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20947A - 用电场治疗寄生物 - Google Patents

用电场治疗寄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20947A
CN101820947A CN200880111479A CN200880111479A CN101820947A CN 101820947 A CN101820947 A CN 101820947A CN 200880111479 A CN200880111479 A CN 200880111479A CN 200880111479 A CN200880111479 A CN 200880111479A CN 101820947 A CN101820947 A CN 1018209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ield
electrode
cell
field
targe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11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帕尔蒂
M·吉拉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ocure Ltd USA
Original Assignee
Novocure Ltd U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ocure Ltd USA filed Critical Novocure Ltd USA
Publication of CN101820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209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40Applying electric fields by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coupling ; Applying radio-frequency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2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promoting growth of cells, e.g. bone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25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iontophoresis, i.e. transfer of media in ionic state by an electromotoric force into th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 Immobilizing And Processing Of Enzymes And Microorganism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处于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易受具有特定频率和场强特性的AC电场破坏。因此可以通过在目标区域内施加AC电场一段时间实现选择性破坏快速分裂的细胞。当施加该场时一些分裂的细胞将被破坏,但没有分裂的细胞将不会受到伤害。这就选择性损害或破坏了例如寄生物的快速分裂的细胞,但不伤害没有分裂的正常细胞。

Description

用电场治疗寄生物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8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60/955,719的权益,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择性破坏局部区域内的快速分裂的细胞,并且尤其涉及通过在体外或者活的患者区域施加具有特定特性的电场选择性破坏靶细胞而不会破坏附近的非靶细胞。
背景技术
真核寄生物是许多疾病的病因,例如,疟疾、非洲昏睡病、贾第虫病、利什曼病等,并且造成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亡。寄生物还感染许多家畜。不幸的是,抗药性和低治疗指数限制了现有治疗方法的有效性。
所有的活体都通过细胞分裂增殖,包括细胞培养物、微生物(如细菌、支原体、酵母、原生动物以及其它单细胞生物)、真菌、藻类、植物细胞等等。通过基于这些有机体的分裂细胞对某些药剂的敏感性的方法,可以破坏有机体的分裂细胞或者控制它们的增殖。例如,某些抗生素阻止细菌的增殖过程。
真核细胞分裂的过程被称为“有丝分裂”,其包含细微的截然不同的时期(参见Darnell等人,Molecular Cell Biology,New York:Scientific American Books,1986,p.149)。在分裂间期,细胞复制染色体DNA,染色体DNA在早前期开始凝集。这时,中心粒(每个细胞含2个)开始移向细胞相反的两极。在中前期,每个染色体由重复染色单体组成。微管纺锤体从邻近中心粒的区域呈辐射状,中心粒靠它们的极点越来越近。到晚前期,中心粒到达极点,并且一些纺锤丝延伸到细胞的中心,而另外的纺锤丝从极点延伸到染色单体。然后细胞进入中期,此时染色体移向细胞中纬线并排列在赤道面上。随后是早后期,在此期间子染色单体通过沿纺锤丝向相反的两极处的着丝点移动而在中纬线处相互分离。细胞开始沿极轴拉长;极至极的纺锤体也拉长。当每个子染色体(此时这么称呼它们)分别到达它们各自的相反的极时,晚后期出现。此时,随着在细胞中纬线处开始形成卵裂沟,胞质分裂开始。换言之,晚后期是细胞膜开始缢缩的时刻。在末期期间,胞质分裂基本上已完成并且纺锤体消失。仅有相对较窄的膜连接使两个细胞质连接在一起。最后,膜完全分离,胞质分裂完成并且细胞回到分裂间期。
在减数分裂中,细胞进行了第二次分裂,这包括姐妹染色体沿纺锤丝向细胞相反两极的分离,随后是卵裂沟的形成和细胞分裂。然而,这种分裂之前并没有染色体复制,因而产生单倍体生殖细胞。细菌还通过染色体复制分裂,随后进行细胞分离。然而,由于子染色体是通过附着到膜组分上分离的,没有可视设备可用于如真核细胞分裂那样的细胞分裂。
众所周知,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或癌性肿瘤,与正常组织相比不受控制地增长。这种迅速增长使得肿瘤占据不断增长的空间并损害或破坏与之相邻的组织。此外,某些癌症还以具有将癌性“种子”转移到新的位置的能力为特征,癌性“种子”包括单个细胞或小的细胞群(转移癌),在该新的位置,转移癌细胞生长为另外的肿瘤。
如上所述,通常肿瘤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快速增长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是这些细胞相对频繁的细胞分裂或增殖的结果。癌细胞非常频繁的细胞分裂是现存癌症治疗的有效性基础,例如放射治疗和使用各种各样的化疗药剂。此类治疗基于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比非分裂期的细胞对辐射和化疗药剂更为敏感的事实。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更为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通过放射治疗和/或化疗选择性地损害或破坏肿瘤细胞。细胞对辐射、治疗药剂等的实际敏感性还依赖于不同类型的正常或恶性细胞类型的具体特性。由此,不幸的是,肿瘤细胞的敏感性并不显著地高于许多类型的正常组织。这就使得区别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能力减弱,因此,现有癌症治疗通常对正常细胞造成显著损害,由此限制了此类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此外,对其它组织的不可避免的损害使得治疗对患者非常有损伤性,并且患者经常不能从似乎是成功的治疗中恢复过来。并且,某些类型的肿瘤对现有治疗方法根本就不敏感。
还存在用于破坏细胞的不单独依赖于放射治疗或化疗的其它方法。例如,可另外或替代常规治疗方法,使用用于破坏肿瘤细胞的超声波或电的方法。电场和电流被用于医学目的已经有许多年了。最为常见的是借助于一对导电电极施加电场在人或动物的体内产生电流,其中在导电电极之间维持一个电位差。这些电流用于发挥其特殊效果,即刺激易兴奋的组织,或者由于身体充当电阻用于通过在体内流动产生热。第一种类型应用的例子包括:心脏除纤颤器、外周神经和肌肉刺激器、大脑刺激器等。电流用于产生热的例子如在以下设备中:肿瘤切除、功能失常的心脏或脑组织的切除、烧灼、减轻肌肉风湿痛或其它疼痛等等。
电场用于医学目的的其它用途包括利用从发射电波(如RF波)的源或定向到感兴趣的身体部位(即,目标)的微波源发射的高频振荡场。在这些实例中,在源和身体之间没有电能传导;相反,能量通过辐射或感应传送到身体。更具体地,由源产生的电能经由导体到达身体附近,并从该位置通过空气或某些其它电绝缘材料传送到人体。
在常规电方法中,电流是通过与患者身体接触放置的电极输送到靶组织区域的。所施加的电流基本上破坏靶组织附近的所有细胞。因此,这种类型的电方法并不区分靶组织范围内的不同类型细胞,因而既破坏了肿瘤细胞又破坏了正常细胞。
因而,可用于医学应用的电场通常被分为两种不同的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中,通过导电电极将电场应用到身体或组织。这些电场可分为两种类型,即(1)稳态场,即以相对较低速率变化的场,以及在身体或组织内感应相应电流的低频交变场,以及(2)借助于导电电极应用到身体的高频交变场(1MHz以上)。在第二种模式中,电场是借助于绝缘电极应用到身体的高频交变场。
第一种类型的电场用于例如刺激神经和肌肉、心脏起搏(pace theheart)等。实际上,这种场本质用于在神经和肌肉纤维、中枢神经系统(CNS)、心脏等中传播信号。这种天然场的记录是ECG、EEG、EMG、ERG等的基础。假定是均匀电特性的介质,这些应用中的场强简单地就是施加到刺激/记录电极的电压除以电极之间的距离。这些电流可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并可能对心脏和CNS具有危险的刺激效果,并可引起可能有害的离子浓度改变。同样,如果电流足够强,可在组织内引起过热。这种加热可通过组织内的功率耗散(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来计算。
当这种电场和电流交变时,它们对神经、肌肉等的激励功率是与频率成反比的函数。在1-10KHz以上的频率下,电场的激励功率接近零。这种限制是由于由电激励导致的刺激通常是通过膜势能改变传递的,膜势能改变速率受膜的RC特性限制(时间常数级别为1ms)。
不考虑频率,当应用这种电流感应场时,它们与由电流导致的有害副作用有关。例如,一个负面效果是系统内各个“区室”中离子浓度的改变,以及在电极或组织在其中被埋入的介质处进行的电解的有害产物。只要系统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区室,且各个区室之间有机体具有离子浓度差,就会发生离子浓度的改变。例如,对于大多数组织,细胞外液中的[Ca++]约为2×10-3M,而在一般细胞的细胞质中其浓度可能低至10-7M。通过一对电极在这种系统中感应的电流,部分从细胞外液流入细胞并再次流出进入细胞外介质。大约2%的流入细胞的电流是由Ca++离子携带的。相反,因为胞内Ca++的浓度要低得多,仅有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流出细胞的电流是由这些离子携带的。由此,Ca++离子在细胞内积聚使得它们在细胞内的浓度增大,而胞外区室中的浓度可能降低。DC和交流电(AC)均发现了这种效应。离子积聚的速率依赖于电流强度、离子迁移率、膜离子电导率等。[Ca++]的增大对大多数细胞是有害的,如果足够高的话将导致细胞被破坏。对其它的离子也有类似考虑。考虑到上面观点,对活的有机体或组织长期施加电流可导致显著损害。另一个与这种电场有关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在电极表面发生的电解过程。在此电荷在金属(电子)和电解溶液(离子)之间转换,从而形成带电的活性基。这些活性基可对有机分子特别是大分子造成显著损害,并由此损害活的细胞和组织。
相反,当通过绝缘电极在组织内感应高于1MHz并且通常在实践中为GHz范围内的高频电场时,则情形大为不同。这些类型的电场仅产生电容性电流或位移电流,而不是常规的电荷传导电流。在这种类型的场的效应下,活的组织主要是根据它们的介电特性而不是它们的导电特性运转。因此,主要的场效应由介电损耗和发热引起。因此,实践中广泛接受的观点是,这种场对活体的有意义的影响仅仅是其发热效果引起的,即由介电损耗引起。
在Mangano的美国专利No.6,043,066(′066)中提出了一种方法和设备,这种方法和设备通过使用电场不可逆地击穿具有由介电薄膜包围的导电内核的离散对象的介电薄膜,使它们被选择性地灭活。这种方法和装置的一个可能应用是选择和清除悬浮液中的某些生物细胞。根据′066专利,针对靶向选择的细胞施加电场以破坏这些肿瘤细胞的介电薄膜,据称同时不会对其它期望的细胞亚群产生不利影响。细胞是基于特有的电穿孔阈值的固有差异或感应差异选择的。这个阈值的差异可取决于许多参数,包括细胞大小差异。
因此,′066专利的方法基于肿瘤细胞的电穿孔阈值因为细胞大小差异以及细胞膜介电特性的差异而与正常细胞的电穿孔阈值有显著区别这一假定。基于这个假定,许多类型的肿瘤细胞的较大尺寸使得这些细胞更易受电穿孔的影响,并由此可能通过施加一个合适的电场仅选择性地破坏较大的肿瘤细胞膜。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区分能力高度依赖于细胞类型,例如,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的大小差异仅对某些类型的细胞是显著的。这种方法的另一个缺点是所应用的电压可损害某些正常细胞,并且可能没有破坏所有的肿瘤细胞,这是因为大小和膜介电特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统计的,并且实际的细胞几何形状和介电特性可能显著不同。
本领域内所需的并且迄今尚不可用的是一种用于破坏分裂细胞的设备,其中该设备较好地区分分裂期细胞(包括单细胞有机体)和非分裂期细胞,并且能够基本上不影响非分裂期细胞或有机体而选择性地破坏分裂细胞或有机体。
发明内容
细胞在分裂时易受到具有特定频率和电场强度特性的AC电场的破坏。因此可以通过在目标区域内持续施加AC电场一段时间而实现快速分裂细胞的选择性破坏。当施加该场时一些分裂的细胞将被破坏,而没有分裂的细胞将不会受到损害。这就选择性地破坏了类似肿瘤细胞的快速分裂细胞,而不会损害没有分裂的正常细胞。由于分裂期细胞的易损性与其长轴和电力线之间的一致强烈相关,通过在不同方向上顺序施加电场获得改进的结果。
本设备的一个主要用途是在通过选择性破坏肿瘤细胞治疗肿瘤的同时基本上不影响正常组织细胞,由此,下面在选择性破坏肿瘤细胞的情况下描述本示例性设备。然而,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下述描述的目的,术语“细胞”还可能也指单细胞生物(真细菌、细菌、酵母、原生动物)、多细胞生物(真菌、藻类、霉菌)以及通常没有归类为“细胞”的植物或植物的各部分。该示例性设备能够以比现有方法更加有效和更加精确(例如,更适于瞄准特定目标)的方式选择性地破坏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此外,如果造成损害的话,本设备对正常组织造成最小的损害,并由此减小或消除了与诸如放射治疗和化疗的现有选择性破坏方法相关的许多副作用。利用本设备选择性破坏分裂细胞不依赖于细胞对化学药剂或辐射的敏感性。相反,对分裂细胞的选择性破坏基于正进行分裂的细胞和非分裂期细胞相比具有可区分的几何形状特征,而不考虑正在处理的细胞类型的细胞几何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依赖细胞几何形状选择性破坏活组织是通过利用一个电子设备在细胞中感应一个非均匀电场进行的。
本申请发明人已经观察到,虽然不同细胞在它们的非分裂状态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球形、椭球形、圆柱形、“类扁平形状”等等,但是,基本上所有细胞的分裂过程都是以在晚后期和末期出现“卵裂沟”为特征。这个卵裂沟是细胞膜的缓慢缢缩(在两组子染色体之间),在显微镜下表现为将细胞逐步分离为两个新的细胞的增长裂缝(例如,沟或槽)。在分裂过程期间,存在一个短暂时期(末期),在此期间细胞结构基本上是通过由细胞物质形成的窄的“桥”相互连接的两个子细胞。当这两个子细胞之间的“桥”断裂时分裂过程完成。使用本电子设备选择性破坏肿瘤细胞利用了分裂细胞的这个独特几何形状特征。
当一个细胞或一组细胞处于自然条件或环境下时,即为活组织的一部分时,它们被主要由电解的细胞间液组成的导电环境以及主要由电解的细胞内液组成的其他细胞所环绕。当通过在组织上施加电位在活组织内感应电场时,在组织内形成电场,电场线的具体分布和结构限定电荷位移的方向,或者,如果电流事实上是在组织内感应的话,则限定了组织内电流的路径。电场的分布和结构依赖于组织的各种参数,包括不同组织成分的几何形状和电特性,以及组织成分的相对传导率、电容和介电常数(其可能为频率依赖性)。
与非分裂期细胞相比,正进行分裂的细胞的电流分布图非常不同且唯一独特。这种细胞包括第一和第二子细胞,即“原始”细胞和新形成的细胞,它们通过细胞质“桥”或“狭颈”相连。电流通过部分膜(“电流源极”)穿透第一子细胞;然而,电流并不通过靠近相反极(“电流宿极”)的部分膜穿出第一子细胞。相反,电流线在狭颈或细胞质桥会聚,由此电流线的密度大大增大。第二子细胞内发生相应的“镜像”过程,由此随着它们离开桥,电流线发散到较低密度结构,并且最终从其靠近电流宿的部分膜穿出第二子细胞。
