06-10 2021-06-23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EP3254739B1 (en) 2016-06-10 2020-03-25 Nintendo Co., Ltd. Game controller
JP7083226B2 (ja) 2016-06-10 2022-06-10 任天堂株式会社 ゲームコントローラ
US9992318B1 (en) * 2017-03-31 2018-06-05 Sorenson Ip Holdings, Llc Storing messages
US11246132B2 (en) * 2017-11-28 2022-02-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ssage transmission with reduced interference
US10887765B2 (en) * 2018-07-30 2021-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protection using authentication packets in Bluetooth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32002A1 (en) * 1998-11-20 2000-06-02 Ericsson Inc.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proximity detection by mobile stations
CN1274508A (zh) * 1998-07-31 2000-11-22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
JP2001144781A (ja) * 1999-11-18 2001-05-25 Toshib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01156704A (ja) * 1999-11-26 2001-06-08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9650B1 (en) * 1997-06-16 2005-02-22 Swisscom Mobile Ag Mobile device, chip card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US7236271B2 (en) * 1998-11-09 2007-06-2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printhead and media drive
US6725061B1 (en) 1999-01-12 2004-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accessories coupled to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SE514264C2 (sv) * 1999-05-07 2001-01-2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tt kommunikationssystem
AUPQ439299A0 (en) * 1999-12-01 1999-12-23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Interface system
US6574266B1 (en) * 1999-06-25 2003-06-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se-station-assisted terminal-to-terminal connection setup
US6691173B2 (en) * 1999-07-06 2004-02-10 Widcomm, Inc. Distributed management of an extended network containing short-range wireless links
KR100677078B1 (ko) 1999-11-26 2007-02-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블루투스 장착 기기간 네트워크 운영 방법
SE515289C2 (sv) * 1999-11-29 2001-07-09 Tagmaster Ab Portabel kommunikationsenhet för läsning och/eller skrivning av data i identifieringsbrickor
EP1107512A1 (en) * 1999-12-03 2001-06-13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oftware for operating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SE9904683L (sv) 1999-12-17 2001-06-1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od och system för att etablera en radioförbindelse med kort räckvidd
JP4479040B2 (ja) * 2000-03-07 2010-06-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GB2364202A (en) * 2000-06-27 2002-01-1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obile phone for opening locks
TW484249B (en) * 2000-10-20 2002-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Antenna module
JP2002163584A (ja) * 2000-11-24 2002-06-07 Fujitsu Ltd 携帯情報端末を利用したカード決済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20080032738A1 (en) * 2001-03-07 2008-02-07 Palm, Inc. Portable wireless network
WO2004107185A1 (en) * 2003-05-27 2004-12-09 Macdonald, Dettwiler And Associates Lt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providing global, high quality movement of very large data files
US8422944B2 (en) * 2008-08-12 2013-04-16 Sony Corporation Personal function pad
DE102009049435A1 (de) 2009-10-14 2011-04-28 Wobben, Aloys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Betonfertigteilen und Schalungseinheit zum Herste llen von Betonfertigteile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4508A (zh) * 1998-07-31 2000-11-22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
WO2000032002A1 (en) * 1998-11-20 2000-06-02 Ericsson Inc. Radiocommunication system proximity detection by mobile stations
JP2001144781A (ja) * 1999-11-18 2001-05-25 Toshib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01156704A (ja) * 1999-11-26 2001-06-08 Ntt Docomo Inc 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eitai denwa wa benri na saifu ni pocket ni keitai dake gaareba ii seikatsu ga kuru Akira NIHEI,ASCII,Vol.25 No.7 20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0086A (zh) 2004-11-24
EP1408649A4 (en) 2007-11-14
KR100954008B1 (ko) 2010-04-20
KR20040022458A (ko) 2004-03-12
US7885249B2 (en) 2011-02-08
EP1408649B1 (en) 2011-02-23
WO2003009534A1 (fr) 2003-01-30
US20110117849A1 (en) 2011-05-19
US20120244855A1 (en) 2012-09-27
US8331986B2 (en) 2012-12-11
US8213986B2 (en) 2012-07-03
EP1408649A1 (en) 2004-04-14
US20130095762A1 (en) 2013-04-18
US20050025117A1 (en) 2005-02-03
US8538334B2 (en) 2013-09-17
JP2003032175A (ja) 2003-01-31
DE60239272D1 (de) 2011-04-07
JP3671880B2 (ja) 2005-07-13
KR20100005729A (ko) 2010-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27660C (zh) 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EP3214802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tarting a communication
JP4655439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774721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EP1427145B1 (en)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and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JP465542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通信端末および方法、拡張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Schilit et al. Device ensembles [ubiquitous computing]
JP2003224677A (ja) 情報提供システム、並びに、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WO200302187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7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7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