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8239A - 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8239A
CN103348239A CN2012800065772A CN201280006577A CN103348239A CN 103348239 A CN103348239 A CN 103348239A CN 2012800065772 A CN2012800065772 A CN 2012800065772A CN 201280006577 A CN201280006577 A CN 201280006577A CN 103348239 A CN103348239 A CN 1033482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lectrode
biosome sample
biosome
phenomen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657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8239B (zh
Inventor
吉冈永吏子
新野铁平
弘中颂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 Hei Holding Co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33482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2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82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2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01N27/327Biochemical electrodes, e.g.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for in vitro measurements
    • G01N27/3271Amperometric enzyme electrodes for analytes in body fluids, e.g. glucose in blood
    • G01N27/3273Devices therefor, e.g. test element readers, circui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1/00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 C12M1/34Measuring or testing with condition measuring or sensing means, e.g. colony coun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01N27/327Biochemical electrodes, e.g.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for in vitro measurements
    • G01N27/3271Amperometric enzyme electrodes for analytes in body fluids, e.g. glucose in bloo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G01N27/417Systems using cells, i.e. more than one cell and probe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G01N27/4175Calibrating or checking the analys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BBIO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GENETIC OR PROTEIN-RELATED DATA PROCESSING IN COMPUTATIONAL MOLECULAR BIOLOGY
    • G16B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statistic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informatics-related machine learning or data mining, e.g. knowledge discovery or pattern fi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49/00Particle spectrometers or separator tubes
    • H01J49/0027Methods for using particle spectrometers
    • H01J49/0036Step by step routines describing the handling of the data generated during a measur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8/00Aspects of pattern recogni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gnal processing

Abstract

一种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是进行生物体样品的测定的装置,其安装了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该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利用毛细现象使被点施的生物体样品导入到毛细管内,并使设置在毛细管内的试剂与生物体样品进行反应,上述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具有:安装部、电压施加部和检测部。安装部中安装了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电压施加部对沿着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毛细管配置的多个电极施加用于测定的电压。检测部基于从电压施加部向电极施加的电压的输出结果,排除由于毛细管的端部的绕流现象导致的生物体样品浸入的影响或由于浸入现象导致的血浆成分浸入试剂的影响,来检测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

Description

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例如在传感器上点施的生物体样品的信息(血糖值等)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测定血糖值的血糖值测定装置等这样的测定生物体数据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被广泛应用。
在这种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安装有利用毛细现象将点施到前端吸引口的生物体样品导入到毛细管内部的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并且,在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通过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电极施加规定电压并测定来自输出电极的输出值,从而测定血糖值等的生物体样品信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包含分析对象物的液体样品的量不足的情况下通知重新进行试验的电化学传感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4691号公报(2003年1月8日公开)
发明概要
但是,上述以往的传感器具有以下问题。
即,上述公报中公开的传感器的构成方式为:在生物体样品的流路中,将用于探测电极的子元件(sub-element)设置在工作电极的上游侧,如果在工作电极和子元件之间产生电化学导通,而使电流值超过任意的阈值,则判断为流过的电流足以进行有效的生物体样品的浓度测定试验,从而开始测定。
但是,在该以往的传感器中,电流值超过任意阈值之前的点施监视时间短(例如,1~5秒),在点施监视时间中,如果电流值不超过任意的阈值,则立即判断为出现错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废弃该传感器,再次进行刺破采血并使用新的传感器进行测定。
另一方面,近年来,用户正希望实现一种对通过延长点施监视时间从而即使在血液不充分的情况下也能进行追加点施的传感器。但是,如果将点施监视时间与以往相比大幅延长(例如,从1~5秒延长为10~120秒),则有时会发生沿着毛细管内的端部浸入(绕流现象)的生物体样品在一段时间后到达检测电极,而使电流值超过阈值的情况。此时,即使在为了实施正确的测定而没有填充量充足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现误判为填充了充足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
另外,在实施使用血液作为生物体样品的测定的情况下,尽管用于进行正确的测定的血液量不充分,但是,有时血液中的血浆成分也会浸入样品并到达检测血液流入的电极(浸入现象)。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由于电流值超过规定的阈值,从而误判为充分地填充了血液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即使在针对传感器的生物体样品的点施量少的情况下,也不会受到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能够正确地检测传感器的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
第一实施方案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进行生物体样品的测定,其安装了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毛细现象使点施的生物体样品导入到毛细管内,并使设置在毛细管内的试剂与生物体样品进行反应,上述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具有安装部、电压施加部和控制部。安装部中安装了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电压施加部对沿着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毛细管配置的多个电极施加用于测定的电压。控制部基于从电压施加部向电极施加电压测定到的输出结果,排除由于毛细管的端部的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而造成的生物体样品的浸入的影响,来检测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
在此,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在利用毛细现象将点施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生物体样品导入到毛细管内,并使设置在毛细管内的试剂与生物体样品进行反应的状态下,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电极施加电压进行生物体样品的测定,在该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基于对沿着毛细管设置的多个电极施加的电压的输出结果,将由于绕流现象而产生的毛细管端部的生物体样品的浸入的影响以及由于浸入现象而产生的血浆成分浸入试剂的影响排除,来检测生物体样品在毛细管内被导入到何种程度(导入程度)。
在此,“绕流现象”是指:在为了将生物体样品导入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内而设置的微小的导入用间隙(毛细管)内,生物体样品沿着宽度方向的两端浸入到毛细管的深处的现象。“浸入现象”是指:当使用血液作为生物体样品实施测定时,血液的血浆成分浸入到试剂中并到达检测电极的现象。
在发生这种绕流现象的情况下,例如,即使在传感器的生物体样品的点施量极少,生物体样品实际上没有被导入到检测电极上的状态下,也由于沿着毛细管的两端部浸入的生物体样品的缘故,而存在误检测为生物体样品被填充到毛细管内的可能性。