当将可极化物体放入不均匀会聚或发散场时,电力对其起作用并将其向更高密度的电场线牵引。对于分裂期细胞,在两个细胞之间的细胞质桥的方向上施加电力。由于所有的细胞间细胞器和大分子都是可极化的,它们都被强制向两个细胞之间的桥移动。场的极性与力的方向无关,因此,具有特定特性的交变电场可用于产生基本上相同的效应。还应当理解的是,在其自身内的桥或狭颈部分内或附近出现的集中和不均匀的电场对电荷和自然偶极子施加强作用力,可导致与这些元件相关的结构的破坏。
细胞的细胞器向桥的移动破坏了细胞结构并导致连接桥膜附近的压力增大。预期桥膜上的细胞器的压力将断开桥膜,并由此预期分裂期细胞将响应于这个压力而“爆炸”。通过施加频率从大约50KHz到大约500KHz的脉动交变电场可增强断开膜和破坏其它细胞结构的能力。向组织施加这种类型的电场时,施加到细胞间细胞器的力具有“锤击”效应,由此,每秒多次向细胞器施加力脉冲(或节拍),增强了不同大小和质量的细胞器从两个子细胞向桥(或狭颈)部分的移动,由此提高了在桥部分断开细胞膜的可能性。施加到细胞间细胞器的力还影响细胞器自身并可能萎缩或断开细胞器。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施加电场的该设备为生成具有所期望的波形形状或脉冲系列的电信号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发生器,发生器生成频率在大约50KHz到大约500KHz范围内的交流电压波形。该发生器可操作性连接到导电导线,导电导线在其另一端连接到被所生成的波形激活的绝缘导体/电极(也称为绝缘电极(isolects))。该绝缘电极由与电介质(绝缘层)接触的导体组成,电介质与导电组织接触,由此形成一个电容器。根据准确的治疗应用,可以几种不同的方式施加由本设备生成的电场。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场是通过外部绝缘电极施加的,外部绝缘电极被结合到衣物内,并且其构造使得所施加的局部类型的电场靶向组织(例如,肿瘤)的特定、局部区域。这个实施方案被设计用于通过在靶组织上穿上衣物以使由绝缘电极生成的电场被定向到肿瘤(病灶等)以治疗在皮肤表面或其下的肿瘤和病灶。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该设备被用于在内部类型的应用中,因为绝缘电极为探针或导管等的形式,其通过诸如尿道或阴道的自然通道进入身体,或者被配置为刺入活组织,直到绝缘电极被放置到内部目标区域(例如,内部肿瘤)的附近。
因此,本设备利用的电场相对于之前较高和较低频率的应用属于特定的中间类别,这是因为,本电场为无意义的刺激效应并且无热效应的生物效应场。有利地,当非分裂期细胞遭受这些电场时,对该细胞没有影响;然而,当分裂期细胞遭受本电场时情形却大为不同。由此,本电子设备和所产生的电场靶向诸如肿瘤等的分裂细胞,并且不会靶向围绕该目标区域的健康组织周围发现的非分裂期细胞。此外,由于本设备利用了绝缘电极,不会在本设备中出现上述的使用导电电极所得到的负面效应,即细胞内离子浓度的改变以及由电解形成有害物质。这是因为电极和介质之间一般不会发生实际电荷转移,在电流为电容性的介质内没有电荷流动。
应当理解的是,本电子设备也可用于除了活体内的肿瘤治疗之外的应用。事实上,利用本设备选择性破坏可与任何通过分裂增殖的有机体结合使用,例如组织培养物、微生物,诸如细菌、支原体、原生动物、真菌、藻类、植物细胞等等。这种有机体通过如上所述形成的沟或槽分裂。随着沟或槽加深,在有机体的两部分之间形成一个窄的桥,类似于在分裂期动物细胞的子细胞之间形成的桥。由于这种有机体被具有相对较低的电导率的膜覆盖,这类似于上述的动物细胞膜,分裂期有机体内的电场线在连接该分裂期有机体的两部分的桥处会聚。会聚场线引起的电力使分裂期有机体内可极化的元件和电荷位移。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说明书,本设备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元件。
附图说明
图1A-1E是细胞分裂过程各个阶段的简化的截面示意图;
图2A和2B是遭受电场的非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
图3A、3B和3C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遭受电场的一个分裂期细胞,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导致细胞被破坏(图3C)的示意图;
图4是分裂期细胞在一个阶段遭受电场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用于选择性破坏细胞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施加电场的设备的方框图;
图6是图5的设备的绝缘电极的等效电路的简化示意图;
图7是结合了图5的设备并且用于放置在皮肤表面以治疗肿瘤等的皮肤贴片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植入体内用于治疗肿瘤等的绝缘电极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植入体内用于治疗肿瘤等的绝缘电极的截面示意图;
图10A-10D是图5的设备的绝缘电极的各种构造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围绕人体躯干放置用于治疗体内的肿瘤容器(container)-例如与肺癌有关的肿瘤-的两个绝缘电极的部分截面内的主视图;
图12A-12C是具备或不具备形成作为其构造的一部分的保护性元件的各种绝缘电极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将电场聚焦于在期望的目标处同时使其它区域保持较低场密度(即,受保护的区域)的绝缘电极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结合到帽子中用于戴在头上以治疗颅内肿瘤等的绝缘电极的截面视图;
图15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具有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绝缘电极的槽式部分的帽子的局部图;
图16是图15所示帽子置于头部的截面视图,并示出用于将力施加到绝缘电极以确保绝缘电极保持与头部接触的偏置机构;
图17是用于治疗肿瘤等的在其内结合有绝缘电极的衣物的截面俯视图;
图18是图17所示衣物的部分的截面视图,示出了用于在某方向上偏置绝缘电极以确保绝缘电极被放置在最接近期望治疗的皮肤表面的偏置机构;
图19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用于放置在体内治疗肿瘤等的探针的截面视图;
图2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围绕脖子放置以在领子包围脖子时治疗这个区域内的肿瘤等的解开的领子的正视图;
图21是围绕身体布置的具有导电凝胶构件的两个绝缘电极的截面视图,同时示出了电场线;
图22是图21的布置的截面视图,示出了一个绝缘电极内的绝缘击穿点;
图23是围绕身体放置用于治疗肿瘤等的具有导电凝胶构件的至少两个绝缘电极的布置的截面视图,其中每个导电凝胶构件具有最小化绝缘电极内的绝缘击穿作用的特性;
图24是围绕身体放置用于治疗肿瘤等的具有导电凝胶构件的至少两个绝缘电极的另一种布置的截面视图,其中导电构件被放置在肿瘤附近的体内以产生场密度增大的区域;
图25是相对于身体放置的大小可变的两个绝缘电极的布置的截面视图;
图26是围绕身体放置用于治疗肿瘤等的具有导电凝胶构件的至少两个绝缘电极的布置的截面视图,其中每个导电凝胶构件具有最小化绝缘电极内的绝缘击穿作用的特性;
图27A-C示出了有利于在不同方向上施加电场的电极的配置;
图28示出了围绕身体部分的电极的三维布置,该电极有助于在不同方向施加电场;
图29A和29B分别是细胞破坏过程的效率作为针对黑素瘤和胶质瘤的场强的函数的图;
图30A和30B分别显示细胞破坏效率如何是针对黑素瘤和胶质瘤施加的场的频率的函数的图;
图31A是在多个方向顺序施加多个频率的图形;
图31B是在多个方向顺序施加扫描频率的图形;
图32A示出对寄生物进行的实验中使用的电极的结构。
图32B示出对寄生物进行的实验中使用的测试腔。
图32C示出用于在测试腔内感应电场的设备。
图33示出用不同频率的电场处理寄生物的效果。
图34示出用不同场强的电场处理寄生物的效果。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
参考图1A-1E,其示意性示出了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阶段。图1A示出正常几何形状的细胞10,形状通常为球形(如图所示)、椭球形、圆柱形、“类扁平形状”或任何其它本领域已知的细胞几何形状。图1B-1D示出细胞10分裂过程的不同阶段,分裂导致形成两个新的细胞18和20,如图1E所示。
如图1B-1D所示,细胞10的分裂过程以逐渐增长的裂缝12为特征,其逐步将细胞10分离为两个单元,即子细胞14和16,子细胞14和16最终变成新的细胞18和20(图1E)。如图1D具体所示,分裂过程以一个短暂时期为特征,在该时期内细胞10的结构基本上为由一个包含细胞物质(由细胞膜围绕的细胞质)的窄“桥”22互相连接的两个子细胞14和16。
现在参考图2A和2B,其中示意性示出了非分裂期细胞10正遭受通过分别以相对较低的频率和相对较高的频率施加交变电位产生的电场。细胞10包括胞内细胞器,例如核30。交变电位被施加于电极28和32上,可将电极28和32从外部连接到患者的预定区域,例如被治疗的肿瘤附近。当细胞10处于自然条件下时,即活组织的一部分,其处于一个主要由电解的细胞间液组成的导电环境中(下文中称为“容积导体”)。当在电极28和32上施加电位时,所得电场(或响应于该电场在组织内感应的电流)的一部分场线穿透细胞10,同时其余的场线(或感应电流)流入环绕的介质中。电场线的具体分布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与电流的方向一致,依赖于可能与频率相关的系统成分的几何形状和电特性,例如系统成分的相对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对于低频,例如低于10KHz的频率,成分的电导特性完全支配着电流和场分布,并且场分布通常如图2A所示。在较高频率,例如10Khz和1MHz之间的频率,成分的介电特性变得更为显著并最终支配场分布,使得场分布线通常如图2B所示。
对于恒定(即,直流)电场或相对较低频率的交变电场,例如,10KHz以下的频率,各种成分的介电特性对于确定和计算场分布并不重要。因此,作为关于电场分布的初步近似,系统可以合理地用其各种成分的相对阻抗表示。利用这种近似,细胞间(即,细胞外的)液和细胞内液各自都具有相对低的阻抗,而细胞膜11具有相对高的阻抗。由此,在低频条件下,仅有一小部分的电场线(或通过电场感应的电流)穿透细胞10的膜11。相反,在相对高频率(例如10KHz-1MHz)之下,膜11的阻抗相对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降低,由此穿透细胞的电流部分显著增强。应注意的是,在非常高的频率下,即1MHz以上,膜电容可能短路膜阻抗,因此整个膜阻抗可能变得可忽略不计。
在上述任何一个实施方案中,电场线(或感应电流)从最靠近生成该电流的一个电极的部分膜11穿透细胞10,例如从最靠近正电极28(在此也称为“源”)的部分。细胞10上的电流分布通常是均匀的,这是因为在上述近似下,细胞内感应的场基本上是均匀的。电流通过最靠近相反电极的部分膜11穿出细胞10,例如从负电极32(在此也称为“宿”)穿出。
场线和电流之间的区分可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取决于所施加的电位的频率以及取决于电极28和32是否为电绝缘的。对于施加DC或低频交变电压的绝缘电极,沿电场线实际上没有电流。在高频下,由于电极绝缘和细胞膜(在某种程度上充当电容)的充电和放电,在组织内感应有位移电流,并且这种电流沿着该电场线。相反,由非绝缘电极产生的场总是产生某种形式的电流,具体而言,DC或低频交变场沿场线产生传导电流,而高频交变场沿场线既产生传导电流又产生位移电流。然而,应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可极化的细胞内细胞器的移动(如下所述)不取决于实际的电流流动,因此既可有效地使用绝缘电极,又可有效地使用非绝缘电极。绝缘电极的优点包括较低的功耗、在治疗区域产生更少的热、以及提高的患者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所使用的电场为频率范围从大约50KHz到大约500KHz的交变场,并且优选为从大约100KHz到大约300KHz。由于这些电场落入具有生物有效的场特性同时不具备有意刺激和热效果的中间类别(在高频和低频范围之间),为了便于讨论,这些类型的电场在下面也称为“TC场”,这是“肿瘤治疗(Tumor Curing)电场”的缩写。这些频率足够的低使得系统行为由系统的欧姆(传导)特性决定,然而又足够的高以对易兴奋组织没有任何刺激作用。此系统由两类元件组成,即细胞间液即细胞外液,或介质,以及单个细胞。细胞间液主要为电阻率大约40-100欧姆*cm的电解质。如上面所述,细胞的特征在于三种元件,即(1)包裹细胞的薄的、高电阻的膜;(2)主要为包含大量大分子和微细胞器(包括核)的电解质的内部细胞质;以及(3)覆盖微细胞器的膜,其电特性类似于细胞膜。
当这种类型的系统遭受本TC场(例如,频率范围在100KHz-300KHz间的交变电场),由于高电阻细胞膜的缘故,大多数电场线和电流趋于远离细胞,并因此该线保持在细胞外传导介质中。在上述列举的频率范围内,实际穿透细胞的小部分电场或电流与频率关系很大。
图2示意性描述了该系统中生成的场分布。如图所示,场力线大部分与无变形的场力线(电场的主要方向)平行地流过细胞体积,场力线还描述了可能的电流线。换言之,细胞内部的场大部分是均匀的。实际上,穿透细胞的小部分场或电流由相对于细胞外液的细胞膜阻抗值确定。由于细胞膜的等价电路为电阻和电容的并联,阻抗是频率的函数。频率越高,则阻抗越低,穿透电流的部分越大,场失真越小(Rotshenker S.&Y.Palti,Changes in fraction of current penetratingan axon as a function of duration of stimulating pulse,J.Theor.Biol.41;401-407(1973))。
如前所述,当细胞遭受相对较弱的以高频交变的电场和电流时,如频率范围为50KHz-500KHz的本TC场,它们对非分裂期细胞没有影响。虽然本TC场对这种系统没有可检测的影响,但是在出现分裂期细胞时则情形则变得不同。
现在参考图3A-3C,图3A-3C示意性示出了在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在频率范围从大约100KHz到大约300KHz的交变场(TC场)的影响之下,在其分裂过程中,细胞10内的电流分布图。场线或感应电流通过靠近电极28的子细胞16的部分膜穿透细胞10。然而,场线并未经过连接子细胞16与新形成的仍然附着的子细胞14的细胞质桥22穿出,或者经过桥22附近的部分膜穿出。反之,电场或电流线——在子细胞16内相对广泛地分开——随着它们接近桥22(也称为“狭颈”22)而会聚到一起,并且由此狭颈22内的电流/场线密度显著地增大。在子细胞14内发生一个“镜像”过程,随着场线接近子细胞14的穿出区域,桥22中会聚的场线发散。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均匀电场不会对电中性物体,即净电荷基本上为零的物体施加力,尽管此类物体可以变成极化的。然而,如图3A-3C所示,在非均匀、会聚的电场的作用下,对极化的物体施以电力,将它们向较高密度电场线方向移动。应理解的是,狭颈或桥区域内出现的集中电场本身对电荷和自然偶极子施以强力并且可破坏与之相关的结构。同样将理解,类似的净力再次在较高强度的场方向上作用于交变场的电荷上。
在图3A和3B的结构中,极化且带电物体的移动方向朝向较高密度的电场线,即朝向子细胞14和16之间的细胞质桥22。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是,所有细胞内细胞器,例如子细胞14和16的核24和26,分别被极化,由此这种细胞内细胞器被电力向桥22的方向推动。由于无论场的极性如何,该移动总是从较低密度电流到较高密度电流,由交变电场对诸如核24和26的细胞器所施加的力总是在桥22的方向。全面描述这种力和所造成的细胞内细胞器的大分子的移动,被称为“双向电泳”现象,在例如文献C.L.Asbury & G.van den Engh,Biophys.J.74,1024-1030,1998中已进行了详尽描述,其全部公开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细胞器24和26朝向桥22的移动破坏了分裂期细胞的结构,改变了各种细胞组分的浓度,最终桥膜22上会聚的细胞器的压力导致细胞膜11在桥22附近断裂,如图3C所示。可通过施加脉冲AC电场而不是稳定AC电场来增强在桥22处使膜11断裂并且还破坏细胞结构和组织的能力。当施加脉冲场时,作用在细胞器24和26上的力具有“锤击”效果,借此脉冲力将细胞内细胞器从子细胞14和16向狭颈22敲击,由此增大了在狭颈22附近断裂细胞膜11的可能性。
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该特殊场非常敏感的在分裂期细胞内出现的元件是微管纺锤体,微管纺锤体在分裂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图4中示出与图3A和3B相比处于较早阶段的分裂期细胞10,细胞10处于通常用线100指示的外部TC场(例如,频率范围大约100KHz到大约300KHz的交变场)的影响下,细胞10具有通常用120指示的相应纺锤体构造。线120是已知具有非常强的偶极矩的微管。这种强烈的极化使得细管以及其它的极性大分子、特别是那些在细胞内或其周围具有特定方向的极性大分子易受电场影响。它们的正电荷位于两个中心粒上,而两组负极位于分裂期细胞的中心,并且另一对位于微管附着在细胞膜的点处,该点通常用130指示。这个结构形成双偶极子组,因此它们易受不同方向的场影响。应理解的是,TC场对偶极子的作用并不取决于桥(狭颈)的形成,并且由此偶极子在桥(狭颈)形成之前就受TC场的影响。
由于本设备(如下面将更为详细的描述)利用了绝缘电极,使用本设备时不会出现上述使用导电电极时出处的副作用,即细胞内的离子浓度改变和由于电解形成有害物质。这是因为通常在电极和介质之间不会发生实际的电荷转移,并且在电流为容性的介质内(即电流仅用电荷等的旋转表示)没有电荷流动。
现在参看图5,上述有利于破坏肿瘤细胞的TC场由电子设备200产生。图5是示出该电子设备200的主要组件的简化示意图。电子设备200产生波形形状或脉冲系列的期望电信号(TC信号)。设备200包括发生器210和一端连接到发生器210的一对导电引线220。引线220的相反一端连接到由电信号(即,波形)激励的绝缘导体230。下文中也将绝缘导体230称为绝缘电极230。任选地,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设备200包括温度传感器240和控制箱250,增加它们都是用于控制生成的电场的振幅,以便不会在治疗的区域内产生过热。
发生器210产生频率范围从大约50KHz到大约500KHz(优选从大约100KHz到大约300KHz)的交变电压波形(即,TC场)。所需的电压为使得要治疗的组织内的电场强度范围为大约0.1V/cm到大约10V/cm。如下所述,为了实现这个场,绝缘电极230中的两个导体之间的实际电位差由系统成分的相对阻抗确定。
当包括控制箱250时,其控制发生器210的输出,使得发生器输出保持在用户预设的恒定值,或者控制箱250将输出设置为不会引起过热的最大值,或者当温度(由温度传感器240感应)超过预定限度时控制箱250发出警告等。
引线220为标准的具有柔性金属屏蔽的隔离导线,优选地,导线接地,以防止引线220产生的电场扩散。绝缘电极230具有特定的外形和位置使得在目标容积且仅在那生成具有所期望结构、方向和强度的电场,以集中治疗。
设备200作为整体及其单个组件的技术指标很大程度上由如下事实影响:在当前TC场(50KHz-500KHz)频率下,生命系统是根据它们的“欧姆定律”特性而不是它们的介电特性运转的。设备200中唯一表现不同的元件是绝缘电极230的绝缘体(参见图7-9)。绝缘电极230由与电介质接触的导体组成,电介质与导电组织接触由此形成电容器。
绝缘电极230的详细构造基于它们的电学行为,当绝缘电极与组织接触时根据通常如图6所示简化的电路可以理解上述电学行为。在所示结构中,不同组件之间的电位降或电场分布由它们的相对电阻抗确定,即每个组件上的小部分场由其阻抗值除以总的电路阻抗给出。例如,元件上的电位降ΔVA=A/(A+B+C+D+E)。因此,对于DC或低频AC,实际上所有电位降都在电容器(其充当绝缘体)上。对于相对非常高的频率,电容器实际上被短路,因此实际上所有场都分布在组织内。在本TC场的频率(例如,50KHz到500KHz),这些频率为中间频率,电容器的电容的阻抗是支配性的,且其决定了场分布。因此,为了增大组织上的有效电压降(场强度),应降低电容器的阻抗(即,增大它们的电容)。这可通过增大电容器“板”的有效面积、减小电介质的厚度或者使用具有较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来实现。
为了优化场分布,根据要使用绝缘电极230的应用对绝缘电极230进行不同配置。有两种施加本电场(TC电场)的主要模式。第一种,可通过外部绝缘电极施加TC场,第二种,可通过内部绝缘电极施加TC场。
通过外部绝缘电极施加的电场(TC场)可以是局部类型或广泛分布的类型。第一种类型包括例如皮肤瘤的治疗和靠近皮肤表面的病灶的治疗。图7示出了其中绝缘电极230被结合到皮肤贴片300中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贴片300可以是自粘的柔性贴片,带有一对或多对绝缘电极230。贴片300包括内部绝缘体310(由介电材料形成)和外部绝缘体260,并且贴到皮肤表面301或者稍微在皮肤表面310之下包含肿瘤303的皮肤表面301。组织通常用305指示。为了防止内部绝缘体310上的电位降支配该系统,内部绝缘体310必须具有相对高的电容。这可通过大的表面积实现;然而,这可能是不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场在较大面积上(例如,大于所需治疗的肿瘤的面积)扩散。可选地,内部绝缘体310可以被制得非常薄和/或内部绝缘体310可以具有高介电常数。由于电极(图6中标记为A和E)之间的皮肤电阻通常显著高于其下面的组织(图6中标记为C)的电阻(1-10KΩ对0.1-1KΩ),在绝缘电极之外的大部分电位降发生在电极间的皮肤组织。为了适应这些阻抗(Z),内部绝缘体310(图6中标记为B和D)的特性应当使得它们在本TC场(例如50KHz到500KHz)的频率下阻抗优选小于100KΩ。例如,如果希望阻抗为大约10K欧姆或更小,这样所施加电压的1%以上落在组织上,则对于表面积为10mm2的绝缘电极,在200KHz频率下,电容应当为10-10F级别,其意味着使用介电常数为2-3的标准绝缘体,绝缘层310的厚度应当为大约50-100微米。使用介电常数为大约20-50的绝缘体将获得10倍强度的内部场。
利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绝缘材料增大电极的电容,导致电极对通过发生器1(图5所示)施加的AC信号的阻抗减小。如图6所示,因为电极A、E与靶组织C串联连接,这种阻抗的减小降低了电极内的电压降,使得施加AC电压的更大部分出现在组织C上。由于施加AC电压的更大部分出现在组织上,对于组织内的给定场强,可有利地降低通过发生器1施加的电压。
被治疗的组织内所期望的场强优选在大约0.1V/cm和大约10V/cm之间,并且更优选在大约2V/cm和3V/cm之间,或者在大约1V/cm和5V/cm之间。如果电极中使用的介电常数足够高,那么电极A、E的阻抗下降到如皮肤和组织B、C、D的串联组合的同一大小级别。具有极高介电常数的适当材料的一个例子是CaCu3Ti4O12,其介电常数为大约11,000(在100kHz测量的)。当介电常数如此之高时,则可使用几十伏特级别的生成器电压就可获得有用的场。
由于薄的绝缘层可能非常易受损坏等,可以用介电常数非常高的绝缘材料如二氧化钛(例如,金红石)替代绝缘体,该介电常数可达到大约200。存在许多不同的适合用于预期应用中并且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例如,一些材料包括:铌酸锂(LiNbO3),其为一种铁电晶体,并且在光学、热电和压电器件中有许多应用;钇铁石榴石(YIG)为一种铁磁晶体,并且可以用这种材料实现例如光频隔离器的磁光装置;钛酸钡(BaTiO3)为一种具有高电光效应的铁磁晶体;钽酸钾(KTaO3)为一种介电晶体(低温时为铁电),并且在低温下具有非常低的微波损耗和介电常数的可调谐性;以及钽酸锂(LiTaO3),一种特性类似铌酸锂的铁电晶体,并且在电光、热电和压电器件中使用。还可以使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绝缘陶瓷,诸如由铅铌酸镁和钛酸铅组合制成的陶瓷。应理解的是,当本设备期望使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时,前述的示例性材料可与本设备组合使用。
还应当考虑到影响绝缘电极230的有效电容的另一个因素,即绝缘电极230和皮肤之间存在空气。这种不易防止的存在引入了介电常数为1.0的绝缘体层,这个因素显著降低绝缘电极230的有效电容并且抵消了二氧化钛(金红石)等的优点。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绝缘电极230可以做成符合身体结构的形状和/或(2)可向该结构中加入具有高电导率和高有效介电常数的居间填充物270,如凝胶(如图10C所示)。可以预先构造(参见图10A)形状,或者系统可以做得足够柔韧使得绝缘电极230的定形更易实现。凝胶可以被包含于如图10C和10C′描述的具有升高边缘的位置。凝胶可以由水凝胶、明胶、琼脂等制成,并且其内溶解有盐以增大其传导率。图10A-10C′示出绝缘电极230的各种示例性构造。凝胶的准确厚度并不重要,只要其足够厚使得在治疗期间凝胶层不会变干。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凝胶的厚度为大约0.5mm到大约2mm。优选地,凝胶具有高传导率,有些粘,并且在延长时间内是生物相容的。一种适合的凝胶为AG603水凝胶,可从AmGel Technologies,1667 S.Mission Road,Fallbrook,CA92028-4115,USA购得。
为了实现绝缘电极230的期望特性,各介电涂层应当非常的薄,例如在1-50微米之间。由于涂层是如此的薄,绝缘电极230易被机械损坏或遭受介电击穿。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给绝缘电极的结构增加保护性功能来克服,以对此类损害提供期望的保护。例如,可以使用相对松散的网340覆盖绝缘电极230,该网防止接近表面且对绝缘电极230的有效表面积(即绝缘电极230的电容)有较小影响(图12B中示出的横截面)。松散的网340不会影响电容并且确保与皮肤等的良好接触。松散的网340可由许多不同的材料形成;然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网340由尼龙、聚酯、棉花等形成。可选择地,可以在绝缘电极230的介电部分(绝缘层)涂敷非常薄的导电涂层350。一个示例性导电涂层由金属形成,更具体地,由金形成。涂层350的厚度依赖于具体的应用,并且依赖于用于形成涂层350的材料类型;然而,当使用金时,涂层的厚度为大约0.1微米到大约0.1毫米。此外,图10所示的边缘也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机械保护。
然而,电容并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下列两种因素也影响绝缘电极230如何被构造。内部绝缘层310的介电强度,以及当其遭受TC场时发生的介电损耗,即产生的热量。内部绝缘体310的介电强度决定了在什么场强下绝缘体将会被“短路”并且不再是完好的绝缘体。一般地,诸如塑料的绝缘体具有每微米大约100V或更高的介电强度值。因为高介电常数降低了内部绝缘体310中的场,高介电常数和高介电强度的组合提供了重要的优势。这可通过使用具有期望特性的一种材料来实现,或者通过具有正确的参数和厚度的双层来实现。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绝缘层310失效的可能性,使用常规技术如图10D所示,通过使边角变圆等消除绝缘层310的所有锐利边缘。
图8和9示出了使用绝缘电极230的第二种治疗类型,即通过内部绝缘电极230的电场生成。绝缘电极230所植入的身体通常用311指示,包括皮肤表面313和肿瘤315。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绝缘电极230的形状可以为板、线或可被皮下插入或插入至身体311内更深位置的其它形状,以在目标区(肿瘤315)产生适当的场。
同样应理解的是,绝缘电极应用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描述。就内部器官例如肝脏、肺等中的肿瘤而言,绝缘电极对230的每个构件之间的距离可能较远。电极对甚至可以置于躯干410的相反侧,如图11所示。图11中绝缘电极230的布置对治疗与肺癌或胃肠肿瘤有关的肿瘤415特别有用。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电场(TC场)散布在身体的较宽范围内。
为了避免过热所治疗的组织,需要选择材料和场参数。在治疗过程中,绝缘电极的绝缘材料应当在被使用的频率范围内具有最小的介电损耗。当针对治疗选择特定的频率时可以考虑这个因素。组织的直接加热最有可能受由电流引起的发热控制(由I*R给表示)。此外,绝缘电极230及其围绕物应当由有利于热损耗的材料制成,并且其一般结构应当也有利于热损耗,即阻止热耗散到环境(空气)的最小结构以及高热传导性。使用较大的电极同样使发热的局部感知最小化,因为其通过一个更大的表面积传播将转移到患者的能量。优选地,使加热最小化在患者的皮肤温度绝不超过大约39℃。
降低加热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施加占空比在大约20%和大约50%之间的场而不是使用连续场,间歇性地将该场施加到被治疗的组织。例如,为了实现33%的占空比,该场应当重复接通1秒,然后断开2秒。初步试验已经显示使用占空比为33%的场的治疗疗效大体上与占空比为100%的场相同。在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可将场接通1小时然后断开1小时以实现50%的占空比。当然,以每小时开关一次的速率对最小化短时间产热是没有用的。另一方面,这可以给患者提供受欢迎的治疗休息。
可以通过在期望的目标区域聚焦场,同时使其它敏感区域处于低的场密度(即,受保护区域)的绝缘电极230的布置来加强治疗效果。可以利用许多不同技术保持绝缘电极230适当放置于身体上,包括使用将绝缘电极保持在适当位置的合适衣物。图13示出了这样的布置,其中标记为“P”的区域表示受保护的区域。场力线不会穿透这个受保护的区域,并且此处的场比绝缘电极230附近的场要小很多,在绝缘电极附近,可对目标区域进行良好定位和治疗。相反,四极处的场强非常高。
下面的实例用于说明本设备的示例性应用和TC场的应用;然而,此实例是非限制性的,并且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例1
为了证明具有上述特性(例如,频率在50KHz到500KHz之间)的电场在破坏肿瘤细胞中的有效性,将该电场用于治疗患恶性黑色素瘤的小鼠。两对绝缘电极230被放置在相应的一对恶性黑色素瘤上。只有一对连接到发生器210,向肿瘤施加200KHz的交变电场(TC场)为期6天。一个恶性黑色素瘤未进行治疗,以比较经治疗的肿瘤和未治疗的肿瘤。在治疗6天之后,在小鼠的未治疗一侧,染色的恶性黑色素瘤保持清晰可见,相反,在小鼠的治疗侧看不到肿瘤。在皮肤上唯一可见的可辨别的区域是代表绝缘电极230插入点的标记。通过切开和反转皮肤暴露其内表面进一步证明治疗侧肿瘤被消除的事实。这个过程显示,在小鼠的治疗侧,肿瘤已经基本上-如果不是完全地-被消除。还进一步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了治疗的成功。
因此,本发明人发现,使用电子设备施加电场时,具有特定特性的电场可以用于破坏分裂期细胞或肿瘤。更特别地,这些电场落入特殊的中间类别,即具有无意义的刺激和无热效应的生物有效场,并因此克服了与向身体施加常规电场相关的缺点。还应理解的是,本设备可进一步包括用于相对活组织旋转TC场的设备。例如,根据一个实施方案,使用常规设备,诸如开启时旋转本系统的各种组件的机械设备,可相对于组织旋转施加到被治疗的组织的交变电场。
另外,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以连续方式将TC场施加到绝缘电极230的不同电极对。换言之,可以布置发生器210及它的控制系统,从而以周期性间隔向选择的绝缘电极对230发送信号,由此使得通过这些绝缘电极230生成不同方向的TC场。因为信号是在选择时间从发生器发送到绝缘电极230的,通过不同的绝缘电极230连续地生成方向变化的TC场。这种布置具有许多优点,并且由于当TC场与细胞分裂轴平行时具有最大影响的事实而被提供。由于细胞分裂的方向在大多数情形下是随机的,仅有小部分分裂期细胞受到任何给定场的影响。由此,使用两个或多个方向的场提高了效果,这是因为其增大了更多分裂期细胞受给定TC场影响的机会。
体外试验已表明,当场力线方向通常平行于有丝分裂中的沙漏形状的细胞的长轴(如图3A-3C所示)时,该电场具有最大的杀灭作用。在一个试验中,更高比例的受损害细胞的分裂轴方向沿着该场:56%的方向相对于该场为0°或接近0°的细胞受损害,相比之下,长轴相对于该场超过22°的细胞平均15%受损害。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以不同方向顺序施加场将提高整体的杀灭能力,因为这样可以向更多部分的分裂期细胞施加杀死分裂期细胞最为有效的场方向。下面讨论以不同方向施加场的若干例子。
图27A、27B和27C示出了一组6个电极E1-E6,以及如何通过在不同电极对上施加来自生成器1(图1所示)的AC信号改变通过靶组织1510的场的方向。例如,如果在电极E1和E4上施加AC信号,则场线F将为垂直的(如图27A所示),而如果在电极E2和E5或者电极E3和E6上施加该信号,则场线F将为斜的(如分别在图27B和27C中所示)。通过在其它电极对上施加AC信号可获得另外的场方向。例如,通过在电极E2和E6上施加信号可得到大体上水平的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不同的电极对之间顺序应用AC信号。这种方案的一个实例是,在电极E1和E4上施加AC信号一秒钟,然后在电极E2和E5上施加AC信号一秒钟,接着在电极E3和E6上施加AC信号一秒钟。然后将该三部分的顺序重复一段期望的治疗时间。因为细胞被破坏的效果强烈取决于细胞的方向,在不同方向之间循环场增大了至少在部分时间内场朝向有利于破坏细胞的方向的机会。
当然,图27A-C所示的6个电极配置仅仅是多个电极的许多可能方案中的一种,基于相同的原理可以使用三个或更多电极的许多其它配置。