另外,在发生浸入现象的情况下,例如,即使在传感器上的血液的点施量极少,血液实际上没有被导入到检测电极上的状态下,血液中的血浆成分也会浸入到试剂中并到达检测电极,存在误检测为血液被填充到毛细管内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为了排除由于这种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缘故而出现误检测为导入了生物体样品的情况,基于对沿着毛细管配置的多个电极施加电压的输出结果,判断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的输出结果和正常填充时的输出结果,由此,能够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被导入到毛细管内的哪个位置。
另外,作为上述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发生时的输出结果和正常填充时的输出结果的判断方法,利用表示时间经过和输出结果的图形的特性在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发生时与正常填充时区别较大这一点,例如,基于图形的倾斜度之差或输出值的大小,能够检测是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的输出结果、还是正常填充时的输出结果。
由此,在点施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生物体样品的量少,并且在毛细管内在生物体样品没有充分填充的状态下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下,判断是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获得的输出值、还是由于正常填充获得的输出值,由此,能防止当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发生时误检测为正常填充了生物体样品的情况,并且能够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被填充到毛细管内的哪个位置。
其结果是,在例如具有自动启动功能的装置中也能避免当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错误地开始自动测定,并能够实施更正确的测定。
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控制部检测出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在判断为毛细管内没有填充量充足的生物体样品之后,检测出超过规定阈值的输出结果的峰值,来检测生物体样品的追加点施。
在此,作为检测出上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的结果,在当得知没有充分填充生物体样品之后而检测出向电极施加的电压的输出值的峰值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具有追加点施的值而检测出。
在此,追加点施是指:在当最初点施生物体样品时点施量不充分的情况下,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发出通知或使测定者注意到,从而再次在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上追加生物体样品的情况。
由此,即使在通过上述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的检测而得知毛细管内没有被填充测定所需要的量充足的生物体样品,从而不能开始测定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用装置检测出之后的追加点施,从而自动地检测出已处于能够测定的状态的这一情况。
其结果是,在具有例如自动启动功能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即使在当最初的点施时生物体样品的点施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生物体样品被填充到毛细管内成为能够测定的状态之前,防止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等的影响而错误地开始测定的情况,并在等待追加点施之后,自动地开始测定。
第三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是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电极具有:配置在毛细管的最深处的第一电极和配置在比第一电极更靠毛细管的入口侧且设置有试剂的区域中的第二电极。控制部基于与表示对第一即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所获得的输出结果的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判断毛细管内是正常的填充状态、还是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
在此,使用与表示对毛细管最深处的第一电极和试剂部分的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获得的输出结果的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判断通过施加电压而获得的输出值是由于生物体样品为正常填充状态形成的值、还是由于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形成的值。
在此,在与成为上述判断依据的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中,能够通过进行例如n次乘方而准确度高地检测出在正常填充时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表现出最具特征性差异的规定时间经过之后的期间的输出结果的值或输出结果的变化率。
由此,能够防止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导致的错误检测,能正确地检测出在从有试剂的部分到毛细管最深处之间是否填充了生物体样品。
第四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是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电极具有:配置在毛细管的最深处的第一电极;配置在比第一电极更靠毛细管的入口侧且设置有试剂的区域中的第二电极;以及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且比第二电极更靠毛细管的入口侧的第三电极。控制部基于与表示对第一和第三电极之间以及第二和第一电极之间按照每规定时间交替地施加电压所获得的输出结果的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判断毛细管内是正常的填充状态、还是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
在此,使用与表示对毛细管最深处的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之间以及试剂部分的第二电极和上述第一电极之间分别按照每规定时间交替地施加电压而获得的输出结果的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判断通过施加电压而获得的输出值是由于生物体样品为正常填充状态形成的值、还是由于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形成的值。
在此,在与成为上述判断依据的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中,能够通过进行例如n次乘方而准确度高地检测出在正常填充时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表现出最具特征性差异的规定时间经过之后的期间的输出结果的值或输出结果的变化率。
由此,能够防止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导致的错误检测,能正确地检测出从有试剂的部分到毛细管最深处之间的哪个位置为止填充了生物体样品。
第五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是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电极具有:配置在毛细管的最深处的第一电极;配置在比第一电极更靠毛细管的入口侧且设置有试剂的区域中的第二电极;以及配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且比第二电极更靠毛细管的入口侧的第三电极。控制部基于与表示对第一和第三电极之间施加电压所获得的输出结果的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判断毛细管内是正常的填充状态、还是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
在此,使用与表示对毛细管最深处的第一电极、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以及配置在比第二电极更靠毛细管的入口侧的第三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获得的输出结果的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判断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处于正常填充状态、还是处于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
在此,在与成为上述判断依据的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中,能够通过进行例如n次乘方而准确度高地检测出在正常填充时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表现出最具特征性差异的规定时间经过之后的期间的输出结果的值或输出结果的变化率。
由此,能够防止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导致的错误检测,能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是否被填充到毛细管的最深处。
第六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是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还具有显示与生物体样品相关的信息的显示部。控制部基于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的检测结果,使显示部显示催促追加生物体样品的点施的显示上。
在此,在检测出上述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之后,针对患者或测定者进行催促追加生物体样品的点施的显示。
由此,患者立即意识到最初点施的生物体样品不足,从而进行追加点施,由此,能够在不浪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情况下实施正确的测定。
第七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是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的任意一个中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还具有显示与生物体样品相关的信息的显示部。控制部基于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的检测结果使显示部显示测定错误的显示。
在此,在检测出上述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之后,针对患者或测定者进行表示生物体样品的点施量不足而不能测定这一内容的测定错误显示。
由此,患者立即意识到最初点施的生物体样品不足,从而进行追加点施,由此,能够在不浪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情况下实施正确的测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即使在点施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上的生物体样品的量少,在毛细管内没有充分填充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导致的生物体样品的误检测,且能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被填充到毛细管内的哪个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的立体图。
图2(a)是图1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b)是其侧剖视图。(c)是其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4是图2(c)的X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所进行的自动启动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a)的图形表示的是,在图1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当在传感器上只点施了通常的量的生物体样品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b)的图形表示的是,当生物体样品不足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c)的图形表示的是,当追加点施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d)~(f)表示的是,对应于(a)~(c)的时间经过与X的值的关系的图形。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进行的自动启动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a)的图形表示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当在传感器上只点施了通常的量的生物体样品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b)的图形表示的是,当生物体样品不足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c)的图形表示的是,当追加点施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d)~(f)表示的是,对应于(a)~(c)的时间经过与X的值的关系的图形。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进行的自动启动控制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10(a)的图形表示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当在传感器上只点施了通常的量的生物体样品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b)的图形表示的是,当生物体样品不足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c)的图形表示的是,当追加点施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d)~(f)表示的是,对应于(a)~(c)的时间经过与X的值的关系的图形。
图11(a)的图形表示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当在传感器上只点施了通常的量的生物体样品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b)的图形表示的是,当生物体样品不足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c)的图形表示的是,当追加点施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d)~(f)表示的是,对应于(a)~(c)的时间经过与X的值的关系的图形。
图12(a)的图形表示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当在传感器上只点施了通常的量的生物体样品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b)的图形表示的是,当生物体样品不足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c)的图形表示的是,当追加点施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d)~(f)表示的是,对应于(a)~(c)的时间经过与X的值的关系的图形。
图13(a)的图形表示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当在传感器上只点施了通常的量的生物体样品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b)的图形表示的是,当生物体样品不足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c)的图形表示的是,当追加点施时的随时间经过的输出结果。(d)~(f)表示的是,对应于(a)~(c)的时间经过与X的值的关系的图形。
图14(a)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b)为其侧剖视图。(c)为其俯视图。
图15是图14(c)的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X部分的放大图。
图16(a)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b)为其侧剖视图。(c)为其俯视图。
图17是图16(c)的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X部分的放大图。
图18(a)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所使用的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b)为其侧剖视图。(c)为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6(f)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进行说明。
[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具有本体外壳1、在其表面设置的显示部2以及操作用的操作按键33、以及设置在本体外壳1的下端的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安装部4。
(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构成)
如图2(a)~图2(c)所示,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是通过将基板5、垫片6和盖子7层叠而一体化形成的。在此,图2(a)是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展开立体图;图2(b)是从侧面观察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时的剖视图;图2(c)是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俯视图(不过,表示的是没有盖子7的状态)。
基板5是成为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基础的板状的部件,在其上表面设有电极(第二电极)8a、电极(第三电极)8b、电极(第一电极)8c。
在电极8a~8c的生物体样品的点施一侧设有与血液等的生物体样品进行反应的试剂10。
垫片6以夹在基板5与盖子7之间的方式配置,在点施生物体样品的一侧的端部具有沟槽11。另外,通过将基板5、垫片6和盖子7一体化,而使沟槽11的部分发挥作为生物体样品的导入路径的毛细管的功能。
点施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上的血液等的生物体样品,由于毛细管现象的缘故而进入发挥毛细管功能的沟槽11内的深处。然后,如果生物体样品到达试剂10的部分,则试剂10与包含在生物体样品中的特定成分(例如,血液中的葡萄糖)之间发生反应。在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基于该反应值来测定关于血糖值等的生物体样品的信息。
如图2(a)~图2(c)所示,基板5在长度方向上比垫片6以及盖子7长。由此,设置在基板5上的电极8a~8c的与生物体样品的点施侧相反一侧的端部向传感器外露出。因此,仅仅通过在本体外壳1的安装部4上安装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就能够将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与本体外壳1内的电路电连接。
盖子7在与垫片6的沟槽11的深处的端部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用于促使产生毛细管内的毛细管现象的空气孔7a。
如图2(b)所示,空气孔7a配置在比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设置了试剂10的位置还靠深处(图2中的右侧)的位置上。由此,能够利用毛细管现象将点施到毛细管的前端一侧(图2中的左侧)的血液等的生物体样品顺利地导入到试剂10的位置。
电极8a~8c在安装了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状态下,与设置在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一侧的电压施加部12和电流/电压转换部13连接(参照图3)。
(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的构成)
如图3的控制框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在本体外壳1内具有:安装了上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安装部4、电压施加部12、基准电压部12a、电流/电压转换部13、A/D(模拟/数字)转换部18、控制部20、存储部23和显示部2。
显示部2显示生物体样品的测定值(例如,血糖值)或后面提到的催促追加点施的信息或测定错误等的各种信息。
电压施加部12与安装了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安装部4连接,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电极施加规定的电压。
基准电压部12a对成为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电极部的端子施加基准电压。由此,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两端承受的电压成为从电压施加部12施加的电压与从基准电压部12a施加的电压之差。
电流/电压转换部13与安装了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安装部4连接,从电压施加部12以及基准电压部12a施加规定电压的结果是,将从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输出电极所输出的电流值转换成电压值。
A/D转换部18与电流/电压转换部12的输出侧连接,接收从电流/电压转换部12输出的信号,并且与控制部20连接。
控制部20参照来自A/D转换部18的输出值以及保存在存储部23中的阈值数据等,对显示部2、电压施加部12和基准电压部12a进行控制。另外,关于基于控制部20的测定开始前的阈值判断所进行的自动开启控制,后面会进行详细阐述。。
存储部23保存有进行后面要提到的阈值判断时所需的阈值数据、测定值和计算公式等,利用控制部20适当地将所需要的数据取出并使用。
(自动启动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如图4所示,对以在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毛细管内露出的方式配置的电极8a~8c施加规定的电压。然后,基于其输出结果,来判断点施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上的生物体样品是否被充分地填充到毛细管内,并以在成为充分填充的状态之前不开始的方式实施自动启动控制。
在此,如图4所示,在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中沿着毛细管(沟槽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电极8a~8c。另外,在此,将在配置了试剂10的部分所配置的电极表示为A电极;将配置在毛细管的最深处的电极8c表示为C电极;将以夹住电极8a(A电极)的方式配置的电极8b和8b表示为E电极。
在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在开始生物体样品的测定(例如,葡萄糖浓度的测定)之前,对上述A、C和E电极中的AC电极(电极8a,8c)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检测出生物体样品没有被充分地填充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毛细管内的状态,以在生物体样品成为被充分填充的状态之前不会自动地开始测定的方式进行自动启动控制。
另外,在以往的自动启动控制中,首先,对AE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生物体样品被导入到AE电极之间与试剂进行反应,在输出值超过阈值(优选10~50mV的电压。例如15mV等)之前待机。然后,如果输出值超过上述阈值,则将施加电压的电极切换到AC电极之间,在其输出值超过阈值(优选10~50mV的电压。例如20mV等)的情况下,开始葡萄糖等的测定。另外,执行该自动启动功能时的阈值的设定值,优选根据测定时的环境温度的高低进行变更。例如,在环境温度低于Temp1(例如15℃)的情况下,由于生物体样品与试剂的反应钝化,因此,只要设为施加到AE电极之间的电压的输出值的阈值(优选5~30mV的电压。例如7mV)、和施加到AC电极之间的电压的输出值的阈值(优选5~30mV的电压。例如10mV)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图5的流程图执行自动启动控制。