在不同方向顺序施加场并不局限于二维实施方案,图28示出如何将在不同电极组上顺序施加信号扩展到三维。围绕身体部分1500放置第一电极阵列A1-A9,将最后一个电极阵列N1-N9与第一阵列间隔距离W放置在身体部分1500周围。可选地,可将其他电极阵列添加到第一阵列和最后一个阵列之间,但是,清楚起见,并没有示出这些其他阵列(以不掩盖身体部分1500背后的电极A5-A9和B5-B8)。
如图27中的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在不同的电极对之间施加来自发生器1(图1中所示)的AC信号改变穿过靶组织的场的方向。例如,在电极A2和A7之间施加AC信号就得到在这两个电极之间由前至后方向的场,而在电极A5和A9之间施加AC信号就得到这两个电极之间大致垂直的场。类似的,在电极A2和N7之间施加AC信号能产生以一个方向穿过身体部分1500的斜向场线;在电极A2和B7之间施加AC信号就产生以另一个方向穿过身体部分的斜向场线。
使用三维电极阵列还使得可能同时激励多对电极以在期望的方向上感应场。例如,如果提供了适当的开关使得电极A2到N2全部都连接到发生器的一个端子,并且使得电极A7到N7全部连接到发生器的另一个端子,由此得到的场是在整个宽度W内由前至后方向上延伸的一片。在维持由前至后的场一段适当的时间之后(例如,1秒),重新设置开关系统(未示出),将电极A3到N3连接到发生器的一个端子,并将电极A8到N8连接到发生器的另一个端子。这样得到相对于初始场方向围绕Z轴旋转了大约40°的片状场。当场在这个方向上维持了一段适当的时间之后(例如,1秒),启动下一组电极,以将该场旋转另外40°至下一位置。这将持续直到场回到其初始位置,在该点重复整个过程。
可选地,可将旋转的片状场添加(以时间顺序)到上述斜向场,以更好地靶向沿斜向轴方向的细胞。
因为电场是矢量,为形成期望的合成矢量,可选同时将信号施加到电极的组合。例如,可以通过将电极A2到N2和A3到N3都切换到发生器的一个端子,并且将A7到N7和A8到N8都切换到发生器的另一个端子获得相对于初始位置围绕X轴旋转20°的场。如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将信号施加到电极的其它组合将得到其它方向上的场。如果对电压实现适当的计算机控制,与上述逐步方式相比,场的方向甚至可以连续(即,平滑)方式扫描空间。
图29A和29B描述了体外试验的结果,其显示了所施加场杀灭分裂期细胞的能力如何是场强的函数。在图29A的试验中,B16F1黑素瘤细胞遭受不同场强的200KHz的AC场,每个强度持续24小时。在图29B的试验中,F-98神经胶质瘤细胞遭受不同场强的200KHz的AC场,每个强度持续24小时。在这两幅图中,场强(EF)以V/cm度量。杀灭作用的大小以术语TER表示,其为与对照细胞(GRC)的增长速率相比,被治疗细胞(GRT)增长速率的降低比率。
TER = GR C - GR T GR C
试验结果显示,对于黑素瘤和神经胶质瘤细胞,所施加场对增殖的抑制作用都随强度增大。黑素瘤和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完全增殖抑制(TER=1)分别出现在1.35和2.25V/cm处。
图30A和30B描述了体外试验的结果,其显示了所施加场的杀灭能力如何是场频率的函数。在该试验中,B16F1黑素瘤细胞(图30A)和F-98神经胶质瘤细胞(图30B)遭受不同频率的场,每个频率为24小时。图30A和30B显示了生长速率的变化,归一化为场强(TER/EF)。数据显示为均值+SE。在图30A中,可以看到窗口效应,黑素瘤细胞的最大抑制位于120kHz。在图30B中,在170和250kHz看到两个峰。由此,如果在整个治疗过程期间只有一个频率可用,则频率为大约120kHz的场适用于破坏黑素瘤细胞,而具有200kHz级别频率的场适用于破坏神经胶质瘤细胞。
并非任何给定类型的所有细胞都有完全相同的大小。反之,细胞有大小分布,其中一些细胞更小而一些细胞更大。认为用于损害特定细胞的最佳频率与该特定细胞的物理特性(即,大小)有关。由此,为了最好地损害具有大小分布的细胞群,对该群体施加不同频率的分布是有利的,根据靶细胞的期望大小分布优化频率选择。例如,图30B的数据显示利用两个频率170kHz和250kHz破坏神经胶质瘤细胞群将比利用单一频率200kHz更为有效。
注意,在此讨论的优化场强和频率是基于体外试验获得的,并且针对体内应用的相应参数可通过进行类似的体内试验获得。有可能的是,对于体内应用,细胞自身的相关特性(诸如大小和/或形状)或与细胞环境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不同的优化频率和/或场强集。
当使用一个以上的频率时,可以按时间顺序施加各个频率。例如,就神经胶质瘤而言,可以在治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分钟分别施加频率为100、150、170、200、250和300kHz的场。然后在治疗的各连续6分钟期间重复频率循环。可选择地,场的频率可以以无级方式从100到300kHz扫描。
任选地,这种频率循环可以与上述的方向循环相结合。图31A是利用3个方向(D1、D2和D3)和3个频率(F1、F2和F3)的这种结合的实例。当然,同样的方案可扩展到任何其他数目的方向和/或频率。图31B是利用3个方向(D1、D2和D3),扫过从100kHz到300kHz的频率的结合的实例。注意,t1和t2之间时间轴上的停顿提供了使扫描频率上升到刚刚低于300kHz所需的时间。如图31A所示,频率扫描(或步进)可以与方向的改变同步。可选择地,如图31B所示,频率扫描(或步进)可以与方向改变非同步。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案中,向电极施加同时包含两个或多个频率分量(例如,170kHz和250kHz)的信号以治疗具有大小分布的细胞群。通过叠加增加各种信号以产生包括所有施加频率分量的场。
现在参见图14,其中示出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衣物500。具体而言,衣物500为有边帽或无边帽或其它类型的衣物设计用于放到人头部的形式。为了示意目的,头部502显示为在其上放置帽子500,帽子紧靠头部502的皮肤表面504。颅内肿瘤等510示为形成在头部502内的皮肤表面504下。因此,帽子500意在置于具有如肿瘤510等的人的头部502之上。
与图1-13中示出的各种实施方案不同,在这些实施例中,由于绝缘电极230放置在皮肤表面或者植入到其下方的体内,这些绝缘电极或多或少排列成平面布置,这个实施方案中的绝缘电极230是针对具体应用进行了特殊外形化和排列的。治疗颅内肿瘤或其它损伤等通常需要相对较长的治疗周期,例如几天到几周,因此,期望尽可能的使患者感到舒适。帽子500特别设计以在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中提供舒适性,同时不会妨害治疗效果。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帽子500包括预定数量的绝缘电极230,优选地,绝缘电极230的位置使得可在肿瘤510处产生最优TC场。TC场的场力线通常用520指示。如可从图14看出,肿瘤510位于这些场力线520内。如下文中将更详细的描述,绝缘电极230放置在帽子500内,使其一部分或表面能够自由接触头部502的皮肤表面504。换言之,当患者戴上帽子500时,绝缘电极230被放置于与头部502的皮肤表面504接触的位置,选择该位置使得由此产生的TC场聚焦在肿瘤510处,同时使周围区域保持较低密度。一般地,剃掉头部502选择区域的头发,以使绝缘电极230和皮肤表面504之间的接触更好;然而,这不是关键性的。
优选地,帽子500包括向绝缘电极230施加力使得绝缘电极向皮肤表面502压紧的装置530。例如,装置530可以是偏置类型的,其向绝缘电极230施加偏置力以使绝缘电极230从帽子500朝向外。由此,当患者将帽子500戴到他/她的头部502时,通过装置530使绝缘电极230向皮肤表面504压紧。装置530可轻微回缩以提供在绝缘电极230和头部502之间的舒适配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装置530为设置在帽子500内的基于弹簧的装置,并且有一部分连接到绝缘电极230且对绝缘电极230施加力。
如同之前的实施方案的情况一样,绝缘电极230通过导体220连接到发生器210。发生器210可以设置在帽子500本身内,以便提供紧凑的、自给自足的、独立的系统,或者发生器210可置于帽子500外部,用导体220通过开口等穿出帽子500,然后连接到发生器210。当发生器210放置到帽子500的外部时,应理解的是,发生器210可以位于许多不同的位置,其中一些位置可以在帽子500本身附近,而其它一些位置可以远离帽子500。例如,发生器210可以被置于手提袋等内(例如,绕患者腰部延伸的袋子),手提袋由患者穿戴,或者可以用带子捆在末端或环绕患者躯干。发生器210还可以被置于保护盒内,保护盒固定到患者穿戴的另一件衣物上或者通过另一件衣物携带。例如,可将保护盒插入至运动衫等的衣袋内。图14示出了发生器210直接结合到帽子500的实施方案。
现在参见图15和1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优选地,将许多绝缘电极230与装置530共同形成独立装置,通常用540指示该装置,可将该装置插入帽子500并经由导体(未示出)与发生器(未示出)电连接。通过提供独立装置形式的这些元件,当需要进行清洗、维修和/或替换时,患者可以轻松地从帽子500插入和/或拔下装置540。
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将帽子500构造为包括选择区域550,选择区域形成于帽子500中,用于接受和保持装置540。例如,如图15所示,每个区域550是在帽子500内形成的开口(小孔)的形式。装置540有主体542,并包括机构530和一个或多个绝缘电极230。机构530设置在装置540之内,使其一部分(例如,一个末端)与各绝缘电极230的表面接触,这样机构530向绝缘电极230面施加偏置力。一旦在开口550中放入了装置540,就可以用许多常规技术将其牢固地保持在其中,包括使用粘附材料或通过利用机械方法。例如,帽子500可以包括枢轴夹持(pivotable clip)部件,该部件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在打开位置开口550是自由的,在闭合位置,枢轴夹持部件啮合部分绝缘电极(例如,外围边缘),以将绝缘电极230保持和固定到位。为了取下绝缘电极230,将枢轴夹持部件移到打开位置。在图16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通过粘附元件560将绝缘电极230保持在开口550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粘附元件560为围绕绝缘电极230的外围延伸的双面自粘边缘构件。换言之,揭下粘附边缘560一侧的保护覆层,并将粘附边缘560粘在绝缘电极230暴露面的外围周围,由此将粘附边缘560牢固地附着到帽子500,然后,揭下粘附边缘560的另一侧,以粘着期望位置的皮肤表面504,用于定位并固定绝缘电极230于头部502,使肿瘤相对于绝缘电极230的位置为最优的TC场。由于粘附边缘560的一侧与皮肤表面接触并固定在皮肤表面上,这就是为什么希望剃掉头部502头发的原因,这样,可将粘附边缘560直接紧靠皮肤表面540放置。
粘附边缘560设计为,需要时可容易地将装置540从帽子500中取出来,然后用另一个装置540或同一装置540代替的方式将装置540牢固地连接在开口550内。如前所述,装置540包括偏置机构530,穿戴上帽子500时,偏置机构将绝缘电极230压着紧靠皮肤表面504。可将装置540构造为使得与绝缘电极230相对的一侧是支撑面,由如塑料的刚性材料形成,这样,在施加力时可用支撑面压缩偏置机构530(例如,弹簧),并且当弹簧530为松弛状态时,弹簧530保持与支撑面接触并且在其另一端相对绝缘电极230施加偏置力。偏置机构530(例如,弹簧)优选地具有对应于皮肤表面504的外形,使得绝缘电极230有一个作用于其上的力,以使绝缘电极230具有和皮肤表面504互补的外形,由此使二者相互直接彼此靠紧放置。虽然机构530可以是一个弹簧,然而有许多其它的实施例可用于替代弹簧。例如,机构530可以为弹性材料的形式,如泡沫橡胶、泡沫塑料或包含气泡的层。
装置540有一个电连接器570,可将电连接器570钩住到放置在帽子500内的相应的电连接器,如导体220。导体220的一端连接到装置540,另一端连接到发生器210。发生器210可以直接结合到帽子500内,或者发生器210可以被单独(远程)放在患者身上或床边支架等上面。
如之前所讨论的,优选地,使用诸如导电凝胶的耦合剂以确保在绝缘电极230和皮肤表面504之间提供有效的导电环境。在前面实施方案的讨论中已经公开了合适的凝胶材料。耦合剂放置在绝缘电极230之上,优选地,沿电极230的表面提供均匀的耦合剂层。需要周期性更换装置540的一个原因是需要替换和/或补充耦合剂。换言之,在经过一段预定时间之后或在使用一定次数之后,患者取下装置540,从而可以再次对电极230应用耦合剂。
图17和18示出了具有作为其一部分结合到其中的绝缘电极230的另一种衣物。更具体地,示出了胸罩等700,胸罩700包括由常规胸罩材料加工成形的主体,通常用705指示,用于为穿戴者提供外形、支撑和舒适感。胸罩700在其一侧还包括织物支撑层710。优选地,支撑层710由构造用于为胸罩700提供必要和期望的支撑的适当的织物材料形成。
类似于其它的实施方案,胸罩700包括放置在胸罩材料705内的一个或多个绝缘电极230。该一个或多个绝缘电极沿与支撑710相反的胸罩700内表面放置,意在被放置于最接近位于一个乳房或紧邻周围区域内的肿瘤等。如同前述实施方案的情况一样,这个实施方案中的绝缘电极是特别构造和配置用于作用于乳房或紧邻区域的。由此,这个应用中所使用的绝缘电极230没有平面表面结构,而是有一个与一般乳房的常见曲率互补的弓形外形。
内衬720置于绝缘电极230上,以助于沿内表面将绝缘电极保持在它们期望的位置,用于紧靠乳房自身放置。可以使用许多适于紧贴皮肤穿戴的薄的材料形成内衬720,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内衬720由织物材料形成。
优选地,胸罩700还包括如一些前述实施方案中的偏置机构800。偏置机构800放置在胸罩材料705内,从支撑710延伸到绝缘电极230,向绝缘电极230施加偏置力使电极230压向乳房。这确保绝缘电极230与皮肤表面保持接触,防止从皮肤表面抬起从而形成间隙致使治疗效果较差,这是因为间隙减小了TC场的有效性。偏置机构800可以是弹簧装置的形式,或者可以是向绝缘电极230施加期望的偏置力以便将绝缘电极230压向乳房的弹性材料。在松弛位置,偏置机构800对绝缘电极230施加力,当患者将胸罩700穿在身体上时,绝缘电极230靠着乳房放置,乳房本身施加与该偏置力相反的力,由此使得绝缘电极230被压向患者的乳房。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偏置机构800为置于胸罩材料705内的弹簧的形式。
可以在电极和内衬720之间在绝缘电极230上提供导电凝胶810。导电凝胶层810由用于执行上述功能的上述材料形成。
作为绝缘电极230一部分提供的电连接器820电连接到导体220的一端,导体220的另一端电连接到发生器210。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导体220在胸罩材料705内延伸到在胸罩700中形成开口的位置。导体220延伸通过该开口并连接到发生器210,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发生器210置于远离胸罩700的位置。还应该理解的是,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发生器210可置于胸罩700本身之内。例如,胸罩700可在其内形成隔间,隔间用于在患者戴上胸罩700时容纳发生器210并将其保持到位。在这个方案中,可用可打开和关闭的可释放的带子覆盖隔间,以插入发生器210或将其取出。可以使用与构成胸罩700相同的材料形成带子,或者用一些其它类型的材料形成。可以通过诸如钩子和环的固定方法将带子可释放地附连到周围的胸罩体中,从而使患者通过打开钩子和环元件轻松打开隔间,以接触隔间来插入或者取出发生器210。
发生器210还具有用于电连接到导体220的连接器211,这使得可将发生器210电连接到绝缘电极230。
如同其它的实施方案一样,将绝缘电极230放置在胸罩700内,以将电场(TC场)聚焦到期望的目标(例如,肿瘤)。应理解的是,绝缘电极230在胸罩700内的位置将根据肿瘤的位置而变化。换言之,在确定了肿瘤的位置之后,医生就设计一个绝缘电极230的布置方案,并且根据这一方案构建胸罩700,以使TC场对目标区域(肿瘤)的效果最佳。因而,绝缘电极230的数量和位置将取决于被治疗的肿瘤的精确位置或者被治疗的其它目标区域。因为绝缘电极230在胸罩700上的位置可能根据确切应用变化,所以绝缘电极230的具体大小和形状同样可能变化。例如,如果将绝缘电极230放置在胸罩700的底部区域而不是更中间的位置,则由于乳房(以及胸罩)的外形在这些区域的不同,绝缘电极230将具有不同的形状。
图19还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案,其中绝缘电极230为内部电极的形式,将内部电极结合到探针或导管600的形式中,被构造用于通过诸如尿道、阴道等自然通道进入身体。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绝缘电极230沿探针600的长度放置在探针600的外表面上。导体220电连接到电极230并在探针600的内部延伸到发生器210,发生器210可置于探针内部,或者发生器210可独立于探针600位于远程位置,如在患者身上或靠近患者的某个其它位置。
可选择地,探针600可构造成穿透皮肤表面或其它组织,以到达位于体内的内部目标。例如,探针600可以穿透皮肤表面然后定位于邻近或接近位于体内的肿瘤。
在这些实施方案中,通过自然通道插入探针600,然后被定位于期望的位置,使得绝缘电极230接近目标区域(即,肿瘤)设置。然后,启动发生器210以使绝缘电极230产生TC场,按预定时间长度将TC场施加到肿瘤。应该理解,所示意的探针600本质上仅仅为示意性的,探针600可以有其它的形状和构造,只要探针能够执行预期的功能。优选地,从绝缘电极230到发生器210的导体(例如,金属丝)引线被扭曲或屏蔽,使得不会沿轴产生场。
还应当理解的是,探针可以仅包含一个绝缘电极,而将另一个电极置于身体表面。这个外置电极可以更大或由多个电极组成,以得到较低场线-电流密度,从而不影响非治疗区域。事实上,电极的位置应当设计为使潜在的敏感区域处的场最小。任选地,可以通过真空力(例如,吸力)使外部电极紧靠皮肤表面固定。
图20还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案,其中高立领构件900(或项链型结构)可用于治疗甲状腺、副甲状腺、喉部病变等。图20示出处于打开的、基本上平坦状态下的领子构件900。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将绝缘电极230结合到领子构件900的主体910内,并且构造用于紧靠穿戴者的颈部区域放置。根据上文描述的任何方式将绝缘电极230连接到发生器210,并且应理解,可将发生器210置于主体910内,或者置于主体910外部的位置。领子主体910可以用传统用于形成围绕人的颈部放置的领子的许多材料形成。同样地,领子900优选地包括用于调整领子900相对于颈部的装置。例如,可在领子900的末端设置互补的紧固件(钩子和环紧固件、按钮等),以调整领子的直径。
由此,本设备的结构特别适合于将设备结合到衣物中的应用,以使患者易于穿戴常规衣物,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换言之,通过将部分或全部设备组件结合到衣物内,可以为患者提供额外的舒适度并提高治疗效果。显而易见,结合该组件的具体衣物将随存在肿瘤、病变等的活组织的目标区域而变化。例如,如果目标区域位于男性患者的睾丸区域,那么可以提供类似短袜结构或包裹形式的衣物,该衣物构造成围绕患者的睾丸区域穿着,以这种方式使绝缘电极相对于肿瘤放置,使TC场对准靶组织。由于可将设备组件结合到大多数类型的衣物,衣物的确切特性和形式可能变化很大,并因此可以被用于治疗的患者身体可能出现症状的许多不同区域。
现在参见图21-22,其中示出了本设备的另一个方面。图21中示出了身体1000,诸如人或动物体的许多部分。如同之前的实施方案,如同已经在前述的其它实施方案的描述中详细描述的情况一样,将两个或多个绝缘电极120靠近身体1000放置利用TC场用于治疗肿瘤等(未示出)。绝缘电极230有一个导电部件,以及围绕导电部件的外部绝缘体260。优选地,每个绝缘电极230通过引线220连接到发生器(未示出)。在每个绝缘电极230和身体1000之间放置导电填充材料(例如,导电凝胶构件270)。绝缘电极230相互之间间隔开,在启动发生器时,绝缘电极230产生之前已经详细描述过的TC场。电场(TC场)的场线通常用1010指示。如图所示,电场线1010在绝缘电极230之间延伸并穿过导电凝胶部件270。
随着时间或者作为某种类型的事件的结果,绝缘电极230的外部绝缘体260可能在任何给定位置开始击穿。仅仅用于示意,图22示出了一个绝缘电极230的外部绝缘体260在邻近导电凝胶270的表面经历击穿1020。应当理解的是,外部绝缘体260的击穿1020导致在这个点(即,在击穿1020处)形成强电流-电流密度。通过增多的电场线1010和相邻电场线1010的相对位置和距离描述增大的电流密度。发生击穿1020的一个副作用是在该点存在电流,电流会产生热,并且可能灼伤带有阻抗的组织/皮肤。在图22中,示出了过热的区域1030,该区域是由于外部绝缘体260的击穿1020而使增大的电流密度穿出之处的组织/皮肤部位或区域。由于在该区域存在强电流并且区域1030内存在增大的热量以及可能的灼伤感觉,使得患者可能感觉此区域1030不舒适和痛苦。
图23还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示出绝缘电极230的另一种的应用。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设置在绝缘电极230和身体1000之间的导电凝胶构件270包括导体1100,导体1100浮接在完全包围导体1100的凝胶材料形成构件270内。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导体1100为放置在导体1100内的薄金属板。如应理解的,如果将诸如板1100的导体垂直于电场线放置在均匀电场中,则导体1100实际上对该场没有作用(除了导体1100的两个相对面是等电位的并且相应的等电位稍有偏移)。相反地,如果导体1100与电场平行放置,则电场有显著的畸变。和不存在导体1100的状况相比,最为接近导体1100的区域不是等电位的。当导体1100被放置在凝胶构件270内时,由于上述讨论的原因,导体1100通常对电场(TC场)没有作用,即导体1100垂直于电场线。
如果绝缘电极230的外部绝缘体260出现击穿,如前所述,在击穿点处有强的电流-电流密度;然而,导体1100的存在使得电流贯穿导体1100扩散,然后从导体1100的整个表面流出,因而,电流以既不高又不低的电流密度到达身体1000。由此,即使是在绝缘电极230的绝缘体260中已经出现了击穿,到达皮肤的电流也不会使患者不舒适。导体1100没有接地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导致其彻底破坏越过导体1100的电场。由此,导体1100在凝胶构件270内是“浮接的”。
如果将导体1100引入身体组织1000并且没有与电场平行放置,则导体1100将引起电场畸变。根据插入物的特定几何结构及其环境,该畸变可导致场力线的发散(低场密度-强度)或电场场线的集中(较高的密度),因而,导体1100可以表现出例如屏蔽效果。由此,例如,如果导体1100完全围绕器官1101,由于这种类型的结构是法拉第笼,则器官本身的电场将为零。然而,因为将导体完全围绕器官放置是不切实际的,可以使用导电网或类似结构完全或部分覆盖该器官,从而使该器官本身的电场为零或大约为零。例如,可以使用相对彼此排列成网的一些导线做成网,或者,可将一组导线排列成基本上围绕或相反覆盖器官1101。相反地,没有用具有法拉第笼效应的构件覆盖要治疗的器官1103(靶器官),而是将该器官置于电场(TC场)1010中。
图24示出的实施方案中,导体1100被置于体内(即,皮肤下面)并且其位于目标(例如,靶器官)附近。通过将导体1100放在目标的附近,在该目标处实现高的(TC场的)场密度。同时,通过在附近的器官周围放置上述保护性导电网等可以保护邻近的另一个器官,从而使这个器官不受场影响。通过将导体1100放置得非常接近目标,可以在该目标处或其附近提供高场密度条件。换言之,导体1100使TC场聚焦在特定区域(即,目标)。
还将理解的是,在图24的实施方案中,每个凝胶构件260可以包括如上参考图23描述的导体。在这样的方案中,如果发生绝缘电极230的绝缘击穿,凝胶构件260中的导体保护皮肤表面(组织)免受可能出现的任何副作用。同时,导体1100在目标附近产生高场密度。
通过以不同形式构造电极和/或通过将电极相互之间放在关键之处,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可设计电场的场密度。例如,在图25中,提供第一绝缘电极1200和第二绝缘电极1210并将它们放在身体1300周围。优选地,每个绝缘电极包括被绝缘材料环绕的导体,由此称之为“绝缘电极”。在每个第一和第二电极1200、1210与身体1300之间提供导电凝胶构件270。对于这种类型的排列,通常用1220指示电场线。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绝缘电极1200的尺寸比第二绝缘电极1210的尺寸显著大(第二绝缘电极1210的导电凝胶构件同样较小)。
通过改变绝缘电极的尺寸,可以改变电场线1220的分布。具体而言,由于第二绝缘电极1210的尺寸较小,电场内朝向第二绝缘电极1210逐渐变窄。在与第二绝缘电极1210相关的凝胶构件270和皮肤表面之间的界面附近形成高场密度区域,通常用1230指示。操纵系统的各个组件使得皮肤内或皮肤上的肿瘤处于这个高场密度内,从而要治疗的区域(目标)暴露于较高场密度的电场线中。
图26还示出在每个导电凝胶构件270内设置导体1400(例如导电板)时的逐渐变窄的TC场。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尽管绝缘电极1200、1210的大小不同,凝胶构件270的大小和导体1400的大小相同或差不多相同。由于各导体1400被形成凝胶构件270的材料所围绕,因此导体1400同样可具有“浮接板”的特征。如图26所示,一个导体1400放置在绝缘电极1210附近,绝缘电极1210小于另一个绝缘电极1200,并且也小于导体1400本身,而另一个绝缘电极1200与之间隔一段距离放置,一个导体1400使得设置在导体1400和绝缘电极1200之间的组织内的场密度降低。场密度的降低通常用1410指示。同时,在导体1400和绝缘电极1210之间形成非常不均匀的变窄的场(通常用1420指示),该场从非常低的密度向非常高的密度变化。这个示例性配置的一个益处是,其允许减小绝缘电极的尺寸而不会导致附近的场密度增大。由于具有非常高的介电常数的电极可能非常昂贵,所以这可能很重要。例如,某些绝缘电极可能价值$500.00或更多;此外,价格易受具体治疗区域的影响。由此,减小绝缘电极的尺寸直接降低了成本。
这里所用的术语“肿瘤”,是指包括不受控制地生长的转化细胞的恶性组织。肿瘤包括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浆细胞瘤等;以及实体瘤。可以根据本发明治疗的实体瘤的例子包括肉瘤和癌,例如但不限于:纤维肉瘤、黏液肉瘤、脂肪肉瘤、软骨肉瘤、骨源性肉瘤、脊索瘤、血管肉瘤、内皮肉瘤、淋巴管肉瘤、淋巴管内皮细胞肉瘤、滑膜瘤、间皮瘤、尤文(Ewing)肿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结肠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腺癌、汗腺癌、皮脂腺癌、乳头状癌、乳头腺癌、囊腺癌、髓样癌、支气管癌、肾细胞癌、肝癌、胆管癌、绒毛膜癌、精原细胞瘤、胚胎癌、威尔姆氏(Wilms)肿瘤、宫颈癌、睾丸肿瘤、肺癌、小细胞肺癌、膀胱癌、上皮癌、神经胶质瘤、星细胞瘤、成神经管细胞瘤、颅咽管瘤、室管膜瘤、松果体瘤、成血管细胞瘤、听神经瘤、少突神经胶质瘤、脊膜瘤、黑素瘤、成神经细胞瘤、以及成视网膜细胞瘤。因为这些肿瘤各个都会经历快速增长,所以可以使用本发明治疗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本发明对治疗难于通过外科和辐射来治疗,并且化学疗法和基因疗法通常难以接近的脑肿瘤特别有优势。此外,由于本发明易于提供局部治疗,所以本发明适用于治疗皮肤和乳腺肿瘤。
此外,本发明可以通过向非正常增长的组织施加根据本发明的电场来控制与非恶性或早期恶性症状和涉及非正常细胞或组织增长的其他机能失调。例如,可考虑将本发明用于治疗动静脉(AV)畸形,特别是颅内位置。本发明还可以用于治疗牛皮癣,一种以发炎和血管增生为特征的皮肤病症;以及与发炎和可能的血管增生有关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症。其它过度增生紊乱的治疗也在预期之内。
此外,通过施加根据本发明的电场,可以抑制与伤口愈合有关的不期望出现的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这在外科手术和损伤后会引起疤痕和瘢痕疙瘩,还可抑制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支架放置之后的再狭窄。本发明的非入侵特性使其特别适用于这些类型的症状,特别是用于预防内部创伤和粘连,或者用于抑制冠状、颈动脉、和其它重要动脉的再狭窄。
除了治疗已经检测到的肿瘤之外,上述的实施方案还可先用于预防性地防止肿瘤达到可检测到的大小。例如,上面结合图17和18描述的胸罩的实施方案可以由一名妇女每天8个小时穿戴一周,几个月重复一次一周时间的疗程以杀灭已经癌变并开始增生的任何细胞。这种使用模式特别适合于对特定类型的癌症有高风险的人群(例如,在她们的家族中有严重乳腺癌史的妇女,或者经历过一次癌症并处于复发风险下的人)。可以基于目标癌症的类型和/或为满足患者方便来设计预防性治疗的过程。例如,一周治疗期间治疗4次16小时对某些患者来说可能比7次8小时更为方便,而且可以有相同的疗效。
实例2
还对法氏短膜虫(Crithidia fusciculata)进行了实验。法氏短膜虫是一种非病原性的昆虫肠内寄生物,通常用作其它诸如利什曼虫(Leishmania)的病原性锥虫的模式生物。法氏短膜虫世代时间相对较短(2小时),易于在已确定的培养基中生长。
图32A示出实验中使用的电极1610的结构。每个电极长15mm,高5mm。电极包括电导体1611,电导体1611的外表面用一层铌镁酸铅-钛酸铅(PMN-PT)陶瓷绝缘层1612进行涂敷,这种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ε>5000),因而其电容值为约10nF。用5mm的353ND医用级别的环氧树脂(Epoxy Technology,Billerica,MA,USA)层1614绝缘导体1611的后部,并将导线1613连接到导体1611。当然,根据想要的应用可以适当改变电极的尺寸。
图32B示出包括成对排列的四个电极1610的测试腔,电极位于50mm的培养皿1626内。用聚碳酸酯固定器1624将电极固定到位。通过以交替顺序在一对相对电极之间施加AC电压、然后在另一对相对电极之间施加AC电压而在测试腔内产生电场,在培养基中产生的电场方向彼此成90°。电极间的距离为23mm。在培养皿中,电极与培养基通过电极1610面上的陶瓷绝缘层1614完全绝缘,这样,电场通过层1614电容性地耦合到目标区域。
图32C示出用于在测试腔1620内感应场的设备。将正弦波发生器1632(Model 662,OR-X,Israel)的输出传送给RF放大器1634(75A250,AR worldwide,Souderton,PA,USA),将RF放大器1634的输出传送给场方向切换继电器1636,切换继电器1636将放大的正弦波加在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或者加在右电极和左电极之间。切换继电器用于在两个状态之间周期性地前后切换,从而以期望的间隔切换电场方向。
使用绝缘的T型热电偶(Omega,Stamford,CT)连续测量温度,热电偶的尖端位于腔1620的中央。热电偶连接到TC-08热电偶数据记录器(Pico Technologies,UK),热电偶数据记录器的输出连接到计算机1630。
由于电场与热的产生相关,通过在功率放大器输出处用计算机对波形幅度进行反馈控制将腔内的温度保持在期望的值。使用屏蔽的同轴探针测量培养基中的电场强度,同轴探针具有两个相距1cm固定的暴露的尖端。通过同轴线缆将探针连接到190B浮点(floating)示波表(Fluke,The Netherlands)。每次处理后,通过将探针浸入培养基测量场强,这样,两个测量点与电场线平行。用每厘米距离峰与峰之间的电压(V/cm)表示场强。
对于上述实验,在包含0.0025%(w/v)氯化血红素(Hemin,Sigma)和0.8%(v/v)青霉素-链霉素(03-031-1,Biological industries,BeitHaemek,Israel)的BHI培养基中培养法氏短膜虫寄生物。新鲜寄生物的肉汤培养基置于轨道摇瓶(200RPM)内3ml液体培养基在28℃下培养15小时,然后在新鲜BHI肉汤培养基中稀释到预定的595nm吸光度(Biowave Cell Density Meter,WPA,UK),这样得到期望的CFU/毫升。
通过向软琼脂平板上的寄生物施加不同频率的电场进行频率相关性实验。在新鲜的BHI培养液中将过夜的寄生物培养物稀释到细胞计数相当于1×108个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OD。在包含0.34%琼脂(Difco)的BHI中将培养物进一步稀释到最终的浓度1×107CFU,琼脂在加入寄生物之前先融化并保持在42℃的温水浴中。加入生长指示剂阿尔玛蓝(Alamar Blue,AbD Serotec,Oxford,UK)至终浓度为10%。搅动培养物,然后将7ml培养物立即注入包括电场腔的培养皿中(参看图32B)。琼脂凝固后,将1ml包括10%Alamar blue的未感染BHI放在琼脂上面。将培养皿放在预冷设置到10℃的培养器(FOC 225I,Velp Scientifica)中。在所测试的每个频率,施加电场6个小时,用以上与图32A-C相关的描述设置每300ms改变一次电场方向。测试过程中,场强在2到10V/cm之间变化,以保持期望的温度。
对照组中,培养皿放在没有施加任何电场的类似腔中,腔位于预热的温控培养器内,设置用于保持与处理组相同的温度。在实验的前15分钟内,处理组和对照组中的腔温度都达到28.0±0.2℃。处理结束时,将培养皿置入酶标仪(Infinite 200,Tecan,Austria)中,在550和595nm确定电极之间的琼脂的OD。使用下式计算细胞增长量:(处理孔的OD595nm-处理孔的OD550nm)-(处理前孔的OD595nm-处理前孔的OD550nm)。通过用实验孔的Alamar blue结果除以对照组的Alamarblue结果来计算每个孔的增长百分比。
在100kHz和20MHz之间测试对法氏短膜虫增长的场作用的频率相关性。由于实验限制,未测试更高的场频率。在图33中以%示出了基于Alamar blue法的结果。这些结果显示最大效力出现在10MHz。
通过向液体肉汤培养基中的寄生物施加不同频率的电场进行强度相关性实验。在新鲜的BHI培养液中将过夜的寄生物培养物稀释到细胞计数相当于1×107个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OD。加入生长指示剂Alamar Blue(AbD Serotec,Oxford,UK)至终浓度为10%。将7.5ml稀释的培养物注入包括场腔(参看图32B)的培养皿,并放入预冷设置到10℃的培养器(FOC 225I,Velp Scientifica)中。将来自实验皿和对照皿的两等份250μl试样分到96微孔盘中(NunclonTMΔ,Nunc,Denmark),用酶标仪(Infinite 200,Tecan,Austria)通过分光光谱测定法在550,595nm测定OD。在每个测试的强度,施加电场17小时,用以上与图32A-C相关的描述设置每300ms改变一次电场方向。由于较高的场强向样品增加更多热能,所以改变环境温度以使样品温度保持在期望的水平。