具体而言,首先,在步骤S1中,对AC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V1(优选150mV~1.0V的电压。例如500mV)。另外,该规定的电压V1是为了检测生物体样品是否填充到了毛细管内而施加的电压。
接下来,在步骤S2中,在由于对AC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导致输出值(作为将输出电流转换成电压之后的电压值而进行表示)成为规定的阈值V2(优选1~30mV的电压。例如12mV等)以上之前待机。
另外,此处说明的输出值(电流/电压转换之后的电压值:mV)=电流值(μA)×30(kΩ:电阻)。
然后,像这样经过规定的时间(优选10~120秒的范围。例如30秒)之后,进入步骤S6。在步骤S7中,控制部20控制显示部2以使显示测定错误。
接下来,如果输出电流超过上述阈值V2,则在步骤S3中计算出用于阈值判断的值X。具体而言,将某一时间T的输出值作为A、将该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1秒)前的输出值作为B,在各点计算出计算值X。
在此,计算值X利用以下公式(1)计算出。
X=(A4/B4-1)4···(1)
也就是说,在此,从输出电流值A、B的四次方的值之比中减去“1”,然后再进行四次方而计算出值X。
另外,在上述公式(1)中,对输出电流值A和B进行四次方的理由是为了提高用于更正确地检测出在毛细管内是否充分地填充了生物体样品的阈值判断的精确度。
另外,能够通过使用在上述公式(1)中计算出的值X的阈值判断来检测出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是以图6(a)以及图6(b)所示的图形为根据的。
图6(a)表示的是在传感器上点施了充分的量的生物体样品,且毛细管内被充分填充了的通常点施时的时间经过与输出电流值的关系。
在此,上述“充分的量”是指:充分发生用于测定的反应的量,即生物体样品充满到将毛细管内部的作用极整个覆盖的程度的量。虽然会根据毛细管的容积大小或毛细管内的作用极或其他检测电极的配置不同而不同,但优选充满到毛细管的容积的5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例如,在毛细管的容积为0.6μL的情况下,如果是0.5μL以上就能够称为充分的量。
另一方面,图6(b)表示的是:量不充分(例如小于0.5μL)的生物体样品被点施到传感器上,毛细管内没有被充分填充,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下的时间经过与输出电流值的关系。
即,在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点施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如图6(a)所示,在填充到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与试剂10之间会立即发生反应,因此,输出电流值在初始阶段就上升。另一方面,在没有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点施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如图6(b)所示,在填充到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与试剂10之间不会立即发生反应,由于在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缘故而缓缓浸入毛细管深处的生物体样品与试剂10之间慢慢地发生反应,因此,输出电流值保持着低电平的状态缓慢逐步上升。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点施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参照图6(a))下、和在点施不充分的量的生物体样品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参照图6(b))下,关注于输出电流值相对于时间经过的变化率(图形的倾斜度)具有较大差异这一点,使用确切地表示这些差异的数值X来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即,在步骤S4中,将在步骤S3计算出的值X与事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此,在值X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毛细管内填充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且为了自动地开始测定而向电极8a~8c施加测定用的电压。
具体而言,在点施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通常点施时),如图6(d)所示,值X在施加电压之后立即超过阈值。由此,控制部20控制电压施加部12,以使施加用于自动开始测定的电压。
另一方面,在步骤S4中,在值X低于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毛细管内没有填充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并且检测出的电流值是随着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而生成的电流值,并进入步骤S5。
具体而言,在点施不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发生绕流现象等时)下,如图6(e)所示,值X不超过阈值。由此,控制部20控制电压施加部12,以使不会错误地施加用于自动地开始测定的电压。
接下来,在步骤S5中,控制部20接收到步骤S3的阈值判断结果,从而控制显示部2,以使对患者显示催促追加点施的信息。另外,用于阈值判断时的阈值,优选根据测定时的环境温度的高低进行设定。作为具体的例子,在环境温度T小于20℃的情况下,设阈值为0.2;在环境温度T为20℃以上且小于30度的情况下,设阈值为0.5;在环境温度T为30℃以上的情况下,设阈值为1.2。并且,通过根据环境温度对阈值进行变更并与上述值X进行比较,来判断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
由此,即使在由于环境温度的高低的不同而使生物体样品与试剂10的反应进行程度产生差异从而使输出电流值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关地高精确度地实施自动启动控制。
另外,在此,虽然将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的能够测定的温度范围(5度~45度)分为三种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既可以分成两种以下的情况,也可以细分为4种以上的情况。
另外,在步骤S5中,在通过显示催促追加点施的信息,而使患者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追加点施了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毛细管内被一下子填充了生物体样品,开始与试剂10进行反应,因此,如图6(c)所示,输出电流值急剧上升,表现为峰值电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f)所示,通过检测出利用上述公式(1)计算出的值X超过阈值的峰值电流,从而能够检测出这种追加点施之后的毛细管内的填充状态。另外,关于该峰值电流的检测,也可以使用为了检测峰值电流而设定的阈值进行检测。
在此,上述图6(a)以及图6(b)的图形中的阈值表示的是在以往的自动启动控制时所使用的阈值。
即,在仅通过该以往的阈值设定来实施了自动启动控制的情况下,即使在毛细管内没有被生物体样品充分填充的情况下,生物体样品也会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缘故而沿着毛细管的端部浸入,并与试剂10缓慢地反应,检测出由该结果所获得的输出电流值,如果超过阈值(图6(b)的经过3秒时),则自动地开始测定。在对这种量不充分的生物体样品施加测定用的电压来实施了测定的情况下,有可能获得低于实际的测定结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为了正确地检测出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利用使用了关于上述图6(a)以及图6(b)所示的图形的倾斜度的数值A和B的函数(公式(1))来计算出值X,并如图6(d)以及图6(e)所示,对值X和阈值进行比较来实施阈值判断。
由此,与单纯地对测定结果和阈值进行比较的以往的阈值判断相比,能够通过排除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更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是否被充分地填充到毛细管内(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其结果是,能够在进行追加点施而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填充到毛细管内之前避免自动地开始测定,从而实施高精确度的自动启动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如上述图6(c)以及图6(f)所示,具有检测出催促追加点施的显示(步骤S5)或进行了追加点施的情况的功能。
由此,不仅能够检测出毛细管内是否存在测定所需的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还能够在即使使用相同的传感器的情况下,催促通过追加点施来促成能够测定的状态。其结果是,由于是在最初的点施时生物体样品的点施量不足,因此无需废弃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由此,能够不浪费地有效使用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
(实施方式2)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使用图7以及图8(a)~图8(f)进行以下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在上述实施方式1使用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构成相同的装置,在血糖值等的测定开始前,基于对与实施方式1(AC电极之间)不同的电极之间(CE电极之间、AC电极之间)施加了电压的结果,使用其他的公式来计算出值X,实施自动启动控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基本的流程与在上述实施方式1说明的图5所示的流程图相同,因此,以下只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而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以下电极之间:即,在图4所示的电极8a、8b和8c中,在配置在毛细管的最深处的电极(第一电极)8c、与分别配置在电极8a、8c之间以及比电极8a更靠毛细管的入口侧的电极(第三电极)8b、8b之间;以及在配置在比上述电极8c更靠毛细管的入口侧并设有试剂10的区域中的电极(第二电极)8a与上述电极(第一电极)8c之间,每经过规定时间就交替地施加电压,以实施自动启动控制。
具体而言,如图7的步骤S11所示,控制部20基于表示每经过规定时间(优选为0.01~2秒的范围。例如每经过0.1秒)对电极8c、8b之间(CE电极之间)、电极8a、8c之间(AC电极之间)交替地施加规定的电压(优选150mV~1V的范围。例如500mV)而获得的输出结果的图形(参照图8(a)以及图8(b)),来判断毛细管内是正常填充状态、还是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在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点施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参照图8(a))、和在点施了不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而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下(参照图8(b)),关注输出电流值相对于时间经过的变化率(图形的倾斜度)具有较大差异这一点,使用确切地表示这些差异的数值X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具体而言,如图7的步骤S13所示,将与某一时间T的对CE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A;将与在该第一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2秒)之前对CE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B;将与在上述时间T的第二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1秒)之前对AC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A’;将与在该第一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2秒)之前对AC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B’,基于以下的公式(2)计算出值X。
X=(A×A’/B×B’-1)4···(2)
即,在此,从输出电流值A和A’与B和B’相乘的值中减去“1”,通过对得到的值进行四次方而计算出值X。
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公式(1)相同,在上述公式(2)中,将从(A×A’)和(B×B’)之比中减去“1”后的数值再进行四次方的理由,是为了提高用于更正确地检测出在毛细管内是否充分地填充了生物体样品的阈值判断的精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的流程图所示,首先,在步骤S11中,对CE电极之间以及AC电极之间交替地施加规定的电压(优选150mV~1V的范围。例如500mV)。
步骤S2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5的流程相同。
另外,在步骤S13中,基于上述公式(2)而计算出值X。
接下来,在步骤S14中,将在步骤S13计算出的值X与事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此,在值X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毛细管内填充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且为了自动地开始测定而将测定用的电压施加给电极8a~8c。
具体而言,在点施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通常点施时)下,如图8(d)所示,值X在施加电压之后立即超过阈值。由此,控制部20控制电压施加部12,以使施加用于自动开始测定的电压。另一方面,在点施了不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而产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发生绕流现象等时)下,如图8(e)所示,值X不会超过阈值。由此,控制部20控制电压施加部12,以使不会错误地施加用于自动开始测定的电压。
另外,关于步骤S5之后的流程,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在此,在步骤S14的阈值判断时所使用的阈值,优选根据测定时的环境温度的高低进行设定。作为具体的例子,在环境温度T小于20℃的情况下,设阈值为2;在环境温度T为20℃以上且小于30度的情况下。设阈值为4;在环境温度T为30℃以上的情况下,设阈值为8。并且,通过根据环境温度对阈值进行变更并与上述值X进行比较,来判断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
由此,即使在由于环境温度的高低的不同而使生物体样品与试剂10的反应进行程度产生差异而使输出电流值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关地高精确度地实施自动启动控制。
另外,在此,虽然将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的能够测定的温度范围(5度~45度)分为三种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既可以分成两种以下的情况,也可以细分为4种以上的情况。
另外,在步骤S5中,在通过显示催促追加点施的信息,而使患者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追加点施了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毛细管内被一下子填充了生物体样品,开始与试剂10进行反应,因此,如图8(c)所示,输出电流值在经过4秒钟左右急剧上升,表现为峰值电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f)所示,通过检测出利用上述公式(2)计算出的值X超过阈值的这一情况,并检测出该峰值电流,从而能够检测出这种追加点施之后的毛细管内的填充状态。另外,关于该峰值电流的检测,也可以使用为了检测峰值电流而设定的阈值进行检测。
在此,上述图8(a)以及图8(b)的图形中的阈值表示的是在以往的自动启动控制时所使用的阈值。
即,在仅通过该以往的阈值设定来实施了自动启动控制的情况下,即使在毛细管内没有被生物体样品充分填充的情况下,生物体样品也会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缘故而沿着毛细管的端部浸入,并与试剂10缓慢地反应,检测出由该结果所获得的输出电流值,如果超过阈值,则自动地开始测定(参照图8(b))。在对这种量不充分的生物体样品施加测定用的电压来实施了测定的情况下,有可能获得低于实际的测定结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为了正确地检测出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利用与上述图8(a)以及图8(b)所示的图形的倾斜度有关的函数(公式(2))来计算出值X,并如图8(d)以及图8(e)所示,对值X和阈值进行比较来实施阈值判断。
由此,与单纯地对测定结果和阈值进行比较的以往的阈值判断相比,能够通过排除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更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是否被充分地填充到毛细管内(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其结果是,能够在进行追加点施而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填充到毛细管内之前避免自动地开始测定,从而实施高精确度的自动启动控制。
(实施方式3)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使用图9以及图10(a)~图10(f)进行以下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在上述实施方式1使用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构成相同的装置,在血糖值等的测定开始前,基于对与实施方式1(AC电极之间)不同的电极之间(CE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的结果,使用其他的公式来计算出值X,以实施自动启动控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基本的流程与在上述实施方式1说明的图5所示的流程图相同,因此,以下只对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而省略相同部分的说明。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4所示的电极8a、8b和8c中,在配置在毛细管的最深处的电极(第一电极)8c、与分别配置在电极8a、8c之间以及比电极8a更靠毛细管的入口侧的电极(第三电极)8b、8b之间施加电压,实施自动启动控制。
具体而言,如图9的步骤S21所示,控制部20基于表示对电极8c、8b之间(CE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优选150mV~1V的范围。例如500mV)而获得的输出结果的图形(参照图10(a)以及图10(b)),来判断毛细管内是正常填充状态、还是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在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点施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参照图10(a))、和在点施了不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而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下(参照图10(b)),关注输出电流值相对于时间经过的变化率(图形的倾斜度)具有较大差异这一点,使用确切地表示这些差异的数值X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具体而言,如图9的步骤S23所示,将与某一时间T的对CE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A;将与在该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1秒)之前对CE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B,基于以下的公式(3)计算出值X。
X=(A4/B4-1)4···(3)
即,在此,从输出电流值A和B的四次方之比的值中减去“1”再进行四次方,从而计算出值X。
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公式(1)相同,在上述公式(3)中,对A和B等的数值进行四次方的理由,是为了提高用于更正确地检测出在毛细管内是否充分地填充了生物体样品的阈值判断的精确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流程图所示,首先,在步骤S21中,对CE电极之间施加规定的电压(优选150mV~1V的范围。例如500mV)。
步骤S2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5的流程相同。
另外,在步骤S23中,基于上述公式(3)来计算出值X。
接下来,在步骤S24中,将在步骤S23计算出的值X与事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此,在值X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毛细管内填充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且为了自动地开始测定而将测定用的电压施加给电极8a~8c。
具体而言,在点施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的情况(通常点施时)下,如图10(d)所示,值X在施加电压之后立即超过阈值。由此,控制部20控制电压施加部12,以使施加用于自动开始测定的电压。另一方面,在点施了不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而产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发生绕流现象等时)下,如图10(e)所示,值X不会超过阈值。由此,控制部20控制电压施加部12,以使不会错误地施加用于自动地开始测定的电压。
另外,关于步骤S5之后的流程,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在此省略其说明。
另外,在步骤S24的阈值判断时所使用的阈值,优选根据测定时的环境温度的高低进行设定。作为具体的例子,在环境温度T小于20℃的情况下,设阈值为0.3;在环境温度T为20℃以上且小于30度的情况下,设阈值为1;在环境温度T为30℃以上的情况下,设阈值为2。并且,通过根据环境温度对阈值进行变更并与上述值X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
由此,即使在由于环境温度的高低的不同而使生物体样品和试剂10的反应进行程度产生差异而使输出电流值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与环境温度的变化无关地高精确度地实施自动启动控制。
另外,在此,虽然将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的能够测定的温度范围(5度~45度)分为三种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例如,既可以分成两种以下的情况,也可以细分为4种以上的情况。
另外,在步骤S5中,在通过显示催促追加点施的信息,而使患者对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追加点施了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毛细管内被一下子填充了生物体样品,开始与试剂10进行反应,因此,如图10(c)所示,输出电流值在经过7秒钟左右急剧上升,表现为峰值电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f)所示,通过检测出利用上述公式(3)计算出的值X超过阈值的这一情况,并检测出该峰值电流,从而能够检测出这种追加点施之后的毛细管内的填充状态。另外,关于该峰值电流的检测,也可以使用为了检测峰值电流而设定的阈值进行检测。
在此,上述图10(a)以及图10(b)的图形中的阈值表示的是在以往的自动启动控制时所使用的阈值。