对照组中,培养皿放在没有施加任何电场的类似腔中,腔位于预热的温控培养器内,设置用于保持与处理组相同的温度。在实验的前5分钟内,处理组和对照组中的腔温度都达到28.0±0.2℃。处理结束时,用细胞刮器刮皿底并用上下吸排搅动培养物几次。将四等分250μl试样分到96微孔盘中(Nunc),用酶标仪通过分光光谱测定法在750nm测定OD。用受感染皿的光密度(OD)减去由未感染的BHI组成的空白皿的OD。通过用孔的OD除以对照孔的OD来计算每个孔的增长百分比(处理孔OD750nm/对照孔OD750nm)×100。对于Alamar blue法,用如上方法计算增长百分比。
图34示出了基于Alamar blue法的结果,以百分比(%)表示。这些结果显示增长抑制与场强相关,对于10MHz场,在强度约2V/cm时达到正好大于50%抑制的稳定状态。施加0.1MHz的场可获得类似抑制,但是需要的场强要大得多(9-10V/cm)。注意,图34中最左侧数据点偏离整单位是由于施加了很小的场(0.01V)而不是零电场这一事实。
对于体内应用,可以单独施加电场,或者结合抗寄生物治疗药剂施加电场。将电场实际用于抑制人类、动物或体外的寄生物可用各种方法实现,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a)通过将电极置于期望区域(例如,由利什曼病引起的创伤周围),向确定的局部区域施加电场;(b)通过将电极局部围绕器官放置,向器官施加电场(例如,通过将电极放在腹部和背部皮肤上治疗肠内寄生物);(c)通过将电极植入体内施加电场;(d)透析时向体外的血液寄生物施加电场;(e)在寄生物生长/繁殖处施加电场;以及(f)向包括靶生物的水库施加电场。其它可能的应用包括,向食物或水施加电场,以防止寄生物生长,例如,通过将电极放在水库或容器内部,并向水施加电场。
根据目标区域在身体内的位置,可将电极放在患者身体上或者植入患者体内。注意,已发现对寄生物有效的兆赫兹范围的频率对真核细胞基本上没有影响,因而特异性极好,不利的副作用并不是主要关心的。任选地,如与以上所讨论的其他实施方案相联系,可向目标区域同时或顺序地施加不同频率,以靶向可能存在的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寄生物。如与以上描述的图27A-C和图28相联系,也可在两个或多个不同方向上施加电场。还可在体外使用在此描述的方法,例如,用于杀灭食品、培养基、细胞培养物等中的寄生物。
由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在既包括分裂期细胞或有机体又包括非分裂期细胞或有机体的活组织上使用该方法,选择性地破坏或抑制分裂期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细菌或寄生生物的生长,而非分裂期的细胞或有机体基本不受影响。
虽然参考优选实施方案具体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可以在形式和细节上作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8)

1.一种选择性破坏或抑制位于患者的目标区域内的寄生物生长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向所述患者给药靶向所述寄生物的治疗药剂,使得治疗有效剂量到达所述目标区域;
在所述目标区域内存在所述治疗有效剂量时,将AC电场电容性地耦合到所述患者的目标区域内,其中所述电场具有对应于所述寄生物的易损性的频率特性,所述电场足够强以损害或破坏绝大部分所述寄生物,并且其中所述电场基本上不损害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非分裂期细胞;以及
重复所述耦合步骤,直到绝大部分所述寄生物治疗性地死亡。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场的频率为约10MHz,并且所述电场的强度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内在0.5V/cm和10V/c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场的强度为约2V/cm。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场在第一时间段内具有第一方向且在第二时间段内具有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的至少一部分是相互排斥的。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约300毫秒,所述第二时间段为约300毫秒。
7.一种选择性破坏或抑制位于目标区域内寄生物生长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AC电场电容性地耦合到所述目标区域内,其中所述电场的频率为约10MHz,其中所述电场的强度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内为0.5V/cm和10V/cm之间,其中所述电场具有对应于所述寄生物的易损性的频率特性,所述电场足够强以损害或破坏绝大部分所述寄生物,并且其中所述电场基本上不伤害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非分裂期细胞;以及
重复所述耦合步骤,直到绝大部分所述寄生物治疗性地死亡。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场的强度为约2V/cm。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电场在第一时间段内具有第一方向且在第二时间段内具有第二方向,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的至少一部分是相互排斥的。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为约300毫秒,所述第二时间段为约300毫秒。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还包括如下步骤:向所述目标区域给药治疗药剂,使得在进行所述耦合步骤时所述目标区域内存在具有治疗有效剂量的所述药剂。
13.一种用于选择性破坏或抑制位于患者的目标区域内的寄生物生长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对绝缘电极,其中每个所述电极具有构造为便于将电场电容性耦合到所述患者身体的表面;以及
与所述电极可操作地连接的AC电压源;
其中所述AC电压源和所述电极配置为使得当将所述电极靠着所述患者身体放置且所述AC电压源启动时,通过所述电极将AC电场电容性地耦合到所述患者的目标区域;
其中所述电场的频率为约10MHz,其中所述电场的强度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内在0.5V/cm和10V/cm之间,其中所施加电场具有对应于所述寄生物的易损性的频率特性,所述电场足够强以损害或破坏绝大部分所述寄生物,并且其中所述电场基本上不伤害位于所述目标区域内的非分裂期细胞。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中所述电场的强度为约2V/cm。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中所述各电极的表面通过具有非常高介电常数的介电涂层与所述AC电压源相绝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装置,其还包括:
第二对绝缘电极,每个所述电极具有构造为便于将电场电容性耦合到所述患者身体的表面;以及
切换装置,其交替地将所述AC电压源的输出施加到(a)所述第一对电极或者(b)所述第二对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对电极相对于所述第二对电极取向使得将AC电压施加到所述第一对电极时耦合到所述患者的场大体上垂直于将AC电压施加到所述第二对电极时耦合到所述患者的场。
18.根据权利要求16的装置,其中所述各电极的表面通过具有非常高介电常数的介电涂层与AC电压源相绝缘。
CN200880111479A 2007-08-14 2008-08-13 用电场治疗寄生物 Pending CN10182094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5571907P 2007-08-14 2007-08-14
US60/955719 2007-08-14
PCT/IB2008/002134 WO2009022225A1 (en) 2007-08-14 2008-08-13 Treating parasites with electric fiel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20947A true CN101820947A (zh) 2010-09-01

Family

ID=40219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11479A Pending CN101820947A (zh) 2007-08-14 2008-08-13 用电场治疗寄生物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890183B2 (zh)
EP (1) EP2183024B1 (zh)
JP (1) JP5485153B2 (zh)
CN (1) CN101820947A (zh)
CA (1) CA2696352C (zh)
DK (1) DK2183024T3 (zh)
ES (1) ES2739384T3 (zh)
PT (1) PT2183024T (zh)
WO (1) WO20090222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47395B2 (en) * 2000-02-17 2013-05-21 Novocure Ltd Treating bacteria with electric fields
CN1416466A (zh) 2000-02-17 2003-05-07 约朗姆·帕尔蒂 破坏正在分裂的细胞的方法和装置
US8175698B2 (en) * 2000-02-17 2012-05-08 Novocure Ltd. Treating bacteria with electric fields
DE10260149A1 (de) * 2002-12-20 2004-07-01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s Leitwertes von Wäsche, Wäschetrockner und Verfahren zur Verhinderung von Schichtbildung auf Elektroden
CA2563817C (en) 2004-04-23 2018-07-10 Yoram Palti Treating a tumor or the like with electric fields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EP2364748B1 (en) * 2004-12-07 2018-01-24 Novocure Limited Electrodes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in-vivo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WO2007039799A2 (en) * 2005-10-03 2007-04-12 Novocure Ltd. Optimiz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electric field to increase the field's effect on proliferating cells
US8019414B2 (en) 2006-04-05 2011-09-13 Novocure Ltd. Treating cancer u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treatment regimens
US8892199B2 (en) * 2006-10-18 2014-11-18 Buckeye Pharmaceuticals Chemical compound delivery device and method
US8465533B2 (en) * 2007-03-06 2013-06-18 Novocure Limited Treating cancer u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combination with photodynamic therapy
CA2696352C (en) 2007-08-14 2017-03-21 Novocure Limited Treating parasites with electric fields
US8992593B2 (en) * 2007-12-26 2015-03-31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ployment of a modular stent-graft system
US8684901B1 (en) 2010-11-22 2014-04-01 Jacob Zabara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reatment for cancer and pathological genetic regulations
US9233257B1 (en) 2010-11-22 2016-01-12 Jacob Zabara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treatment
US9031701B2 (en) 2011-02-15 2015-05-12 Hemosonics Llc Characterization of blood hemostasis and oxygen transport parameters
EP2522389A3 (en) * 2011-05-13 2014-08-27 Sergio Lara Pereira Monteiro Animal and plant cell electric stimulator with randomize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lectrodes for both current injection and for electric field shaping
WO2013022939A1 (en) 2011-08-08 2013-02-14 Ruse Richard 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cancer
US9486625B2 (en) 2011-08-08 2016-11-08 Medamp Electronics, Llc Method for treating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DE102012015482A1 (de) * 2012-08-07 2014-02-13 Cinogy Gmbh Elektrodenanordnung für ein behindertes Plasma
DE102012025052A1 (de) * 2012-12-20 2014-06-26 Fresenius Medical Care Deutschland Gmbh Hämodiafiltrationsverfahren
US10779875B2 (en) 2013-05-06 2020-09-22 Novocure Gmbh Optimizing treatment using TTfields by changing the frequency during the course of long term tumor treatment
US9655669B2 (en) 2013-05-06 2017-05-23 Novocure Limited Optimizing treatment using TTFields by changing the frequency during the course of long term tumor treatment
US20190117963A1 (en) * 2014-07-25 2019-04-25 Loyalty Based Innovation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multiple tumor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disease by electric fields
US9726647B2 (en) 2015-03-17 2017-08-08 Hemosonics, Llc Determin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via ultrasound-induced resonance
US10188851B2 (en) 2015-10-28 2019-01-29 Novocure Limited TTField treatment with optimization of electrode positions on the head based on MRI-based conductivity measurements
US10821283B2 (en) 2016-04-04 2020-11-03 Novocure Gmbh Reducing motility of cancer cells using 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CA3029468A1 (en) 2016-06-30 2018-01-04 Zeev Bomzon Arrays for longitudinal delivery of ttfields to a body
CN110035794A (zh) 2016-11-24 2019-07-19 公立大学法人横浜市立大学 癌治疗装置
CN110178029B (zh) 2017-01-19 2021-11-16 诺沃库勒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施加TTFields的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培养物的系统
US11364390B2 (en) * 2017-02-07 2022-06-21 Santi Tofani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athological cells
US11338135B2 (en) 2017-10-23 2022-05-24 Cardiac Pacemakers, Inc. Medical devices for cancer therapy with electric field shaping elements
US10953209B2 (en) 2018-03-28 2021-03-23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Treating tumors using TTFields combined with a PARP inhibitor
CN112566665A (zh) 2018-04-09 2021-03-26 莫舍·吉拉迪 用TTFields和Aurora激酶抑制剂治疗肿瘤
PL3775956T3 (pl) 2018-04-10 2022-10-10 Novocure Gmbh Szacunki przewodności ac o niskiej częstotliwości (< 1 mhz) pozyskane z dwóch obrazów mri o różnych czasach repetycji
KR102592927B1 (ko) 2018-07-03 2023-10-20 에드윈 창 세포막 투과성을 향상시키기 위한 교류 전기장 사용
US11179322B2 (en) 2018-07-10 2021-11-23 Novocure Gmbh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tumors with TTFields and sorafenib
WO2020012364A1 (en) 2018-07-10 2020-01-16 Novocure Gmbh Inhibiting viral infection using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s
SG11202012567PA (en) 2018-07-18 2021-01-28 Novocure Gmbh Using power loss density and related measures to quantify the dose of 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PL3773291T3 (pl) 2018-08-23 2022-01-31 Novocure Gmbh Zastosowanie przemiennych pól elektrycznych do zwiększania przepuszczalności bariery krew-mózg
US11160977B2 (en) 2018-09-04 2021-11-02 Novocure Gmbh Delivering 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to the infratentorial brain
WO2020049482A1 (en) 2018-09-07 2020-03-12 Yaniv Alon Treating autoimmune diseases using an alternating electric field to reduce the proliferation of t-cells
EP3840823B1 (en) 2018-10-15 2023-07-12 Novocure GmbH Generating 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with high uniformity throughout the brain
CN112955208A (zh) * 2018-10-25 2021-06-11 吉夫·波姆桑 向受试者的脊柱解剖结构递送交变电场(例如,ttfields)
EP4019080A1 (en) 2018-11-19 2022-06-29 Novocure GmbH Arrays for delivering 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with selectively addressable sub-elements
EP4019081B1 (en) 2018-11-29 2024-04-03 Novocure GmbH Enhanced-flexibility transducer arrays for delivering ttfields (tumor treating fields)
CN113330485A (zh) 2019-01-08 2021-08-31 诺沃库勒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类型组织的质量,用于使用肿瘤治疗场(TTField)来计划治疗
US11344740B2 (en) 2019-02-07 2022-05-31 Asha Medical,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cells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magnetic fields
JP2022519782A (ja) 2019-02-07 2022-03-24 ヴィヴェーク・ケー・シャルマ 交番極性磁場によってがん細胞を治療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1027143B2 (en) 2020-02-06 2021-06-08 Vivek K. Sharma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cancer cells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magnetic fields
EP3974022B1 (en) 2019-02-26 2024-04-17 Novocure GmbH Determining a frequency for ttfields treatment based on a physical parameter of targeted cancer cells
CN113453638A (zh) 2019-02-27 2021-09-28 诺沃库勒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可植入换能器阵列递送肿瘤治疗场(TTFields)
FR3093645B1 (fr) * 2019-03-15 2021-04-02 Univ Montpellier Puce microfluidique pour attirer et détruire un élément biologique spécifique
EP3988099B1 (en) 2019-03-29 2023-06-07 Novocure GmbH Methods for restoring sensitivity to ttfields in ttfields-resistant cancer cells with ptger3 inhibitors
CN113966243A (zh) 2019-04-17 2022-01-21 诺沃库勒有限责任公司 在不损害隔离的情况下从隔离的系统上传数据
US11691006B2 (en) 2019-04-22 2023-07-04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s for cancer treatment
EP3958959B1 (en) 2019-04-22 2024-04-24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o treat cancer
CN113747936A (zh) 2019-04-23 2021-12-03 波士顿科学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电刺激来治疗癌症的电极
US11607542B2 (en) 2019-04-23 2023-03-21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cancer treatment wi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electrodes
WO2020219521A1 (en) 2019-04-23 2020-10-29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ith thermal treatment or thermal monitoring
WO2021019403A1 (en) 2019-07-31 2021-02-04 Yoram Wasserman Applying 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via electrodes embedded into skull implants
CN114364433A (zh) 2019-08-30 2022-04-15 诺沃库勒有限责任公司 向颈部输送肿瘤治疗场(TTFields)
EP4054701A1 (en) 2019-12-31 2022-09-14 Novocure GmbH Arrays for delivering tumor treating fields (ttfields) with individually accessible electrode elements and temperature sensors
CN114901347A (zh) 2019-12-31 2022-08-12 诺沃库勒有限责任公司 防止幅度调整和信道切换期间的尖峰的高电压、高效率正弦波生成器
WO2021173509A1 (en) 2020-02-24 2021-09-02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cancer
EP4168108A1 (en) 2020-06-19 2023-04-26 The Methodist Hospital dba 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ncomagnetic treatment
US11818943B2 (en) 2020-06-25 2023-11-14 Novocure Gmbh Fabricat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 using tubulin
DE102021102884A1 (de) * 2021-02-08 2022-08-11 Elea Vertriebs- Und Vermarktungsgesellschaft Mbh Verfahren zum Paralysieren von Parasiten in Nahrung, insbesondere in einem Lebens- oder Futtermittel und damit hergestelltes Lebensmittel mit paralysierten Parasiten
US20230173265A1 (en) * 2021-12-10 2023-06-08 Novocure Gmbh Garment providing a biasing force on a transducer array
CN116020054B (zh) * 2023-02-24 2023-12-08 北京微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植入式电场治疗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67499A1 (en) * 2000-02-17 2006-07-27 Standen Ltd Treating a tumor or the like with electric fields at different orientations
US20070184020A1 (en) * 2004-06-09 2007-08-09 Jochen Kalbe Combination of radio waves with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446660A (fr) * 1911-09-02 1912-12-12 Gottlieb Schuettel Dispositif pour métiers continus à anneaux pour monter les curseurs sur les anneaux
BE794566A (fr) 1972-01-28 1973-07-26 Esb Inc Regenerateur et stimulateur bioelectrochimique et procedes d'application in vivo d'energie electrique a des cellules et des tissus.
US3991770A (en) * 1974-01-24 1976-11-16 Leveen Harry H Method for treating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utilizing radio 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4016886A (en) * 1974-11-26 1977-04-1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Ener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Method for localizing heating in tumor tissue
US4121592A (en) * 1975-08-04 1978-10-24 Critical Systems, Inc. Apparatus for heating tissue
DE2907013A1 (de) 1978-02-24 1979-08-30 American Med Sys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eguenstigen der heilung von verletzten knochenknorpeln und geweben im gesichtsbereich
DE2813068A1 (de) * 1978-03-25 1979-10-04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mittlung von inneren koerperstrukturen
GB2043453A (en) 1979-02-22 1980-10-08 Electrochem Tech Corp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an electrode
US4472506A (en) * 1981-01-13 1984-09-18 Liburdy Robert P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ell membrane dielectric breakdown
US4467809A (en) * 1982-09-17 1984-08-28 Biolectron, Inc. Method for non-invasiv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epiphyseal plate growth
US4622952A (en) * 1983-01-13 1986-11-18 Gordon Robert T Cancer treatment method
CA1244889A (en) * 1983-01-24 1988-11-15 Kureha Chemical Ind Co Ltd HYPERTHERMIA DEVICE