即,在仅通过该以往的阈值设定来实施了自动启动控制的情况下,即使在毛细管内没有被生物体样品充分填充的情况下,如果生物体样品也会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缘故而沿着毛细管的端部浸入,并与试剂10缓慢地反应,且检测出由该结果所获得的输出电流值超过阈值;或者由于浸入现象的缘故而使血液中的血浆成分浸入试剂10并到达检测电极,缓慢地发生反应,且由该结果获得的输出值超过阈值(图10(b)的经过了大约3秒钟时),则自动地开始测定。在对这种量不充分的生物体样品施加测定用的电压而实施测定的情况下,有可能获得低于实际的测定结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为了正确地检测出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基于与上述图10(a)以及图10(b)所示的图形的倾斜度有关的数值A和B,利用(公式(3))计算出值X,并如图10(d)以及图10(e)所示,对值X和阈值进行比较来实施阈值判断。
由此,与单纯地对测定结果和阈值进行比较的以往的阈值判断相比,能够通过排除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更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是否被充分地填充到毛细管内(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其结果是,能够在进行追加点施从而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填充到毛细管内之前避免自动地开始测定,从而实施高精确度的自动启动控制。
(其他的实施方式)
虽然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方式,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宗旨的范围内,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A)
在上述实施方式1、2和3中,对以下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即,基于对电极8a、8b和8c分别施加电压从而每经过一定时间表示其输出电流值的图形的倾斜度等,来判断通常填充的情况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由此,排除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并比以往更准确地检测出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位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例如,可以对EC电极之间、AC电极之间交替地施加规定电压(优选150mV~1V的范围。例如,500mV),其结果是,基于表示每经过一定时间所获得的输出电流值的图11(a)~图11(c)所示的图形,来计算出图11(d)~图11(f)所示的值X,以实施阈值判断。
具体而言,将与某一时间T的对EC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A;将与在该第一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2秒)之前对EC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B;将与在上述时间T的第二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1秒)之前对AC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A’;将与在该第一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2秒)之前对AC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压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值设为B’,基于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的公式(2)来计算出值X。
X=(A×A’/B×B’-1)4···(2)
另外,与上述实施方式1~3相同,如图11(d)所示,对值X和阈值进行比较,将实施阈值判断的所计算出的值X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X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毛细管内进行了通常的生物体样品的填充,并自动地开始测定。另一方面,如图11(e)所示,在X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如图11(c)以及图11(f)所示,在检测出追加点施(峰值电流值)之前待机。
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3相同,与单纯地对测定结果和阈值进行比较的以往的阈值判断相比,能够通过排除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更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是否被充分地填充到毛细管内(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其结果是,能够在进行追加点施从而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填充到毛细管内之前避免自动地开始测定,从而实施高精确度的自动启动控制。
(B)
在上述实施方式1、2和3中,对以下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即,基于对电极8a、8b和8c分别施加电压从而每经过一定时间表示其输出电流值的图形的倾斜度等,来判断通常填充的情况、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由此,排除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并比以往更准确地高精确度地检测出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位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例如,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可以对AC电极施加规定电压(优选150mV~1V的范围。例如,500mV),
具体而言,将某一时间T的输出电流值设为A;将该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1秒)前的输出电流值B、A的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5秒)前的输出电流值设为A’;将B的规定时间(优选0.01~2秒的范围。例如0.5秒)之前的输出电流值设为B’,基于以下的公式(4)计算出值X。
X=(A-B)/(A’-B’)···(4)
并且,与上述实施方式1~3相同,如图12(d)以及图12(e)所示,在将计算出的值X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且X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毛细管内正常地填充了生物体样品,并自动地开始测定。另一方面,在X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如图12(c)以及图12(f)所示,在检测出追加点施(峰值电流值)之前待机。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将阈值设定为“5”。
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3相同,与单纯地对测定结果和阈值进行比较的以往的阈值判断相比,能够通过排除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更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是否被充分地填充到毛细管内(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其结果是,能够在进行追加点施从而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填充到毛细管内之前避免自动地开始测定,从而实施高精确度的自动启动控制。
(C)
在上述实施方式1、2和3中,对以下的例子进行了说明,即,基于对电极8a、8b和8c分别施加电压从而每经过一定时间表示其输出电流值的图形的倾斜度等,来判断通常填充的情况、和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情况,由此,排除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并比以往更准确地高精确度地检测出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位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例如,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可以对AC电极施加规定电压(例如,500mV),基于表示每经过一定时间所获得的输出电流值的图13(a)~图13(c),来计算出图13(d)以及图13(e)所示的值X,以实施阈值判断。
具体而言,可以利用通常点施时的图形(参照图13(a)与发生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时的图形(参照图13(b))的特性具有明显差异这一点,取图形的波形的前后两点来计算出图形的倾斜度,将其作为X值。
并且,与上述实施方式1~3相同,如图13(d)以及图13(e)所示,在将计算出的值X与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且X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毛细管内正常地填充了生物体样品,自动地开始测定。另一方面,在X为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判断为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如图13(c)以及图13(f)所示,在检测出追加点施(峰值电流值)之前待机。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将阈值设定为“50”。
由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3相同,与单纯地对测定结果和阈值进行比较的以往的阈值判断相比,能够通过排除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而更正确地检测出生物体样品是否被充分地填充到毛细管内(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其结果是,能够在进行追加点施从而将充分量的生物体样品填充到毛细管内之前避免自动地开始测定,从而实施高精确度的自动启动控制。
(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5所示的步骤S3中,以为了提高阈值判断的精确度而对输出电流等的值分别进行四次方计算而计算出阈值判断中使用的值X的例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作为值X的计算方法,不局限于四次方,也可以例如为了将这些输出值的计算方式提到最高,而在设定了n的值并使用了数值A、B等的函数中对值进行n次方,由此来提高阈值判断的精确度。
(E)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如图2(a)~图2(c)所示,以在基板5的上表面设置了电极(第二电极)8a、电极(第三电极)8b和电极(第一电极)8c的例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例如,如图14(a)~图14(c)所示,关于电极(第一电极)8c,可以不设置在基板5的粘贴面一侧,而设置在盖子7的粘贴面一侧的大致中央部分附近。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设置在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一侧的安装部4内、且与设在盖子7的粘贴面的电极8c接触的连接端子的方向进行反向设置。另外,与设置在基板5一侧的电极8a、8b接触的端子是从上向下地接触;与设置在盖子7一侧的电极8c接触的端子是从下向上地接触。
因此,在与设在盖子7一侧的电极8c相对置的基板5的部分、和与设在基板5一侧的电极8a、8b相对置的盖子7的部分,如图14(a)所示,分别形成有凹口,以使留出安装下装置侧的连接端子的空间。
另外,即使是如上所述的电极配置,设置在盖子7一侧的电极8c也与实施方式1的电极配置结构相同,设置在毛细管的最深处。由此,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的效果,即,即使在点施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上的生物体样品的量较少,在毛细管内没有充分填充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导致的生物体样品的误检测,并能够正确地检测出到毛细管内的哪个位置为止填充了生物体样品。