DE3323415C2 (de) * 1983-06-29 1985-04-25 Kernforschungsanlage Jülich GmbH, 5170 Jülich Verwendung eines Verfahrens und einer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von Zellinhaltstoffe sezernierenden Zellen
SE455920B (sv) * 1986-01-29 1988-08-22 Hans Wiksell Anordning for hypertermibehandling av tumorer
US4923814A (en) * 1986-05-09 1990-05-08 Electropore, Inc. High speed, high power apparatus for vesicle prealignment, poration, loading and fusion in uniform electric fields and method therefor
CN86103803B (zh) * 1986-06-05 1987-11-18 北京信息工程学院 静电场治疗装置
US4822470A (en) * 1987-10-09 1989-04-18 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ell poration and cell fusion using radiofrequency electrical pulses
US4936303A (en) * 1987-11-20 1990-06-26 Ultrathermics Ultrasonic he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0629196B2 (ja) * 1987-12-01 1994-04-20 甲子郎 梅村 超音波による腫瘍治療用生理作用増強剤
US5389069A (en) * 1988-01-21 1995-02-14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 vivo electroporation of remote cells and tissue
FR2627987B3 (fr) 1988-03-04 1990-02-02 Indiba Sa Appareil electronique pour la therapie medicale et cosmetique
US5158071A (en) * 1988-07-01 1992-10-27 Hitachi, Ltd. Ultrasonic apparatus for therapeutical use
GB8904998D0 (en) * 1989-03-04 1989-04-19 Matthews Tony Anaesthetising apparatus
US5099756A (en) * 1989-06-01 1992-03-31 Harry H. Leveen Radio frequency thermotherapy
US5441746A (en) * 1989-12-22 1995-08-15 Molecular Bioquest, Inc.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ing, surface modified magnetic particles for use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and their method of production
US5236410A (en) * 1990-08-02 1993-08-17 Ferrotherm International, Inc. Tumor treatment method
WO1992019286A1 (en) * 1991-05-03 1992-11-12 University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Biofilm reduction method
US5441532A (en) * 1991-06-26 1995-08-1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aptive focusing and nulling hyperthermia annular and monopole phased array applicators
US5468223A (en) * 1992-11-30 1995-11-21 C.N.R.S. Paris Electrochemotherapy
US5386837A (en) * 1993-02-01 1995-02-07 Mmtc,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delivery of chemotherapy employing high-frequency force fields
FR2703253B1 (fr) * 1993-03-30 1995-06-23 Centre Nat Rech Scient Applicateur d'impulsions electriques pour traitement de tissus biologiques.
IL108775A (en) * 1994-02-25 2003-09-17 Univ Ramot Method for efficient incorporation of molecules into cells
US5704355A (en) * 1994-07-01 1998-01-06 Bridges; Jack E. Non-invasive system for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WO1997004830A1 (en) * 1995-07-28 1997-02-13 Gray James R Use of a polarizing field to modify the efficacy of a bioactive agent
US5606971A (en) * 1995-11-13 1997-03-04 Artann Corporation, A Nj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ear wave elasticity imaging
US5718246A (en) * 1996-01-03 1998-02-17 Preferential, Inc. Preferential induction of electrically mediated cell death from applied pulses
US5984882A (en) * 1996-08-19 1999-11-16 Angiosonics Inc. Method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other proliferative diseases with ultrasonic energy
US5869326A (en) * 1996-09-09 1999-02-09 Genetronics, Inc. Electroporation employing user-configured pulsing scheme
US6055453A (en) * 1997-08-01 2000-04-25 Genetronics, Inc. Apparatus for addressing needle array electrodes for electroporation therapy
EP1003847A4 (en) * 1997-09-04 2005-04-06 Science Res Lab Inc SEPARATION OF CELLS BY USE OF ELECTRIC FIELDS
US6027488A (en) * 1998-06-03 2000-02-22 Genetronics, Inc. Flow-through electroporation system for ex vivo gene therapy
US5976092A (en) * 1998-06-15 1999-11-02 Chinn; Douglas O. Combination stereotactic surgical guide and ultrasonic probe
US6319901B1 (en) * 1998-10-15 2001-11-20 Ichor Medical Systems, Inc. Methods for prolonging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JP4102031B2 (ja) * 1999-03-09 2008-06-18 サーメイジ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組織を治療する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6678558B1 (en) * 1999-03-25 2004-01-13 Gene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electroporation-mediated muscle reaction and pain response
US6366808B1 (en) * 2000-03-13 2002-04-02 Edward A. Schroeppel Implantab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electrical treatment of cancer
US6853864B2 (en) * 2000-02-02 2005-02-08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The Use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cancer and other therapies
US7089054B2 (en) * 2002-10-02 2006-08-08 Standen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 tumor or the like
US8175698B2 (en) * 2000-02-17 2012-05-08 Novocure Ltd. Treating bacteria with electric fields
US6868289B2 (en) * 2002-10-02 2005-03-15 Standen Ltd. Apparatus for treating a tumor or the like and articles incorporating the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the tumor
US7136699B2 (en) * 2002-10-02 2006-11-14 Standen, Ltd. Apparatus for destroying dividing cells
US7016725B2 (en) * 2001-11-06 2006-03-21 Standen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stroying dividing cells
CN1416466A (zh) * 2000-02-17 2003-05-07 约朗姆·帕尔蒂 破坏正在分裂的细胞的方法和装置
US7146210B2 (en) * 2000-02-17 2006-12-05 Standen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tumor treatment efficiency by electric fields
US7599746B2 (en) * 2000-02-17 2009-10-06 Standen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cancerous metastases and for elimination of metastases
US6546290B1 (en) * 2000-04-12 2003-04-08 Roamitron Holding S.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medical therapy
US6994706B2 (en) * 2001-08-13 2006-02-07 Minnesota Medical Physic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US8986944B2 (en) * 2001-10-11 2015-03-24 Aviva Biosciences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separating rare cells from fluid samples
CA2563817C (en) * 2004-04-23 2018-07-10 Yoram Palti Treating a tumor or the like with electric fields at different frequencies
EP2364748B1 (en) * 2004-12-07 2018-01-24 Novocure Limited Electrodes for applying an electric field in-vivo ove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PL1899001T3 (pl) * 2005-06-08 2018-06-29 Novocure Limited Przyrząd do leczenia nowotworu polami elektrycznymi, które są prowadzone do żądanych miejsc w ciele
WO2007039799A2 (en) * 2005-10-03 2007-04-12 Novocure Ltd. Optimizing characteristics of an electric field to increase the field's effect on proliferating cells
US8019414B2 (en) * 2006-04-05 2011-09-13 Novocure Ltd. Treating cancer u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treatment regimens
US8465533B2 (en) * 2007-03-06 2013-06-18 Novocure Limited Treating cancer us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 combination with photodynamic therapy
CA2696352C (en) 2007-08-14 2017-03-21 Novocure Limited Treating parasites with electric fields
US8715203B2 (en) * 2007-09-17 2014-05-06 Novocure Limited Composite electrod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67499A1 (en) * 2000-02-17 2006-07-27 Standen Ltd Treating a tumor or the like with electric fields at different orientations
US20070184020A1 (en) * 2004-06-09 2007-08-09 Jochen Kalbe Combination of radio waves with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substan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22225A1 (en) 2009-02-19
US20090043346A1 (en) 2009-02-12
ES2739384T3 (es) 2020-01-30
CA2696352A1 (en) 2009-02-19
US7890183B2 (en) 2011-02-15
PT2183024T (pt) 2019-08-01
CA2696352C (en) 2017-03-21
JP5485153B2 (ja) 2014-05-07
EP2183024A1 (en) 2010-05-12
EP2183024B1 (en) 2019-05-15
DK2183024T3 (da) 2019-06-24
JP2010536406A (ja) 201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20947A (zh) 用电场治疗寄生物
CN101124011B (zh) 利用电场从不同方向治疗肿瘤等
CN101939052A (zh) 用电场治疗细菌
JP4750784B2 (ja) 異なる周波数の電界による腫瘍等の治療
US9750934B2 (en) Treating bacteria with electric fields
JP4350042B2 (ja) 腫瘍等を治療するための装置ならびに腫瘍の治療のための装置を備えた製品
US708905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a tumor or the lik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