(F)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如图2(a)~图2(c)所示在基板5的上表面设置了电极(第二电极)8a、电极(第三电极)8b和电极(第一电极)8c的例子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例如,如图16(a)~图16(c)所示,关于电极(第三电极)8b,也可以不设置在基板5的粘贴面一侧,而设置在盖子7的粘贴面一侧的几乎整个面上。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设置在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侧的安装部4内、且与设置在盖子7的粘贴面的电极8b接触的连接端子的方向进行反向设置。另外,与设置在基板5一侧的电极8a和8c接触的端子是从上向下地接触;与设置在盖子7一侧的电极8b接触的端子是从下向上地接触。
因此,在与设在盖子7一侧的电极8b相对的基板5的部分、和与设在基板5一侧的电极8a、8b相对的盖子7的部分,如图16(a)所示,分别形成有凹口,以使留出安装下装置侧的连接端子的空间。
另外,即使是如上所述的电极配置,设置在盖子7一侧的电极8b也与实施方式1的电极配置结构相同,设置在毛细管部分的整个面上。由此,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的效果,即,即使在点施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中的生物体样品的量较少,在毛细管内没有充分填充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导致物体样品的误检测,并能够正确地检测出到毛细管内的哪个位置为止填充了生物体样品。
(G)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沿着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长度方向形成毛细管,从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3的长度方向的端部点施血液等生物体样品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
例如,如图18(a)~图18(c)所示,也可以是沿着与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毛细管,能够从侧面的两侧点施生物体样品的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103。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夹在基板105和盖子107之间的两片垫片106、106沿着宽度方向形成毛细管,并沿着毛细管设置试剂110。另外,在该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103中,沿着基板105上的长度方向设置:设在基板105的大致中央处的电极(第二电极)108a;分别设在电极108a的两侧的电极(第三电极)108b、108b;以及设在电极108b、108b的外侧的电极(第一电极)108c、108c。
由此,能够在图18(c)所示的上侧的两个电极8b、8c和下侧的两个电极8b、8c之间,每经过规定时间就交替地施加规定电压,将获得了规定阈值的输出值(电流或者电压)的一侧作为提供了生物体样品的一侧而检测出。在检测出提供了生物体样品的一侧之后,能够利用两个电极8c、8c中的相对于流入生物体样品的方向配置在深处一侧的电极8c来实施生物体样品的测定。
另外,即使是如上所述的电极配置,也能够通过同样地实施上述处理而获得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的效果,即,即使在点施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上的生物体样品的量较少,在毛细管内没有充分填充生物体样品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由于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导致的生物体样品的误检测,并能够正确地检测出到毛细管内的哪个位置为止填充了生物体样品。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即使在传感器中的生物体样品的点施量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受到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影响的情况下而正确地检测出传感器的毛细管内的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由于具有这种效果,因此,能够在测定例如血糖值等的生物体信息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中广泛使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本体外壳
2     显示部
3     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
4     安装部
5     基板
6     垫片
7     盖子
7a    空气孔
8a    电极(第二电极)
8b    电极(第三电极)
8c    电极(第一电极)
10    试剂
11    沟槽
12    电压施加部
12a   基准电压部
13    电流/电压转换部
18    A/D转换部
20    控制部
23    存储部
33    操作按键
103   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
105   基板
106   垫片
107   盖子
108a  电极(第二电极)
108b  电极(第三电极)
108c  电极(第一电极)
110   试剂
111   沟槽

Claims (7)

1.一种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安装了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进行生物体样品的测定,该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利用毛细现象使被点施的生物体样品导入到毛细管内,并使设置在上述毛细管内的试剂与上述生物体样品进行反应,
上述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具有:
安装部,其安装了上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
电压施加部,其对沿着上述生物体样品测定传感器中的上述毛细管配置的多个电极施加用于测定的电压;以及
控制部,其基于从上述电压施加部向上述电极施加电压所测定到的输出结果,排除由于上述毛细管的端部的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而造成的上述生物体样品的浸入的影响,来检测上述毛细管内的上述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其中,
上述控制部检测出上述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在基于其检测结果而判断为上述毛细管内没有填充足够量的上述生物体样品之后,检测出上述输出结果超过了规定阈值,从而检测出上述生物体样品的追加点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其中,
上述电极具有:配置在上述毛细管的最深处的第一电极;和配置在比上述第一电极更靠上述毛细管的入口侧且设置有上述试剂的区域中的第二电极,
上述控制部基于与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判断上述毛细管内是正常的填充状态、还是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上述图形表示对上述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获得的输出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其中,
上述电极具有:配置在上述毛细管的最深处的第一电极;配置在比上述第一电极更靠上述毛细管的入口侧且设置有上述试剂的区域中的第二电极;以及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且比上述第二电极更靠上述毛细管的入口侧的第三电极,
上述控制部基于与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判断上述毛细管内是正常的填充状态、还是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上述图形表示对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之间、以及上述第二及第一电极之间按照每规定时间交替地施加电压而获得的输出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其中,
上述电极具有:配置在上述毛细管的最深处的第一电极;配置在比上述第一电极更靠上述毛细管的入口侧且设置有上述试剂的区域中的第二电极;以及配置在上述第一及第二电极之间且比上述第二电极更靠上述毛细管的入口侧的第三电极,
上述控制部基于与图形的倾斜度相关的函数,判断上述毛细管内是正常的填充状态、还是发生了绕流现象或浸入现象的状态,上述图形表示对上述第一及第三电极之间施加电压而获得的输出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其中,
还具有显示与上述生物体样品相关的信息的显示部,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的检测结果,使上述显示部显示用于催促上述生物体样品的追加点施的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其中,
还具有显示与上述生物体样品相关的信息的显示部,
上述控制部基于上述生物体样品的导入程度的检测结果,使上述显示部显示测定错误的显示。
CN201280006577.2A 2011-02-23 2012-02-20 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 Active CN1033482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6647 2011-02-23
JP2011036647 2011-02-23
PCT/JP2012/001096 WO2012114706A1 (ja) 2011-02-23 2012-02-20 生体試料測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8239A true CN103348239A (zh) 2013-10-09
CN103348239B CN103348239B (zh) 2015-09-30

Family

ID=46720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6577.2A Active CN103348239B (zh) 2011-02-23 2012-02-20 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213015B2 (zh)
EP (1) EP2679992B1 (zh)
JP (1) JP5728568B2 (zh)
CN (1) CN103348239B (zh)
WO (1) WO20121147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0046A (zh) * 2016-11-25 2019-08-16 普和希控股公司 测量生物体试样的成分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97819B2 (en) * 2011-07-22 2016-03-29 Sysmex Corporation Hematology analyzing system and analyzer
WO2014057625A1 (ja) * 2012-10-10 2014-04-17 パナソニック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測定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7768A1 (en) * 2001-01-17 2002-07-25 Arkray, Inc. Quantitative analyzing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analyzer using sensor
CN1461410A (zh) * 2001-04-16 2003-12-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生物传感器
WO2005008231A1 (en) * 2003-06-20 2005-01-27 Roche Diagnostics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te measurement of biological fluids using dose sufficiency electrodes
CN101354391A (zh) * 2003-02-11 2009-01-28 拜尔健康护理有限责任公司 测定液体待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07811B2 (en) 1997-12-22 2008-08-05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te measurement using AC excitation
US7390667B2 (en) 1997-12-22 2008-06-24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te measurement using AC phase angle measurements
US7494816B2 (en) 1997-12-22 2009-02-24 Roche Diagnostic Oper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emperature during analyte measurement
AU784254B2 (en) 2001-05-21 2006-03-02 Bayer Corporation Improv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
US6743635B2 (en) * 2002-04-25 2004-06-01 Home Diagnos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blood glucose sensing
US7537684B2 (en) * 2002-07-25 2009-05-26 Arkray, Inc.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and sample analyzing device
US7597793B2 (en) 2003-06-20 2009-10-06 Roche Operation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te measurement employing maximum dosing time delay
US7488601B2 (en) 2003-06-20 2009-02-10 Roche Diagnostic Oper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abused sensor during analyte measurement
KR101108381B1 (ko) * 2004-04-19 2012-01-30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혈액 성분의 측정 방법, 그것에 이용하는 바이오 센서 및측정 장치
US7547382B2 (en) * 2005-04-15 2009-06-16 Agamatrix, Inc. Determination of partial fill in electrochemical strips
GB0514728D0 (en) * 2005-07-19 2005-08-24 Hypoguard Ltd Biosens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W200933145A (en) * 2007-10-31 2009-08-01 Arkray Inc Analysis tool, analyzer, sample shortage detection method, and sample analysis method
US8344733B2 (en) * 2008-03-27 2013-01-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Sample measurement device, sample measurement system and sample measurement method
JP2009250806A (ja) * 2008-04-07 2009-10-29 Panasonic Corp バイオセンサシステム、センサチップおよび血液試料中の分析物濃度の測定方法
US8551320B2 (en) * 2008-06-09 2013-10-08 Lifesca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 analyte in a sample
CN102265149B (zh) * 2009-01-30 2014-01-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生物体试料的温度测定方法、生物体试料的浓度测定方法、传感器芯片及生物传感器系统
JP5428617B2 (ja) * 2009-07-28 2014-02-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ロセッサ及び演算処理方法
JP5782044B2 (ja) * 2009-11-10 2015-09-24 バイエル・ヘルスケア・エルエルシーBayer HealthCareLLC バイオセンサ用の充填量不足認識システム
IL209760A (en) * 2009-12-11 2015-05-31 Lifescan Scotland Ltd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filling is satisfactory
JP4840520B2 (ja) * 2010-04-27 2011-12-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バイオセンサ、バイオセンサ用測定装置及び基質の定量方法
JP4840521B2 (ja) * 2010-04-27 2011-12-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バイオセンサ、バイオセンサ用測定装置及び基質の定量方法
BR112012031375A2 (pt) * 2010-06-07 2016-10-25 Bayer Healthcare Llc sistema de gerenciamento de enchimento abaixo do necessário para um biosenso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57768A1 (en) * 2001-01-17 2002-07-25 Arkray, Inc. Quantitative analyzing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analyzer using sensor
CN1461410A (zh) * 2001-04-16 2003-12-1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生物传感器
CN101354391A (zh) * 2003-02-11 2009-01-28 拜尔健康护理有限责任公司 测定液体待测样品中分析物浓度的方法
WO2005008231A1 (en) * 2003-06-20 2005-01-27 Roche Diagnostics Gmbh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te measurement of biological fluids using dose sufficiency electrod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0046A (zh) * 2016-11-25 2019-08-16 普和希控股公司 测量生物体试样的成分的方法
US10996186B2 (en) 2016-11-25 2021-05-04 Phc Holding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easuring components of biological sample
US11635405B2 (en) 2016-11-25 2023-04-25 Phc Holding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easuring components of biological samp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114706A1 (ja) 2012-08-30
EP2679992A4 (en) 2016-05-11
JPWO2012114706A1 (ja) 2014-07-07
US20160047776A1 (en) 2016-02-18
EP2679992A1 (en) 2014-01-01
US9213015B2 (en) 2015-12-15
JP5728568B2 (ja) 2015-06-03
US10241069B2 (en) 2019-03-26
CN103348239B (zh) 2015-09-30
US20130306474A1 (en) 2013-11-21
EP2679992B1 (en) 2019-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41998B1 (en)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and sample analyzing device
CN1918471B (zh)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CN104582568B (zh) 用于检测使用过且变干的传感器的系统和方法
EP1411348A1 (en) Implement and device for analysis
JP2007523327A5 (zh)
CN104422720B (zh) 测量装置
US10473609B2 (en) Vital information measurement device
CN103348239A (zh) 生物体样品测定装置
US3357908A (en) Electrolytic sensor with water diffusion compensation
CN110161221A (zh) 分析物检测仪表和相关使用方法
EP2297574B1 (en) Bio-sensor
KR101077104B1 (ko) 진단스트립 및 이의 측정장치
CN105277600A (zh) 过氧乙酸浓度计
CN217156396U (zh) 一种覆膜多腔体水质分析传感器
JP2004125668A (ja) 酸化還元電位測定装置
RU187673U1 (ru) Электрохимический сенсор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водорода в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м расплаве
US20230086219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and measurement apparatus
TW201929774A (zh) 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CN105445341A (zh) 电化学的检测试片异常的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5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514

Address after: Japan Ehime Prefecture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PANASONIC HEALTHCARE HOLDING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PANASONIC HEALTHCARE +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3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3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s health medical treatment is controlled interest Co.,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Ehime Prefecture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Healthcare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Pu Hei holding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Panasonic's health medical treatment is controlled interes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